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秀课程思政案例示范--生理心理学

为贯彻实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推进华北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学校特自即日起通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公众号推送课程思政系列优秀案例。

小编将从思政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案例内容、思政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设计四个方面介绍每门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文末还将展示该优秀案例的教学视频。希望通过系列优秀案例分享,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创新教学载体,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实现思政元素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大脑的认知功能

教师简介

袁建新,女,教授/主任医师。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精神医学系专业教师。主讲《生理心理学》课程。近五年主持河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1项,主持河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2项,参研2项教改项目以及唐山市科技局创新团队项目1项。曾获得唐山市心理卫生协会优秀推广先进工作者、校级基本功大赛奖三等奖等荣誉。

课程简介


《生理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是一门研究心理、行为以及神经活动之间内在联系的科学,而随着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生理心理学除了与神经生理学、遗传学、神经分子生物学、精神病学之间有深度的交叉和融合外,近年来也与工程学、信息科学以及社会学有所交叉。可以说,生理心理学代表的正是心理学科学化、实证化的路线。在某种程度上,生理心理学所具有的学科包容性以及伴随科技发展的态势使其影响不断壮大,目前,生理心理学无论是从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实践层面,已逐渐加强对脑的关注,并融入脑科学领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研究各种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了解该学科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思维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批判性思维和在脑科学领域积极进取的探索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成为大健康时代卓越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

一、教学目标

(一)本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通过贯穿“健康中国”的理念和目标,本着以防为主的思想,关注人类认知障碍相关疾病(思政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脑认知功能,探究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损伤特点(教学目标),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培养具有 “医者仁心”的卓越心理健康工作者。2.通过穿插“讲中国科学家故事”的理念和设计,将科学家的热爱祖国、自主创新、文化自信、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融入其中(思政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对人类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减缓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关爱病人、 温暖他人的意识,激发学生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学生爱我中华、强 我国家的情怀,培养具有“医者仁术”的卓越心理健康工作者。3.通过实施“探究+授课+模拟情境表演”教学模式,使学生亲自体验认知功能障碍病人的痛苦,从中培养学生对病人理解和人文情怀,激发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解除病人病痛,建设健康中国做贡献的信念和决心(思政目标),将课堂理论知识讲解与课中模拟情境相结合, 培养学生对大脑认知功能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培养团队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严谨求实科学态度的卓越心理健康工作者。4.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应用,将充满正能量的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将科学观和人文观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效果的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爱老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采用“视频+主题讨论”方式,通过世界老年痴呆日及宣传主题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有关要求,预防和减缓老年痴呆的发生,提高家庭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鼓励社会心理服务试点地区探索开展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结合该方案,阐述老年痴呆的危害,引导学生关爱老年人,关爱身边的老年痴呆患者。鼓励学生为社区老年人进行心理辅导,提供科普宣传,合理饮食、合理锻炼,养成良好的生 活习惯。与此同时解读宣传主题“防控老年痴呆,关爱老人”,引出本知识点:大脑的认知功能。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科技强国,民族自信。方式:小故事+启发通过“中国脑计划”主要解决的问题:①认知功能神经回路机制的基础研究(人类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执行功能、 问题解决等;②认知相关重大疾病的诊断与干预(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自闭症、抑郁症等。引出全新人类脑图谱--脑网络组图谱的构建。2016年中国科学家团队通过6年努力,绘制出全新人类脑图谱--脑网络组图谱,该图谱包括246个精细脑区亚区,以及脑区亚区间的多模态连接模式,成功突破了世界100多年来传统脑图谱绘制思想。对大脑的研究,正成为国际科研热点。美国科学家绘制的是小鼠的图谱,而中国此次则是绘制人类大脑的图谱。中国的脑图谱则是第一次建立了宏观尺度上的活体全脑连接图谱,为实现脑科学和脑疾病研究的源头创新奠定坚实基础。目前脑科学领域的研究仍在路上,通过学习能够帮助各位同学更好的理解自己身上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树立民族自信,科技强国,引领学生立志努力学习,为祖国脑科学领域的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做贡献。3.树立奉献精神,增强科研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方式:小故事+启发“世界老年痴呆日”的确定使全世界人民认识老年痴呆,懂得老年痴呆的防治非常重要。然而,目前尚无有效药物能够治愈阿尔茨海默病,多个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失败,主要原因可能是受试者病程已处于较晚的阶段。如果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甚至是无症状期就对患者进行干预,临床症状则可能会延迟出现,因此是否能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甚至无症状阶段就准确做出诊断至关重要,这也是当前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思路。通过阐述老年痴呆防治的重要性,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引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非常重要,引出我国科学家贾建平团队的科研成果。贾建平教授团队10年前开始探索老年痴呆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最终在国际上首次在外周血中发现可在症状出现前的5-7年预测老年痴呆的生物标志物,准确率高达87%-89%,为老年痴呆的早期干预打下基础,改变老年痴呆目前治疗困境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贾建平教授在认知障碍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旨在向同学们宣传中国老一代科学家献身于祖国健康事业、造福人民的奉献精神;走创新之路积极探索精神。激励同学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长征道路上以他们为榜样,增强科研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人民的健康做出新的贡献。4.培养人文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方式:“模拟情境表演”+探究老年痴呆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人从轻度记忆与认知障碍到最后的植物状态,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这对病人和家属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通过将“模拟情境”+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同学们亲身体验并理解老年痴呆患者的痛苦和患者家属的压力和负担。对老年痴呆的早期防治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延缓老年性痴呆发病的有力措施。在疾病的早期,良好的心理、生活护理,尤其是支持性心理治疗能够延缓患者的病程,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在老年痴呆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蕴含了知行合一,以人为本,对生命的敬重和关爱。通过此种学习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获得一种强烈的对“大脑”的学习动力与从事人类健康领域职业的期待和愿望。二、课程思政案例内容

