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画风怪,知识难,没有字?我是怎么带女儿读这些“难读”的书

大J 大J小D 2020-11-13


最近当当大促外加双十一,估计不少朋友都和我一样,拼命在囤书吧。相信不少朋友会根据书单入手不少,但有的买回家就会犯难,觉得自己也不会读怎么办?


阅读技巧这件事绝对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说完的,我之前写了两本书《爱上阅读的秘密》1和2,都是专门讲这个的,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那今天呢,想尝试换个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多一个角度看待“难的事情”。


遇到难的事情,大家千万别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你没有头绪,反而会把这个“难”越想越大,因为觉得自己搞不定。


最好的方法就是归类,把你觉得难的事情整理一下,这件事上就是,问问自己,哪些书让你犯难?



我不知道大家的具体答案,但我猜测一般有这么几类。


1

无字书

大家想一下,你看小家电的说明书,是看图就能懂还是必须看文字才行。

我做过小范围测试,非常准。觉得无字书难读的朋友们,基本上都是必须看文字,换句话说,就是缺乏读图能力。

因此,觉得无字书难的朋友们,第一个建议就是让自己也成为孩子,和孩子一起进行一场视觉的冒险。

心里预期调整为,不是“我要读给孩子听”,而是“我们一起看看这本书有什么”。

没有人比孩子更会读图的,我们大人要向孩子学习。

之前推荐过的这套《欧洲经典专注力情境互动游戏书》,这套书拿奖无数,算是非常经典的无字书之一。

拿其中的一册《在海边》的内页举例,我们可以怎么开始视觉冒险呢?


基础版可以参考写作的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为什么。选择几个要素,和孩子进行对话。

进阶版:从第一眼发现的元素入手,每个人粗看这幅画,锁定的东西就会不同,那么就可以从“第一眼”开始展开对话。

比如上面这张里面,我最先看到的就是那个光着身体抱着一条鱼的人。我就会邀请小D加入我的讨论:

哎呀,你看呀,这个人的表情好滑稽,他在干嘛呢?
他抱着鱼在跑呢。好傻啊,谁会抱着鱼跑啊,他要干什么?他刚刚抓到一条鱼,急急忙忙想要拿回家吧。
对哦,你看他还穿着潜水鞋,的确是刚刚上岸呢。
哈哈,你看,他穿着潜水鞋走路的样子就像鸭子一样。一只光膀子“鸭子”拿着一条鱼。

(通常几个来回后,我会插入一点搞笑的,夸张的表情,继续让小D保持兴趣)

他拿着鱼,跑起来是这样的(模仿鸭子的样子和他紧张的表情)
但谁知,他跑啊跑,突然就。。。(指向他前面的那个人)他就踩到了一个人的脑袋,他是这样踩的,啪~啪~,那个人的脖子就歪了(哈哈哈~)
......

那今天如果你和孩子的状态就到这里了,我们就可以结束。明天可以继续再找个人物来进行编剧,甚至同样的人物还能有不同的故事来编剧。

这样一本无字书就可以反复读,聊了几个人物后,我们就可以继续进阶。可以进行锁定关键人物的阅读法。

比如这个拿着鱼的男人,我前面后面翻翻,去找到他在哪里,在干什么。于是,我们关于这个人的故事线又进一步丰满了。

那么从一页的故事,我们就慢慢展开变成了一个系列故事。

(绘本不要忘记看封面和封底,你看这个男人是不是封面也在啊,故事又能拓展了)


我个人非常喜欢无字书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可以读薄也可以读厚,是完全开放式的。

哪怕不会聊天的父母,从一本无字书开始,就能和孩子展开一段高质量的对话。

2

画风“诡异”

我买绘本快7年了,推荐绘本这件事也干了快4年。这几年不夸张地说,每年过目的绘本几千上万套,然后再会从中选择给小D的和推荐大家的。

绘本的画风的确非常广,推荐的多了,我其实也明白,最“安全”的画风是怎样的,但我仍然非常固执地和大家分享不同类型的。

我始终觉得绘本就好比饮食,多样性很关键,见世面也很关键。

哪怕这个食物我们最终选择不吃,但至少也知道这样的食物存在,而不至于以为自己每天吃的“青菜米饭”就是世界的“满汉全席”。

白希那是我现在最喜欢的绘本作者之一(我的女神!!!),但我第一次看到她的绘本时,我本能就是排斥的。

比如下面这本《澡堂里的仙女》,粗看是真的丑啊,对不对?


