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海海怎么过?

阿攀哥 阿攀哥
2024-09-21
 戳蓝字“阿攀哥”关注我哦

文字 | 阿攀哥
图片 | 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朋友们我是阿攀哥


前言


以前我基本不看小说,从小到大看过的小说屈指可数。上学那会主要做题、看课本等学科类的书,工作了之后这么些年一直忙着考试,没怎么看书。自从2018年追随老唐之后主要看投资类的书,《人生海海》是最近15年看过的唯一一本小说。

之前可能对小说存在偏见,因为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事实是虚构的,一切都是虚构的,不知道小说的意义在哪儿?看了《人生海海》之后有新的体会,小说里面的某些场景经常浮现我眼前,或惊喜,或感叹,但大多是悲伤。

为什么留存至今的世界名著体裁大多是小说?因为看小说会让我们具备同理心,在盛衰兴亡的历史背景下体验故事中人物命运的沉浮,以穿越时空的角度陪小说中的人物走过一生,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我想这大概是小说的作用。

人物简介


人生海海的故事时间跨度比较长,涉及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等时期。

一、上校


上校生于民国七年即1918年,2014年12月去世,享年96岁。上校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学做木匠时比其他人学得快,做的好,投身行伍后凭借聪明才智当上军医,后来担任国民党军队营长;因为那“活”好,不仅聪明帅气,而且还会医术,又从普通特工成为高级特工。他医术好,救人无数,救过共产党一位大领导,还就过“我”的小爷爷一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荣立一等功,当过英模,在全国四处演讲。

上校在做特工时期小腹下方私密处被刺了几个字,使他长期生活在阴影中。上校的前半生非常辉煌,因林阿姨被人使了离间计,告发上校强奸,而上校因为刺字伤疤的心里阴影不愿娶她,最后被开除军籍,遣返老家,过去的一切荣誉、身份、地位一夜间都归了零。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要扒上校的裤子看他的刺字伤疤,他为了保护这个秘密奋起抵抗而发疯。之后林阿姨来村子找到上校,把他领到上海朱家角镇,两人相依为命35年(1969-2014),以养蚕为生。在上校去世的当晚,林阿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追随上校而去。

二、书中的“我”


书中的“我”出生于1952年。“我”的爷爷是村里有威望的老者,但因忍受不了谣言传播他儿子是同性恋,一念之差选择了告发上校,致使上校被逮捕归案,并引发了村里人对“我”家人们的怨恨,爷爷最终在懊悔与痛苦中上吊自杀,母亲、二哥、二嫂相继去世,大哥也入赘了。

1969年,为了躲避村子里的舆论压力,父亲让17岁的“我”偷渡到西班牙的巴萨罗那,在一家老一代华人开的鞋厂打工。“我”刚进厂时有位女师傅,比“我”大两岁,父母曾是浙大教授。她的父亲被红卫兵打死,她哥哥去报仇,打死一个红卫兵,自己也被红卫兵打死。

同吃同工三年后,这位女师傅离开鞋厂,用几年的工钱租下一个小铺子卖油条,并成为了“我”的妻子。为了节约进货成本,她卖掉从父亲遗体上摘下的金戒指,买了一辆破货车。“我们”结婚七个月时(她怀孕已六个月),有一天那辆破货车刹车失灵,她与腹中的孩子不幸离世。前妻死了之后“我”每天背着她的骨灰在富人区捡垃圾为生,度过了3年,遇到了现在的妻子。

改革开放之后,“我”凭借之前在富人区捡垃圾的经验做起了垃圾买卖生意,在2001年“我”49岁时开设第一家公司,后面生意越做越大,2013年还去人民大会堂开过侨胞联谊会,中央电视台转播。

历史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生活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人们几乎都是悲剧,随着小平同志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小说中的人物命运从此发生转折,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红利。生活在书中的那个时代大多数人是不幸的,无法逃脱命运的枷锁。他们做出了什么么?好像并没有,他们只不过是滚滚红尘中的一粒尘埃,随风落,随风起。

如何度这一生?


人生海海,我们该如何度过这一生呢?

