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简帛网|简牍西北工作坊:《悬泉汉简(叁)》札记(五)

洪帅 丛晨晨 简牍学 2024-02-19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简牍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我们组建了若干微信群,每年开放1次,每人只能进一个群,若已进入我们的微信群系列,请不要再加。资源有限,望理解!

 下列四个群还有部分名额,限时开放:

  1.语言学3群;

  2.简牍学2群;

  3.3.1学生与生活群;

  4.3.2学术与生活群;

请在公众号界面回复“加群”,获取进群信息~(不要发私信)




  • 《懸泉漢簡(叁)》札記(五)



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 

洪帥、叢晨晨


2023年10月25日週三晚,“簡讀西北”工作坊第68期在西北師範大學致公樓B區502室舉行,本次讀簡活動由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2023級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張英颯領讀,洪帥教授指導,任立講師主持,研讀內容爲《懸泉漢簡(叁)》[1]Ⅱ90DXT0114①:55——Ⅱ90DXT0114①:76及相關簡文。此次讀簡後已寫成札記(四),但拙見未盡,續寫如下。本札記由洪帥、叢晨晨執筆。


01

〼庚辰敦煌大守□丞破胡謂過所河津 〼
 〼馬二匹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         〼 Ⅱ90DXT0114①:125+58
   
  按:本簡第六字未釋,原圖作,根據本簡辭例,應是敦煌太守名。
  據張德芳先生《兩漢時期的敦煌太守及其任職時間》[2],敦煌郡的主要官員是太守、丞和長史,其部分官員搭配整理如下。


太守長史
五鳳四年BC54破胡奉憙
五鳳五年(甘露元年)BC53破胡奉憙
甘露二年(BC52)千秋賀(兼丞)
甘露三年BC51千秋破胡奉憙
甘露四年BC50千秋奉憙
甘露五年(黃龍元年)BC49千秋奉憙
黃龍二年(初元元年)BC48千秋章(行丞事)奉憙
初元元年·十月BC48千秋破胡奉憙(十月)
初元元年·十一月千秋破胡章(行長史事)
初元二年·四月BC47千秋脩仁(行丞事)奉憙
初元二年·十一月脩仁(行長史事)
初元四年BC45
初元五年BC44
永光元年BC43千秋光(行丞事)
永光二年BC42千秋脩仁(行丞事)
永光三年BC41千秋破胡脩仁(行長史事)
永光四年BC40千秋脩仁(行丞事)
永光五年BC39脩仁(行丞事)
建昭二年BC37脩仁(行丞事)
建昭三年BC36雲(行丞事)
建昭四年BC35
(?爲未記載)

  從中可見,關於丞破胡的記載由五鳳五年(BC54)至永光三年(BC41)共跨13年,在這期間,共有四位敦煌太守先後在任:步、千秋、恭、衆。雖然對於恭、衆兩位太守在任時的郡丞並未找到記載,但是丞爲破胡的可能性很大。甘露元年(BC53)庫令賀兼丞,爲兼職代職;甘露三年(BC51)破胡回歸,期間許是破胡被外遣;甘露四年(BC50)、黃龍元年(BC49)未知郡丞是誰,原簡釋文爲“甘露四年六月丁丑朔丁丑,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謂縣:遣助府佐敞罷卒郡中。(下略)(Ⅴ92DXT1410④:1)”“黃龍元年三月癸卯朔壬戌,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謂過所河津關〼(下略)(Ⅱ90DXT0115③:346)”,可見當時的這兩封文書爲太守和長史二人簽發,可能是郡丞在外,尚未指派代職的官員;初元元年(BC48),章代丞事,隔年仍是破胡任郡丞,初元二年又由他人代職。有兩種可能:1、破胡被罷免,敦煌郡丞一職出現職闕,暫時由他人代職,等待指定人選;2、破胡外遣,他的郡丞官職保留,郡內事務由他人暫代。據永光三年(BC41)破胡再次復職,“……朔己未,敦煌大守千秋、守部候脩仁行長史事、丞破胡謂〼(下略)”(Ⅱ90DXT0115③:205)可見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說,在初元二年(BC47)到永光元年(BC43)之間未記載的敦煌郡丞,很有可能依舊是破胡。
  且,在《兩漢時期的敦煌太守及其任職時間》[2]中可見同一專職郡丞的在任時間跨度多數在3年左右。如丞義爲四年,丞信德爲四年,丞賢爲兩年,丞破胡的在任13年跨度相比其他專職郡丞已經非常長了,退休或去世的可能性更大。而在建昭三年(BC36),新的專職郡丞上任後再復職的幾率就很小了。
  所以,基本可以確定,本簡中記載的敦煌太守應是步、千秋、恭、衆這四位中的一個。可以根據字形判斷究竟是哪一位。
  第六字原圖作,而《懸泉漢簡》中“步”的字形與之並不相似,如:(I 90DXT0209S:43)[3]、(Ⅰ90DXT0210①:1)、(Ⅰ90DXT0210①:61)、(Ⅰ91DXT0309③:14)、(Ⅱ90DXT0112③:141)、(Ⅱ90DXT0112③:157B),步字下部“少”字形明顯,且一左撇曲筆爲該字形體特點,本簡第六字形態並不具備。《居延漢簡》中亦同,(007.007)(227.008)。
  千秋爲兩字,第六字原圖爲單字,故排除。
  “衆”字在《懸泉漢簡》中的字形有(Ⅰ90DXT0109③:14B)[4]、(Ⅰ90DXT0110①:55)、(Ⅰ90DXT0112①:13)、(Ⅰ90DXT0112①:14)、(I 90DXT0209④:4)、(Ⅱ90DXT0111①:82)、(Ⅱ90DXT0111①:201)、(Ⅱ90DXT0111①:223)、(Ⅱ90DXT0113②:149)。即便將原字第一橫畫與以下部分分開,將橫畫以下看成“乑”的草寫也不成立。《懸泉漢簡》中“衆”字幾乎都保留了上部“血”或“罒”的形態,以單一橫鉤概括整個部件的狀況基本不存在。草書中有概括狀況,但多爲曲筆圓筆,橫鉤上有一點,如,與原字直筆走勢也不相似。因此,該字是“衆”的可能性也不大。
  第六字原圖为,該字應是“恭”字。《懸泉漢簡》中“恭”的字形有(Ⅰ91DXT0404④A:2AB)、(Ⅰ91DXT0405④A:16+17+25)、(Ⅱ90DXT0111①:222)、(Ⅱ90DXT0113①:71AB)、(Ⅱ90DXT0114③:402)、(502.009+505.022)、(190.034)。
   
