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商君书》:中国古代统治者们的黑暗密码(1)

倪刃 黑噪音
2024-08-25

经常在网上看到现在的一些大学毕业生和年轻人吐槽:当他们开始工作或者进入体制内,却发现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好像是另一套规则,并不是以前认知中的样子。

于是,他们感到失望或者迷茫,有一种错乱的感觉:为什么我坚持正义、正直和主流价值观,却没办法在公司或者单位好好生存下去?领导需要我的,好像不是这样的思考方式?

确实如此。

这是因为,这个社会其实运行着两套规则,一套是明面上的、光鲜亮丽,这是给你看的;另外一套,就是背后的秘密法则,那才是权力和人际关系真正运转的规则。

如果想只秉持着明面上的那套规则,注定会处处碰壁。

会不会“来事儿”,不是看你做是多么靠谱、为人多么正直,而是看你懂不懂背后的那套秘密规则。

与上述逻辑类似的是,中国的古代文化看似是儒家,实则为“外儒内法”。也就是说,儒家的那套正义学说,其实只是华丽的表皮,用来维持社会表面上的和谐。法家才是自古以来的皇帝和统治者们必须精通和运用的“权力指导手册”。

《商君书》,就是这本“手册”,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的著作汇编。 

在我们的历史课上,“商鞅变法”可以说人人皆知,是最有名的历史故事之一。国家想要取信于民,必须兑现自己的承诺,树立法令的公信力——这是一般对商鞅变法的理解。

然而大部分人只知道商鞅变法,却不知道其背后隐藏的真实背景。《商君书》在历史上是一本禁书,只有君王和太子才有机会阅读和学习。他们摇头晃脑地背“四书五经”只是表象,但懂得法家的统治密码才是“帝王术”的真正精髓。

然而对古代的老百姓来说,这却是最大的噩梦。

这也是古代中国迟迟无法产生权力约束制度、长达数千年沉溺于人治而非走向法治,并且在清代达到了封建专制顶峰的核心原因——因为《商君书》所代表的法家思想,就是专门用来扼杀民间活力的。

《商君书》现存26篇,着重论述了商鞅在当时秦国施行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

接下来我会写一系列的文章,解析这本书里的内容,看看这本小册子是如何成为了中国古代数千年统治者们的“黑暗密码”。

弱民

弱民,是《商君书》之“精髓”,也是黑暗之核心。

弱民,就是让人民变弱。人民变弱了,就只能任统治者使唤和驾驭,而毫无反抗能力,更无自主意识。

那究竟应当怎样才能让人民变弱呢?商鞅有一系列的逻辑与方法,比如开篇这段: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这段话都不需要翻译了,意思很明白,就是将民和国对立起来,认为民众如果变强,那国家就弱了,所以善于统治的国家,一定要让民众变弱。

这段话,也是《商君书》的“底层逻辑”之一。

这个“弱”该怎么理解?

有的人说,应当理解为让民众遵守法律,还说这是倡导法治社会的先驱。问题是,再看看商鞅立下的那些法令,就会发现那跟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完全是两码事,更准确地说,那是为了打仗而将社会的正常结构强行改为战时结构的军管令,根本就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这种为了社会公平而建立的法律。

另外,为什么民强了国就会弱?既然如此,这个国是谁的国?

理解《商君书》,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入手。

商鞅的时代,秦国经济落后而文化粗鄙,秦孝公想要让国家强大,招募人才。商鞅结合秦国的特质,向秦孝公提出了一整套以最快的方式强国的战略。这种战略主张让民众只忠实于种地、打仗两件事,其他所有的事情都禁止。这样国家的目标就变得很简单,而不需要向楚国、赵国等国家学习先进的礼数与文明,不需要漫长的发展,就能靠着蛮力尽快打败他们。

也正是因为这“快准狠”的战略看起来非常可行,秦孝公才信任商鞅,放手让他去干。

这就是商鞅的“法”——不是为了社会更公正、民众更遵守契约、人人平等,而是国家规定民众必须专注于种地打仗,不能心有旁骛。这跟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哪有什么关系?

“弱民”,就是那些老老实实听从国家安排的人;而“强民”,则是那些不满意政策的人,比如不甘心只做农民和士兵、还想要经商的人,这种人就被认为是与国家对着干,是重点的打击对象。

“弱民”与“强民”的区分,民与国的对立,赤裸裸地揭开了黑暗统治之术的帷幕。

这也是鲁迅为什么惊呼:

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这就是“吃人”!

鲁迅这段话,其实就是对中国古代“外儒内法”真相的揭露。

原创不易,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请点赞在看转发到朋友圈支持一下吧

往期推荐 点击下方蓝字即可阅读

今年已出台106条振兴举措,为什么经济还是低迷?

学生跳完老师跳,这个时代无人幸免

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尽头是瑞幸

今年已出台106条振兴举措,为什么经济还是低迷?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黑噪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