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此轮新冠疫情来势如此凶猛、感染基数领冠全球?
请点击上面作者名加关注,以免漏失感兴趣文章
新冠已经一个月,感觉大问题没有了,但人依然虚弱,心肾肠胃仍有感觉,需要休养,就是感觉人真正在好起来,无力症状在减轻。
弥勒物价较高,但还能承受,基本上两天花五十到七十块,还有剩余(比如麻油要吃一个月)。
这个地方叫大梅花村,在湖泉万象小区附近。
祝大家除夕快乐。
以下正文:
为什么此轮新冠疫情来势如此凶猛、感染基数领冠全球?
根据各方消息,此轮疫情我国大部地区都是居高不下,好多地区都超过了百分之七十感染率。
先声明,我个人认为,这个比例明显高估了,可能是大城市、疫情严重地区的统计数字,可能有些地区疫情很轻,但没有被人关注。因为新闻媒体总是重视那些特别严重的地区,所以感染平均数应该没有那么高。
不过我们也没有能力去得出一个真正权威的感染率,就事论事,假设这个感染率是准确的(我们姑且算平均感染率百分之六十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知道高峰期也不过一个月,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种情况。
据官方公布的数据,这一轮疫情不完全统计,新冠相关死亡人数达到了五万多,是第一波行情的十倍。
当然,这里面有统计口径不一样的原因,上次统计的,是新冠直接死亡人数,这次是按照国际惯例,凡是得了新冠的,不管死于何种原因,都计入新冠死亡。
而实际上,直接死于新冠的,也只有五千多,而由于基础病导致死亡的人数,直接是十倍以上。
直接死亡人数与第一波疫情持平,而两者的死亡率却是天差地别,第一波疫情袭来时,死亡率平均高达百分之五,而这一轮,即使是间接死亡都算在内,假设感染率为百分之五十,则患者有七亿人,死亡率算上未统计进去的,七万的话,也只有万分之一,是第一波疫情的五万分之一。而直接死亡的,比例更是只有第一波的五十万分之一。
所以,这一次死亡率其实真的不算高,就算再加上十倍,也只有千分之一,远低于流感。
正如我三年前就精准预测的,这个病挡不住会扩散到全球,而时间越长传染性越强,毒性越低,所以我们要空间换时间,尽量将感染往后推。
三年过去了,疫情的发展趋势果然与我预言的一模一样(三年前文章就像今天写的一样,见前面《人民战争,这一仗能赢》等文)死亡率降到了第一波的五十万分之一,传染性却大大超过了第一波。
问题是,即便死亡率下降一万倍死亡人数还是很高,因为感染基数太大了,发病太集中了。
那为什么这一次感染率会那么高,那么集中呢?(其实高峰也就一个月,主要在十二月初到一月初,这个国际上都没有碰到过)
国外也是放开的,但他们戴口罩基数远比我们低,但发病比例一下子也没有我们这么高,这么集中。
这个,如果一直关注我的新冠文章,尤其是三年前就在关注的朋友,可能就会想到我一再强调的自然免疫的抗体问题。
国外,它是没有完全静默的,疫情期间,人员基本上还是可以流动的,而疫情一开始,患者基数很小,就不会一下子传染那么多人。
而在疫情扩散期间,病毒也在通过空气不断传播,但因为患者基数少,所以空气中病毒浓度就不太高,大部分地区低于致病阈值,加上原始毒株传染性没有那么强,可以让人们通过接触低浓度传染性不那么强的病毒自然产生抗体,所以,按照纽约当时的数据,得病者与产生抗体自然免疫的比例是一比五。也就是一个病人五个自然免疫者。
感染比例就低了。
而中国不同,在放开之前,由于奥密克戎的高度传染性,短时间内人群中感染者与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已经非常之高,而病毒在空气中的致病阈值已经一下子超过了标准,而人体内要产生抗体是需要时间的,至于疫苗,由于病毒已经变异产生免疫力逃逸,所以在避免感染上基本上没有太大效果。
由于新冠病毒通过空气中传染,而很多地方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已经很高,加上奥密克戎的高度传染性,所以这一次,才会一下子有那么多人中招。
简单说,就是原先封闭政策,导致绝大多数人从来没有接触过新冠病毒,而传染性超强的奥密克戎一下子大范围高浓度冲击到人群,导致人们没有丝毫抵抗力,大部分人来不及产生抗体,最后还加上放开的时机是病毒容易传播且活力最强的冬季,所以,有这么多人高密度集中发病也就理所当然了。
再一个,放开正值有利于新冠流行的季节——冬季,且太仓促,如果与世界各国同步在去年五六月份放开的话,则一方面国内传播率还没有那么高,扩散速度也就没那么快,另一个,天热,新冠传播条件要差一点,而且疾病症状也会轻一点。死亡率可能就没有那么高。
不过,这一波过去后,以后就不会再有如此大的疫情了,即便病毒变异,请期待下一集:新冠疫情正在过去,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觉得有道理就转发给朋友看看。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