  下部臥筆與恭字下部“心”之臥筆一致,上部特征明顯。因原簡該字下側有裂痕,無法確認原字下部是臥筆還是損傷,若將其看成損傷造成的裂痕,其字也與《懸泉漢簡》中(Ⅱ90DXT0112②:67)相似,下部可視爲“心”的簡寫,以點畫代替縮短的臥筆。因此,恭的可能最大。
   
  故本簡可補釋作:
   
  〼庚辰敦煌大守恭丞破胡謂過所河津 〼
  〼馬二匹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   〼 Ⅱ90DXT0114①:125+58  


02

 〼沓一兩 〼
  □□□  □□□ Ⅱ90DXTT0114①:70  
  按:本簡上殘,首字未釋,原圖作上下結構明顯,應爲“買”。《懸泉漢簡》中,“買”的字形有(Ⅰ90DXT0109②:9)、(Ⅰ90DXT0110②:41)、(Ⅰ90DXT0112②:115)、(Ⅰ90DXT0206②:5)。
   
  故,本簡可補釋爲:
   
  〼沓一兩      〼
  □□□     □□□ Ⅱ90DXTT0114①:70  


03

 其米三升  〼 Ⅱ90DXT0114①:81

   
  按:本簡首字未釋,原圖作,當爲“合”。《懸泉漢簡》中“合”的字形有(Ⅰ90DXT0111②:70)、(Ⅰ90DXT0207③:13)、(I 90DXT0209S:53)、(I 90DXT0116S:15)。《居延漢簡》中“合”字形有(128.001)、(128.001)。
   
  故,本簡或可補釋爲:
   
  〼其米三升  〼 Ⅱ90DXT0114①:81  


04

 《懸泉漢簡(叁)》札記(五)-漢  簡-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堅持原創性、規範化、國際化的學術網站   簡帛網建設得到“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支持

便留 Ⅱ90DXT0114①:111A
   
  按:本簡首字未釋,原圖作,爲“光”字。《懸泉漢簡》中,光的字形有(Ⅱ90DXT0114①:112)、(Ⅱ90DXT0111②:126)、(Ⅱ90DXT0111③:7)、(Ⅰ90DXT0209S:68)。《居延漢簡》中也有相似字形爲(284.026)。
   
  故,本簡可補釋爲:
   
  〼 便留 Ⅱ90DXT0114①:111A  


05

〼再拜
  〼恩所白以馬頃者今 〼 Ⅱ90DXT0114①:118B
   
  按:本簡末字未釋,原圖作,是“君”字。《懸泉漢簡》中君的字形有(Ⅰ90DXT0210①:83)、(Ⅰ91DXT0309③:205AB)、(Ⅰ91DXT0404④A:1)、(Ⅱ90DXT0114①:123)、(Ⅱ90DXT0114②:116),可與之比。
  《懸泉漢簡》中也有“今君”的用例,如:“□上今君□”(Ⅰ90DXT0109S:35B)
   
  故,本簡可補釋爲:
   
  〼再拜
  〼恩所白以馬頃者今 〼 Ⅱ90DXT0114①:118B   

[1]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懸泉漢簡(叁)》,中西書局,2023年。
[2] 張德芳:《兩漢時期的敦煌太守及其任職時間 》,《簡牘學研究》第5輯,2014年。
[3] 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懸泉漢簡(貳)》,中西書局,2022年。
[4] 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懸泉漢簡(壹)》,中西書局,2019年。
   
  (編者按:本文簡帛網收稿時間為2023年11月15日20:45。)



文史优质公众号推荐:

“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讲座与学术”专门发布语言、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社会、出土文献 等人文社科讲座预告和学术会议。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简读西北”工作坊丨第72期:《悬泉汉简(叁)》研读(十)


简帛网|洪帅:《悬泉汉简》语言文字札记(三)


刊讯|CSSCI《文献》2023年第6期目录与内容摘要


语言学线上讲座丨中国人民大学“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汉语研究”系列学术报告3场:刘美君、彭睿、孙朝奋

温馨提示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简牍学)。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简牍学】立场。


最近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文章不再按时间轴排列了。不想错过最新推送的你,就把“简牍学”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简牍学”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END

          编辑:闫巧艳(实习)

审核:唐     诗

来源:武汉大学简帛网2023年11月16日



岁月有痕

简牍溢彩

点分享点收藏点在看点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简帛网|简牍西北工作坊:《悬泉汉简(叁)》札记(五)

洪帅 丛晨晨 简牍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