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常德悲剧:让谴责无差别杀戮之声更加响亮一点
2024【公共营养师】培训报名通道已开启,不限学历,23岁及以上可报!还能领2000补贴
【惊】"以为要写遗书"! 飞温哥华航班遇炸弹气旋 华人崩溃大哭 连空姐都吐了; 客机颠簸盘旋3小时
魏加宁:日本之所以能走出“大衰退”,靠的是不断改革,而不是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
国内突然宣布,将大规模调整经济布局!又一朝阳行业悄然崛起,新一轮机会出现了!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旧城改造样板小西湖(上):留下原住民,留住烟火气
Original
九岁的新潮
新潮
2024-08-04
本文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专硕学生杨丽的毕业设计《让老城焕发新生—从南京小西湖看城市保护与再生》节选,分上下两篇,本篇为上篇。
作者 |
杨丽
指导老师 |
白净
排版 |
刘畅
南京小西湖,远不如杭州西湖有名。
这个位于夫子庙和老门东之间的旧街区改造项目,2022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创新设计项目大奖。
“小西湖”一带曾是明代戏曲家徐霖的私家花园,历史上曾数次易主。后来,湖水逐渐被填埋直至彻底消失,区域内只留下小西湖小学的名字还延用至今。
三封人民来信引发关注
小西湖历史风貌区的改造更新项目,缘于2015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收到的三封群众来信。
老百姓形容这个片区是“穷老外”,也就是“穷人多,老人多,外地居住的人多”。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副局长、秦淮区更新办综合计划组组长童承江介绍,“小西湖的更新改造具有双重性。
小西湖街区是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28处历史风貌区之一,也是人口密集、产权复杂、环境衰败的棚户区。
”
小西湖片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
片区内有7条历史街巷、区文物保护单位2处、历史建筑7处,明清时期建筑院落用地占比约40%。
小西湖片区占地面积约
4.69万
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为
5.08万平方米
,街区内人口密集,有居民约
1173户
,工企单位
25家
,生活环境衰败不堪,建筑多为1-2层,市政公用设施严重不足,
人均居住面积仅12平方米,远低于全市的人均面积
,亟待保护更新。
2015年夏天,原南京市规划局会同秦淮区政府正式启动小西湖片区微更新项目,组织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三所高校的城市规划、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师生,联合开展研究生暑期志愿者活动。高校师生钻进小西湖街区巷弄开展调研。
据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鲍莉介绍,韩冬青教授是学院牵头人,李新建、沈阳、邓浩等几位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做调研。调研内容主要是对环境建筑的现状进行细致的摸底,把所有房子的平面图画下来,了解清楚每户住人情况。这些为后期设计方案的确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调研结束后,每个学校都给出了改造更新设计方案。
同年10月15日,由专家、学者对三所高校志愿团队的方案进行逐一点评,最终确定由东南大学团队承担规划设计,南京历保集团负责项目实施。南京历保集团董事长范宁说,提到小西湖,不得不提到与之相邻的老门东项目。2013年老门东开街,好评如潮,成为南京的新地标。最初考虑小西湖片区改造更新也照搬老门东的模式,打造纯商业街区。但有声音指出,
