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在姓氏里的这个“基因”,你遗传了几分?


 “干一行,姓一行”

黄帝之孙挥发明了弓箭

被颛顼帝封为

专管制造弓箭的工官——弓长

后赐姓为“张”


百工因劳动而得“姓”

蜀汉名将姜维

曾为一代铸刀名匠蒲元作传

能得姜维青睐定非寻常人物

然《三国志》《三国演义》

均对其不著一字

其技艺、事迹、贡献

险些“默默无闻”


上述关于劳动创造的洞见、鲜为人知的工匠故事,都集述于新书《典籍里的中国工匠》中,该书由《南方工报》系列策划集结融汇而成。近日,该书作者詹船海畅谈了此书缘起、成书过程以及各种关于中国工匠的洞见与叙述。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典籍里的中国工匠》,詹船海著


午夜梦回,佳题偶成


詹船海,现任南方工报社新闻采集中心记者部负责人,2001年入职报社,以记者身份奔走于新闻现场,见证了一幕幕匠心独运的劳动场景,发表过一篇篇带有“工”字情怀的新闻报道。


数年前,他到港珠澳大桥工地采访,施工方向他展示了一款GMA10沥青混合料。“这款沥青试验了千余次、耗材百余吨,方才配比出来,强度高、随同变形性能好、防水、耐疲劳。”詹船海说,“记者的职业经历让我切身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非凡存在。”


“这个题是睡梦中想到的。”2017年7月的一个夜晚,詹船海梦中灵光一现,想到可以从汗牛充栋的国学典籍里挖掘工人工事,随即起床来到书房,望着满墙书籍,感到自己也能“留下些什么”——讲述中国古代工人劳动和创造的故事。他要寻找那些能工巧匠存在的证据,为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提供一份传承资源。他感到他应填上这个“空”。


由此,他提出专栏策划——“文本中的工人”。南方工报编委会最后定名为“典籍中的工人”。


“有心就会产生巧合。”专栏事宜既定,詹船海便开始着手筛选题目、收集资料。恰在此时,他出差潮州偶遇了一个故事,让他更加笃定此事“份所当为”。“那天午后,我漫步在潮州市区,发现一家旧书店,习惯性进去寻书。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爷子守在门口,店内再无他人。”他回忆道,“我走进书店寻了一圈,没有什么发现,正要出门时,回头便瞟见一本讲述中国手工业简史的书插在书架上,不由大喜,立即买下。这正是我非常需要的资料书籍。”


除了偶可一见的旧书店,他还从网上淘来不少书籍,加上自有藏书,便开始和进行着他“典籍中的写作”。他还实地考察,足迹及于南北各地博物馆,以及湖北蕲春的李时珍纪念馆、湖北英山的毕昇纪念馆、湖南耒阳的蔡伦纪念馆等。写作蔡伦造纸时,他便援引了蔡伦纪念馆门口的主副联,以此讲解了蔡伦生平和造纸技术。


撰文编书,水到渠成


2017年7月6日,第一篇专栏文章《这个工种曾经无比风光,如今却越来越少见……》如期而至。该文以崭新视角重新解读《诗经·魏风·伐檀》一诗,认为这首以伐木工人为主角的诗歌并非完全是为“刺贪”,而是这一群体的“自赞之歌”,诗歌不少篇幅直接描述了他们劳动的场景和成果,展现了伐木工人辛勤劳作和自力更生的精神面貌。


2017年7月21日,《南方工报》悦读版“典籍中的工人”栏目开栏


“《伐檀》是《诗经》中我最熟悉的一首劳动诗歌。”而《诗经》是詹船海早已下过功夫研读的一部经典。2011年,他曾出版《〈诗经〉里的意思(国风篇)》一书,用现代诗的形式对《诗经》重新作了诠释。


