查看原文
其他

金以林:论蒋介石第二次下野与再起

粥棚 2023-11-02

新朋友点击粥棚,即可关注

ZHOUPENG

作者:金以林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者


在蒋介石一生的政治生涯中,曾经有过三次下野,都很快复出。第一次是在1927年宁汉对峙期间,第三次是在1949年国共决战期间。对这两次下野,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但对1931年的第二次下野,已有的研究成果不多。


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


派系政治可谓与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共始终,是国民党大陆政治时期的顽症。

 ©  粥棚


蒋氏这次下野,同前后两次最大的不同点是压力完全来自国民党内部。胡汉民曾直言不讳地说:“国民党党治之分裂,自北伐完成以来,已非一次,然多半出自党外之离间挑拨。而一九三一年之分裂,则纯出于党中之内讧。

 

1931年初,蒋介石因约法问题同胡汉民冲突,再度引起党内反蒋各派联合发难,最终导致蒋介石政治生涯中的第二次下野。但仅仅六周后,蒋氏又重返中枢。党内各派势力特别是最高领导层内部,又经历了一番新的分化重组。


本文主要依据台北国民党党史馆和“国史馆”现已公布的档案,重新梳理并说明这一看起来扑朔迷离的党内纠纷的来龙去脉,希望借蒋氏下野与再起这一个案,揭示国民党内权力重组、变迁的内在因素和各方相互争夺和妥协的真实心态。


一、

蒋介石被逼下野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团结御侮的呼声,蒋介石一度动摇过同粤方的对抗,甚至表示要放弃内争,专心抗日。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的侵略,作为一国政府和军队的最高统帅,他是难以忍受的。11月7日,宁粤上海和谈结束。12日,南京四全大会首先举行。会议期间,蒋介石在一次干部会议上就曾表示:“余决心率师北上,与倭决战。对内则放弃选举竞争,诚意退让,期与粤方合作,一致对外。”当晚,蒋令负责同粤方谈判的宁方代表陈铭枢,赴上海邀请已从粤方分化出来的汪精卫来京主持中央。


对蒋介石此举,汪精卫当然是欢迎的,但他也有一些难言之隐的顾忌。第二天,陈铭枢电蒋报告同汪会商结果:钧座主张,汪先生极表同情。惟汪与哲生(孙科)有进退一致之成约,未便单独。顷汪已急电哲生,大意谓钧座见国难日亟,愿自任国防军总司令,即日出发,盼在汪、孙两人中请一人担任行政院长兼代主席云云,以征其同意。孙若同意,则汪先生依钧座意入京负责;孙不同意,则望以于右任先生代主席,汪个人可入京,并在可能范围内约粤方同志取一致。


此时,在上海的李石曾也积极同汪精卫联络。李多次致电吴稚晖、张静江报告汪之动态,其中一份电报说:“精卫兄今早来谈,意谓介公须俟妥洽后,若下野果能生效而后方可实行,万不宜冒然下野,既无益于妥协,反致益增纷扰。”


但蒋介石让出中央权力的举动,却遭到宁方内部几乎一致的反对。甚至连闲赋在沪的盟兄黄郛对此也深不以为然。11月18日,黄郛在日记中写道:傍晚岳军(张群)来报告介石之新决定(让中央于汪,己则以国防军总司令名义出驻北平--原注),予深以为不妥。因此种形式等于对日宣战(最少亦可为谓对日备战--原注)。在此国联尚未绝望之时,似尚不可孤注一掷,举国以殉也。


11月20日,蒋介石再次召集干部洽商进退问题时,有如下一段有趣的对谈:吴敬恒曰:“精卫毫无诚意,徒为金蟾[蝉]脱壳之计耳。”陈铭枢愤然力争曰:“精卫必有诚意,当与合作也。”公(指蒋)曰:“过与不及皆未免错误。精卫生平固少诚意,但此次则不得不与合作耳。”吴老叹曰:“吾终以政治为不良之物也。”公则笑曰:“余终以人人为可信也。”


蒋介石此时的自信,是源自对自身实力和对汪精卫的深刻认识,特别是得到陈铭枢等人详细密报后,对粤方内部的分化,已成竹在胸。此时除汪外,孙科的态度也令蒋增添了不少信心。“哲生曾对其亲信说那一回(反蒋)彻底过,所不能遽然合作者,只关碍展堂(胡汉民)一人。缘展堂一月以来所持颇高,而汪等又不能不加以敷衍。此次粤四全之波折,实则汪、胡两派之争执。此后只要展堂不来或出外暂避,汪等即决赴南京。”