像老门东这样的街区全国不计其数,复制老门东的模式,并不是长久之计。
小西湖地块俯瞰图。(受访者提供)
“不妨换个视角,站在中华门瓮城上往下看,老门东的建筑是平的,和模型一样,所有的建筑都长得一样,给人呆呆的感觉,很少有起伏。”童承江说,“统一的建筑样式意味着较强的管控。而自然生长的房子或者街区一定会有起伏,有识别度。
小西湖是有起伏的,多看几眼之后你会记住这个地方。
”
他希望未来小西湖是一个有烟火气、有活力、可持续的街区。
留住人,渐进式微更新
如何让街区有烟火气、有活力、可持续?项目组决定改变过去“留下要保护的、拆掉没价值的、搬走原有居民”的操作模式,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留下愿意留下的原住民。东南大学鲍莉教授说:
“我们希望人不要走。因为一个地方的风貌并不只是房子的风貌,还有风土人情。没有人就不成风土,原住民更是要保护的。”
留下原住民,留住烟火气,理念先进,怎么落地实施是关键。
“老城房屋产权像马赛克一样互相交织,理也理不清。
老城改造更新最难的就是要厘清复杂的产权关系。
”童承江解释说,小西湖街区是一个典型的混合居住街区,其中既有明清以来的传统院宅、近代的独栋和联排住宅,也有1949年建国后建设的多层集合住宅,包含了公房、私房和小产权私房等不同权属类型的多样化居住建筑。
随着居民家庭代际迭代,租住关系复杂,小西湖街区住户混杂。
比如,有居民住的房子是20平方米,但是房子是兄弟姐妹的,个人只拥有5平方米的产权,他想拿款搬走,必须兄弟姐妹都同意。如果其中有任何一个人不同意,就无法达成协议,
复杂的产权关系限制了老房子的流动性
。
小西湖项目最初采用旧城更新中最常见的操作模式——征收。2017年3月,南京历保集团下属的征收公司与夫子庙街道组建征收团队,5月份入户进行民意调查,了解居民搬迁意愿。“大部分居民都处于观望状态,也有居民不配合的。”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街道小西湖社区居委会原主任徐宁芬回忆,她当社区主任10多年,和居民比较熟悉。项目征收开始,社区做的主要是“领进门”的工作,具体政策由历保集团工作人员来解释,
“我们这里居住的老人居多。大多数人都说,你先跟别人谈过了再来找我,想越拖到后面越能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经过社区和志愿者自下而上收集居民意见,结合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两年多时间的反复梳理、协商、权衡,最后我们拿出了‘折中’的方案。”范宁所说的“折中”方案,是指明确了“小规模,渐进式,管得住,用得活”的改造原则。
整个片区划定了15个规划管控单元和127个更新实施单元,每个单元所有产权人意见一致才开始改造,尊重民意又避免收购零碎无效资产。
划分单元推进,改造必定是小规模,慢慢来,急不得。这个做法在小西湖的实践中,逐渐成为主管部门、社区居民、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的共识。范宁说,
“政府没有把工程进度、时间作为考核指标,而是把解决民生问题、创造社会效益、老百姓的幸福感作为重要的考量,这给了我们慢下来的底气。”
随着征收工作的开展,居民搬迁意愿基本明确。
截至2019年8月,累计交房408户,约占总户数的51%,人口疏解目标基本达成。改造过程中,腾迁居民443户,保留原居民367户,搬迁工企单位12家。
对于自愿搬迁的居民,政府提供“货币补偿、房屋置换、平移安置”三种补偿办法,让居民自主选择。
据童承江介绍,
项目组以历史文化保护为前提,基于两条线索推进:
一是自上而下的结构性保护与重构
,也就是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基础设施的再造;
二是自下而上的渐进式更新,
也就是居民家中的自主更新。从这两个方面着力,自然生成和拓展居民、游客、商家共享的公共生活空间,从而实现对小西湖片区的历史保护、设施改造、活力激发、合作共赢等多元目标。
经规划资源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居民的一致认同,小西湖微更新项目将已完成搬迁的12个地块作为一期示范性实施项目,另有6个即将完成搬迁的地块作为二期示范项目。