我买回家后并没有着急带着小D读,自己都嫌弃和抗拒的绘本,怎么可能让女儿爱上呢?

我先一个人读,读的过程中我去探究自己的内心:我为什么嫌弃这本绘本?这种嫌弃是怎样的感受?我嫌弃背后的到底是什么?

读着读着,我不自觉地想起了外婆,就是这样的身型体态,这就是老年人的真实状态啊。

我突然明白,自己嫌弃这个绘本的丑,其实骨子里还是自己对于“衰老”这件事的抵触。

原来直到读到这本绘本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其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洒脱。

后来我查询资料时发现,白希那也曾经说过,

我希望创作的人偶从体型到神情能反映出大多数妈妈的状态。电视里每天都在播放女子曼妙的身材。

但是我们有没有直视自己妈妈和奶奶的身材,正是这样的身体孕育了我们的生命,体贴关怀我们,让我们成长。

我觉得这对孩子来讲也是种非常珍贵的经验。

感受过自己真实情绪后,再来看作者的意图解说,顿时就生动了不少。



自己有了这份觉察后,如再和孩子一起分享时,我们就会更加敏感。

我关注的绝对不是“这个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这个”,而是“借由这个绘本,小D的感受是什么”。

哪怕最终小D还是不喜欢这本绘本,但是由此我们可以聊聊这是怎样的感受,什么情绪,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绘本,尤其是经典绘本,真的是非常好的帮助我们向内探寻。

感谢绘本,我现在对于害怕、恐惧、死亡、愤怒等等这些的内心洞察,真的加深了很多很多。

3

超出知识库

这一类“犯难”也很常见,常见于一些科普绘本。

父母知道带着孩子读科普绘本很重要,但拿到手后,粗略翻翻就开始心里打鼓,老母亲我也不懂宇宙啊,怎么和孩子读?


这样的情况我经常面对,那我就是在下面的三件事中三选一。

第一件事,偷懒。

有时孩子问了问题,过段时间她也就不在意了,她在意的更多是当下她考到我了,“哇,真的是个厉害的问题,妈妈也不知道呢”。

那么大家就此翻篇,也完全不妨碍我继续和她一起读那些“难”的绘本,而这个过程也让她为自己提了好问题而自豪。

第二件事,拓展。

这就是现在孩子幸福的地方啊,任何我们觉得难的、无法解释的,基本上都有绘本帮助我们。

我专门会记录一些近期小D的提问,然后自己上网搜搜,找一些相关的绘本。

当然,这样广撒网地找绘本,不是每次都是适合小D年龄的,但对我们大人来阅读完全没问题。

有的合适她的,我们再一起亲子阅读;有的不合适她的,我自己读完,学会“孩子的语言”,向她解释。


这一招对于我现在对小D讲道理、讲故事都是非常有帮助的。看多了,自然就学会了怎么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抽象的概念。

这件事可以适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今年我们的亲子日历是关于地貌地形的主题。如果孩子使用后对地貌感兴趣,而老母亲恰巧不懂,怎么办?

找绘本啊,比如《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跟爸爸一起去旅行地图绘本中国地图》,都是很好的切入点。

第三件事,延展。

这和拓展有一点点不同,拓展还是停留在阅读层面,而延展就可以变成一次活动。

这个大家肯定也很熟悉了,公园、博物馆、家里朋友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的,去亲自走一下,看一看,问问别人。

阅读就是拓展自己和孩子的认知边界,我现在对于“难的”和“未知的”会很期待,因为我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进行思维冒险。

