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明日报丨王贵元:古文字构形的价值与现代传承

简牍学 2023-05-17

点击蓝色 
关注我们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简牍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古文字构形的价值与现代传承




文丨王贵元



古老的汉字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在新时代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一个汉字研究者希望看到的。甲骨文等古文字的魅力和价值主要体现在构形上,而古文字构形有着广泛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现在的种种展示还只是开始,要想有持续性且不断增值,今后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度发掘。


第一,在贯通古今字义上发掘。


现代汉字的字义很多都可以在古文字的构形中找到痕迹比如,“各”字的甲骨文字形由两个构件组成,上部是脚趾向下的脚,代表一个人;下部是穴居时代居室的洞口。整个字形像一个人来到洞口,“各”字的本义就是“来到”。自家人回住所不能说“来到”,来到者一定不是家庭成员,或者不是同一部落的人,甚至不是同一血缘集团的人,因此,“各”字的构形暗含着一个重要义素“不同”,这一义素在“各”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说文·口部》:“各,异辞也。”说出了“各”字的后期主要字义。《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各”字列有4个义项,除“姓”外,有“表示不止一个:各方、各界、各国”“表示不止一人同做某事或不止一物同有某种属性:各领风骚、双方各执一词”“特别:这人真各(ɡě)”,其实这三个义项都是“不同”的意思,都源于“各”字的构形。


第二,在贯通单字序列上发掘。


汉字的发展多是由派生形成的。所谓派生就是在一个汉字的基础上发展出多个汉字,形成一个序列,同序列的汉字往往在字形和字义上有承继关系,(又作)”“官”“馆”“師”即是如此。此系列的字形中都有“”,“”是最早的形体。甲骨文“”字主要有军旅驻扎及驻扎之地、军事编制单位等义,其字形是什么?学界说法较多,皆须商榷。我们认为,甲骨文形体实为竖放的马鞍形。马鞍呈半圆形,两侧内垫棉花,以防磨损牲口皮肉。每到休息之地,必先卸下马鞍,既是让牲口休息,也是为晾晒马鞍。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甲骨文中就有字表示专门驯养马的官吏。可以想象,原始时期,军旅只能在原野止息驻扎,竖放的马鞍就成了最明显的标志,于是便以竖放的马鞍表示驻扎或驻扎之地。


原始时期的中途止息地,后世建房设站,即成馆舍,后在“”的基础上增“宀”派生出“官”表示此义,“宀”像窑洞的正面形,表示房子。“官”的本义当是指官方设立的路途驿站,《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舍公官,旞火燔其舍,虽有公器,勿责。”“公官”即驿站馆舍。“官”为官吏食宿之地,故引申指官署、官吏等义。后又在“官”的基础上增“食”派生出“馆”专表馆舍义,《说文·食部》:“馆,客舍也。”军旅驻扎时会以马鞍围成一圈为营地,以备警戒,就同后代军队驻扎时用车围成一圈为营地一样。围圈扎营是以同一编制单位为范围进行的,故“”也指军事编制单位,此义后用“師”。周代甲骨文中即有“師”字,是在“”上加“帀”而生成,《说文·帀部》:“帀,周也。”帀义为环绕,“”加“帀”正是以马鞍圈成营地的写照。


第三,在了解古代思想文化上发掘。


比如,“法”字的本义是刑法,繁体字作“灋”,古文字形体同繁体,字形由“水”“廌”“去”三个构件组成。水是万物中最为均平者之一,古人早已发现了这一特性,所以古代常常以水测平,如《周礼·考工记·匠人》:“匠人建国,水地以县。”“法”字以“水”为组成成分,说明古人早已有了刑法的本质原则是公正、均平的思想。廌是一种独角兽,《说文·廌部》:“廌,解廌,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古代狱讼难断时,即以廌来判决。


第四,在了解古代生活习俗上发掘

比如,“监”字甲骨文形体左侧是一个坐着的人,人体上部突出一只眼睛,表示用眼看,右下侧是一个盛水的盘,字形记录的是古人照镜子的生活状况。上古没有镜子,人们是在盘中盛清水,在水中照视容貌,《荀子·解蔽》:“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放置)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本)形之正也。”这讲的即是盘水照镜之理。《尚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意思是管理者不要在水中反观自己,而应当在百姓中反观自己。这也是以盘水照容为前提的说法。


第五,在了解古人观察事物的视角和表现事物的思路上发掘。


比如,春天是个较为抽象的词义,怎么为它造字?古人观察和选取的是阳光明媚、万物萌生这一代表特征,“春”字甲骨文字形由四个构件组成,左侧中间是“日”,上下是“屮”,右侧是“屯”,选“日”表示阳光明媚,“屮”“屯”都是植物刚长出地面的形象,《说文·屮部》:“屮,艸木初生也。”“屯”是豆类等植物的初生形象,豆类植物在地下是先向下长根部,然后豆荚随着茎部的生长长出地面,构件“屯”正像此形。


古文字构形中反映的历史文化现象,很多都是在文献典籍中没有记录或没有明确记录的,可以弥补文献记录的不足,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古文字形体是物象的描绘,天然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很适合大众传播,借助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发挥年轻学子的优势,相信甲骨文等古文字的普及与传承必将走上新的台阶。



作者简介


王贵元,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原载于《光明日报》2023年4月24日第7版

目前我们共有“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三个公众号,三者有所分工而又互相补充: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讲座与学术”专门发布语言、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社会、出土文献 等人文社科讲座预告和学术会议;


“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温馨提示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简牍学 )。


今日文章就到这~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简牍学”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简牍学”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菜单」→ 选择「设为星标」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简牍学】立场。



推荐阅读


大学生“特种兵”式旅行火了!


4月27日-29日讲座31场!王立军:语境变易与经典文献的“义理重构”;陈晓强:《悬泉汉简》所见汉字形声分化问题初探


讲座预告┃《天回医简》经脉文献与古医书校读


“简读西北”工作坊丨第41期:《悬泉汉简(壹)》研读(十五)


[书讯]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第五届韩汉语言学国际学术会议征稿启事


文秋芳、林琳: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策略与态度的访谈研究


比“祝好”更美的20个结束语


4月25日-29日人文社科讲座25场!中学生如何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红楼梦》的价值及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当代大学生“黑话”合集~


预告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系列丛书发布会


“简读西北”工作坊第42期丨陈晓强:《悬泉汉简》所见汉字形声分化问题初探














END

编辑:刘玉婷

审核:蔡章丽

来源:公众号“章黄国学”

点个“在看”不失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