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 菁 刘佳悦 | 指向教学性的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比较研究——兼论统编本作业设计

张 菁 刘佳悦 教育学报 2022-04-24

摘 要


作业系统作为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性品质反映着教科书编写质量。基于教学性品质,比较我国内地与香港地区语文教科书共选篇目《背影》作业系统的内容设计与呈现方式,结果显示:内地教科书以“人文主题”组元,作业内容重视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以简答题型、整合性练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香港地区课本以“语文能力”组元,作业内容注重提升语用能力,以丰富多样的分解性习题与针对性指导,专注于某一方面能力训练。针对统编本作业设计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强化语用训练、落实单元目标;优化习题设计、提供练习指导。




作者简介:


张菁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刘佳悦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教科书的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始终是教科书研究、编制、评审的核心问题。语文教科书作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其研究多集中在选文选编,以内容的教诲性探讨为主。叶圣陶曾指出,“咱们一向在选编(选文)的方面讨论的多,在训练的项目和步骤方面研究的少。这种情形需要改变”[1]。近年来,对助读与作业系统的设计与运用研究逐渐增多(语文教科书通常包含四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即范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和助读系统。)。关于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比较研究,多以整本或整套书为研究对象,对内容编选的研究,聚焦于练习认知层次的统计分析;对呈现方式的研究,重点在题目数量、类型的比较;较少通过单篇作业的比较,分析设计意图及其服务教学的特性。相比于其他知识载体,作业系统是教科书独有的指向教学、支撑教学、服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教科书教学性的集中体现。本研究以单篇作业系统为对象,比较不同课本作业设计的利教助学品质。鉴于统编教科书已普遍使用,本研究兼论统编本的作业设计,推进教科书质量的持续改善。


一、作业系统的研究设计  


本研究选择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研究对象。散文《背影》自1932年入选教科书以来,成为海内外诸多课本必选的经典篇目。研究设计如下。  


(一)研究版本的选取  


遵循可比性原则,选取我国内地与香港地区六个版本教科书,分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分别简称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其编写依据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以及启思出版社的《启思中国语文》,香港商务印书馆的《学好中国语文》,现代教育研究社与现代教育网络有限公司联合出版的《中学中国语文》(以下分别简称启思版、商务版、现代教育版),它们依据《中学中国语文课程指引(初中及高中)》(2001)(以下简称《课程指引》(2001))编写。《背影》被编入上述七或八年级的课本,均为所在单元的教读课文。  


(二)研究主题的确定  


作业系统是指“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地设计出一套‘练’的方案或题目”[2],它是教师备课的参考,也是课堂活动的依据,其利教助学品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研究的作业系统包括:兼有练习功能的课前准备或预习、课堂活动、课后习题,以及服务于“练习”的各种栏目。比较作业系统的利教助学特性,涉及两个维度:“练”的目标,即作业所体现的教学价值、所承载的教学功能;“练”的方式,即作业能否遵循教学规律,服务教师教、促进学生学。由于“练”的目标与课文选入单元的组元方式相关,因此,内容设计比较包括:(1)组元方式比较。语文教科书通常遵照一定标准,将不同选文组织在同一个单元,选文编排依据(如主题、文体等)既体现了编写者关于语文教学价值的追求,也揭示了单元教学目标与作业育人价值;(2)设计意图比较。作业内容的选编,不仅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什么内容、组织什么活动,也提示学生应达成的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方面内容,基于这些素养,辨析作业系统每一道题目的设计意图,揭示不同课本作业内容所承载的教学功能差异。呈现方式比较涉及:板块设置、题目类型与解答指导等。丰富生动的形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提升语文素养。


(三)研究方法的选择  


教科书属于已成文文本,对该文本的语义与内容特征分析,可以推断编者的编写理念、课程思想与价值追求。因此,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以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作业系统,以及相关教师教学用书为分析对象,对作业系统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比较其教学性特质。


二、作业系统的比较与分析  


作为指向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的最重要文本,教科书的教学性,是指教科书区别于其他出版物所特有的利于教师教、帮助学生学的特性,表现在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教学规律、体现教学价值、承载教学功能、利于教学活动。[3]基于上述认识,针对《背影》作业系统教学性品质的比较与分析如下。  


