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疫忧失控港府新颁四招
【文汇网讯】(香港文汇报记者文森)新冠肺炎疫情于全球各地持续扩大,直接导致近日香港确诊的外地输入个案数目飙升,并出现社区感染的群组,香港濒临抗疫「失守」危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公布多项加强防疫抗疫的措施,从四方面提升抗疫工作,包括进一步限制入境,从明日(25日)凌晨起,禁止所有非香港居民乘搭飞机入境;进一步检测无病征病人;加强打击违反家居检疫令人士;进一步减少社交接触,建议立法暂时禁止全港约8,600家领有酒牌的食肆、酒吧或会社售卖和供应酒类饮品等。但政府仍未落实对所有入境人士抽取病毒样本,未能及早识别「隐形患者」入境;而在社区爆发迫在眉睫之际,政府亦未果断限制食肆、酒吧等场所有限度营业,以收减少市民社交活动之效,在种种政策仍未到位情况下,香港社区大爆发的危机未解除。
林郑月娥昨日会见传媒,宣布四项防疫新措施。香港文汇报记者摄
林郑月娥昨日连同保安局局长李家超、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举行记者会,公布新措施。她指出,过去的周末,海外国家的疫情更严峻,因大量香港居民从该些国家回港而令香港的输入个案急速上升,加上香港社会亦出现社区感染的群组,特区政府从四方面提升抗疫工作。
然而,有关措施仍未到位,首先是入境政策,虽然从明日凌晨起,所有非香港居民从海外国家或地区乘搭飞机抵港将不准入境,同时限制从内地、澳门和台湾入境香港的非香港居民,如过去14天曾经到过海外国家和地区,亦不准入境。
不过,消息人士透露,由于香港入境处的电脑系统无法追踪入境者过去14天的旅游史,故无从核对由内地、澳门和台湾入境的非香港居民,过去14天是否曾到访海外国家和地区,令有关政策形同虚设。对此,李家超的解释亦未能释除公众关注,他称入境处关员有丰富的经验,能透过向每名入境者盘问,分辨他们申报的旅游史有否虚报。另外,医学界一直强烈要求对所有无病征的入境人士进行病毒检测,但政府最新的政策只是针对来自英国、欧洲国家及美国的入境人士才须接受病毒测试,他们将获派样本瓶供自行采集深喉唾液样本,翌日交给卫生署检测。中文大学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表示,本港确诊个案近一星期急升,部分源头不明,未来两星期会是防疫关键,再不收紧入境政策,一爆发医疗系统会不能负荷,到时轻微病人将无法入院,要居家隔离,「这个星期突然出现不明来历的群组,不知在哪受感染,相信与3月19日前回来的香港人,有部分人带病毒,将病毒散入社区有关。如果现在再不努力扑熄疫症,香港一旦大爆发,医疗系统会无法负荷。」政府必须尽快在源头、即机场关口识别「隐形患者」,阻截他们进入社区。另外,外界一直关注食肆、酒吧等场所聚集大批市民,容易造成病毒传播,有声音要求政府限制有关场所营业模式,但政府昨日的态度仍倾向由业界自发进行,令不少专家学者质疑成效。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主席梁子超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指出,饮食业界与市民同坐一条船,公众健康和卫生比业界生意和生存空间更为重要,一旦疫情在社区爆发,饮食业也不能独善其身,业界应商讨可否延后婚宴、聚餐等活动。
政府建议修例暂禁卖酒,将影响全港8600 家领有酒牌的食肆、酒吧、会社。香港文汇报记者摄
许树昌指出,「大型婚宴不可进行,酒吧短期措施,晚间过了某个时间不可营运,挨到这段时期,希望疫情受控,可能三四星期,政府就可以将这些措施放松。」政府出手的时机也受人诟病,本身是医生的行政会议成员林正财回应说:「你如果问是否迟了一点?都可以这样说(迟了),从数字上来看,我们现在已偏离了以往两个月的上升轨迹及输入个案的确引来多了本地个案。」但他认为,抗疫不能单靠政府,市民也要自律减少社交活动。从明日凌晨起,所有非香港居民从海外国家或地区乘搭飞机抵港将不准入境;香港国际机场亦将停止一切转机服务;从内地、澳门和台湾入境香港的非香港居民,如过去14天曾经到过海外国家和地区,亦不准入境;所有从澳门和台湾入境香港的人士,不论是否香港居民,将会如内地入境香港人士一样须接受强制检疫14天。
在香港国际机场,仍然有不少港人或外国人入境。香港文汇报记者摄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考虑到实际情况,香港居民的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履行官方职责的各地政府人员等小部分人士将可获豁免于上述的入境限制及检疫规定,入境处会按入境政策、实际情况及既定程序处理每宗个案。另外,过去一段时间有不少澳门居民经香港机场返澳门,港澳政府拟安排巴士直接接送他们经港珠澳大桥返澳,毋须在港接受检疫。而针对过去部分来自高发地区的入境人士,取道澳门和台湾入境,企图避过检疫,新政策规定所有从澳门和台湾入境的人士,一律要接受强制检疫14天,堵塞之前的漏洞。