(一)案例的引出

线上活动

情境一:关爱老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发布资料:老年痴呆及其相关研究。2.发布主题讨论:老年痴呆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发布任务:寻找家人及身边的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对其疾病的发生及生活 习惯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课堂活动

情境二:了解老年痴呆,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5分钟)

1.视频播放:世界老年痴呆日及宣传主题。

2.国家战略:健康中国的行动要求。

3.“讨论互动”:根据学生线上任务的布置,通过“老年痴呆的发病—— 表现——危害——预防”的线索进行问题的设置,讨论以小组对垒的形式进行,创设符合学生思维模式的生活情境, 使学生获得对老年痴呆整体认知,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大脑的认知功能。

(二)案例内容情境三:大脑探秘。

1.老年痴呆的表现——大脑的认知功能受损(20 分钟)

授课内容:

大脑的高级认知功能由多个认知域组成,包括记忆计算、时空间定向、结构能力、执行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应用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一般症状持续进展,病程通常为8-10年。

1)记忆功能减退:近记忆障碍常为首发及最明显症状,如经常失落物品,学习新事物困难。因患者社会功能尚可,记忆障碍常常被忽略。

2)计算能力下降:老年痴呆患者计算能力减退,很难完成简单的计算,如100减7、再减7的连续运算。

3)失用:广义讲,患者不能用面、口、手、足等做出已习得的灵巧的运动动作。如会用筷子吃饭,不会用牙刷牙等等。

4)执行功能减退:执行功能与大脑前额叶有关,执行功能又称之为认知控制。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记忆、注意、逻辑推理、加工速度、等认知过程进行抑制、转换、刷新和调整,从而完成一个特定的目标或任务如购物、做家务等等。

5)时间、地点、人物定向障碍:不认识家人,甚至不认识自己,容易迷路走失。

   6)口语和书面语的理解和表达功能障碍:患者常常会在说话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词汇,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在表达时词汇量愈加缺乏,表达的内容也越来越空洞,没有意义,这是早期语言障碍的症状。到后期患者对物体的命名能力,可能还会受损,渐渐地甚至忘记亲人的名字。患者讲话的内容杂乱无章,患者自己可能还无法意识到,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答非所问,内容支离破碎,令人无法理解。经常自言自语或缄默少语,逐渐丧失阅读能力。

教学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由不同的小组组设计并表演至少两个模拟情境,来诠释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表现。每个小组模拟表演时,由其他小组进行观摩,演示结束后,对该模拟情境表演小组对相应认知功能减退的诠释进行评价并展开组间讨论。

思政元素融入:2.脑功能定位的分区—脑网络组图谱的构建(10分钟)授课内容:

德国神经科医生科比尼安·布洛德曼(Korbinian Brodmann,1909)将每个半球大脑皮质分为52个区。不同的皮质区具有不同的功能,如感觉、运动等,将这些具有一定功能的脑区称为“中枢”,即大脑皮质机能定位。额叶前部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和冲动行为有关;书写中枢位于优势半球在额回后部,第8区;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位于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第44、45区;运用中枢位于优势半球缘上回,与复杂的动作和劳动技巧有关;阅读中枢位于在优势半球的角回第39区;感觉性语言中枢位于优势半球在颞上回后部第22区;颞叶内侧面此区域属边缘系统,海马是其中的重要结构,与记忆、精神、行为有关。

