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背后的难言之隐
近日,住建部就《住宅项目规范》第三次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并未提到“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这也就意味着,此次规则修订,不太可能废除公摊。
这套让大多数人难受的规则,在诞生地香港都已经被取消,我们却一直不为所动,着实令人咋舌。
老何又要老生常谈了,规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活生生的人去制定、变更、消灭的。为人诟病的规则长期坚挺,背后必然有强大的力量力挺。
那么,究竟是谁?
今天,老何便以破案式的思路为读者们进行说明,争取在说清事情本身的同时,授人以渔。
从公摊的产生层面看,这一规则毫无疑问利好开发商。
在过去,这一群体的能量倒也足以维持这一规则的存在。但如今,这一群体已经遭遇了全面整顿。凄切的秋后蚂蚱,不会是阻力的来源。
既然不是当初的推动者,阻力必然来源于取消后的利益受损者。这就要从取消公摊的后果上进行分析了。
首先,读者们应该理解,取消公摊,必然导致原有房价中的“水分”被挤出,每平米的实际价格会在短期内有所上涨。这种数据上的增长,在如今的大背景下必然显得格外难看。
更不必说,这种挤水分导致的上涨只是整体性的。在微观层面,又会是另外的情况。
由于物以稀为贵,大城市的核心地段的房产因为实际面积减少,涨幅必然会更夸张;
而人口流失、房产过剩的非大城市、非核心地段房产则因此有了不涨价、甚至降价的借口,甚至可以以此为噱头进行促销。
房市大分化的背景下,前者会导致数据更加难看;后者则有可能导致踩踏效应,引发一系列不可控后果。
嗯……受这些后果影响相关方是谁,看到这里的读者们想必都清楚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
变动所引来的滑坡和陡增,有的地方还能买得起单,有的地方却早已撑不起大的波折。
更不必说,买单的不仅仅是当地。尚未在大城市上车的,以及小城市已经上车的人,都会在短期内成为取消公摊的代价。
制定规则,不是要与千万人为敌,反而要统筹起千万人的共同利益,因而总是无奈太多。
过去为了当前、个别的利益,忽视了未来和整体,把这东西全套搬了过来,人为造出来一个麻烦。这才有了现在的左右碰壁。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