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被弹窗了吗?”--健康码会成为未来的数字身份吗?
8/26日开始,为了孩子的新学期北大返校,周末整整2天,我都在操心一件貌似“很小”的事 -- 消弹窗。
什么弹窗呢?
孩子原本要乘周日上午的高铁去北京上学,周五下午,突然发现健康宝出现弹窗,编号为3,据说算比较严重的。有了弹窗,当然也无法出现健康码的绿码,也就不能上火车了。
奇怪的是,孩子几乎宅在家里不动,我在上海上班天天跨区,并没有喜获健康宝弹窗。
据说,这是由神秘的大数据算法来进行定点精准推送的弹窗。
即便算法竞赛高手,我儿也无法通过复盘自己的行踪行为来找到原因,我在家长群里面沟通,发现各种情况都有,每种可能的原因都有反例。根本找不到大数据的主要决策逻辑和依据。
有经验的家长说,赶紧去做单管核酸。
因为只有某些可以在全国信息同步的医院进行的付费单管核酸才能够同步到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我才知道,普通的核酸记录,不管是单管还是混管,我们最常见的小区内和街道上的核酸检测点的数据,都不进行全国同步,在上海的健康云、北京健康宝和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上全部都查不到。
于是,父与子周五晚上11点多,急匆匆地去中山医院付费做了单管核酸,周六一大早,在上海的健康云上确实有了核酸信息。但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上还没有。
据说中午11点会同步一次,等到11点半,还是没有。想打上海的12345加速上传进度,根本没人接,全部忙线。
我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按照流程去尝试申诉,上传了上海最近3天的3次核酸记录。
第一次申诉就失败了。
万能的家长群告诉我,只能多申诉几次,然后打12345电话催加急。
12345接不到人工,我查到 12320也行,打通了电话,服务人员非常好,愿意帮助做 加急。
又等到晚上,总算结果同步到了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于是在健康宝上手动查询异地核酸记录,再同步。然后重新申诉。
周日早上7点,还有3小时就要上火车了,又打了加急电话,然后带着行李去火车站,期望有好运气,开车前8分钟,弹窗依然在。只能退票回家(窗口退票可免收退票费)。崩溃ing
回到家里,仔细研究了政策,我们发现申诉的关键是两点:
1 可信来源。
2 四个要件不能缺失。
于是,按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的四点要求重新上传截图。
这次很快,不到3小时就通过了。周一,孩子到了北京。总算大家都松了口气。
这次的弹窗问题,不是我们一家,在整个家长群里天天说,是常见问题,各种情况都有。还有到了北京第二天弹窗的,甚至还有在北京待了六天,天天核酸,离开北京前还弹窗的,都不容易啊。
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呢?
来自一个互联网老炮的胡思乱想:
我们思考下,消除弹窗的本质,其实是对在线身份的信息采集和确认过程。除了你自己,医院、国务院客户端、健康宝、以及12345的验证服务人员。都在进行忙碌的工作。可以看成是多点的分布式计算。如果要改进,对照区块链的逻辑,存在3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有效工作量证明问题
在每个人的在线身份中,只知道是谁,在哪里,但是不知道其行为以及之前被验证的结果。
如果用区块链术语,做核酸属于挖矿,出来的绿码属于工作量证明。
但是,只有医院付费单管这样的工作量才能算有效的(同步到全国数据库被采信)。
2 预言机问题
即便核酸结果信息被上传到了上海的健康云,n个小时后又同步到了国务院小程序,北京健康宝仍然不会自动消除弹窗。因为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验证,形成共识才可以。可以把国务院小程序的数据看成是链外数据,需要有验证者完成验证工作。这就相当于预言机,对跨链的数据进行验证后才能更新。
3 共识算法问题
之所以大家都在盲猜,重复上传信息申诉,打电话加急,做了许多的无效工作。原因在于没有形成共识算法。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被成功验证。
怎么解决呢?
首先,需要建立可信的数字身份体系。也许,在疫情防控的推动下,事实上形成第一个全国性的数字身份体系。
从概念上来说,健康码(绿码)已经变成了各省市自己的数字身份,在这个区域里,数据充分同步,并且被采信,也能够被用于验证,允许进出各种场所。
但是,一旦要去外地,事情就麻烦了,因为本地的可信信息和节点,在外地不见得被认为可信。如果依赖于中心化的验证机构来处理申诉,比如12345这样的(相当于从宽带切换回拨号上网),显然会形成瓶颈。
多地出行和跨省市的工作已经是今天数以亿计的流动人口的现实需求了。然而防疫初期,基于地区自身防疫和人口管控的原因,几乎每座城市、每个省都在分别建设自己的健康码系统。但随着跨省务工和出行的增加,城市之间、区域之间以及省际之间的健康码数据的互通互认已经迫在眉睫。
如何用DID解决异地防疫问题?