结合不同产权性质和居民诉求,设计单位按照“一房一策”的方案对居民住房进行更新设计。“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我们从一开始就构建五方平台,也就是将政府、企业、社区、居民、规划设计师联合起来,共同研究更新思路。如此,可以充分保障居民说话的权利,也能在充分协商的情况下精准施策、高效推进项目。”童承江表示,这是项目的一个创新做法。
古迹保护:留住历史记忆
(小西湖片区历史建筑示例图)
南京市共有11片历史文化街区,主城有9片,秦淮区就占了6片。童承江说,很多项目都遇到文物保护的问题,
“我们要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
“片区内有7条历史街巷、2处区文物保护单位、7处历史建筑,原有建筑格局和传统街巷肌理得以完整保留。”东南大学鲍莉教授说。
“翔鸾庙”位于小西湖社区中央,这是项目组根据历史重塑的。项目组利用10余户居民腾迁的空间,复建弧形院墙和东侧大殿,将一块空地留作广场,北向展示保留的民国别墅,东边还设置了戏台。如今的翔鸾广场成为周边居民的文体活动场所,唱戏、打球、跳舞的居民不少,秦淮花灯开灯仪式也曾在这里举办。
翔鸾庙东侧戏台
翔鸾庙广场成为居民活动空间。
马道街45号,是一处历史建筑,1997年曾遭遇一场大火,屋架等主体结构大多是大火后重建的,只留下一处基层1米多高的石砌台基。鲍莉回忆,“最初的设计方案并没有细想石砌台基为什么会出现在普通居住区中,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在《金陵玄观志》中发现了翔鸾庙和三官堂的记载,经过文献、历史地图和现场勘察相互比对,基本可以断定这处台基就是三官堂大殿基座。”于是,设计团队对方案进行了调整,在充分尊重历史文脉的前提下,对这处遗址进行保护性展示与活化利用,适度向公众开放,呈现南京老城南的民间习俗,三官堂的文化遗产价值和公共属性得以复苏。
改造更新后的三官堂
2022年11月26日,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南京小西湖改造更新项目获创新设计项目大奖,这是对小西湖历史保护和提升历史街区宜居工作的充分褒奖。“除了快园,秦淮区还计划实施小西湖片区的花灯厂、7号管控单元示范段等更新改造项目,对太平天国傅尧成宅进行保护修缮,让小西湖在保护与更新中,不断丰富历史文化,讲好老城南故事。”童承江说。
基础设施再造:还清历史欠账
市政基础设施的改善是提升居民居住环境、满足居民更高生活需求的基础工程。
改造前的小西湖地段雨污水合流、电线私接乱搭,空中缆线乱似蜘蛛网,地上井盖多如百衲衣。大部分居民家里不通上下水,也不通燃气,依然使用煤气罐,要到外面公厕如厕或是拎马桶。“这些都是历史欠账,推进微型管廊改造,建立雨污分流的排水、消防、电力、通信和燃气系统非常迫切。
这虽然是看不见的地下隐蔽工程,却是非常核心的良心工程,它对提升居民居住质量是最关键的。
” 南京历保集团小西湖项目经理杨凯佳说。
小西湖街区内仍有居民“拎马桶”
微型管廊展亭
如今,在堆草巷转角处有一处微型管廊展亭,向公众展示微型管廊的施工过程和关键技术。市民和游客可以清晰地看到地下的一段微型管廊。
杨凯佳坦言,市政工程老是来来回回的开挖,老百姓非常反感。有居民觉得,在家门口施工,就是在挖自家墙角。为此,微型综合管廊施工下了“绣花功夫”,一米一米地前行。比如,先行开展试验段施工,及早发现问题并拿出解决办法;分段推进,平均每次开挖施工约20米,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施工前完成临时管线迁改、吊排和施工便道,保证施工期间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施工过程中与居民充分沟通协商,免费将雨污水排水管和电线电缆接入居民家中,并积极帮助解决居民家中的实际需求,取得居民的支持。
微型管廊施工图
“
在只有3米宽的小巷子里施工,真的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我们做示范段的时候,确实不容易,最难的时候,一个月只推进了20米左右。”杨凯佳感慨道,好在试验段做好后,居民们看到了改造的成果,打消了顾虑。关于这一点,家住堆草巷31-18号的居民王宝凤最有发言权:“原来家里没有下水设施,最大的问题就是淹水严重,下大雨的时候要用盆往外刮水。改造完后,记得2021年夏天南京下了一场暴雨,很多地方都淹水,我家这里再也不淹了。”
