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3月3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善良,从来只是人性的选择

听明明吹牛皮 互联杂谈14 2019-04-13


互联杂谈按:

互联13消失,互联14开启,文章会补发,已经看过的朋友请忽略。

为防失莲,请提前关注新号互联健谈,此号尽量只发安全文章。

互联健谈/hulianjiantan


文:听明明吹牛皮

微信公众号:niupimingming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做高尚者,也有权利做卑鄙者。

善良,从来只是人性的选择。

哪怕,发生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01


1988年,BBC的演播厅里,一位79岁的老人受邀参加一档节目。


他平静地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眯起眼睛,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突然,他身边的观众全都站起来,一齐望向他。

没有一个人说话。他们只是默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眼前的这位长者。



老人整个人一下懵了,他诧异地回过头,还没搞懂现场发生了什么。


沉默了几分钟之后,演播厅里忽然掌声雷动,全场向他致敬,掌声经久不息。


原来,老人身上隐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整整50年,除了他自己,没有一个人知道。


这是一个足够漫长的故事,漫长到,要回到硝烟弥漫的上个世纪。

老人名叫尼古拉斯·温顿。1938年,他还只是一个29岁的普通英国青年,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从死人堆里救出几百条生命!

在战乱中,他悄悄帮助669个捷克儿童逃出纳粹集中营,安排8趟列车将他们送往英国,拿出全部积蓄,为他们找好新的家庭,让这些孩子活下去。



1939年,在伦敦车站,一位记者无意中拍摄到温顿与获救孩子的画面


以一己之力拯救669条生命,最黑暗的时代里,温顿让人性的光辉发亮到极致。


但他却把这段故事和全部资料都锁进一个箱子,随手一扔,扔到地下室一个积灰的角落里。


整整50年,他没有跟任何人提过这件事,哪怕是最亲密的人也只字不谈。他把自己隐藏在人群中,仿佛地球上这个故事从未发生过。


永远消失了一般……


直到1988年,温顿的妻子在打扫地下室时,不小心踢到了一个旧箱子。当她打开箱子,看到里面一张张孩子的照片、一沓沓获救名单,这扇秘密的门才终于被打开。


打开时,门外站着的全是泪流满面的人。


当年获救儿童的资料


秘密揭晓,荣誉瞬间涌来。英国女王亲自封他为勋爵,捷克领导人授予他最高荣誉,伦敦车站为他塑起雕像,甚至太空中的一颗行星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温顿却一如往常平静。


“做好事,不是为了让人知道。我不是故意保密,我只是没说而已。”


BBC得知此事后,邀请温顿来参加一档电视节目。


主持人在台上慢慢地讲述当年的故事,忽然,她提高音量,冲着观众席喊:“请问,现场有谁是温顿先生救过的孩子?”

哗啦一声——在场的所有观众,齐刷刷地全部站了起来!



那一刻,仿佛全世界都记着,他自己却忘了。


当年那些一脸迷茫走下火车的孩子们,如今都已年过百半,白发苍苍。


这50年来,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曾为了让他们活下去,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对抗一整个时代的黑暗。在点亮他们的生命后,又悄悄地藏身暗处。



2015年,温顿先生安详离世,享年106岁。


在善良的路上,可能孤军奋战,可能越走越孤单。


>>>>

但它仍然,永远都值得我们选择。


因为,你终究会因为选择善良,得到灵魂的宁静。


02


这世上,有人使劲表演善良,想要感动别人;也有人轻描淡写,害怕感动中国。


记者柴静曾经这样形容一个人:“他成为了我的精神支柱。面对他,我土崩瓦解……”

柴静口中的“ 他 ”,是一个德国小伙子,却选择呆在中国广西的一个小山村里支教,一呆就是十几年。



2001年的夏天,广西的一个小山村里来了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小伙。村民们吓了一跳:“这是什么烂仔,头发咋这颜色儿?”


“烂仔”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卢安克。


卢安克很忙。他跑来跑去,一会儿租房子,一会儿搬桌子。忙完了,他拍拍身上的灰,用带着口音的中文跟村民说:我要办学校!


这是一块贫瘠的土壤,不通公路,不通电话。


卢安克却选择在贫瘠里扎根,办学,讲课,不收钱。

他讲天文地理,讲数学英语,讲逸闻趣事,讲生活哲理。这些对大山里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天上下起珠宝的倾盆大雨。


村民们不再喊他“烂仔”,见了面总是亲切地招呼一声:“欸!洋雷锋!”



卢安克觉得,农村教育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家人陪在孩子身边。


他经常去学生家里,帮他们做饭、做家务;放学后,他和孩子们一起爬树、放牛;下雨的时候大家一起挖泥鳅,抱成一团在泥塘里打滚。


孩子们跟他亲得要命。在向别人介绍他时,爬到他身上,用手勾住他的脖子:

“这个是老卢!我老爸!”


县里干部听说了这件事,立即“高度重视”起来:让一个外国人在这过苦日子,实在没面子。他们给卢安克在别处找了份工作,还安排好了住处。


卢安克坚决不答应,偷偷搬了家,怕领导上门“慰问”。


既然他不走,领导们又想出另外一个法子:让他留下,靠他出名,让他挂上红绸子上电视!

卢安克吓坏了,躲到学生家里不敢出门。有人推举他为《感动中国》候选人,他一听说就赶紧给评选委员会写信,说可千万别选自己。

“我不要出名,出名会影响我的工作,会伤害我的学生。”


“我害怕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我。”



他拒绝所有的记者,唯独接受了柴静的采访。只因柴静说了一句:“我不会把你塑造成名人。”

当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做时,这个德国青年笑了笑,露出一排整洁的牙齿,什么都没说。


王小波讲过一个故事。


有人问一个登山者:你为什么要爬山?他回答说:不为什么,因为山在这里。


山在这里,卢安克就留在这里。

他没有袜子,因为大山里买不到45码的尺寸;

他没有孩子,但这里所有的孩子都叫他爸爸;

他没有依靠,却把一辈子,都交给了一座山。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德国人,在中国最偏远的一块土地上做的事。



在卢安克身上,最动人的不是“外国小伙在中国”,也不是“关注农村教育,关爱留守儿童。”


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碰触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纯粹、最本真、最无功利的善意。


全世界都忙着赶路,忙着快速苍老,一不小心就丢失了善良。


而卢安克的善良,正给了那些步履匆匆的人一颗定心丹。


“安静一些,我怕惊动我所爱。”



相关文章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金额随意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关注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