(一)内容设计比较  


作业内容的设计体现了教科书编写者对课文教学价值的追求、对单元教学重点的提示。比较作业设计意图,首先需要考虑单元教学的组元方式。  


1.组元方式比较  


两地教科书组织单元所依据的标准不同。内地三版教科书遵循《课标(实验稿)》的课程理念,以“人文主题(话题)”组织单元选文。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分别将《背影》编入以“爱”“至爱亲情”“亲情歌吟”为主题的单元。单元教学重点在于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感受爱与亲情,陶冶审美情操,重视体会与把握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其次则是认识叙述、描写等语言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特点等语文知识能力的掌握。香港地区教科书遵循《课程指引》(2001)的要求,以“能力训练”作为单元组织总原则,以语文知识为主要线索,单元教学注重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如启思版将《背影》编入“叙事抒情”单元,教学重点是掌握与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写作手法;商务版将《背影》编入“立意和选材—选材和剪裁”单元,重点学习选材中的详写和略写。现代教育版以“语感的培养—语文的运用”为单元主题,将《背影》编入“听言察意”部分,学习目标是准确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  


2.设计意图比较  


比较作业内容的设计意图,有助于分析作业承载的教学功能。根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方面要素,基于相关《教师教学用书》“编写意图”“练习说明”的阐释,逐一辨析《背影》作业系统每一道练习题的设计意图与素养养成取向,其结果见表1。需要说明的是,培育语文素养不可能单独施行,习题设计意图的辨别,主要考虑其着重提升的言语品质。


通过辨析发现,各版教科书作业内容所承载的教学功能,主要表现在语言知识、能力的习得与建构,以及基于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养成两个方面。为了定量描述这两类习题的差异,对题目进行数量统计,以每题中的具体小问题作为统计单位,结果见图1。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人教版、苏教版作业虽然设计了揣摩关键性语句、品味饱含深情词语等语言理解与鉴赏习题,其练习侧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深刻感悟含蓄而深切的父爱。北师大版练习不仅重视领会文章主旨、体验浓浓亲情,而且增加了品悟精彩遣词造句等细读作品语言艺术的题目,强化了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训练。



香港地区教科书作业内容重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注重围绕单元目标的落实设计习题。如,现代教育版设计题目“……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让学生体味“漂亮”的意思。“漂亮”本是指人或物体好看,但结合具体语境就会产生不同的释义。其练习有助于引导学生揣摩特定语境下词语的感情色彩,把握“语感的培养”单元目标。启思版的习题“假设你目睹朱自清的父亲在车站送儿子及为儿子买橘子的过程,试以第三者的身份,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来抒发感受。”训练学生运用叙事抒情方法进行写作的能力,有助于“叙事抒情”学习目标的落实。此外,香港地区教科书作业系统注重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商务版对文中父亲的着装(“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图文并茂的讲解袍、褂等中国传统服饰;启思版介绍了“承欢膝下”等有关孝道的成语。这些内容的设计,体现了语文教科书对文化传承功能的重视。  


(二)呈现方式比较  


作业的呈现方式,如题型、板块设置、练习提示等,影响作业的训练效果,也是教科书教学性的重要体现。  


1.作业系统的板块设置:整合与分解  


作业系统通常设置几个板块,每个板块完成一定的练习任务,不同板块间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表2呈现了不同课本作业板块设置与练习要求。



在板块设置上,人教版虽然包括两个部分,但习题集中在“研讨与练习”部分;苏教版作业仅设计了“探究·练习”一个板块,题目间缺少层次性;北师大版设置了三个板块,层次比较清晰,既有基于作品的文本理解与词句揣摩,也有掌握字词的基础训练。总体上看,内地三版教科书的作业系统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板块相对较少,侧重以数量较少的整合性练习(一道题目完成多项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香港地区教科书作业系统包括4~5个板块,囊括了课前、课中与课后活动,板块比较丰富,并且依据单元教学要求,以数量充足、目标明确的分解性题目,训练学生某一方面的语文能力。各个板块的训练任务具体、清晰,从理解课文内容到提升语言能力、拓展文化知识等逐层深入,有力地促进教与学活动的开展。如启思版练习聚焦于“因何事抒何情”;商务版着眼于选材与剪裁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版致力于训练学生准确领会词语在不同文章中的含义。  


2.练习题目的呈现形式:单一与丰富  


练习题目的呈现形式,即题型,是指习题以何种类型呈现,如简答、填空等。比较题型必须基于同样的练习任务,针对语文练习的主要任务,表3列出了不同课本的题目类型。



在题型设计上,内地教科书以简答为主,形式比较单一;香港地区教科书则呈现了简答、填空、表格、配对等多种形式。商务版将色彩鲜艳的插图运用于题目中,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围绕主题选材”,凸显了习题设计的趣味性。  