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主席梁子超昨日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坦言,特区政府新增的抗疫措施有迫切需要,相信对防控疫情仍有作用,「当然愈早愈好,(防控)措施点都要做。」他解释限制欧美人士入境的迫切性,由于现时台湾、新加坡等地相继禁止外来旅客入境和转机,加上直航航班的数量减少,若然香港不禁止非本港居民入境和转机,他相信会有大量旅客经香港转机,届时会增加机场人员和乘客的感染风险,对感染防控造成压力。特区政府进一步提升抗疫措施,多名传染病专家认为,新措施成效有限。其中,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认为,如果市民的社交疏离措施无法做到「有几尽得几尽」,两星期后香港将会变成另一个武汉又或者是意大利北部大城市,建议可参考外国做法,暂时禁止两人以上聚会、禁止酒吧营运,公共交通工具可考虑提早收车等,但他认为政策能否收效,取决于市民的合作性,「即使98%市民合作,只要有1%至2%市民不负责任继续外出社交,最终可能要病人或医护人员『找数』。」
政府加强打击违反检疫令者。中新社
何柏良昨日在电台节目上说,欧美疫情大爆发,惟外地回港人士的家居强制检疫14天的措施,是上周四才落实,起初只针对部分地区,疫情爆发与抗疫措施「空窗期」有关,「3月11日至17日的那个星期的空窗期,总共有86人确诊,因为那时未全面落实强制隔离措施,社区见到爆发个案,很大机会是跟遗漏了那86个个案有关。」他又透露,目前每天有6,000多人返回香港,但卫生防护中心每周最多只能完成5,000个至7,000个样本检测,速度远远来不及,而且试剂和实验室设备也不足,隔离设施也不够。他认为,政府除了应该尽快禁止非港人入境外,本地的防疫措施亦要多做一步,「社交疏离措施一定要想一些戒严级别的方法,若不去落实,两三周后香港或会变成另一个武汉,不可以返转头。」建议可参考外国做法,暂时禁止两人以上聚会,暂停所有婚宴、暂时禁止酒吧营运、食肆只可提供外卖,避免堂食相互传染。他又呼吁香港人要想清楚,政府做很多决定都很困难,但每个市民的决定很容易,「即使98%市民合作,只要有1%至2%市民不负责任继续外出社交,最终可能要病人或医护人员『找数』。」他重申,未来两个星期,巿民留在家中不外出,保持社交疏离,戴口罩、勤洗手,再加上医护和政府防疫人员亦「搏尽」工作,希望守得住香港。大公报社评:香港勿成全国抗疫最大漏洞
香港新冠肺炎的感染个案已升至三百一十七宗,按这一趋势,破千甚至上万绝非危言耸听,形势已到非常严峻地步。在周边地区纷纷提升防疫等级、全面收紧入境政策之际,特区政府不能再“叹慢板”,须采取一切可行方案,“外堵”及“内防”,坚决遏制疫情在香港大爆发。
以昨日新增的四十四例而言,当中有二十九例有外游纪录,尤以美欧为主;而无外游的个案,则大多与本地群体聚集有关。这已说明了抗疫政策的症结:对外需封堵高危来源地、对内须有效遏阻社区传染。但显而易见,香港抗疫已经落后于形势。
新加坡宣布从二十四日开始,禁止所有外国人入境及过境;澳门特区政府更是早在一周前就作出同样决定;而诸如越南、欧盟地区,也有类似举措。当周边地区纷纷对外国“封关”之时,香港仍然开放,就必然会令香港成为全世界罕见的“病毒中转站”。这些道理特区政府官员没有理由不知道,但仍然畏首畏尾,没有作出果断决定。
从“外堵”而言,当务之急在于两点:一是禁止高危地区游客抵港或者经香港过境。尽管如今每天抵港的外国游客人数约只三百人,与两周前的三千人不可同日而语。但所谓“减得一宗是一宗”,从源头抓起总比事后补救来得更有效;二是全面收紧机场的检疫措施。虽然政府已要求抵港者若属高龄就需要进行“样本瓶”的测试,但由于并非强制,漏洞不少。鉴于情况的变化,应当要求所有入境香港的人,不论是否香港居民,一律需要进行严格的检疫。而从更坏处着想,即使有再大的“技术难题”,也应该尽快着手港版“火神山”医院的建设。
从“内防”而言,应全力做好两方面:一是关闭人群聚集场所。包括像英美及欧洲各国,要么动用《紧急法》,要么颁布《紧急状态令》,强行关闭酒吧、食肆等地,有的甚至实行宵禁,但香港依然是“夜夜笙歌”,兰桂坊更几成病毒传播基地。必要时特首完全可以考虑动用《紧急法》,推出更严厉措施以防止社区爆发。二是推出港版“薪金补贴制”,对受影响的企业给予一定额度与期限的资助,一方面鼓励私人企业暂停营业,另一方面避免出现大裁员。虽然香港情况相对特殊,不能直接和英国相比,而计划可能涉资近千亿元,但非常时期也只能用非常手段。
香港曾被评为抗疫“优等生”,做到了极低的感染率,也正因为如此,数万在海外留学的港生才“用脚投票”、赶回香港。但若只停留于过去的成就,无视形势的变化,最终结果恐将难料。
更何况,全国抗疫一盘棋,香港不能成为全国抗疫的最大漏洞。内地已基本上无本土新增病例,香港疫情随时对内地造成压力,过去数天广东连续出现经香港入境后的感染个案,说明香港已成为高风险之地。若香港守不住,则全国都可能重新陷入危机。没人希望香港倒于疫情之下,关键时候需要特首拿出更大的管治魄力。
关心香港未来,
就关注香港梦(微信ID:HongKongevery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