施工过程中,项目组请各专业管线单位实地勘察、多方讨论、多轮协调完善管廊的施工图设计,弱电、强电、雨水管、污水管、自来水管、消防管等市政管线,全部整齐有序地集成到小西湖狭窄的历史街巷地下。“造价是比较高的,管道一共长635米,加上所有的前期费用,每米的造价大约10万,是新建小区管廊造价的10倍左右。”杨凯佳说,“
这样的高投入是对以前数十年市政建设不足的‘清债’,也是保护利用历史遗产、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刚需’,其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这是必不可少的投入。
”同时,管廊铺设时,为每一户家庭都预留了接口,就像家里的墙插一样。如果居民以后想参与自主更新,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将接口接到家里,不用再反复“开膛破肚”施工了。
除了微型管廊改造之外,街区还新建综合控制中心1处,消防、电瓶车充电处等服务设施改造9处,重新开放了位于堆草巷的小西湖小学南门,低年级学生从南门进出,分解北门人流压力。
小西湖小学南门重新开放。
街巷内新增了电动车充电设备。
一户一策,改善生活
住在堆草巷6号的傅必勤一家是最早一批选择搬迁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漏雨潮湿,没有卫生间……我们没有能力维修。”傅必勤表示,虽然心里不舍,但种种不便让他下定决心离开住了四代的老宅。2015年,傅必勤搬迁交房后,仍时时关心老宅的动向:房子构架大修,通了上下水,房屋整体抬高了30厘米解决了潮湿问题。
马道街29号的咖啡馆是整体租赁改造更新的代表。
咖啡馆的前身是一栋建于民国时期的二层小楼,楼前有棵硕大的法国梧桐树。马道街29号的产权人是90多岁的老人李彩凤,因为夫家姓童,邻居们都称她为童奶奶。1949年前后,童家从一个军官侧室的手里盘下了这座楼,一住就是70年。童奶奶在这座小楼里养育了4个子女。
童奶奶渴望改善生活条件,但又故土难离。
项目组反复上门和童奶奶沟通,最终达成共识:对小楼采用整体私房租赁的方式进行更新改造,同时引进一家经营性咖啡馆。童奶奶搬到小西湖对面的商品房小区,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在改造过程中,童奶奶放心不下,隔三岔五地到现场转悠。老人家里有一件150年的老家具,她一直舍不得丢,项目组将其修复之后放在咖啡里展示。
住在堆草巷39号的许庆是自主更新的首户人家。
许家祖上于清朝光绪年间从安徽来到南京,以卖菜为生,建起了这座房子,老宅先后住了七代人。
“这个地方是我们许家的根。”
改造前老许夫妇居住的棚屋破败不堪,厨房在角落里,人在里面都转不过身来,房子的四根房梁已被白蚁蛀断,被评估为D级危房。
改造前的老许家
改造后的老许家
根据查询房产资料,北侧地块为许家祖宅,登记产权人已去世,继承人包括老许及其堂兄、堂姐三人;南侧地块产权人为老许。老许夫妇日常居住于北边的房屋内,南侧房屋被改造成了临街小店铺。老许家是小西湖片区少量的私有产权房,由于复杂的产权关系,更新项目推动过程异常艰辛,前后修改方案10余次。最终,在主管部门、建设方、设计团队和户主的共同努力下,以
“产权人出资+政府补贴”
的模式翻新老宅,一共需要60多万改造费用。根据房屋的危房等级以及相关政策规定,政府承担60%,老许家承担40%。
2021年3月24日,许庆家人和造价、设计、实施主体、施工、监理五方签订协议。“签完字第二天,我就带着全家去扫墓,告诉先辈,这个房子保留下来了。”许庆欣慰地说。当年12月10日改造完工,老许夫妻搬进了新家。
如今,推开两扇朱红大门,透过小弄进去就可以看到老许小时候栽的枇杷树,被完整地保留下来。院落分隔,前店后住,上下互通。二楼做成了晾晒和花草区,考虑到通往二楼的台阶坡度接近45度,改造团队采用左右错步的方式,方便上下楼。“老许家后面的房子原来没有土地证,我们正在探索通过走流程实现土地证和房产权‘两证齐全’,给房子一个清晰的产权,这样房子出租或者出售都很方便”。童承江说,解决房屋产权问题,方便房屋出租、买卖,也成为调动居民自主更新积极性的一个抓手。