3.完成作业的有效指导:缺少引导与提供示例  


作业呈现方式的差异不仅反映在板块设置与题目类型,还表现在是否为学生顺利完成练习任务提供解答示例或相关指导。香港地区教科书作业系统聚焦课文学习的重点任务,对部分习题提供解答示例或相关提示。如启思版课文理解题目中,提供两个指向性清晰的示例,帮助学生理解父亲送行细节描写的用意(见表3);商务版以“学习锦囊”板块解释“典型的材料能表现文章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可根据文章主题,把材料剪裁,作详略安排。……”,帮助学生掌握“材料要剪裁得当”的学习目标;现代教育版以“提提你”栏目提示学生,“要准确掌握词语意思,要感受遣词用字的精妙,就得好好地理解文章”,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含义”。内地三版教科书中,只有人教版在揣摩关键性语句表达作用的习题中,以“文中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有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引导学生识别关键性语句,体会其意义和作用,服务学生完成练习任务。  


(三)基本结论与分析  


1.在“练”的目标上,以人文主题组元,重视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以语文能力组元,注重提升“语文”运用能力  


《背影》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其单篇课文的教学价值非常丰富。当它与不同选文编入不同主题单元时,其教学重点、练习着眼点存在差异。内地三版教科书以人文主题组元,作业内容重视理解与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彰显文本人文内涵,提倡整体感悟与品味鉴赏,而语言知识学习相对偏少。香港教科书以语文能力组元,作业内容注重训练与提升“语文”的运用能力,突出语言能力训练,重视语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在此基础上完成“品德情意”教育。  


内地三版教科书虽然尊重了学生的经验与主体性,突出了人文情怀感悟,却淡化了语言文字运用,难以有效组织系统、有序的语言知识与能力训练。在语文核心素养诸要素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课程独特的课程素养,也是其他要素的基础。”[4]因此,着力对经典文本中很见功力的遣词造句作具体、微观的揣摩与赏析,不仅是语文作业彰显语文课程独特性的表现,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事实上,语文教育若没有基本语言知识学习、扎实语用能力训练,课文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与精神内核也不可能得到深刻领悟与把握。因此,作业内容选编应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科学、有序的语言知识与能力训练,重视学生良好语感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2.在“练”的方式上,作业的板块设置、题目类型、练习指导等存在差异  


首先,在板块设置上,香港地区教科书以丰富板块提供分解性练习,内地教科书以较少板块提供整合性练习。作业是为了支撑单元与课文学习目标而设计的,设置丰富的作业板块,有利于依据不同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地设计多种练习任务。内地三版教科书的作业板块与习题总量相对较少,各板块习题以概括性、整合性练习为主,训练的明确指向性不足。香港教科书板块丰富,题量充足,围绕单元学习目标的落实,设计层次递进的分解性练习,专注于某一方面的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突出重点,深入扎实,有助于达成“一课(作)一得”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持续提升,体现了良好的利教助学品质。  


其次,在题型设计上,香港地区教科书题型丰富多样,内地教科书题型比较单一。同样的练习任务,不同的呈现形式,带给学生不同的作业体验与感受。内地课本的作业题型以简答为主,千篇一律的练习形式,无法调动学生主动从事语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香港地区教科书设计了丰富多样、图文并茂的练习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彰显了良好的教学性品质。  


最后,在练习指导上,香港地区教科书提供示例与指导,内地教科书缺少引导。练习虽然具有衡量教学活动效果的评价功能,但其更重要的功能是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整体发展—在练习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在练习中体悟意蕴、陶冶情操;在练习中掌握方法、学会思考。因此,遵循单元教学目标、依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提供思考问题的重点与方向、完成作业的参考示例或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遵从练习要求,自主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不仅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价值,也可以更好地体现出作业指向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的功能。


三、统编本作业系统评析  


通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比较与分析,丰富了作业系统利教助学特性的认识,从教学性视角揭示了内地三版教科书内容设计、呈现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提升作业系统教学性品质指明了方向。2017年秋季,教育部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本)在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使用。统编本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注重文章意蕴理解。因此,有必要对其作业设计进行分析,尝试从教学性视角提出建设性建议。  


(一)充实了作业内容,需要强化语用训练、落实单元目标  


统编本课后练习包括两个部分,“思考探究”部分聚焦于探究课文深厚意蕴、作者情感变化,注重理解课文与体会情感;“积累拓展”部分着眼于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质朴、细腻的语言,培养学生赏析散文语言的能力,同时,也设计了关于“聪明过分”的问题讨论。此外,“读读写写”栏目中的字、词由知名硬笔书法家撰写,既增加了审美元素,也提供了模仿借鉴范例,增强了学生规范书写意识与能力。  


