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见了,运动男孩。”

歪歪 why技术 2023-10-26

你好呀,我是歪歪。

这是一期荒腔走板。

0.

周五下班之后,我去看了《灌篮高手》。早早的在预售阶段就买好了票,抢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观影位置。

关于《灌篮高手》的动漫或者说是漫画,我不知道有几个人看完了,反正我是没有看完的。

但是我觉得,你只要对 90 后的任何一个男孩子说:教练,我想打篮球。

他都能接住你这个梗。

他都知道说这句话的是长头发的三井寿,教练指的是胖胖的安西教练:

当大家提起樱木花道的时候,你知道那是一个满嘴大话、自称天才、一头红毛的家伙。提起流川枫的时候,你知道他是一个想要成为在篮球界是日本第一的高中生的人。提起队长,我一瞬间就能想起他的名字是赤木刚宪,我还记得他的妹妹是赤木晴子。

哦,对了,还有一个叫做铁男的、到处打架的家伙,是三井的黑道好基友,在街上偶遇之后,对着三井说了一句话,之后就骑着摩托车扬长而去了。

铁男说的那句话就是:

再见了,运动男孩。

其实当年我对这个画面是没有什么印象的,去年的时候在 B 站看了“电影最TOP”的解说,里面就提到了这个画面,当时就被弹幕上齐刷刷的台词给戳到了。

十多年前,你让一个还在读初中的孩子去看《灌篮高手》,他能记住的一定是在球场上的激烈拼杀、焦灼的比分、热血的打斗画面。他脑海中一定会反复出现的画面是灌篮、抢篮板、绝杀球还有“教练,我想打篮球”。

十几年后,这个孩子再看《灌篮高手》,除了上面这些点之外,这个这些年被他遗忘的干干净净的画面,会戳动到他以及和他一起认真看过动漫,并曾经喜欢篮球,之后再也不打了的人。

初看不知画中意,再看已是画中人。

是的,再见了,运动男孩,但是青春永远就在这个地方停留着。

所以这次我只是看到了《灌篮高手》这四个字,就毫不犹豫的下单的全部理由,和大多数的男孩子一样,不过是去怀念一下青春时期的自己而已。如果可以,我甚至想穿上球衣。

不巧的是这周刚好遇到几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叠加在了一起,导致加班非常严重,从上个周末到这个周四一直处于一个高强度加班的状态。在周四的晚上,感觉终于把事情处理完成之后,我给团队里面一起加班的小伙伴说:明天我们一定到点就走,谁加班谁是孙子。

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其实也差不了几分钟就到周五了。

周五一整天,还算是风平浪静,直到下班前的十几分,甲方爷爷突然反馈某功能出现问题,请尽快排查,务必及时解决。在多方沟通之后,初步定位问题确实是需要我们介入,并且不是一个短时间内能快速解决的问题。

电影票买的是 19 点 40 分,于是我及时给 Max 同学告知了这个消息:

在问题处理完成之后,时间刚好是 20 点过几分,处理过程比预期的顺利一些。在确认处理完成之后,我便飞快的奔向了电影院。

在赶往电影院的路上,本来我还是匆匆忙忙的,想要尽快赶上,以免错过更多的细节。

但是在一个瞬间,就是在一个路口等红绿灯的突如其来的瞬间,我突然释怀了:

这么多年都等过来了,也不差这十多分钟了。一种仪式感而已,在大幕落下之前赶上,就很好了。

电影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一份“一定到场”的仪式感。

1.

我是从初中的时候开始打篮球的吧。当时在村镇小学,操场是水泥浇筑的,灰尘特别大,每次打完球手上都是脏兮兮的。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打篮球的热情,在课间的十分钟都会在下课铃响起的瞬间,抱起篮球以最快的速度冲到操场上去,投上几颗球。如果是赶上大课间,那就得跑的更快了,因为当时我们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谁先冲到篮下,并且分好队打起来,谁就有权利决定是否让后来的人组队加入一起打。通常是一个班上的男生就足够分为好几组了。

我们也都有固定的球友,熟悉每个人的打法和特点。这些球友也是当年初中的时候最好的朋友,形影不离。

当年对于篮球完全是可以用痴迷来形容,已经到了恨不得每天抱着篮球睡觉的地步。

那个时候还是 2G 网络的时代,全班只有极少数几个人有手机。我已经不记得 NBA 是什么闯入我的视野的,但是我记得当年我了解的消息非常有限,球队都记不得几个,只知道姚明在火箭,他有一个叫做特雷西·麦克格雷迪的队员,大家更喜欢叫他麦迪,他们的组合叫做姚麦组合。

初中阶段关于 NBA 印象最深刻的,也就只是火箭队的 22 连胜了。那一个月的时间,每天都会问有手机的同学一个问题:今天火箭赢了吗?下一场什么时候?和谁打?