由《伐檀》起笔,他开始了“典籍中的工人”专栏写作。伐木、制陶、锻铁、炼铜、纺织、造纸、印刷、修渠、筑堰、酿酒……一个个工种、一位位巧匠、一项项技艺,都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直接或间接涉及的典籍包括“从《尚书》《诗经》、诸子百家,到历代史传、类书,或者文学、笔记、志异等”数百种之多。“我从各类典籍里搜寻关于中国工匠的散见记录……把这些星星点点的记忆收集起来,终于连成了‘一片’,看见许多中国工匠鲜活的面容和绝活。”詹船海说。


2019年4月1日,“典籍中的工人”停栏,累计发布文章56篇。


一些文章引来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匡志强是其中之一。在匡志强的鼓励和建议下,詹船海将已发布的专栏文章进行整理,“从‘线上’再出发,以数十篇微信文章为基础,取舍并补充,串联也并联,成就了这本应属于科普门类的图书”。


2021年2月21日,央视播出《典籍里的中国》文化节目,引发极大关注和讨论。“名称和操作方式接近,只是各自关注主题不同。第二期讲的是宋应星,后面有李时珍,与我的书籍重点叙述的两位人物相同。这种‘英雄所见略同’让我颇感欣喜。”詹船海说,“经与出版社反复研究,最终书名定为《典籍里的中国工匠》。前有南方工报的支持,后有科技教育出版社的给力,撰文编书,水到渠成。”



别具“匠心”,浑然自成


《典籍里的中国工匠》已于日前正式发行,购书网站、城市书城、新华书店均可购买。图书责编之一殷晓岚说出选中此书的理由:“这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典籍中关于中国工匠的记录,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工匠精神、科技文明,主题好、立意高,且将文化与科技知识融于一体,极富特色,写作流畅,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发行的书籍封面典雅引人注目,这其中也有一番“匠心”。殷晓岚说,封面图片取材自《彩图科技百科全书》的一幅手绘插图《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搭建》,恰好与《典籍里的中国工匠》第二章《攻木绝活》内容匹配,不仅用作内文插图,同时移诸封面,使此书整体构图有一种古典美,而且与书中所言“‘工’与‘匠’最早都专指木工”之意相契。


本书按主题而非时间分类,以《姓氏百工》挈领全书,呈总分式结构;具体到每一章节,大体循着时间线索,力图完整呈现一门技术发展的活的脉络,章节间有着内容上和逻辑上的联系,浑然自成。


不同于一般科技史叙述,本书以人为中心,见技更见人,因而文章中大量出现各位工匠的姓名、事迹和性格,无论是名声显赫的炎黄二帝、鲁班、李冰、蔡伦等,抑或是电光一现的百工姓氏甚至无名氏,都尽量为他们描摹形象、叙述故事、抒发情怀。


这种叙述策略,科学技术史专业博士殷晓岚亦觉好处多多。“专业的科技知识容易因为过于学术化的叙述而使读者敬而远之,大大不利于传播,而这本书挖掘了许多工匠故事,加之作者过硬的写作功底,融科技知识的讲解于故事的叙述之中,形成一种可称之为‘机趣’的解读,别具启发意义。”


詹船海投注于文章的种种匠心和情思,也引发了读者共鸣。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总工会职业化工会工作者杨诗勇说,“父亲既是农民也是木匠,手艺学自他的兄长,农闲时帮人做木工。这本书让我知道‘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小时候也喜欢倒腾些木工‘家伙什’,做过些小木凳、小箱子之类的。但我没学这门手艺,如今社会环境越来越重视传承,让许多技艺不至于失传而湮没。读这本书,更让我明白中华文明何以历经磨难而延续至今。”


 “从社会层面来说,这本书弘扬工匠精神,读后自然而然产生对中国智慧和工匠人物伟大创造的敬佩,产生对崇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社会风尚的认同,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亦油然而生。”殷晓岚说。


詹船海对《典籍里的中国工匠》有一个期许,“成为大中学生的课外科普读物”。




来源:南方工报
记者:马大为
转载时注明出处

   •  





智慧工会 普惠粤工|“粤工惠”正式运营一周年


等你来!分享好创意,传播正能量



广东工会融媒体中心
编辑:兰兵
校对:白灵
审核:张任青子
审发:苏晨

买好书、读好书,告诉更多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