如果我们时刻处于,孩子问我们,我们回答不上来就犯怵。

反过来,我们在和孩子聊天阅读时,肯定也是处于“考孩子“的状态,希望时刻孩子都能”答上来”。

那么自然的,我们在选择书的时候就越来越狭隘了,总是选择安全的、已知的,其实这样的收获和乐趣就少了很多。


再举个例子,最近刚推荐的《玛法达看世界》,这算是一套“国宝级”经典绘本了。

如果你抱着我要都懂,或者孩子都能听懂的状态来读这套绘本,大概率,你和孩子都会很受挫。

这套书我很喜欢啊,因为看个绘本也拓展了我的认知边界,这个6岁女孩提及的问题,我这个36岁的大人也未必都想过,长见识+1。

而对小D来说呢,并不是每一本她都喜欢,但没关系啊,借着这套绘本,我可以和她聊起了一些我们平时都不会谈及的话题,这就是长见识+2。

比如下面这个单本,她就完全不喜欢,我们目前只读了几页。读这一页的时候,我和她聊了这么几个问题:

  • 人类是个大家庭的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分别是谁呢?
  • 为什么大家都想争着当家长啊?当家长有啥好处呢?


第一个问题她就是完全瞎回答,只是展现了她所知道的国家名称。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相信这些内容,都会成为一颗种子,在合适的时候就会冒芽。

第二个问题小D展现了自己一部分的理解,她说作为家长就有权力,就能做很多小孩不能做的事情,就能指挥别人。

顺着这个话题,我们最近的日常对话里就有了,即使有权力也不能滥用,而是大家需要有约定的规则。

阅读这件事,我们不该只是被动接收,非要孩子看完某一本。

哪怕她对于某一页形成一个自己的判断和观点;又或者我们从这场对话延伸出了其他话题,那么这也是有意义的。

我们总希望孩子不畏难,勇于挑战,求知欲旺盛。但在亲子阅读这件事上,我们大人却是典型的反面例子。


5

孩子不喜欢

这个也太常见了,我经常做的一件事是,先问问自己喜欢这套绘本吗?而不是着急探究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又或者怎么让孩子喜欢。

这是我始终的观点,阅读是个人的主观体验,而亲子阅读更是让父母的“喜欢”传染给孩子的过程。

过去六年中,我们经常会发生,有一些绘本我自己很喜欢,但小D不喜欢。

那我就先自己读啊,亲子阅读并不是非要拿着这本绘本对着孩子读,才叫“亲子阅读”啊。

有不少绘本我自己读完,就可以变成日常对话的一部分。


周一分享的《引发微博上10000句对骂的“郭敬明式”不公平,每个孩子都将面对》有一条留言问:

大J我很好奇,你是不是随时都可以非常从容地、抽丝剥茧地回答孩子的任何问题?

说实话,这六年我自己积累的绘本阅读量一定程度帮助了我。比如关于孩子嚷嚷“不公平”,就有这本书。

绘本是好绘本,但当初刚买回家的时候就是属于,我喜欢,小D不喜欢的,但不妨碍我自己读啊。

虽然它的解题思路和我的不一样,但之前读的时候,我就思考了自己可以怎么和孩子解释,怎么回应。

多读好绘本,也是非常好的了解和看到孩子的途径。


好啦,希望今天的这些分享可以对大家有启发,又是很长很长的一篇,还都是收着写的。

还是那句话,我说的这些都不是标准,阅读本身也没有标准。

但如果我说的某个点,演示的某个方法恰好可以点亮你们的亲子阅读,我就会非常高兴。

今天这篇又是差不多5千字了,能够读完的,记得点个赞再走吧~

大J叨叨叨


最后,发一条开心到飞起来的消息~


这周末我和彭懿老师在上海有个线下对谈活动,我们一起聊聊书,侃侃人生。 


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如果显示无法报名就是人数满了哦,报满即停

报名成功记得扫码入群,具体信息会在群内公布。(活动后群自动解散)


我自己是彭懿老师的粉丝呢,说到彭懿老师,大家翻翻家里绘本,会发现娃很多喜欢的书都是他翻译的哦,包括我们今年开团的《科学之友》。


如果11月15日下午4点(本周日)你恰巧有空,欢迎您来哦~不过由于疫情期间场地要求,活动只限50人,对谈大概1个半小时,孩子可能会坐不住,建议父母自行前往哦。


正好如果你对今天文章谈到的亲子阅读更多问题需要答疑解惑,那这个活动就更加欢迎你了。


也欢迎大家带上我的书,如果有时间我们一起合影留念,哈哈


无法到现场的朋友们,不要着急,我的微博和微信视频号到时都会进行直播的。


觉得文章有帮助
记得点赞鼓励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