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大型城市极端天气应对与思考 | Engineering
2021年,强暴雨致使河南郑州全城被淹,山洪暴发,交通瘫痪,电力通讯中断,因灾死亡失踪380人,直接经济损失409亿。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极端天气”已经成为了一个高频词。那么,像郑州这样的大型城市,又该如何抵御极端天气呢?
2022年5月12日,国务院郑州"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调查专家组组长张建云院士,将以《大型城市极端天气应对与思考》为题作主旨报告,深入分析我国极端天气的成因以及应对策略。科学规划,给洪水一条“出路”。
张建云院士报告内容:
将系统介绍极端天气事件的定义、我国极端天气的特点,重点介绍我国近年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从我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分析我国城市洪涝发生的自然属性及我国大型城市极端暴雨洪涝发生的成因,从极端事件发生概率、承载脆弱性和恢复力等方面,深入探讨大型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分析评估方法;并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洪涝防御标准等方面,系统阐明我国大型城市暴雨洪涝成因,深入分析郑州7.20极端暴雨洪涝灾害过程中抢险救灾的经验与教训,从如何降低大型城市洪涝发生风险,如何构建韧性城市降低洪涝灾害风险,以及加强预测预警和应急管理等方面,提出我国大型城市当前科学应对极端暴雨洪涝的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时间∶2022年5月12日(周四)下午15∶00-17∶30
腾讯会议号∶799-589-384 会议密码∶220512
承办单位:
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海绵城市建设水系统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水利部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后,作为国务院郑州"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调查专家组组长,全程参加了灾害的调查与报告编写。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防汛抗旱减灾、气候变化影响、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等方面科研工作。作为总设计师,主持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设计及一期工程建设,创新设计全国防汛信息传输系统、自主研发中国洪水预报系统,为国家防汛减灾做出重要贡献;研发全国大坝安全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全面提升国家水库大坝安全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研发了全国尺度分布式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系统,引领水利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留学优秀回国人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21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以上内容转自《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