一旦掌握住汪精卫和孙科,粤方所能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便大打折扣。11月22日,蒋在日记中充满希望地写道:“此次代表大会幸已告一段落,此为对内之一难关。今既平安渡过,增加余之奋斗勇气不少,益令人发生对党国无穷之希望也。”


但蒋介石面临的环境仍很险恶。东北被日军占领,使身负政府重责的蒋介石不能不受到民众的强烈责备;而在国民党内部,尽管粤方已有分化,但并没有彻底破裂;外患日急,又逼迫他必须尽快做出决定。24日,蒋再次召集熊式辉等人商谈“北上抗战”之策时,众人“皆坚持不可”,对蒋之“辞职下野,则赞否参半”。其实,蒋在内心中就是否下野,也仍在不停地斗争着。从以下两段日记中,多少可以读出蒋氏此刻的心态:


(11月24日)余决心北上与倭寇决战,虽无战胜之理,然可留民族人格与革命精神于千万世,且可引起太平洋之战争,而国家之复兴未必不在于此。乃国人不谅,干部阻止,以为我不北上,可以避免倭寇之挑衅,而得苟安于一时。呜呼!……如果余下野之后国家能统一,外交得胜利,则余之下野不失为革命者之立场。


(12月8日)此时主战,战必败,则以全国殉余一人之历史;如媾和,则余一人之历史,乃为全国而牺牲矣。又恐媾和以后,国民精神散漫,仍不能卧薪尝胆,则民族更形堕落也。


12月5日,粤方四全大会终于在广州闭幕。会后粤方决定先派孙科、伍朝枢、李文范、陈友仁四人赴上海,同宁方接洽合开四届一中全会事宜。而就在广州四全大会期间,汪精卫借粤方内部矛盾,暗中操纵汪派代表脱离粤方,借口共赴国难,又在上海召开了第三地的国民党四全大会,并抢在广州四全大会前选举出十名新的中央委员。尽管粤方否认汪派新选的中委资格,但此时尚未逼蒋下野,还不愿公开分裂。为此,粤方主动致电汪精卫报告粤方最新决定:“暂仍在粤成立中央党部。俟蒋中正实行下野解除兵柄,我方始北上,参加第四届中委第一次会议。”


汪精卫得电后即将该电转发何应钦报蒋介石。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更想尽快将汪拉入宁方阵营,特派何应钦、邵力子赴沪,属其用“中正名义”,“促汪先生即速入京”。


7日,汪精卫对陈铭枢表示:“粤会所举之执监委纵不来,亦可赴宁,但有先决两条件:一要拟具治国方案,经蒋承认;二要整个的合作,不应要此一部分,不要彼一部分。”


12月10日,粤方代表孙科等到沪,会同汪精卫、邹鲁与宁方代表陈铭枢会商。孙科首先声明,召开一中全会的前提是蒋介石必须下野,代理人选必须粤方同意。11日,陈铭枢致电蒋介石称:“胡汉民、孙科等必欲钧座辞职始快。职思当此时机,钧座似亦暂避为宜。”


 12日,蒋介石召集干部会商进退问题。吴稚晖、李石曾、戴季陶都反对蒋下野,表示:“介公必不可退。介公退,则中国休矣!”惟有何应钦表示:“真如(陈铭枢)之言亦自有理。总座请细思之。”


对何应钦在关键时刻的表现,蒋是非常不满的。他在当天日记中写道:


稚晖、石曾、季陶、铁城皆不主余退,而敬之(何应钦)、真如等则惟恐余退之不速也。……此时救国,惟有余不退之一法。但欲余不退,惟有改为军事时期,一切政治皆受军事支配,而听命于余一人,则国始得救。否则,如今日情形,群言庞杂,主张不一,彼此互相牵制,不许余主持一切,而欲以无责任、无意识、无政府之心理,利用领袖为傀儡,则国必愈乱。余之身败名裂、个人牺牲固不足论,但余虽牺牲亦不能救国之危亡。呜呼!天下事之至惨,未有如今日之甚也。


此时,蒋介石深知欲“改为军事时期”,“听命余一人”,是无法做到的,局势又不许可长期僵持,自己如再不下野,上海和谈达成的四全大会后宁粤双方合开一中全会的协议便不可能实现。在各方面压力下,作为权宜之计,蒋介石被迫于12月15日宣布下野。至此,粤方要求如愿以偿。