疫情凶猛,而工作生活还要继续。现在外出,除了面临之前的灵魂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去哪里”之外,还要接受第四问“你是否中毒?”。
从肉眼是无法分辨一个人是否安全的,测温枪也不行。
在线生成的疫情防控的“健康码”,就成为线下疫情防控的有效补充,也成为满足人们多场景出行和防疫需要的“数字健康身份证”,帮助人们应对“第四重问题”的拷问。
新冠疫情发生之前,二维码主要是被用于收付款。
在疫情这几年,健康码推广到各地,不仅起到通行证功能,还起到记录、识别和追踪感染人群功能,成为社会主体行踪大数据的一个数据产品。它本身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计算更换颜色,从而在展示过程中证明亮码主体自身的安全性。
健康码已经成为一种继身份证、电话号码、CTID/eID、人脸之后的新型基础身份标识符,并可以在网格/网络的不同流动性场景中自由切换。每次亮码都意味着重新访问服务器,二维码由此得以实时更新,能够有效防止伪造或冒用。这个比容易丢失和仿造的身份证件提供的信息量更多。
而在实际过程中,健康码由于应用范围广、注册人数以亿计、多省市同步搭建自己城市的健康码平台,还出现了种种的技术问题。
首先、健康码的区域互通互认问题。
其次、健康码信息准确判断问题。
第三、健康码的日常信息输入问题
三个问题,一目了然;不展开了。
总之,对于政府而言,一项迫切的要求,就是打破数据分割,一方面实现全国数据在各地政府之间,实现跨部门、跨地域的共享,另一方面实现以政府数据为统一出口,充分利用通信、交通、医疗、保险等全产业链的数据共享,充分发掘居民大数据的多维度价值。
对于平台而言,疫情期间的非常状况,人们可以几乎无阻碍地公开自己的健康数据。未来如何让人们愿意共享自己的健康数据,商业平台要付出巨大努力,需要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予以高度的保证和合规使用,以及在对用户的真实信息填报和授权上,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和服务保障,真正打消人们的安全顾虑,提高人们贡献数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结
健康码在短时间内塑造了新的数字身份,正在不断演进完善中。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健康码的应用更加普及,并推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国家认证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基于健康码构成的二维码已经成为了基础身份标识符。健康码实践通过加强信息和账户的关联性,为社会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数据进行认知和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工具。
首先,健康码的生成需要关联其他基础身份信息,从而帮助开启一个账户,实时根据大数据显示特定的界面。使用手机界面进行颜色功能展示,还可以有选择性地在界面上隐去其他无关的身份信息如照片和姓名,而在后台保持实名。
其次,健康码需要对社会主体行为踪迹信息的实时处理,并在事后追踪密切接触者过程中,将不同种类的信息关联起来。这不仅涉及对私人信息的强制使用和披露,也涉及通过信息产品的方式对私人信息进行创造性使用。
健康码关联更多行为信息/数据,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生成动态信息,不断追踪,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判断。将认证与识别整合在一起,使社会主体的数字身份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
有趣的是,健康码是在没有事先精确规划的情况下不断解决新问题,逐渐成为数字化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在全国范围内探索回应如何应对不安全的流动性。
与在公共场所不断亮码出行类似,高度流动性社会处处充满了认证,认证除了满足基本的统计需求,更主要的是根据某些特定标准确定资质,达到资质的社会主体才被允许进行流动和动态监控。健康码的动态使用在本质上深刻反映出这一点,也折射出所谓基础身份信息不像传统观念认识的那样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更新、加固、充实的过程。
未来,健康码很可能演化(无论有人愿意还是不愿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数字身份码,不仅能减少在弹出消除方面的无效工作,让疫情更容易被精准控制。
在这这套数字身份体系下,线上线下的身份必然加速融合,数字身份必然在Web3和元宇宙的发展上也会演化出新的应用场景。
过往无论恋或者不恋,都逝者如斯夫;未来无论迎或者不迎,该来的都会来。
4 你认为,在这个数字身份的发展趋势中,会有哪些机会呢?
跟Web3和区块链相关的文章列表
长按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