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整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途径有助于提高大尺度生态恢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效率丨Engineering

郑华 等 Engineering 2023-12-21

本文选自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

原文出自:Integrating Top-Down and Bottom-Up Approaches Improves Practicality and Efficiency of Large-Scal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lanning: Insights from a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全球范围内,大尺度的生态恢复工程广泛实施,在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增进人类福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中国尤为重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规划并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等一大批生态恢复工程,并取得了突出成效。如何增强区域生态恢复工程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率,一直是生态恢复工程规划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生态恢复工程规划方案既与工程的生态属性(如坡度、作物产量)密切相关,也与决策者偏好(如地方政府)和参与者意愿(如参与农户)密切相关。然而,以往的大尺度生态恢复工程规划往往自上而下地关注生态维度的生态系统特征,忽视社会维度决策者偏好和参与者意愿自下而上的对规划工程实施的影响,而如何在大尺度的生态恢复工程规划中整合社会维度仍缺乏有效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郑华研究团队,基于农户尺度的调查文献,应用meta分析和统计回归模型,实现了决策者偏好和参与者意愿的区域空间表达,进而建立了整合自上而下的生态因子与自下而上的社会因子相结合的生态恢复工程规划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评估中发现:仅以生态维度(坡度)为重点的退耕还林规划实施过程中,19.7%的退耕区域出现了复垦现象,且38.45%的退耕地不在规划的退耕还林区域,表明退耕还林规划的可操作性仍有待提高;如果采用整合自上而下(关注生态因子)与自下而上(关注社会因子)的新规划方法,实际与规划退耕还林地空间匹配度由61.55%提升到81.86%,同时成本效益提升了46.94%,表明在大尺度生态恢复工程规划中,整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途径有助于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效率(图1)。

图1.整合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的大尺度生态恢复工程规划方法及应用
该研究不仅强调了区域生态恢复工程规划中整合社会维度对提高规划可操作性和效率的重要作用,而且提出了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区域生态恢复工程规划新方法,该方法为其他区域提高生态恢复工程规划可操作性和效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原文地址:

https://doi.org/10.1016/j.eng.2022.08.008

文章题目:

Integrating Top-Down and Bottom-Up Approaches Improves Practicality and Efficiency of Large-Scal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lanning: Insights from a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