但蒋介石的实力和影响仍在。为了减少今后复出时的障碍,蒋预先作了周密布置。他在辞职当日早8时首先召开第49次国务会议,一举改组四个省政府,分别任命顾祝同、鲁涤平、熊式辉、邵力子为江苏、浙江、江西、甘肃省政府主席,贺耀祖兼甘宁青宣慰使。会后10时才赴中常会提出辞呈。


另据《黄郛日记》载,蒋还曾令钱昌照转商黄郛,请黄出任江苏省政府主席,黄郛以“非其时其地”而婉辞。在蒋氏新任命的省府主席中,多数是听命于他的军人。这一举措明显是为了对抗粤方削弱蒋氏军权的企图,也为自己再起埋下种种伏笔。



二、

四届一中全会的纠纷

12月16日,当粤方得知蒋介石宣布辞职后,立即派李宗仁、马超俊等分两批自广州赴南京。宁粤双方终于能够在南京合开四届一中全会。


随着粤方代表的入京,一个新矛盾又呈现出来。大会召开前,对汪派在上海“大世界”游乐场召开的第三地国民党四全大会所选的十名中央委员资格问题,出现较大分歧。因粤方不承认汪派中委,对此,汪精卫信誓旦旦地表示:无论如何,“我们对于本会代表在上海选举的结果,一定是尽力维持的。”


对于汪精卫同粤方的分歧,蒋介石自然求之不得,并乘此极力拉汪投入南京阵营。16日,已下野的蒋介石召开中常会临时会议。在讨论出席四届一中全会委员问题时,陈立夫提到汪派“大世界(指汪派四全大会选出的十名中央委员)的怎样?”蒋即表示:“大世界的也要来的。如发通告,笼统一点。大世界的名字可以不写。”


18日,刚刚入京的汪派骨干陈璧君、顾孟余、陈公博即来拜见蒋介石,请蒋“助其解决上海大世界十委员问题”,并表示惟“先承诺”此点,“精卫然后乃肯来京”。蒋对此“毅然允之”。


12月22日,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终于在南京开幕。蒋介石出席开幕式后,留函孙科表示:“全会即开,弟责既完,如再不行,必为本党之梗。故决还乡归田,还我自由。”表面上,蒋做出一副解甲归田的姿态,暗中更加紧了联汪制粤的步伐。蒋在离京前特意召见陈公博、顾孟余、王法勤谈话,“大意谓本党现值存亡危急之际,急须一得各方信仰之领袖主持一切。本人甚盼汪先生能不顾一切,任此艰巨。……中兴本党非汪莫属。”


当日下午,一中全会召开预备会议。宁粤双方首先对汪派中委资格发生激烈争论。接受汪派中委,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宁方自然表示赞同。石瑛首先主张汪派中委应予出席,引起粤方的反对。吴稚晖则以中立者的姿态说:“这件事本来与我们是不相干的。……粤方既多九人,势难取消,不如依何委员应钦所提议听京方亦增九人。此十八人……定名为次候补”,“大家以为这个办法可以实行,在南京方面褚委员(民谊)和本席愿意改为次候补委员。”原本支持粤方的林森也表示愿意改为次候补委员。随后石英、陈璧君、马超俊等纷纷附议。最后,由主席团提出折衷方案,沪选十名中委除张发奎由粤方同时选出外,其余九人全部承认,另增加中委九人,京方得五名,粤方得四名。会议才得以继续进行。


一中全会,共通过各类提案39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上海和谈期间粤方提出的《中央政制改革案》。该案由粤方代表伍朝枢起草。伍氏在第一天会议上首先向全体代表解释道:


本案的理由很简单,第一项我们想把以后的国家元首在政治上处于超然的地位,不受政潮的牵动。这是与中国的情形比较适宜,否则如这几天的情形,就可以看出来元首的更动几乎使国家陷于无政府状态。所以为避免这种流弊起见,“国民政府主席不负政治责任,不兼其他公职”,其资格就定为“以年满六十岁,众望素孚者充之”。又为维持其地位的超然,规定“任期二年,得连任一次”。……在元首之下,由五院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元首好似立宪国家的总统,行政院长就等于立宪国家责任内阁的国务总理。


