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于“扎根精神”的中国本土管理理论构建范式初探(4)

贾旭东 贾语箴言 2023-05-24


编者按: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美国社会学家Glaser和Strauss于1967年提出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被认为是最适于进行理论构建的方法论,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教育学、护理学和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大学派。


贾旭东教授是国内工商管理学界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之一(参见:扎根理论在中国学术界的传播与应用——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多次应国内高校或学术会议邀请,通过工作坊、专题讲座、会议报告等形式介绍、传授扎根理论,推动和促进了该方法在中国管理学界的运用(参见:扎根理论之所非;“扎根理论之所非”一文讲解分享)。


贾旭东教授于2010、2016、2018年在著名学术期刊《管理学报》先后发表三篇有关扎根理论的代表性论文,被誉为“扎根三部曲”,已成为国内许多高校研究生学习扎根理论的必读文献。我们将“扎根三部曲”摘要连载,以飨读者。


本文摘自发表于《管理学报》2016年第3期的《基于“扎根精神”的中国本土管理理论构建范式初探》一文,作者:贾旭东、衡量,分四次刊发。


基于“扎根精神”的中国本土管理理论构建范式初探(1)

基于“扎根精神”的中国本土管理理论构建范式初探(2)

基于“扎根精神”的中国本土管理理论构建范式初探(3)




当通过以上研究范式中理论构建与理论检验两个阶段规范严谨的程序而构建的理论最终完成,一个扎根于实践的理论就此诞生。


需要指出的是,在扎根理论研究中,理论的建构建立在研究者个体的“理论敏感性”之上(理论敏感性是研究者从现实数据结合理论模型得到核心概念的能力,涉及研究者的知识、理解力以及对数据的掌握程度),因而必然打上明显的个性化烙印。GLASER指出,编码过程一定是个性化的行为而不是群体讨论的结果(GLASER B G,2002)。对此,程序化扎根理论和建构型扎根理论持一致观点。由于不同研究者的理论敏感性存在差异,因而其建构出的理论也一定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通过集体讨论或集体编码形式来提高扎根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貌似科学,实际上却完全背离了扎根理论的基本原则和特征,抹杀了研究者的洞见,有可能得出一个平庸的理论。由此,在本范式中的编码环节不采用集体讨论或集体编码的形式,而是由研究者个体完成,以突出其理论创见。


徐淑英等曾多次指出在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中运用扎根理论的必要性:“要发现新情境或新现象中的规律,有必要开展扎根性的研究,并运用归纳性的方法”,“当现象尚不清楚或现有理论无法为学者们感兴趣的问题提供有力答案时,人们普遍认可扎根理论的研究法”,“在新情境(比如中国)下进行扎根理论研究的需求就显而易见了”(徐淑英、张志学,2005)。但同时徐淑英等也强调了对研究者理论敏感性的要求:“扎根理论研究是把握本土情境的丰富内涵,发展管理模型的一个必要步骤。它要求研究者具备从大量具有高度情境特征的数据中抽象概括的能力。”(徐淑英、张志学,2005)


鉴于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任何研究方法论都需要在人的运用下才会具有生命力,本文提出的研究范式只是对中国本土管理研究方法的初步探索,我们只能按照管理理论构建和检验的一般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优势,以及发挥被称为最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论——扎根理论及其三大学派的优势,从而在程序和方法上最大限度地保证管理理论构建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作为方法和工具,该范式整体设计的优势在于:能够经过该范式从理论构建到理论验证的完整程序而获得的理论,必然在大概率上具有较高的普适性,否则它将无法通过理论检验环节的大样本检验甚至总体检验;经过该范式的研究程序而获得的理论也会在大概率上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意义,因为研究问题的提出来自实践,既做过文献比较,又经过了规范的、可追溯的定性研究程序,而且还通过了大样本检验乃至总体的统计检验。


但是,该范式终究只是笔者所设计的一个经过优化而更加完善、更加精密的工具,采用本范式研究程序而得到的理论,其普适性水平与实践指导性如何、理论贡献多大,究竟是属于徐淑英等提出的“与情境无关的理论”、“受情境制约的理论”还是“针对具体情境的理论”(徐淑英、张志学,2005),既会受到所研究问题的性质、样本的选择、定量检验的范围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更取决于研究者的理论敏感性及其理解和运用该范式的能力,不可能完全由该范式决定。正如我们能否建造出一栋美观耐用的大楼,固然需要采用功能强大、设计完善的建筑机械,但更多取决于设计大楼和运用该机械进行建设的人而非机械本身。



“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包括以下两个阶段:①理论构建阶段,以定性研究为主要方法,强调从本土情境中发现有意义的研究现象;同时,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比较而确定研究问题,进而通过深入情境的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来收集数据,通过严格规范的编码程序进行数据处理,使核心范畴自然涌现。此外,挖掘核心范畴间的因果关系,以认知地图来形象地表达。在核心范畴饱和后,通过理论性编码程序及与既有文献的不断比较来构建理论,形成足以解释现象的初构理论。②理论检验阶段,通过定量研究方法,以大样本统计数据来检验其理论普适性,形成最终理论。


