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重磅发布“绿色消费新政”,两个万亿市场迎利好
撰文 | 小博
→这是《环球零碳》的第065篇原创
环球零碳
碳中和领域的《新青年》
摘要:促进绿色消费是消费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整个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其中有两个领域,市场规模巨大,新提法较多,对消费领域将产生重大影响,一个是新能源车领域,另一个是绿色电力消费领域,都是上万亿的市场规模,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
在“3060双碳目标”下,各部门和各领域都在加快发布落实方案。消费领域的“双碳“政策体系也于近日出炉。
按照《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编制工作方案》部署,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1月20日发布。
促进绿色消费是消费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整个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实施方案》内容非常详细,涉及吃、穿、住、行、用、游等各领域。
具体来看,《实施方案》包括四大方面,22项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第一方面是,全面促进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包括提升食品消费绿色化水平,推行绿色衣着消费,推广绿色居住消费,发展绿色交通消费,促进绿色用品消费,引导文化和旅游领域绿色消费,激发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潜力,推进公共机构消费绿色转型等。
第二方面是,强化绿色消费科技和服务支撑。包括推广应用先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动产供销全链条衔接畅通,加快发展绿色物流配送,拓宽闲置资源共享利用和二手交易渠道,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等。
第三方面是,建立健全绿色消费制度保障体系。包括加快健全法律制度,优化完善标准认证体系,探索建立统计监测评价体系,推动建立绿色消费信息平台等。
第四方面是,完善绿色消费激励约束政策。包括增强财政支持精准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价格机制作用,推广更多市场化激励措施,强化对违法违规等行为处罚约束等。
每个方面,都将带来巨大的商机和投资机会。其中,有两个领域,市场规模巨大,新提法较多,对消费领域将产生重大影响,一个是新能源车领域,另一个是绿色电力消费领域,都是上万亿的市场规模,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本文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解读。
01
新能源车辆购买限制和限行等有望取消
2021年我国汽车市场销售规模已连续13年居全球首位,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3亿辆,汽车消费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10。
因此,促进汽车消费绿色发展是全面促进绿色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汽车消费绿色发展,有利于推动汽车全生命周期减排降碳,有利于全面促进消费绿色低碳升级。
在《实施方案》中,我们看到关于新能源车的措施,有很多突破。具体来看,有如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车辆购买限制,推动落实免限行、路权等支持政策。
二是推动公共机构及干部职工优先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适当提高党政机关公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占比。
三是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鼓励汽车企业研发推广适合农村居民出行需要、质优价廉、先进适用的新能源汽车,推动健全农村运维服务体系。
四是大力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提高城市公交、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等新能源汽车应用占比。
这几条,每一条都是干货,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新能源市场规模,促进交通领域的脱碳降碳目标。
第一条意味着,新能源车的购买限制将逐步取消,一些地方对外牌新能源车的限行政策也会取消,这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车的购买积极性。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占新车销售比例跃升至13.4%。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至784万辆,占我国汽车总量的2.6%,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一半左右。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按照2025年汽车新增市场3000万辆规模计算,新能源汽车预计约每年600万辆。
绿色消费新政的推出,会加快实现和超过20%的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比可能达到30%,这意味着届时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约900万辆。
所以,市场需求将维持新能源车的高速增长,关键是动力电池、芯片和相关原材料(比如锂等稀有金属)等产业链能否跟上,以及充电、换电等配套措施是否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实施方案》中,跟新能源车相关的措施还包括:加强充换电、新型储能、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车船用 LNG(液化天然气)发展;在公共机构内部新建和既有停车场,加大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配备力度等。
02
