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年轻人的舌尖经济,抓住胃和心
美食人群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是一群活跃在娱乐、购物、社交、出行、旅游等各方面的重要群体,对于消费表现出更强烈的意愿。
对于美食的喜爱,贯彻了美食人群,从观看到购买,再到制作分享,美食人群对美食的爱是全方位立体的,更加带动了舌尖经济。
观看—美食视频让人们逃离现实,达到治愈效果
中国移动互联网规模达11亿,其中美食人群占比达到10%,其中经济越是发达的地方,对于美食的需求越大。
在年龄分布中,90后及00后占比达2/3,更具线上消费能力。
美食人群增长的同时也促进美食Kol群体的壮大。活跃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上的美食kol,极大丰富了美食内容,场景分为美食制作、美食教学、美食测评、美食记录,满足人们对美食信息获取的需求。
抖音上的美食kol主要分为世外桃源派(@李子柒、@乡村胡子哥)、美食教程派(@贫穷料理) 、吃遍全城派(@花吃全城)、大胃王派(@浪味仙、@红雨老师)、颜值即正义派(@地球零食搜罗队) 。
这些美食Kol收到美食人群极大追捧,国内外均如此。
美国最大网络美食类频道视频制作公司Tastemade,每一条片子每月平均都能获得15亿的浏览量,每月活跃用户达1亿,上线两个月2亿点击量。
现在的年轻人和他们的上一代一样喜欢美食,但他们不喜欢看老人家在电视上做菜的节目,而是希望有和他们年龄相仿的人,从他们喜爱的角度分享美食。
美食视频和ASMR视频的作用类似,都能够刺激大脑的愉悦区,给人带来平静感和满足感。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选择观看美食视频并不是因为它的实用性,而是因为它的治愈效果。
“制作‘星球巧克力礼盒’的技巧,我也许一辈子都用不上,但看这个视频环节缓解了我对周一的焦虑”,Tastemade创始人说道。
人们喜欢那些能引起他们童年回忆或是一段特别体验的美食,治愈性的美食。
这和国内“一人食”的成功有很多相似之处。2015年,很多关于美食的短视频开始涌现,除了教你怎么做菜的实用主义视频外,日食记、一人食这样用烹饪给人治愈的视频尤其火爆。
美食类的视频节目一直都有,但它们一直以一种工具的价值存在。“一人食”类视频把食物和人融合在一起,以美食来慰藉当下都市人的孤独感,让“一人食”的视频充满了人性。
今天的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和挑战新的口味,美食日益成为文化体验的一部分,让人们能够逃离现实,沉浸于一种特别的异域体验,因为美食已经不光是吃,还包括视觉,触觉和嗅觉享受,而这些都是互联网新技术所赋予的。
在观看的同时,美食人群还喜欢在之后购买产品,购买转化率远远高于观看其他种类视频。
购买—观看美食视频人群,线上购买转化高于全网
在观看美食视频同时,剁手成为理所应当。随着90后经济势力的崛起,他们更愿意花费金钱到美食中,平均每月花费200-1000元,00后紧追其后。
美食人群观看视频购买转化率远高于其他。这背后,感官占领担当重要角色。
眼睛(看到了什么):
美食视频大多以暖色调的黄色为主,而这是最为刺激食欲的颜色。
鼻子(闻到了什么) :
美食的香味是极具感染力的,虽然屏幕阻隔,消费者并不清楚美食的切实香味,但对过往美食的美妙回忆,将香味延伸到了屏幕外。
耳朵(听到了什么):
制作美食发出的滋滋的声音。
舌头(尝到了什么):
观看美食视频后,会激发观众自己制作,完成舌头上的感官占领。
除了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外,美食爱好者还喜欢自己烹制。受疫情影响,自主制作美食月活跃用户规模近3000万,同比增长25.8%,每天花在美食菜谱用用的时间提升了10%。
自主制作美食用户在美食菜谱类APP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增加。
在自主制作中,女性用户占比超六成,其中19-30岁年轻用户占比达54.9%。
美食人群在追逐美食的同时,也很注重健康。自己制作,好好吃饭,是健康饮食的一环。
对于快节奏的都市男女来说,好好吃饭本质上是一种奢侈行为,上了好好二字,加了时间,加了精力,吃饭做饭变成了一种精神活动,用于修补精神的缺口。
对于离家在外的人来说,每一次咀嚼都是在对自己说话,这让吃饭与“充饥”划上了等号,也让一个人吃饭,看上去像一场酷刑。
而做饭是那么多种家务之中,为数不多的,能带给人创造感的事情。看着菜品一点点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是平淡日子最大的惊喜。
烹饪的场所不管是家里还是合租的厨房,总归是一小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面,美食人群感到更自由,不用在喧闹的商场中体味落寞。
这种趋势的转变也有可能是单身人群不断壮大的缘故。据调查,2020年,单身人群已经突破至2.6亿。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下班后,结束了格子间的8小时奋斗,终于可以挣脱束缚回归自我。
但如何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成了许多人的一道未解之谜。
美食爱好者喜欢将吃到的美食的制作过程进行记录分享,利用文字、图片、短视频及直播等多种内容形式实现美食乐趣的传播分享。
社交类应用是美食爱好者分享美食乐趣的主要途径;短视频既是美食爱好者欣赏美食内容也是分享美食作品的新渠道,相关美化图片及视频剪辑应用深受喜爱。
拍美食如此受热衷的原因可能如下。
拍照会让你更加享受食物
2010年,全世界范围内,有3亿张食物照片被传上网;到了今年,预计这个数字会达到13亿张。对市场异常敏感的厂商们已经在主打拍照功能的手机中讨巧地加入了“美食”拍摄模式。
在朋友圈晒美食报复社会,统共分两步:第一步,拍照;第二步,发朋友圈。
而拍照,不单单只是拍摄照片而已。
拍照会将你享受美食的时机一再推后。每拍一张照片,你对食物的期待就会增加几分。延迟满足会令你更享受得到的那一瞬间。
此项研究出自于一个实验。在实验室里,科学家让两组参与者品尝同一款红丝绒蛋糕。一组直接吃,一组拍完照再吃。结果,相对于另一组,拍照组对蛋糕的评价更高,认为吃蛋糕的过程更加愉快。
为了拍出够格发到朋友圈的照片,你必须得注意力高度集中,以至于丝毫察觉不到朋友尴尬的目光,也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这其中的专注程度比上课听讲不知道高出多少倍。
而心理学家早就证明,这类心无旁贷的行为会令人感到幸福。
移动互联网大大方便了每一个热爱美食的人群,得益于此,他们的身份更迭为美食人群。
美食人群喜欢观看美食视频,观看之后会产生比其他商品更强烈的购买行为,然后在自己的空间里制作,最后记录分享。通过这种方式,和亲人朋友保持联系,也是为什么我们如此热衷于美食分享的缘故。
人们从美食短视频里获得的,远不止学会做饭这么简单,更多的,是生活的美好在一饭一羹中给他们以希望。我们在制作享受美食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精神层面的满足,因为“胃暖了,心就是暖的”。
分割线
此报告来自QuestMobileyan研究院,共有40页,图片只截取了报告的部分内容。这份报告对美食人群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特征做了分析和解读,对想进入该行业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和已经是行业从业人员的创始人、企业中高管、投资人有巨大借鉴意义。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