堆草巷31-18号老龙家也是私房改造的代表,房东是老龙及其哥哥、侄女三家人。腊月里,龙家院子里挂着腊肉、香肠,老龙的妻子王宝凤正在为年货做准备。八岁的史宾格菲菲叼着一只矿泉水瓶在院子里玩耍。改造后,老龙家成为颇具活力的小型商住复合体,也就是“共融院”。老龙哥哥将自己的西侧房屋出租给相邻的虫文馆;老龙夫妇则继续居住于东侧的房屋内,还有一处老龙侄女的房产。伴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善,不常回家的老龙儿子一家也常回家和父母一同吃饭聊天,代际关系更加和睦。
改造后的老龙家
共生院位于堆草巷31号。改造前,两组四合院内共同居住15户居民,户均使用面积仅20平方米,各种违章搭建不断挤占公共空间,邻里间小摩小擦不断。院落的15户居民中,有13户选择搬迁,张德恕和陈鸿荣两户居民因年龄偏大、故土难离而选择留下,由居民方、产权方、建设方共同出资对房屋进行改造,并根据院落位置及内部结构打造成共生院。在具体改造过程中,项目组一方面通过院内释放出来的公共空间,为原住民设计楼阁增加储物空间,完善厨房、卫生间等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原住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利用已搬迁房屋引进社区规划师办公室及文创产业,实现了原住民和新业态的共生共存。“我们和居民共同商定了共生院邻里公约,邻里和谐相处。”鲍莉说。
共生院内展出的项目改造前后对比照片。
“我们将堆草巷26号按照现有建筑格局进行结构加固,改造原有1-3层户型并增建4层,适当增加居住面积及改善生活配套,打造了24套20-60平方米面积不等的住房,对院落内生活困难、故土难离的部分公房居民进行平移安置。”范宁介绍说,改造后的平移安置房全部拥有完整独立的配套设施,居民可以拎包入住,成为小西湖片区改善居民生活品质的一种方式。目前,已有两户家庭入住平移安置房。
参与改造过的居民都成了项目宣传员,每一个成功改造的房屋都是一间“样板间”,引发了周边居民的关注和参与。目前马道街35号、小西湖29-2号等自主更新项目已经完工,堆草巷11号正在改造过程中,另有10多户居民提交了更新申请,与历保集团工作人员和社区规划师沟通实施方案。
在改造过程中,项目组充分尊重老百姓“迁”与“留”的意愿,倾听老百姓的改造需求,不再是拿着规划图纸让居民签字,而是
通过社区规划师与居民的充分协商,把居民的声音变成图纸,于是就有了共享院、共融院、共生院等创新之举
。
“媒体上报道的都是成功的案例,但其实没有成功的才是多数。”
鲍莉坦言,比如一户姓朱的人家,夫妻离婚了,还住在一个屋檐下,有一个女儿已经上大学。他们申请改建房屋,设计师多次修改方案,满足三个人的不同需求。但是等方案定下来,男方表示不想出钱了,因为房子其实是房管局的公房。还有一户,是兄弟姐妹的房子,只有老二住在里面,等要签字的时候,其他人提出来,改造方案这么好,也要有一个房间,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说到底,一个是产权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家庭矛盾,所以自主更新只能慢慢推。”
鲍莉说。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副局长、秦淮区更新办综合计划组组长童承江说,“政府主导的项目,都有明确的工期。
只有居民参与的自主更新,才是这个项目是否可持续的关键。
如何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各个家庭的情况又各不相同,这是难点。一开始,我们预计这个项目要用15-20年的时间完成,项目暂时没有关门的时间。我们会拿出足够的耐心,用‘时间’换‘空间’,老百姓可以随时提交自主更新申请。”
往 期 推 荐
“脱口秀是我的光”:当一名外卖骑手决定讲脱口秀
三线城市网约车女司机调查
数据|多少学生靠研究“豆瓣”拿得学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新潮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