粤方的《中央政治改革案》,就是希望从制度层面限制蒋介石垄断政权。对此,吴稚晖首先反对,他说:“本席以为上海和会的决议应该尊重……南京方面的四全大会曾决定原则接受,但对于过去法令及约法有抵触者不能接受。”吴氏的发言立即引来粤方的激烈反驳。李烈钧坚持“应拿上海和会的决议作基础”;邹鲁称:“和会决议或不免与各方面的法律有抵触,但现在我们只能处处从共同方面着想,尤应注意的就是不要使和会决议发生摇动,否则散漫无归,一定得不到结果。”


由于粤方坚持捍卫上海和会决议,宁方被迫放弃。但宁方又将攻击矛头转向国家元首的年龄问题上。尽管粤方一度表示退让,将国家元首年龄限制由六十岁降到五十岁,但宁方仍不依不饶。张道藩首先质疑粤方制定年龄限制的理由,他说:“年龄的规定应有一定的标准,若昨天定六十岁,今天定五十岁,或者明年定七十岁,后年定八十岁,那么其限定的理由是在什么地方?”邵力子更直接了当地提醒与会代表:“汪精卫与蒋介石两先生今还不到五十岁,这是我们不能不声明,请各位注意。”最后,全会决议把“以年满五十岁,众望素孚者选任之”改为“以年高德劭者选任之”,并明确规定:“国府主席为中华民国元首,对内对外代表国家,但不负实际政治责任,并不兼其他官职;任期二年,得连任一次。”由“行政院长负实际行政责任。”


不难看出,以上规定完全是针对蒋介石而言。全会依据该案修正通过新的《国民政府组织法》,完全推翻了当年6月三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国民政府组织法》所赋予蒋介石的一系列特权。改组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人事组织,是四届一中全会的另一项重要议题。会前,胡汉民曾致电孙科、邹鲁等人表示:“行政院长汪、孙二兄任属一人,弟均赞成,弟是以在野之身份为两兄之助,庶裨于党国。”而此时汪精卫已同蒋介石联络成功,他相信蒋下野只是暂时的,自然不愿在粤方逼蒋下野的时候出掌行政院,因此称病滞留上海。胡汉民、蒋介石也都不在南京,行政院长一职就非孙科莫属了。


国民政府主席人选,也可谓是一波三折。粤方最初的人选是唐绍仪,蒋介石则“希望林森、孑民(蔡元培)等老人出任,而反对唐少川(唐绍仪)”。上海和谈时,有记者问汪精卫:“设将来主席有更动,对继任何人有谅解否?”汪即答道:“假若余投票愿投孑民也。”但部分当事人对此事的回忆却有较大的出入。据陈铭枢说蒋介石原来希望于右任出任国府主席,后因陈极力推荐林森,蒋乃改变初衷,亲笔致信林森,由陈铭枢前往劝驾,林森最终才接受国府主席一职。而据追随孙科的周一志回忆:“国府主席由‘年高德劭’者担任,此四个字是梁寒操想出来的。蒋本属意于于右任做主席,大家觉得林森更符合四字的条件,于是于右任的目的没有达到,听说气得哭了一场。汪到沪后,看到蒋及胡都不会赞成蔡元培,也就不敢提蔡了。”而杨玉清则对陈、周二人的回忆提出质疑,杨回忆道:“凭我所知,和他们的看法多少有点出入。我只知道林森之所以能作国府主席,是得力于胡汉民给汪精卫的一封信。”胡在信中表示:“以我的意思,是觉得林森最为合适。”


从当时的档案记载来看,最初宁粤双方均同意林森暂代国府主席。邹鲁还电阎锡山表示“正式主席仍拟林”。出人意料的是26日宁粤双方却“商定以于右任任主席,汪、胡、蒋任政治会议常务委员,孙任行政,溥泉司法,子超(林森)监察,孑民考试,立法让诸粤方,人选尚未定”。但二天后公布的新任国府主席却又是林森,五院正副院长也有很大变动。大会选举结果如下:行政院长孙科、立法院长张继、司法院长伍朝枢、考试院长戴季陶、监察院长于右任。


为了进一步削弱蒋介石在党内的地位,粤方最初设计的《中央政制改革案》中拟以“国民政府委员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以取代原来的中央政治会议的职能。这一提案在蒋、汪两派的联合抵制中流产。全会决定仍保留中政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大会主席团在选举新一届国民政府委员时,特意提出两点声明:“一,五院院长、副院长及所属各部部长、委员会委员长不兼任国府委员;二,现任军人不兼任国府委员。”从这两点声明中,我们不难发现国府委员只不过是一个尊贵的象征而已,其权力大打折扣。全会选举的结果是:蒋介石、汪兆铭、胡汉民、蔡元培、阎锡山、冯玉祥等33人为国民政府委员。28日,一中全会通过新的中政会组织原则:

一,中政会以中央执、监委员组织之;

二,中政会设常务委员三人,开会时轮流主席。并推举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三人为中政会常务委员。


从此,中政会由蒋介石一人独尊的地位,改为三常委轮流主席。

图 | “反蒋联盟”孙科、胡汉民、汪精卫合影   ©


三、

蒋介石复出前的布置

四届一中全会推举蒋、汪、胡三人为中政会常委,又同为中常会常委、国府委员,形式上表现了他们的“合作”,但由于蒋赴奉化,汪称病上海,胡滞留香港,三人之间神既分离,貌又不合,以至号称“合作政府”的孙科内阁,实际上毫无合作可言。


蒋介石返回故乡后,根本没有下野闲赋,而是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1932年1月4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余辞职后于国事心更切也。”但他又不肯在条件不成熟时轻易复出,用他自己的话讲:“此后如欲成功,非重起炉灶,根本解决不足以言革命也。”


“另起炉灶”,是极而言之的话。但蒋一定要将方方面面布置妥当,才肯重出江湖。正是出于这种心态,蒋自然不会真心同孙科的新政权合作。而原本与孙科同一战壕的胡汉民,对孙科政权也并不全力支持,只是一味鼓励孙继续反蒋,借此削弱蒋的力量。


孙科上台后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外交和财政。孙科既求不得蒋的合作,又寻不到胡的支持,一切实权仍暗中操在蒋的手中,他深感新政权难有作为,因而在参与逼蒋下野不久,不得不再电蒋请其“莅京坐镇”。蒋在接到孙科的“劝驾”电报后,曾在日记中写道:“哲生非任艰钜之才,吾早已一再忠告之矣。彼乃自知不明,易被人惑,恐今日尚未能澈底觉悟也。吾复何能为力哉。”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蒋介石对新政权有意持应付态度。在蒋的授意下,“蒋方人物对时局均持冷静态度,除赴浙者外,在京各委均缄默。”当蒋接陈果夫电,得知“我方留京同志开会多不出席,侄等去留应请指示”后,即复电陈“请在京忍耐从事”;又电宋子文告以“此时我方当设法促成各方攻粤为惟一工作”。但是,一旦涉及军事问题,特别是有关黄埔军校的人事安排,蒋毫不迟疑,积极部署。当蒋得知张治中拟借口养病准备离京,立即急电张“切不可离去军校,当在京养疴”,并同时电何应钦告以“军校如改校长,请速委任文白(张治中)。勿延”。


最早出来公开支持蒋介石的是湖北省政府主席何成濬发起组织的“九省联防”,他们希望藉此同胡汉民在广州新设立的西南政务委员会和西南执行部相对抗,也是藉此拆孙科内阁的台。被邀参加者有豫、陕、甘、苏、皖、浙、湘、鄂、赣等九省领袖,定1月初在武汉举行。但此时蒋审时度势,认为时机尚未成熟,电何成濬表示反对。蒋的理由其实很简单,此举给人的感觉太象十年前北洋军阀“督军团”的作法,容易引起社会各界的不谅,不如“从脚踏实地做起”来得踏实。但蒋内心是相当满足的,有这九省的公开支持,确是一股令任何人也不敢忽视的力量。孙科听到消息后特意向何应钦询问。何复称并无其事。而河南省主席刘峙得知蒋的态度后,也马上辟谣否认其事。


但“九省联防确有其事”。何成濬明白蒋的意图后,只是不再公开号召,而是秘密进行。1月11日,何成濬密电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指出:“表面虽未公布,实则各方已赞同。兹后即本此意进行一切。”刘湘当天立即复电支持,并进一步拉拢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脱离西南,参加“九省联防”,刘电何称:“联防问题关系国家及介公前途至重且钜。”“日前龙志舟(龙云)来电颇有意三省政分会之次首领,经湘晓以大义不宜有障碍统一之机关,劝其加入联防。闻伊已电其代表,愿意参加矣。”