《人生海海》为什么会引起我的强烈共情?因为恐惧,对处在乱世中人们的悲悯之心以及对贫穷生活的恐惧,但对自由的渴望让我战胜了这种恐惧。

2015年那会我特别迷茫,经常逛知乎、刷朋友圈寻找人生答案,偶然发现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在南京大学2014毕业典礼上的致辞,看了之后然我动力满满,像是是一道光点亮黑夜。她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了三点心得:1、要有Passion To Win;2、要focus,聚焦积累1万个小时;3、找到人生的榜样role model。

一、激情,为梦想工作


首先要有Passion To Win,要有激情、要想赢的决心。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发自内心热爱的工作才会每天充满激情。

一生很漫长,工作时间也很长,如果每天早晨醒来都不想去工作,上班如上坟,那肯定过的不开心,我们应该去寻找一份真正喜欢的工作。但对于大部分来说不知道什么是喜欢的工作,怎么办?缓兵之计,我们可以更加科学的做好职业规划,为将来的某天发现喜欢的工作时,有条件有能力奔赴热爱。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周召的《职业规划方法论》,他把一个职业所需能力简化成两个维度:智商和情商。表现形式分别为行业相关的技术与人脉。可得以下分类:

A类工作(低智商低情商):行政、人事、前台、文员、秘书(单纯写文件搞不定老板的)、银行柜台、流程化模块化的会计、财务、IT运维、码农等等;

B类工作(低智商高情商):销售、能搞定D类老板的秘书等等;

C类工作(高智商低情商):投行承做、快销marketing、咨询顾问、审计、金融机构风控及项目经理、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财务预算、财务分析、非标准化IT产品的开发人员等等;

D类工作(高智商高情商):CFO、CEO、销售总监、院长、企业家、资本家等等。

分布图如下:

适合大部分人的职业规划思路是:

1、规避A类工作;

2、尽量从C类做起,为什么不是B?!因为大部人中国人脸皮薄,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个人品质上普遍害羞、内敛,没有欧美人的热情自信。如果先从B类工作做起最后发现不适应,而技术早荒废了,无法改行重新选择职业,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说是不合理的;

3、D类是职场人士发展的终极目标,建议先从C类做起,慢慢承担起B类工作,双剑合壁之时便是成功初成之日。进可攻退可守。

4、若实在不是做B类工作的料,那C类工作一直做下去,成为一个伪中产,至少生活品质能保障。

有了这个职业规划之后,一方面沿着职业规划的发展方向努力,成为专业条线独当一面的专家,另一方面则继续寻找热爱喜欢的工作。如何寻找呢?

1、大量阅读。阅读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看见真实的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如老唐所说,“大量的阅读让我知道,除了身边的无奈和琐碎之外,看不见的远处还有更广阔的世界,有更丰富多彩的人生,有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找到喜欢工作的灵感可能自大量的阅读,特别是人物传记。芒格喜欢看人物传记,他也强烈推荐大家看传记和“逝去的伟人交朋友”。

2、广交朋友。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一个人如果很少和外界不同行业背景的人交流,会缺乏知识广度,容易陷入低维度的思维模型和狭隘的观察角度,而且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限的,边界是动态的,也都有自己的盲点。我们扩大能力边界的一个方法就是广交朋友,不带偏见地学习每个朋友的优点。只有保持开放,谦虚和不断求知的态度,方可持续进步。只有养成主动乐于助人的习惯,才会得到朋友们的信任和回馈。高质量,正能量的朋友越多,路也就自然而然的越宽广。

3、大胆尝试。我大学录取时的专业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后面了解到这是理科类,公务员的岗位有限而且也不利于找工作,于是转到工科类的“勘查技术与工程”。在尝试了本专业的岗位之后确实是没一丁点兴趣,于是毕业时转行做了销售。销售工作做了1年半之后又感觉前景黯淡,遂离职考注册会计师。之后在事务所做外部审计,来到企业之后尝试过财务核算、内控审计、税务等岗位。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了我的热爱——投资,确认过眼神,这是我毕生的事业,活100岁赚100亿。

只要我们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有所改变,相信有一天量变到质变,你会心中一亮,找到感觉,那将是你的热爱。

二、聚焦,成为专家


如果是根据职业规划选择的职业方向,亦或是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则要focus聚焦,在某个行业领域积累一万个小时。

在巴菲特纪录片里,他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比尔盖茨的父亲让比尔·盖茨与巴菲特各自在纸上写一个词,描述哪个因素对他们的成功影响最大。他们不约而同的写着同一个单词——Focus。

人与人的智商差别不是很大的,超人的智慧和成就来自于专注。每个成功人士都是在他的行业专注的干了很多年,积累了一万个小时。每天坚持做一件事,每天4小时,一星期5天,坚持10年就是一万个小时。