再后来,2009 年上了高中,似乎进入了 3G 时代,有手机的同学多起来了,有时候会在上午的课堂上用手机追文字直播,由一个同学实时的在班上小范围的悄悄传递最新比分。

下课之后,一群男生会围在一起,盯着那一块小小的屏幕,不断的刷新、刷新、刷新,然后大声的播报最新分数。因为有的男生,比如我,没有及时挤进去,只能在外围不断得询问:快快快,多少分了?

现在的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应该很难再有这样的画面了吧。

高中的时候对于篮球的热爱也算是达到了一个高峰,是唯一一个坚持在做的运动。周末的早上,如果你叫我起来看书,我肯定起不来。但是如果有人约打球,我一定准时到场。

当时我就在想,像我这样的人,现在都见缝插针的挤出时间打球,以后考上了大学,那岂不是天天都泡在球场上了?

后来呢,在大学加起来打球的次数可能也没有超过 10 次吧。

篮球还是篮球,只是打球的人不一样了,感觉就不一样了。

在大学期间,对篮球唯一有深刻印象的一次是 2013 年,那是我最后一次追 NBA 总决赛。

我也非常庆幸,我的记忆停留在这一次总决赛。在第 6 场的时候,那个上午我翘了课在宿舍里面看了直播,所以我有幸看到了雷阿伦那一个惊天地的、泣鬼神的、致命的、绝杀的、改变了众多 NBA 巨星命运的三分球。

那个三分球进了之后,我整个人当时都跳起来了。因为这个三分球,把比赛拖入了加时,并且帮热火队赢下了关键的 G6,进入了抢七大战,并最终击败马刺,艰难拿下总冠军。

在那之前,我一度以为马刺会赢下这一场比赛,而彼时效力于马刺的麦迪也能如愿获得一枚总冠军戒指。

我现在还记得,在这个三分球之前,在比赛快要结束的几十秒,直播的给到了麦迪一个镜头,麦迪正埋着头似乎再祈祷着什么,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

这个曾经 35 秒拿下 13 分的传奇男人,似乎终于能拿到一枚总冠军戒指了。

可惜,NBA 的球场上,从来不缺神话。

我在《2013,我这一年(回忆录)》里面写过这样的一段话:

2013年9月,我清楚的记得。9月2号。特雷西·麦克格雷迪宣布结束16年篮球生涯,34岁的他决定正式退役!知道消息的时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说不出来,只是感慨。今年NBA总决赛的时候,抢七大战上,我是多么的希望马刺能够给麦迪一颗总冠军戒指,算是一个迟到的荣誉,可惜天意弄人。同年10月31日,费城之子艾弗森宣布退役。

于是我明白了,在你离青春越来越远的时候,陪你走过青春的人也在慢慢淡去。

那一年的抢七大战是 2013 年 6 月 21 日。

抢七结束的时候,体育频道并没有播放热火庆祝的视频,而是播放了麦迪的相关视频,我的那个时代就在视频结束过后的一滴眼泪里面终结了。

从那以后,我没有再看过一场比赛。

2.