此时,最令蒋介石不安的是北方局势。中原大战结束后,由于酬答张学良对蒋的支持,华北地区完全在张的控制下。李宗仁曾向阎锡山表示:“无论对内对外,非去汉卿(张学良)不可。” 同时,“据倭驻津要人消息,中国人民如能促蒋、张出洋,即可撤兵,依法了结善后。否则决定越俎代庖而攻平、津云。”粤方代表入京前就曾秘密商定,新政府成立后一定要彻底解除张学良的一切职务。

 

为此,蒋介石在下野前积极布置保张。首先通过承认汪派沪选十中委换取汪精卫的支持;再派李石曾赴北平协助张学良。蒋下野前特意召见东北军秘书长王树翰表示:“曾向汪言,定暂经合作,汪不可利用阎、冯对副司令有何作用,此为条件之一。至于当地有何反动,不妨以实力压迫。”12月26日,在蒋的授意下,“东北政委会已于本日自动成立,共发表委员卅一人,华北各主席、各军长等俱有名。……其作法无形中不啻与京成对峙。”而汪派中委得到蒋的承认后,也放弃了联阎排张的方针。


1932年1月10日,孔祥熙致电蒋介石报告各方态度:

昨焕章(冯玉祥)来谈,表示当此国难,万事应勾消,一致对外。又哲生来访,谓:此次出任原系过渡性质,在诸元老指导之下,以济国难。现胡之不来已定,汪则表示以兄之行止为进退。倘兄仍不出,渠惟有辞职,并请弟同来奉化,仅允先电请示。


看到孙科终于低头认输,并弄清了汪、胡以及在北方仍有一定影响的冯玉祥等的态度后,蒋介石仍没有下定决心立刻复出。但第二天蒋连续接到两封来自南京的电报,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一封是高凌百来电:“连日京中要人纷纷来奉,其用意善恶不得而知,大致使国人移其目光于奉化,而贻钧座以不负责任之罪名。”


另一封是陈立夫的电报:“金大(指金陵大学)学生五百余今晚赴沪转甬请钧座出山,现正设法打销中。惟闻真如有为之派专车讯。此端一开,应付必极困难,务请早为之计,于短期内对时局有明显之表示,否则汪、胡尚可以病为词,而钧座反招不负责任之物议。”这就促使蒋介石不得不有所行动。

四、

蒋汪合作,重返中枢

1月13日,蒋介石由溪口老家赴杭州,公开表示:“愿以在野之身,尽个人之责。”明确表明他将结束“隐居”生活。15日,蒋介石电召陈铭枢赴杭了解情况后,亲笔致函汪精卫。16日下午,汪得函后即赴杭同蒋晤面。至此,蒋汪合作的时机成熟。第二天,蒋介石同汪精卫达成共识,双方决定“维持南京局面事,并有另行改组之说”。当天,蒋即复电留守南京的叶楚伧等人:“汪季新(汪兆铭,字季新)已来杭晤面,与弟同电胡、孙。请孙即来杭协商,并愿入京共支危局。”蒋、汪在致孙科电中还表示他们将候胡汉民来杭,即联袂入京,并要孙再电胡促驾。同时又电胡汉民,请“一同入京协助哲生及诸同志”。


18日上午,蒋介石同汪精卫继续会商。蒋对汪言:“以孙科之愚,吾辈为总理计,必力为援手于陷井之中,而置之袵席之上。至对于国家大局,吾辈已负诸肩上,尤当高瞻远瞩,深虑熟图。”从蒋的口气中,我们不难读出蒋此刻的心态:“国家大局”非负诸其身不可。下午,蒋、汪同由南京赶来的孙科等人会商大局。邵元冲在当天日记中写道:“介石力推精卫主持大计,众亦多赞同,又对外交问题等均有所商榷。”


同日,胡汉民复电汪精卫,除继续称病谓“非长期休养不可”外,仍幻想汪能支持孙科内阁,阻止蒋汪合流。胡并谓:“只须中央行责任内阁之职权……而吾辈以在野之身,竭诚为政府之助,则对内对外自能发展,开一新局势。”汪得胡复电后,一度“心中犹豫变计不行”,蒋对此深表不满,叹道:“展堂不止自不来京,而且欲阻吾人入京,其处心积虑,必欲使国亡民困,不恤总理,且陷哲生。鬼计阴谋,昭然若揭。吾人不可为彼所惑,又何可与之同流而合污哉。”当蒋见汪复胡电稿有“拟不入京”之语后,立即改为“立候北来”。当晚,蒋介石临睡前再次叹曰:“哲生庸暗,季新狡猾,当此危局,余苟不力为支持,天下事尚可问乎?”


