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中文博士:不会“阅读”读再多书也没用!
周末好,备受关注的“语文周”持续放送干货中!
这几天,我们跟着大咖金宇澄、余党绪老师、馒头大师分别学习了语文写作、批判性阅读和《论语》,又跟着教学经验丰富的壬一老师,学到了跟着语文课本旅游的攻略,今天夏校君继续邀请了来自复旦大学的另一位大咖——猫博士,为大家分析中国孩子在传统中文阅读中最痛的痛点,以及如何用阅读学会真正的思考。
猫博士猫博士,本名袁坚,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小说、专栏与童话作者。曾为多年媒体人、绘本馆课程总监、互联网创业公司策划总监。2016年创立“猫博士工作室”,提供既具专业性、又脑洞大开的阅读/写作课程。
说到语文教育,在我看来其实只有2件事:
阅读和写作。而说到阅读,在我看来其实就是这样1件事:
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看事情就应该直击本质,化繁为简。——当然,你可以说:阅读还包含审美啊、欣赏啊……诸如此类的。但是,“美”不也是一种广义范围的“信息”吗?
如果我们能够达成以上共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孩子的阅读应该如何引导?这是无数父母都在向我提出的问题。
根据上述定义,阅读引导包含2个层次:
信息的获取,量要多、范围要广。
对信息的处理,要学习和掌握方法。
实话说,传统学校里的阅读教育,对照这两条,大部分都不合格。
阅读≠堆积数量先说信息的获取,我们的孩子说到“爱读书”,基本上爱的还是小说吧?而学校里的语文课本,又多充斥着“抒情散文”。很多孩子念到初中、高中,仍然对政治、经济、宗教……包括科技,这些人类社会共同的话题,几乎没有接触,当然也就无从理解和思考。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们家孩子爱读历史书啊,也爱读自然科学。可是就我看到的:
首先,范围还是窄。
比方说,你觉得历史书就只是讲述“历史事件”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历史中包含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几乎所有领域和话题,光记一些年代、人物、事件,只不过是读了个表面。
其次,就是缺乏思考,也就是对信息的处理。
我也曾经遇到过“博览群书”的孩子,说起书中内容滔滔不绝,可是,一旦要正经谈论什么话题,要请他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不起,并没有。当然这不完全是孩子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教育中就没有告诉过他,怎么去思考。
曾经有个学生问我:为什么读小说畅快淋漓,读非虚构类的书,才一章就累了?
我说:因为那些书自带“防沉迷系统”。——这并不完全是个笑话。让我来告诉你作者的秘密:小说作者的技艺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吸引你沉溺到他创造的虚构世界里。但是,非虚构类书籍的作者不然:他的写作目的是要引发你的思考。
沉溺向来是容易的,但思考从来都不轻松。
(当然,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小说作者,也在不断激发你的思考。)
所以,从上述两条基本规则再引申,我想补充一条:引导孩子阅读的高级阶段,是要让他习惯于思考,习惯于“有一点难度”。
就像我自己带学生:
一方面要抓住他们的兴趣所在,因势利导;
另一方面绝对不可以迎合他们,而是要给到他们足够的挑战,激发他们的潜能。
当然,还要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引。
这又是我重点想要说的问题:太多的阅读课,不管是学校内、还是学校外,谈的全都是“老师的阅读理解成果”。
老师把他读到的内容、思考的结果讲给学生听。如果这个老师足够好,他讲的内容也确实精彩,那么,学生频频点头、狂记笔记,以为自己就此进入了美丽新世界。
这样的情况太常见了,不是吗?我就不点名举例了。
但事实上呢?不过是又“记”下了一堆新的、改头换面的“知识点”而已——而且还是二手的。孩子仍然不知道,阅读和思考过程是怎样,需要运用哪些方法;也很难展开自己的思考。
这是最要命的:我们的孩子无法提出有效的问题,也无力组织起真正的思辨和讨论。
那么,问题来了:猫老师打算怎么办呢?