从学术导向来看,“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体现了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扎根精神”,从实践中产生问题,从数据中构建理论,突破了当前我国管理研究中的两种极端模式:缺少定性研究而仅靠数学推理得出结论的“吃糖模式”(李海舰,2006);缺少定量研究而依靠单纯思辨得出结论的“拍脑袋模式”(王京生、王争艳、陈会昌,2000),实现了“知”与“行”的有机融合。该研究范式倡导研究者深入实践情境,总结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后续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成功蓝本,突破了先“知”后“行”或先“行”后“知”的单向片断研究范式,形成了“知”“行”互动和“知”“行”统一的系统研究框架,填补了“知”“行”分离的鸿沟,使得中国本土管理研究有可能真正产生具有实践意义、能够指导未来实践的理论创新,也使得管理理论研究有可能走上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企业绩效、改善人民生活的科研正路。


从方法论层面来看,“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整合了三大扎根理论学派,同时扬长避短,对其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补充、完善和创新。经过严谨而规范的扎根理论研究程序构建理论,使得研究过程可追溯、理论构建过程可检验,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定性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发挥了扎根理论这一最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的优势;通过扎根研究所构建的理论,再经过规范的定量实证研究方法的大样本甚至总体检验而获得验证,实现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完美结合。从方法层面来看,“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对扎根理论既有原则的修正和引入认知地图等技术和方法创新降低了初学者学习运用扎根理论的门槛,有益于激发研究者构建中国本土管理理论的热情。


李平曾指出:“在本土研究的早期阶段要建立新颖的理念和理论,从逻辑上看更适合采用归纳和综合的定性方法。在这个意义上,现阶段最适合采用的是定性方法,诸如扎根理论法、案例研究法等。只有在后期阶段,当本土理念和理论基本形成时,才有可能和必要进行理论检验。只有这时我们才应该采取演绎和解析等定量方法,诸如样本统计分析、结构模型等。”(李平,2010)因此,本文探索提出的“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将定性构建理论与定量检验理论相结合,提高了理论的内、外部信度和效度,也使中国管理学界能够借助规范的、国际通行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工作,有助于推动和帮助中国管理学者深入研究中国本土管理现象、总结提升中国管理经验,只要是“建立在某种情境中的本土理论,只要是高水平研究的产物,就应该能为全球管理知识做出贡献”(徐淑英、张志学,2005)。当然,本范式的提出只是我们在中国本土管理研究方法论层面进行的初步探索,一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学界同仁大力批评指正,使之更加完善。


 全文将分4次刊发,此为第4篇,敬请持续关注贾旭东教授个人微信号“贾语箴言”。


基于“扎根精神”的中国本土管理理论构建范式初探(1)

基于“扎根精神”的中国本土管理理论构建范式初探(2)

基于“扎根精神”的中国本土管理理论构建范式初探(3)


参考文献

[1] PLEGGENKUHLE-MILES E G, AROUL R R, SUN S L, et al. The Adolescence of Asia Management Research: APJM,1997~2006[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7,24(4):467~489.

[2] 直面中国管理实践催生重大理论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第二届第一次专家咨询委员会扩大会议纪要[J].管理学报,2005,2(2):127~128.

[3] 郭重庆.中国管理学界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J].管理学报,2008,5(3):320~322.

[4] 孙继伟.论管理学界的价值迷失:实践迷失和客户迷失的深化研究[J].管理学报,2010,7(8):1 117~1122.

[5] 贾旭东,谭新辉.经典扎根理论及其精神对中国管理研究的现实价值[J].管理学报,2010,7(5):656~665.

[6] 秦宇,李彬,郭为.对我国管理研究中情境化理论建构的思考[J]. 管理学报,2014,11(11):1 581~1590.

[7] 王学秀.“管理学在中国”研究:概念、问题与方向[J]. 管理学报,2008,5(3):313~319.

[8] 曹振杰,王学秀.“管理学在中国”研究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探索——第2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 管理学报,2010,7(2):159~170.

[9] 郭重庆.中国管理学者该登场了[J].管理学报,2012,8(12):1733~1736.

[10] 韩巍.学术探讨中的措辞及表达:谈《创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之管见》[J].管理学报,2005,2(4):386~391.

[11] TSUI A S. Autonomy of Inquiry: Shaping the Future of Emerging Scientific Communities[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9,5(1):1~14.

[12] 陈春花.当前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管理研究[J].管理学报,2010,7(9):1 272~1 276.

[13] 李垣,杨知评,王龙伟.从中国管理实践的情境中发展理论——基于整合的观点[J].管理学报,2008,5(4):469~472.

[14] 徐淑英,张志学.管理问题与理论建立:开展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策略[J].南大商学评论,2005,17(4):1~17.