此时的冯玉祥,面对九一八事变后的严重民族危机,深感国民党内部需要统一,同时自身处境也相当尴尬,“冯系将领均畏冯,不敢再隶渠下,冯无出路颇窘。”而蒋介石更是通过黄郛加紧联络冯玉祥。冯同黄关系密切,早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冯玉祥阵前倒戈,回师北京,驱末代皇帝溥仪出宫后,即请黄郛出任摄政内阁总理。四届一中全会闭幕后,冯玉祥到上海活动,自1月1日至5日,两人几乎天天宴谈,冯甚至二次借黄的寓所接见宾客。在此期间,黄郛还同“杨畅卿(杨永泰)商谈蒋冯间结合办法”。面对新的局势和蒋的拉拢,冯暂时放弃了多年来坚持的反蒋主张,并向黄表示:“蒋与汪合作,我即与蒋合作,如不要汪,只是拉我,我不去也。我们应当精诚团结,共赴国难。救亡是不分彼此、不分党派的。谁不团结,谁不抗日,谁即没有救亡的资格。”


胡汉民对汪精卫在政治上的反复无常,深恶痛绝,只是此次被蒋介石扣押,为了反蒋而不得不联汪。然而汪在政治上又一次自食其言,令胡十分愤慨,但也无能为力。气愤之余,他公开发表谈话,拒绝同蒋、汪合作。他表示:汉民自十七年入京,计留京三年又二月,未出都门一步。晨夕孜孜,未稍苟逸,不特志不伸,言不听,且遭人嫉忌,必至幽囚而后已。今蒋、汪两先生之主张如此,是凿枘不相容,已可概见,故病不能行,固为事实而主张之不同,尤为明显之事实也。

 

20日,孙科、汪精卫等人分乘火车赴京。21日,蒋介石由杭州飞抵南京。此时,蒋、汪发表谈话,论调完全一致。“一般观察,孙科显然未能主持全局,大势所趋,汪、蒋必分负党政重责。冯亦将于此时与蒋、汪合作。”特别是蒋介石“在杭州东南日报发表之谈话要点,对孙氏了无好评。弦外之音,益使孙氏感觉无从乞取助力”。孙科知道自己的戏已经唱完,遂“有引退之意”。


22日,蒋、汪入京后召集中央委员齐集励志社会谈。蒋在谈话中仍不忘指责粤方破坏统一,并称:“外交问题,全在国内自强,故非先统一国内不可。如广东能切实归附中央,则对内对外,一切问题皆可迎刃而解。否则以广东人而亡国民党,以国民党而亡中国。亡国之罪应由广东人负之。”


24日,南京要人开会讨论国难问题,蒋、汪二人发言最多。最后多数与会者否决了外交部长陈友仁提出的对日绝交方针。陈友仁当即提出辞呈,离京赴沪。孙科借口追陈回任随之赴沪。据《事略稿本》记载,当天下午蒋介石“访孙科不遇。公曰:‘哲生昏闇,易被人利用,其或将不辞而行乎?’到励志社与汪兆铭相见,汪谓:‘哲生往沪邀陈友仁回任。’公曰:‘此其藉口之辞耳。愚哉!哲生是非不明,人鬼不辨,孤[辜]负余援手之心矣。’”


果不出蒋氏所料,25日孙科即随陈友仁在沪同时发表辞职电。下午中常会讨论孙科辞职案时仍决议:“去电孙科同志取消辞意,即日回京”,并推张静江、张继、居正三人前往催促。随后又加派何应钦、吴铁城赴沪挽留,但“孙辞意坚决,拒绝见客。”此时谁都清楚,双方的行为不过都是虚应故事的表面文章罢了。


当蒋、汪入京之初,蒋介石曾表示“政治由孙科主之,党务由汪兆铭主之,而己愿不受任何职务,以尽力相助,三人共同负其责,勉挽危局。然汪氏之意以为仅管党务,心中尚不足也。” 26日,蒋介石告汪精卫:“孙科无复函,行政院长不可虚悬,请兄速行组院,主持大政。中愿不受名位,竭诚相助。”同时,蒋还致电宋子文表示:“财政无人主持,请兄即夜入京相商。”28日下午,蒋、汪再次会商外交方针,“确定二点:一积极抵抗,一预备交涉。”在蒋的催促下,汪终于表明愿就行政院长。