很多非常困难的质量问题,其实是数量不够的问题。因为数量不够,差好几个数量级,错误地以为瓶颈在于质量,幻想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用某种奇技淫巧,偷工减料达到目的。数量不够底子不够厚时,很多事情做不到。即使有时看似有捷径,因为缺乏数量和后劲,欠的帐迟早要还。量变引起质变,数量是最重要的质量。

但这种“聚焦”、“坚持”、“数量”,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爱因斯坦说,“不断做同样的事,期待不同的结果,这不是疯了吗?”。只有不断学习探索新方法,才能突出重围。

唐朝老师著的《巴芒演义》,分享了价值投资之“道”,谈论价值投资各门各派的诞生渊源、历史发展、各自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看的我酣畅淋漓,但唐朝老师写这本书时参考的书多达72本,这就是平时专注的积累。

三、榜样,动力源泉


找到人生的榜样-role model。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他可以让我们看清前方的路,让我们不再害怕孤独,让我们每天都在进步,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我们的榜样呢?

张五常在《吾意独怜才》谈什么样的人值得学习,他说,“在大学念书时,老师阿尔钦说了几句影响了我之后的一生的话。他说“我知道你是可造之材,但你要知道,成功只能以效果——而不是以意图或热情——来衡量的。”

世臣是清代的书法家,其书法理论名重一时。但我见包氏的书法真迹不知所谓,一无是处,所以对他洋洋数万言的书法理论,连看也懒得看一眼。而唐代孙过庭的书法达到师级,于是我对他论书法的名著《书谱》刮目而读,读之再三,就是自己不同意的地方也要细想几晚。还有书法比孙过庭高出两个马位的宋代米芾,其论书法的文字甚少,且有时故弄玄虚,有时前言不对后语,但我对米前辈的书法评论,每句视为至宝,就是不同意的也当为秘笈招式,久不久总要想一下。


如果某人没有具体成就,我就视其言论如粪土,这种观点可能会错杀。例如评画的高手,他不一定懂得画画。但从概率的角度看,我的观点是可取的。你要相信一个在书法上没有建树的人的书法理论,还是一个书法大师的经验之谈?!


在星光灿烂的投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个名字闪耀其间,彼得·林奇、乔治·索罗斯、吉姆·罗杰斯、戴维斯、西蒙斯、比尔·米勒、沃尔特·施洛斯、爱德华·索普、李克·古瑞恩、纳普·布朗、路易斯·辛普森等,他们如同浩瀚银河中划破夜空的明星,为现代人类社会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投资传奇。但就财富积累本身而言,这些投资家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个巴菲特。

我的榜样就是巴菲特、芒格与唐朝。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如今92岁,依然每天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很享受他的工作,每天过的很开心。巴菲特与芒格是“活得久、赚得多、众人爱”的典范,老唐则是对巴菲特思想进行了中翻中,让我彻底明白“哦,原来巴菲特是这个意思”。

人生海海,我们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为了自由,财务自由,心灵自由。

财务自由是心灵自由的基础,当我们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后,就可以不受限制地说出我们的想法,可以独立自主地去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可以自由自在地过真正符合我们兴趣、个性的生活。

虽然目前我还远未实现财务自由,但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在情绪方面的改善——未来之于我不再是恐惧,而是充满挑战的征途。因为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让我的内心变得亮堂,让我知道成功是可期的,而不是如中彩票般的小概率事件。

在现代社会中争取自由的生存状态,和古罗马时期奴隶们争取重获自由,其难度几乎是相似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的钥匙也是一样的,那就是强大的渴望、坚定的意志力以及日复一日的为这自由而努力。人生最大的奇迹,是长期主义。安迪在《肖申克的救赎》里被判终身监禁,但他用一把雕刻用的小锤子,花了20年时间,挖出一条通道,重获自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锡瓦塔内霍海滩,终有一刻你会抵达那里”。

--- --------END----- -----

“捉妖记”系列往期文章回顾:

排雷报告之康美药业1
排雷报告之康美药业2
排雷报告之乐视网1
排雷报告之乐视网2

说明:向公众号对话框发消息“腾讯控股”,“腾讯2022年中报”、“万华化学”,“茅台税金”、“乐视排雷”,“康美药业”,可获取相关PDF版研究报告。

喜欢文章,请关注我,将公众号设置星标,滚雪球之路感谢有你

点击“赞”“在看”

您的认可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阿攀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