回到阅读的两个原点:
一方面,当然要介绍尽可能多种多样的书给孩子们。
从经济学到社会学,从宗教到法律,从互联网到AI……所有这些话题,孩子们都应该有所接触啊!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可以选择他容易理解的难度和形式(比如很多绘本都非常棒),但他仍然可以去了解、去思考以上所有话题。
至少得听说过吧!至少要在每个方面读到过1本相关的书。让他的头脑里、知识结构里有这个部分。那么,当他遇到相关的问题时,可以去调用;当他再读到同类型的内容时,可以去安放。
哪怕是给低年级孩子开发一套绘本阅读课,我也要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的多个侧面。所以,当我介绍《乌鸦面包店》时,我尝试让孩子注意到:面包的制作流程、面包的种类、面包店的管理要素、乌鸦小镇的公共机构(消防队、救护车、警察局、媒体……),并与现实生活相对照。
▲书籍《乌鸦面包店》中各式各样的面包。
当我介绍《微风中的狮子》时,我想谈论的是:把狮子关在动物园里,真的好吗?狮子是否应该奔跑在非洲大草原,它的家乡、广阔的世界?而当我介绍《图书馆狮子》时,我想谈论的是:规则是否最重要、是否完全不可改变?以及,当陌生事物出现时,我们可以采取怎样的应对之道?
▲《微风中的狮子》和《图书馆狮子》。
另一方面,我要把真正实用的阅读工具和思考方法教给孩子们。
我特别强调“实用性”,是因为有好多看起来很漂亮的所谓“方法”,其实不过是一堆花拳绣腿。举个最常见的例子:现在“思维导图”越来越热门,但是,糟糕的导图课基本上就等同于手把手的“美术课”。
原本,每一种导图背后都对应着一种、甚至多种思维方式。如果不能把这些深层的方法拎出来,讲透彻,让孩子真能理解和使用,光把导图的样子画得很漂亮,根本没用!
即便是面向低年级孩子,教绘本阅读,我也会加入“分析阅读”、“比较阅读”、“主题阅读”……这些原本被认为是只有大孩子、甚至要到大学阶段才学习的方法。我不讲绘本故事,也不谈个人感受,更加不会强硬地总结:“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呀?”
随着我的《用思维导图读绘本》课程上线,有不少孩子已经上到了第三课、第四课,渐渐地困难就来了:
第一、二课是“入门”,熟悉导图的绘制方式和规则,照样绘制就好;
但是,从第三课开始就是“应用”,需要孩子自己运用之前学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完全没有标准答案。
那么,接下来,当我着手开发一套面向高年级孩子的阅读课程时,很巧的,有一套非常合适的书来到我的手边:《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完全不是为了蹭热点。
这套书我好几年前就买了,当时纯粹是作为读者,觉得很有意思。虽然这次再拿出来的确是因为要带孩子去看展,想先读读书。但切换到老师的眼光,发现这套书有几个好处:
内容面相当开阔。
这套书精选大英博物馆内的100件藏品,“透过物品看历史”,讲述约200万年前至今、涵盖全球各个地区的世界文明发展历程。而且,它涉及的领域特别广泛:在每个历史时期中抽取最突出的主题,对科学、技术、艺术、宗教、政治、经济……都有很深的探讨。
行文轻松、自然。
这套书不是那种充满术语的学术书籍,而是面向大众读者的作品。它的前身是BBC和大英博物馆联合推出的一档广播节目,面向英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听众介绍文物,每天1件、每周5期。后来集结成书,也保留了这种轻松、明快的结构方式,还有自然、舒服的叙述风格。
既有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既有一点难度和挑战性,又不会过分艰涩:总而言之,这套书非常适合作为严肃类书籍的入门读物。
在它的基础上制作一套阅读课,我想做的绝对不是:内容概述。恰恰相反,我想鼓励孩子们迎难而上,去阅读原文。
作为协助,我会给到:与书的结构抱持一致的课程设计,共20节课,对应书中的20个部分、每部分5篇文章(介绍5件文物)。针对每个部分,都有:
这是一套陪伴性的阅读课。也就是说,适合于一边听课、一边阅读相关章节。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孩子们的阅读陪伴者,就像一名导游,陪伴他们进入陌生的国度:
指出可供探索的路径,介绍各种有意思的地方,分享我的感受,吸引他们和我一起去看、去体验、去思考。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之一:印加金羊驼(公元1400—1550年,秘鲁)。在公元1500年左右,印加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统治着安第斯山脉周围近5000公里土地上超过1200万的人口。在收获和播种时节的献祭仪式上,这样的羊驼模型经常同活的羊驼一起被敬献给神。它们还随贵族的孩子一起被埋于山坡,以取悦山神。
而且,丰俭由人。孩子们可以:
只关注我介绍的重点内容和重点方法,先抓住这套书的核心;