[15] 韩巍.本土化学科建构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J].管理学报,2009,6(6):711~717.

[16] BARKEMA H G, CHEN X P, GEORGE G, et al. West Meets East: New Concepts and Theori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5,58(2):460~479.

[17] CHENM J, MILLER D. West Meets East: Toward an Ambicultural Approach to Managemen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0,24(4):17~24.

[18] 李平.中国管理本土研究:理念定义及范式设计[J].管理学报,2010,7(5):633~641.

[19] 徐淑英,刘忠明.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0] 谭劲松.关于中国管理学科定位的讨论[J].管理世界,2006(2):71~79.

[21] DENZIN Y, LINCOLN, S.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M].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2011.

[22] EISENHARDT K.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6):532~550.

[23] LEE T W. Using Qualitative Methods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M].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1999.

[24] SUDDABY R. From the Editors: What Grounded Theory Is No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49(4):633~642.

[25] GLASER B G, STRAUSS A L.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 New Brunswick Aldine Transaction,1967.

[26] STRAUSS A, CORBIN J M. Grounded Theory in Practice[M].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1997.

[27] CHARMAZ K. Constructing Grounded Theory[M].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2006.

[28] 牛美丽.《公共行政评论》专栏导语[J].公共行政评论,2008(3):19~22.

[29] 贾旭东.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民营企业创业团队分裂研究[J].管理学报,2013,10(7):949~959.

[30] GLASER B G. Theoretical Sensitivity[M]. Mill Valley: Sociology Press,1978.

[31] STRAUSS A, CORBIN J M.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M].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1990.

[32] EAVES.A Synthesis Technique for Grounded Theory Data Analysis[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1,35(5):654~663.

[33] 徐淑英,吕力.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徐淑英的访谈[J].管理学报,2015,12(3):313~321.

[34] 贾旭东.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10.

[35] 贾旭东.中国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不完全外包及其动因——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发现[J]. 管理学报,2011,8(12):1762~1771.

[36] 贾旭东,郝刚.基于经典扎根理论的虚拟政府概念界定及组织模型构建[J].中国工业经济,2013(8):31~43.

[37] 贾旭东,衡量.基于经典扎根理论的企业虚拟经营动因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5):118~126.

[38] JICK T D. Mix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riangulation in Ac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9,24(4):602~611.

[39] MINTZBERG H. An Emerging Strategy of “Direct” Research[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9,24(4):582~589.

[40] 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1] 张凌,乔晓东,朱利军,等.认知地图分析方法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6):34~39.

[42] CLARKE I, MACKANESS W. Management ‘Intuition’: An Interpretative Account of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Decision Schemas Using Cognition Map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d,2001,38(2):147~172.

[43] GLASER B G. Conceptualization: On Theory and Theorizing Using Grounded Theo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2002,1(2):23~38.

[44] 李海舰.学术论文的规范与创新[J].经济学家茶座,2006(2):45~56.

[45] 王京生,王争艳,陈会昌.对定性研究的重新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0(2):46~50.

 

作者简介


《自在禅修》、《禅道太极》创始人、首席导师:贾旭东 教授
学修践行传统文化逾30年,以儒处世,以道修身,以释明心《禅道太极》创始人《自在禅修》创始人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深圳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儒商学会名誉会长广东粤秀书院特聘国学专家深圳孔子滙特聘国学专家“26国学网”特聘专家、国学推广大使“中国管理50人”成员《人民周刊》、《科学中国人》专访人物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 贾旭东,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EMBA/MBA导师,国内知名管理专家,“中国管理50人”成员,《人民周刊》、《科学中国人》专访人物,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权威学术期刊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参编专家、广东省企业培训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在学术界倡导“扎根精神”,提出“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管理‘三元’模型”、“管理‘三界’互动模型”等学术观点,出版著作12部。有多年企业管理经验,曾任美即控股战略顾问兼运营总监,为多家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与培训。
贾旭东教授也是传统文化的积极践行与传播者,儒释道同修、禅净密合参逾30年,兼任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深圳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儒商学会名誉会长,广东粤秀书院、深圳孔子滙、“26国学网”等机构特聘国学专家。
近年来精心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轻松自在国学课》,包括在线音频理论课程“轻松5课”和集禅、道、太极之精华的线下实修课程:《禅道太极》、《自在禅修》(已获国家版权,登记号:粤作登字-2018-L-00001733、1734),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宁波、西安、成都、兰州等地办班近40期,以报道著名科学家而闻名的国家级科学期刊《科学中国人》(2019年第5期上)对此给予高度肯定:“贾旭东将传统的身心修养方法科学化、现代化、生活化,以现代方式向现代人传授传统文化的探索,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传播、弘扬与传承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附:

热烈祝贺!贾旭东教授登上国家级科学期刊!

人民日报官方杂志《人民周刊》对贾旭东老师的报道——贾旭东:跨界学者的求真之路



THE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