教学活动:

故事引入:进入二十一世纪,脑研究已由“单机时代”进入“网络时代”:任一脑功能都是由多个脑区组成的神经网络共同完成。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为脑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客观支撑,讲述中国科学家对人类脑图谱--脑网络组图谱的构建。2016年中国科学家团队通过6年努力,绘制出全新人类脑图谱--脑网络组图谱,该图谱包括246个精细脑区亚区,以及脑区亚区间的多模态连接模式,成功突破了世界100多年来传统脑图谱绘制思想。对大脑的研究,正成为国际科研热点。美国科学家绘制的是小鼠的图谱,而中国此次则是绘制人类大脑的图谱。中国的脑图谱则是第一次建立了宏观尺度上的活体全脑连接图谱,为实现脑科学和脑疾病研究的源头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图3-1脑网络组图谱思政元素融入:3.老年痴呆的防治(5分钟)授课内容:

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要积极开展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对症治疗,积极开展非药物治疗,如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多奈哌齐、美金刚、银杏叶等,但目前尚无有效药物能够治愈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原因可能是受试者病程已处于较晚的阶段。如果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甚至是无症状期就对患者进行干预,临床症状则可能会延迟出现,因此是否能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甚至无症状阶段就准确做出诊断至关重要,这也是当前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思路,引出我国科学家贾建平团队的科研成果。

教学活动:

故事引入:贾建平教授团队10年前开始探索老年痴呆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最终在国际上首次在外周血中发现可在症状出现前的5-7年预测老年痴呆的生物标志物,准确率高达87%-89%,为老年痴呆的早期干预打下基础,改变老年痴呆目前治疗困境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贾建平教授团队在认知障碍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有效降低了老年痴呆的发生率,提高了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思政元素融入:4.大脑认知功能特点(5分钟)总结归纳:不同脑区的主要认知功能知识拓展:以语言的产生和理解为例,探讨脑是如何工作的三、讲解分析(一) 重点分析:案例与本讲内容的关联度本讲课的内容是“大脑的认知功能”,分别以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受损、脑功能分区和老年痴呆的防治三个方面构成本次课学习的知识目标。课程思政的案例“老年痴呆”小视频+科学家事迹讲授与本讲课 “大脑的认知功能”内容相互交融。课程思政案例同时也是课程专业知识的典型案例,专业知识和价值分析同步同向同过程完成。案例最后进行的总结和升华,也同时提升了本讲课“大脑的认知功能”专业知识的站位和理论层次,即:其一,更好的理解为什么学和为谁学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二,更好的理解掌握脑高级认知功能相关知识是在脑认知领域尤其是未来从事脑科学研究的基础,明确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担当。二者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彼此契合,共同促进。(二)如何达成课程思政预期目标: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1.教学设计
2.教学方法与模式

情境参与与课堂教授相结合    以老年痴呆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专业知识讲授同时,应用情境表演学生参与式课堂活动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带入亲身的经历体验中,通过学习老年痴呆相关知识和科学家事迹,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大脑高级认知功能的认识,同时站在患者的角度深深体验了患者的痛苦和患者家属的压力和负担,培养了学生关爱患者的人文情怀,另一方面将本讲课的内容与在我国发病率迅速上升的老年痴呆引入课堂中,不露痕迹的将学生带入价值思考中,激发学生树立努力学习,解除患者病痛,为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做贡献的信念和决心。

线上和线下相结合    课前线上讨论,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中使用视频对“老年痴呆”进行简单介绍,提出问题,为何设立世界老年痴呆日,快速将学生带入脑的认知功能与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老年痴呆”的双重视野中。课前讨论和小视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老年痴呆的直观认知,促使学生关爱老人,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同时更好的理解学习大脑认知功能的重要意义所在,使学生获得一种强烈的对“大脑”的学习动力与从事人类健康领域职业的期待愿望。

科学家故事和知识讲授相结合   展示科学家在脑科学领域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和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的精神。在最后的总结性的讲授中,在宏观背景下将本案例提升到爱国主义和时代担当的高度,进一步使学生树立起学好脑科学的信念和职业信心,激发学生持久健康的学习动力,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业过程中克服学习困难,实现专业和职业理想。


四、教学设计

五、案例视频


感谢生理与精神卫生学院

   袁建新老师供稿

       教师发展中心

   与您一路相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