统编本调整了组元方式,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将《背影》与《白杨礼赞》《昆明的雨》等散文编入“情感哲思”单元,旨在体会与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把握不同类型散文的独特写法。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人文主题组元凸显人文性、弱化工具性的弊端,改善了作业内容的选编。参考相关文献,依据核心素养,对统编本题目进行分析,作业内容承载的教学功能依旧体现在语言运用与审美鉴赏两个方面。在两类题目数量分布上,统编本适度增加了品味、欣赏课文独具特色语言的练习,调整了以往教材注重感悟课文内在思想情感的倾向,体现出“文道合一”的价值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语言能力训练所设计的练习,着重于文章语言的品位,缺少关于散文写法的训练。《背影》选入的单元包括五篇散文,每一篇都是某一类型散文的代表性篇目,单元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5]将不同类型散文集中在一个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把握各种类型散文特点。《背影》是写人记事散文的典范,学生已经初步了解这类散文的知识,结合学生已有散文经验,引领学生深刻把握这类散文写法的独特之处,也应该成为本课作业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认为,内容设计应凸显单元目标的落实,有必要增加指向理解与掌握课文写法且有一定深度的训练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相关语言实践活动的训练,深刻体会这种写法的独特之处,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赏析散文能力,强化语用训练,把握到更丰富充实的“干货”。让学生在阅读散文时,既收获“感性的感动”,也读到“知性的深度”。  


(二)改进了呈现方式,有待优化习题设计、提供练习指导  


统编本作业系统包括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补白”栏目5个部分,囊括了课前与课后活动,板块比较丰富、层次设置清晰。课前“预习”环节,不仅激发阅读兴趣,而且提示了课文学习主要目标,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阅读课文。课后习题数量有所增加,比较充足的练习分量,无疑具有良好的教学功能。在作业呈现方式上,统编本有待进一步优化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各板块题目依旧是比较笼统、概括的整合性问题。如“试以下列语句为例,加以赏析”。叶圣陶、朱自清在其合著的《国文教学》(序)中指出,“没有受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训练或是没有下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功夫的人,是不能理解大意的,至少理解不够正确。”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朱自清认为,“欣赏是从辨别入手,辨别词义、句式、条理、体裁,都是基本。囫囵吞枣的欣赏,没有什么益处。”[6]因此,明确、具体的呈现训练要求,将笼统的整合性问题转化为层次递进的分解性练习,专注于扎实的“咬文嚼字”训练,锤炼语感、提高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一课一得”,服务教学。  


其次,题目类型仍然以简答为主,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关于“兴趣与训练”,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兴趣和训练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彼此对立的。(1)甚至比较纯理智方面所训练出的能力——如果没有兴趣,……就是思考也会是草率的和肤浅的。……(2)要有坚持的行动,兴趣必不可少。”[7]语言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设计生动丰富、灵活多样的习题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从事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的积极性,引起并维持学生持之以恒的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把握语言文字规律,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最后,缺少完成作业的相关指导与解答示例。掌握散文写法、欣赏语言特色都是本单元语文能力训练的重要目标,目标的达成需要借助一定的文体知识和赏析知识。温儒敏建议,“有些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配合课文教学,以补白形式出现。”[8]本研究认为可以从两方面优化,一是调整“补白”栏目内容(“朱自清父亲读《背影》”),代之以指导学生赏析散文、品味语言等语言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相关语文知识,服务学生顺利完成单元学习目标;二是提供赏析散文语言的示例,如“语句都比较简短”“以叙述代描写”等,明确探究的重点与方向,让学生在运用中掌握语文基本知识,提高赏析文章与品味语言的能力,完善作业的教学价值,提升作业系统的教学性品质。  


教科书作为“一种令人赞赏和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工具”[9],其教学性是区别于其他文本的根本属性。通过指向教学性的教科书作业系统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呈现什么,即作业所承载的教学功能;以及如何呈现,如板块设置、题型选择、相关指导等,直接影响教与学活动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成效,可以视为作业系统教学性特质的重要评价指标。提升语文教科书教学性品质,不仅需要精选文质兼美的文章,更需要精心设计支撑与促进教与学活动的作业系统。正如叶圣陶所说,“切实研究,得到训练学生读作能力之纲目与次第,据以编撰教材,此恐是切要之事。”[10]



参 考 文 献:

[1]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叶圣陶集·第十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24.

[2] 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4.

[3] 王本陆.教材的教学性探讨[R].“首届中小学教材论坛”,2019.

[4] 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4-8.

[5]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八年级.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95.

[6] 叶圣陶,夏丏尊,朱自清.什么是我们的母语:民国三大家论语文教育[M].杨斌,选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90.

[7]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42-143.

[8]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4-11.

[9] 加斯东·米亚拉雷.世界教育史[M].张人杰,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181.

[10]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44.


引用格式:张菁,刘佳悦.指向教学性的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比较研究——兼论统编本作业设计[J].教育学报,2020(4):38-45.




【更多精彩 扫码关注】



联系电话:

010-58805288

投稿网址:

xkjy.chinajournal.net.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