学有余力,可以沿着我提出的问题、话题做进一步的讨论和思考;
还有兴趣,可以从延伸练习中寻找几项,具体操作起来看看;
或寻找我介绍的延伸阅读材料,做更多的阅读和探索。
在展开深度阅读之前,我还安排了一节“导览”课,邀请孩子们使用“概览阅读”的方法整理全书结构,同时——很重要的,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此外,针对2017年夏天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历史”,我又增加了一节“延伸”课,介绍一边阅读、一边观展的5个角度、5种方法。
透过这套课,我希望带给孩子们:
1深度阅读的体验尤其是非小说类的严肃书籍。能够完整阅读一部书是很重要的能力,我希望能成为孩子们阅读的陪伴者,陪伴他们踏上这段需要付出努力、但也会有非常多收获的旅途。
包括对每篇文章的分析阅读,从理清结构开始,进入文章“内部”,挖掘值得关注的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包括篇章之间的比较阅读,以及覆盖多篇文章的主题阅读,等等。从这套书中学到的方法,未来可以应用到其他各种书籍的阅读。
① 问题引导思考
每一件文物都会引出很多问题,而且,对某些问题的讨论还会为我们带来新的、同样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应该都听说过:问题比答案更重要。而在我的课上,我会告诉学生:当你提出有意思的问题之后,积极设法寻找多种、可能的答案,也是重要技能。
② 发掘更多可能性
这100件文物不仅仅讲述了它所在的时代和地域,还能在时间线上向前、向后延伸,在地域范围上扩展至其他(遥远的)地区,让我们透过一件东西就看到广阔的历史场景和变迁趋势。这种“小切口、深挖掘”的方式正是我们在探究新事物、讨论问题时值得借鉴的。
所有的阅读方法,从我的角度看,归根结底就是:思维方式。
👇长按下方二维码,现在购课👇
想要学习“深度阅读”技能的孩子。
● 留学海外、及打算留学的孩子,4年级以上
海外的课堂与国内不同,孩子们会遇到大量的阅读任务,包括对历史、人文、科学……等多种严肃书籍的阅读。并且,从小学阶段开始就会遇到“课题研究”,所讨论的都是“大哉问”。
这套课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训练场”:让孩子接触到覆盖整个人类历史,涉及多种学科、多类话题的一套书籍,极大地拓展思考范围,并学习“深度阅读”的一系列专业方法。
● 在国内念书的孩子,小学高年级~中学生
对整本书、尤其是非小说类书籍的阅读,同样是很重要的能力,但在国内课堂上完全是缺失的。这套课就提供了很好的补充,让孩子们能够学会阅读,更重要是:学会思考。
● 孩子的家长,及对严肃阅读感兴趣的成年人
这套课所阅读的书、所教授的阅读方法,同样适合于成年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展开亲子共读,并共同讨论所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思考与分析热情。
整套课共22节:
正课 :
共20节,对应全书20章,每章5篇、5件文物;提供猫老师独家阅读角度、拆解方法。
附加:
全书导览:《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的阅读步骤,带你入门。
阅读与观展:上海博物馆2017年《大英博物馆百物展》观览方式,及观展与阅读的对照。
音频+文字+导图:
5-10分钟音频:介绍阅读内容,猫老师建议的阅读方法,以及3个阅读重点的详细解析。
2000+字内容,包含5个部分:
本期目录、主要内容
如果只读一篇(猫老师的重点推荐)
猫老师推荐使用的阅读方法
值得重点关注的3个问题,及猫老师的详细解析
任务清单,留给课后继续深化。
多张示范导图:整理本章内容结构,及对重点问题进行拆解式分析。
小社群:购课即入小社群,可以获得全部高清版课程导图,可以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猫博士展开讨论,猫博士也会在社群内不定期分享新的阅读方法与思考。
本产品为虚拟内容服务,扫码购买,一经购买,不再退费。
进入“去哪儿上夏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的“听课程”-“博物馆”即可直接进入课程:
购买课程后,直接加入小社群:
可以在课程首页看到入群方式。
提供常见问题解答、阅读讨论,猫博士会在群内与大家互动。
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小说、专栏与童话作者。曾为多年媒体人、绘本馆课程总监、互联网创业公司策划总监。2016年创立“猫博士工作室”,提供既具专业性、又脑洞大开的阅读/写作课程。
👇长按下方二维码,现在购课👇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猫博士的作文课、思维导图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