当晚九时,国民党召开临时中政会,决议:照准孙科辞职,选任汪精卫继任行政院院长。就在当夜会议进行期间,日本侵略者继九一八事变之后,又悍然制造了一二八事变,向上海发动武装进攻。卫戍京沪的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奋起抵抗。1月29日,国民党召开临时中政会,作出重要决议二项:一,政府迁都洛阳;二,在国民政府下设军事委员会,推蒋介石、冯玉祥、张学良、阎锡山、李宗仁等11人为委员。就这样,蒋介石再一次重返政坛,恢复军权。


五、结语

从蒋氏下野到蒋汪合作,前后仅仅一个多月,经过蒋介石精心擘划,以退为进,分化拉拢,国民党内各政治派系再次经历了一回分化和重组的复杂过程。


蒋介石的再起,一方面同他控制的政治资源有关。孙科内阁上台不到一个月就因财政困境而焦头烂额,这充分显示出粤方的力量毕竟无法同已经多年掌握全国政权的蒋介石相比,全国的经济中心仍在江浙而不在广东。特别是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孙科内阁根本无法应对迫在眉捷的外交困境而被逼下台。


此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随着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爆发,国民党对日政策改为“一面抵抗、一面交涉”,这就更需要一个能统帅全国的军事领袖。而在国民党集团内部,无论是粤方还是其他派系领袖,都无人能担此重任。面对国难和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御侮的呼声,粤方为了国民党自身统治的需要,也不得不放弃进一步打击蒋氏垄断党、政、军权的愿望。这一切都为蒋介石的再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时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淞沪抗战爆发后,最早积极呼吁蒋介石恢复军权的并不是忠于蒋介石的黄埔系,而是地方实力派的军事将领。他们纷纷致电蒋介石表示拥戴,请蒋复职。其中最为恳切的就是在上海前线指挥抗战的蒋光鼐、蔡廷锴等人。2月1日,宋子文电蒋报告:“兹晤蒋光鼐总指挥,据云目下时局紧急,军事提挈不可领袖无人。现拟由十九路军蒋总指挥、蔡军长、戴司令等联名通电,敦请钧座出任陆海空军总司令,以便统率全国军人,一致对外。”西北军将领宋哲元也电蒋表示:“军事应有中心,请督率袍泽,早济时艰。”


而在此前两天,蒋介石刚刚护送新任国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长汪精卫等政府首脑渡长江到浦口,转赴战时首都洛阳。1月31日,他在日记中写下今后的行动准则:“既不能由余之名义统一,则应设法使实际上由余之行动而统一。故今日只有礼让,使他人得名,而余乃退下。”因此,在时机尚未成熟、党内反对势力仍炽之时,蒋介石唯有暂时忍耐,并不立刻接受军事统帅的名义。为此,他复电宋子文转告蒋、蔡:“此时无设总司令之必要,否则对内对外或生不利影响,亦未可知。如果事实上有必要之时,则为公为私,皆所不辞。”同样,对宋哲元来电,批复道:“出处事小,军国事大。不能不慎重出之。”


随着上海战事的进一步发展,蒋介石重掌军权的愿望很快实现。3月1日,国民党在洛阳召开四届二中全会,选定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暂行组织大纲》,军事委员会直隶于国民政府,为全国军事最高机构;军令事项,由委员长负责执行。至此,蒋介石终于再次重掌军事大权。“委员长”一词,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了蒋的专用名词。伴随着蒋介石的下野与再起、党内各派势力相互达成妥协,此后党内再难形成联合一致的反蒋局面,逐步形成了以蒋介石为主导、各派联合统治的局面。


ZHOUPENG



粥棚荐书





版权声明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近现代史论

图片源于网络

标题为编者所拟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在此鸣谢




推荐阅读


劳东燕:要有独立的判断力,不轻信任何灌输的东西

岳南:《南渡北归》创作历程

杨念群:反常识的历史叙事

王笛:我们对历史的理解通常是违反常识的

易中天:不杀,留着终是个危险

李新:反右亲历记

陈铁健:掩饰或者篡改历史,哪怕出自一片好心都是错误的

秦晖:连续的历史,循环的怪圈

唐宝林:中国学术界为陈独秀正名的艰难历程

金雁:99%的人都没有经受住人性考验

郑异凡:中国的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否定

哈耶克:一个向往公平的社会,是如何走向了“奴役之路”

米鹤都:红卫兵运动起源剖析之一:大院的精神文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