绿电消费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1年,被称为绿电投资元年。9 月7 日,发改委正式批复《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绿色电力交易正式开市,由风电、光伏发电产生的绿电正式单独计价上线交易。这意味着我国绿电有了专属的交易通道,并在电力市场交易、电网调度运行中具有优先权,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绿色电力消费。
首批绿色电力交易有 17 个省份的 259 家市场主体参与,共达成交易电量79.35 亿 kWh。
在这次绿色消费新政中,把绿色电力消费作为消费品单独列出来,还是第一次。
绿色电力消费的部分有一个小节,标题为“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潜力”,共9句话。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何继江对此进行了逐条分析解读,《环球零碳》获得授权引述他的观点。
1
落实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求,统筹推动绿色电力交易、绿证交易。
何继江:本地生产的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购买绿电,购买绿证也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细则待出台。
2
引导用户签订绿色电力交易合同,并在中长期交易合同中单列。
何继江:单列,好消息。售电公司业务要增加。
3
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大型国有企业、跨国公司等消费绿色电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外向型企业较多、经济承受能力较强的地区逐步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何继江:巴斯夫、科思创等跨国公司2021年6月,9月购买大量绿电。苹果公司于2022年1月17日在绿证认购平台上买了39万张绿证(3.9亿千瓦时)。
2021年7月,远景科技集团通过方舟系统,与国际权威绿证签发机构APX合作,并服务了苹果供应链企业L公司,三方达成10万张平价绿证交易合作,这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平价绿证交易,将为L公司的工厂提供1亿度绿色电力环境权益属性,助力其实现100%绿电的目标。
据悉,远景为用户累计供应了超过100万张国际绿证。这家公司还参与全国首批绿电交易试点,成为江苏省内参与全国首批绿色电力交易试点的5家售电公司之一,累计交易电量5000余万度。
中国的行业龙头企业如汽车公司、互联网公司预计会很快效仿。宝武钢铁、工商银行、中石化等大型央企也应该会效仿。
文件还强调了地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这些地区要调高绿电比例。北京目前绿电比例百分之十几。“预计到2025年,北京本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实现翻番,累计达到435万千瓦左右,并加大绿电调入力度,全市外调绿电规模届时力争达到300亿千瓦时”。
4
加强高耗能企业使用绿色电力的刚性约束,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耗能企业电力消费中绿色电力最低占比。
何继江:高耗能企业必须使用绿电,自建,买绿电,买绿证。还可以考虑一个选项,迁到可再生能源富集的地区,不然,用电成本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5
各地应组织电网企业定期梳理、公布本地绿色电力时段分布,有序引导用户更多消费绿色电力。
何继江:中午光伏多,晚上风电多。
6
在电网保供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对消费绿色电力比例较高的用户在实施需求侧管理时优先保障。
何继江:去年9月10月很多地方经历过一阵缺电情况,停谁的电,保谁的电呢?绿电消费比例高的用户优先保障用电!企业这下要主动规划了,可以自建光伏,把屋顶和车棚等位置都装上光伏,然后买绿电和绿证。
来源:未来智库
7
建立绿色电力交易与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挂钩机制,市场化用户通过购买绿色电力或绿证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
何继江:以后购买绿电和绿证会越来越方便的。毕竟谁也不想完不成考核任务。
8
加强与碳排放权交易的衔接,结合全国碳市场相关行业核算报告技术规范的修订完善,研究在排放量核算中将绿色电力相关碳排放量予以扣减的可行性。
何继江:这或许是说绿电和绿证相当于一种CCER。
碳排放量的核算中,对很多企业而言范围2的排放里电力占绝大部分。其用电的碳排放放来自电网测算的碳排放因子。如果全是来自煤电,则一度电800多克碳排放,混合了水电风电光伏之后电力碳强度当然会降低,目前我国的电力碳强度大约是550-570克碳排放。绿证费用若5分钱一度电,则大体相当于每吨二氧化碳60多元的CCER。换言之如果CCER一吨40多块钱,则相当于一度光伏风电有3分钱左右的溢价。
这个算法,很简洁,但也有挑战。欧洲碳价目前已经80欧元左右了,合人民币600元钱。中国的绿电和碳市场的减碳价格如何保持有机协同,还有很多要研究的地方。
来源:未来智库
9
持续推动智能光伏创新发展,大力推广建筑光伏应用,加快提升居民绿色电力消费占比。
何继江:光伏将成为现代建筑的标准配置。建筑安装光伏就像现在安装玻璃一样普遍。
绿色电力消费这部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文件中还有一处涉及绿色电力的内容是关于农村提升绿色居住消费。
10
持续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提升农村用能电气化水平,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生活中的应用。
何继江:农民住房安装光伏,自己生产绿色电力,不但可以实现100%绿电消费,还可以向电网售电。按这个文件,以后农村光伏可以卖绿电给城市,支援城市的绿电消费,并获得电力收益和绿色收益。
END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进行跳转)
《环球零碳》致力于打造一个零碳领域决策者、创新者、商界领袖、研究者和投资者的信息汇聚策源地和思想观点交流碰撞平台。
关于碳中和,如果你有信息、真知灼见和优秀案例需要分享,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专业微信群!
欢迎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让零碳走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