写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循环播放这首歌,《直到世界尽头》,前奏才刚刚响起,沉睡的记忆就被迅速唤醒了。

我以为这首歌也会出现在电影里,我一直以为这会是片尾曲,为了这个音乐,我甚至还在期待电影的结尾。

可是我错了,就像整个青春一样,你期待的,不一定总是会如约而至。

虽然湘北在全国大赛中打败了山王,但是在漫画中,故事的最后,湘北并没有赢得全国大赛的总冠军,樱木花道也没有追到赤木晴子,流川枫没有如愿去 NBA 发展,仿佛一切都没有如愿。

就像是这首歌不会出现在电影里面一样。

如愿以偿常常只是注脚,不完美才是人生的主旋律。

在整个电影完全结束,观众退场的时候,我听到了坐在我旁边的那个男生和一个女生的对话。很明显女生之前并不太了解《灌篮高手》,他便提到了这首歌,底气十足的说:你一定听过这首歌。

于是他用手机很小声的放了十多秒的这首歌,我就坐在旁边,我听到了,Max 也听到了。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前面坐的一家四口:

妈妈好几次举起手机,抓拍了一些比赛的精彩画面。爸爸则看得非常认真,一动不动,我甚至都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

直到中间我听到小男孩问他:爸爸,你怎么哭了。

爸爸没有回答,只是默默的把爆米花给到了小男孩。

可能是风太大了吧,人生道路上,那一场路过青春的风,吹的太大了吧。

我承认,我看的时候,也泪目了,但是我明明很开心啊。

3.

电影只是拍了全国大赛中,湘北对山王的这一场比赛,湘北赢了,但是这并不是决赛。

年少的时候,如果你问我,赤木能带领队伍拿下总冠军吗?

我肯定会信心满满的告诉你:这是必须的啊。

但是,实际情况是:打败了卫冕冠军,但是却止步于小组赛。

这才是更加符合现实逻辑的故事,也许对于井上雄彦来说,它已经不再单纯的是热血动漫那么简单了,他再里面加了一点酸甜苦辣,接着填进去一点遗憾,最后在通过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给最开始的少年看:你知道吗,让你等这么多年,只是为了告诉你,当你真的有一点人生阅历之后,才能知道为什么“湘北打败了卫冕冠军,但是却止步于小组赛”,靠热血,他们拿不了全国冠军。

同样,在电影里面,山王的球员在神庙前祈福的时候,许下了一个愿望。而这个愿望直到最后才告诉观众:请给我必需的经验。

接下来的画面就是他以为输球而瘫坐在地上,影院里面爆出了一点笑声。

但是这个笑声的背后,又是另外一个现实的故事:只有经历过残忍的失败,才能走向更加强大的胜利。残忍的失败,这就是一位成功球员必须要具备的经验。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也是一样。

4.

我翻了很多照片,试图找到一张我和朋友们一起打球的时候拍下的照片,但是一张都没有找到。

最后找到了这张照片:

这是初中的时候拍的,初几不记得了。这应该是在晚饭之后,晚自习之前,在操场上消食的时候拍摄的,有一段时间,每天这个时间段我都会跳起来,尝试着去触摸篮筐。

为了能顺利的摸到篮筐,我甚至刻意锻炼了自己的弹跳能力,也给自己绑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沙袋。从最开始的摸不到,到指尖能接触到一点点,在到最后甚至可以超过大半个手掌。

虽然我不记得这是什么时候拍的了,但是我知道这是谁给我拍的,拍的时候有哪些人在场,他们都是我在初中的时候遇到的最重要的朋友。

如果可以穿越到那个傍晚的话,我想告诉他们:

大概十五年后的 2023 年 4 月 20 日,赤木刚宪带领湘北队站在了全国大赛的球场上,樱木花道以一个中投,压哨绝杀了卫冕冠军,山王工业。对了,这个中投,是来自流川枫的助攻。

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好多好多年不联系了,甚至已经失去联系了。但是最后我们都会走出这个小村子,然后各自走向不同的道路,我也已经不再热爱打篮球了,祝你们一切都好。

再见了,运动男孩们。

··············  END  ··············

推荐👍关于服务预热的那点破事儿。

推荐👍扯下@EventListener这个注解的神秘面纱。

推荐👍我试图通过这篇文章,教会你一种阅读源码的方式。

推荐👍不过是享受了互联网的十年红利期而已。

推荐👍一个普通程序员磕磕绊绊,又闪闪发光的十年。

你好呀,我是歪歪。我没进过一线大厂,没创过业,也没写过书,更不是技术专家,所以也没有什么亮眼的title。

当年高考,随缘调剂到了某二本院校计算机专业。纯属误打误撞,进入程序员的行列,之后开始了运气爆棚的程序员之路。

说起程序员之路还是有点意思,可以点击蓝字,查看我的程序员之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