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31日, A股5349家上市公司中已有5346家半年报披露完毕。其中,495家医药股中有250家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50.5%。从内外部环境来看,医药行业整体上已有触底反弹的迹象,但作为“卖水人”的CXO行业却仍在持续下探。A股市场所属同花顺行业包含医疗研发外包的29家上市公司中,28家股价下跌(以8月30日收盘价计,下同),仅诺泰生物一家得以幸免,占比96.6%,平均跌幅39.31%。
CXO的下跌开始于2021年下半年,整个CXO行业在经历了长达三年的暴涨期之后,进入到估值调整期。但在2022年之后,关于CXO行业产能过剩、成本提高、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等危机逐一显现,2022年全年CXO公司平均跌幅超过37%,总市值蒸发超过3000亿元,2023年在此基础上,继续缩水约1700亿元,整个CXO行业总市值也只剩下了5000亿元左右。但这还不是底。2024年,CXO行业形势更加悲观,截至8月30日,29家公司总市值继续缩水2136亿元,曾经叱咤风云的CXO行业总市值仅剩下了3100多亿,不到国际CXO龙头赛默飞的五分之一。A股29家CXO公司中仅有诺泰生物股价实现正增长,其余28家都不同程度的下跌,跌幅超过50%的有5家,分别是美迪西、和元生物、博腾股份、阳光诺和和奥浦迈。A股29家CXO公司股价市值情况
诺泰生物
诺泰生物作为CXO行业里幸存的独苗,股价上涨26.26%。在其他“GLP-1”公司还在大谈“概念”、“未来”的时候,诺泰生物已经给出了实际的盈利表现。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107.47%;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442.77%;扣非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增长433.45%。在多肽技术方面,诺泰生物经过多年自主研发,突破了长链多肽药物规模化大生产的技术瓶颈,成功建立了基于固液融合的多肽规模化生产技术平台,具备了侧链化学修饰多肽、长链修饰多肽数公斤级大生产能力,在产能、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具备极强的竞争优势。如司美格鲁肽、艾博韦泰等长链修饰多肽药物的单批次产量已超过10公斤,位于行业领先水平。2024年上半年,诺泰生物开发、承接了多个CDMO创新药API项目,自主开发的原料药已销往美国、欧洲、印度、加拿大等地区,并与Krka、Chemo、Cipla、Apotex、Teva、MSD等知名制药公司达成合作关系。
股价跌幅最大的是美迪西,下跌62.74%,市值减少57.77亿元,目前的市值已不足为三年前的十分之一。
作为一家一站式综合性CXO,美迪西交出了史上最差半年报,营收下降40.23%,净利润首次亏损7023万元。美迪西将业绩下滑主要归因于医药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的订单价格下降以及部分订单的延迟执行。两项核心业务客单价分别下降24%、36.8%,反映出CXO内卷的惨烈程度。面对困境,美迪西不得不作出调整。2024年上半年,员工数量2415人,较2023年上半年的3106人减少了22%,对应的管理成本和研发成本也分别下降了15.48%、21.35%。
九洲药业
估值(动态市盈率)最低的是九洲药业,仅为12.03倍,主要是因为市场对CXO恐慌情绪导致股价大幅下跌46.39%。实际上,九洲药业业绩已连续7年大幅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7.35%,2023年净利润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但2024年上半年,受个别客户终端去库存以及抗感染类原料药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降15.07%及23.62%。但从订单量来看,九洲药业上半年原料药CDMO新增项目数同比增长14%,制剂CDMO业务新增客户近20家,服务项目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2%,有望逐步走出困境。
一直以来,关于国内CXO行业产能过剩、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风险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但在新冠疫情的掩盖下始终未曾落下。但当新冠红利消退,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离出台越来越近,CXO们的业绩才开始展现出行业本身的样子。2024年上半年,29家CXO公司合计营收425.5亿元,其中15家实现营收正增长,平均增速均值为25.08%。营收排名前五的公司均不同程度下滑,但合计营收也达到了316.65亿元,占所有公司的比重达到74.4%,行业集中趋势依旧。净利润方面,29家CXO公司上半年合计净利润73.38亿元,其中7家出现亏损(包括5家由盈转亏),仅8家净利润同比增长,净利润增速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是诺泰生物、成都先导、百花医药、博济医药和康龙化成。29家公司业绩情况(2024年半年报)
龙头老大药明康德交出了近五年来最差半年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8.64%及20.2%。这是药明康德近五年来首次出现半年度净利下滑,更是其在国内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营收下滑。然而,药明康德的这份半年报依旧展现了其作为全球CXO巨头强劲的业绩韧劲。上半年,在维持现有超6000家活跃客户的基础上,新增客户超过500家,在手订单达到431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幅度达到33.2%,创下历史新高。在美国《生物安全法案》不断发酵的情况下,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为107.1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下降了1.2%,占比依旧达到62.1%,中美脱钩并非易事。
康龙化成是营收排名前五的CXO公司中,唯一净利润实现增长的。2024年上半年,营收56.04亿元,同比下降0.63%,归母净利润11.13亿元,同比增长41.64%。营收和净利润水平都重回国内CXO龙二位置。
近年来,康龙化成频频收购、扩大产能、布局新业务,新兴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其中,临床研究服务板块实现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4.73%;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板块实现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5.49%。
同时,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5%,为超过2200家全球客户提供服务,新增客户超过360家,充足的订单为全年业绩高增长提供保障。
没有了新冠大订单加持的凯莱英,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23.7%、31.28%。2024年上半年,再次加速下滑,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滑41.63%及70.4%,基本回到2021年的水平。
在国内CXO内卷不断,地缘政治风险不断抬升的背景下,凯莱英主动开始自救。今年5月,凯莱英宣布收购辉瑞英国工厂Sandwich Site的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寻求进一步提升CDMO业务的全球供应能力。作为凯莱英海外布局的重要支点,收购Sandwich Site可以更好地获取国际药企的订单,同时利用自己国内的成本优势给其降本增效,发挥与现有产能的协同效应。
随着传统药企、原料药企、甚至Biotech都跨界进入CXO行业,整个行业开始陷入同质化竞争、赛道逐渐拥堵,CXO行业开始陷入价格战,整体毛利率也大幅下降。29家CXO公司中,有21家出现毛利率下滑,除去和元生物毛利率-24.31%外,另外20家平均跌幅达到17.35%,跌幅超过30%的包括美迪西、博腾股份、泓博医药、昭衍新药和睿智医药。
百诚医药是所有29家公司中毛利率最高的,达到了68.75%,并且还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3%。
与传统CRO公司专门接受委托研发不一样,百诚医药在接受委托研发的同时还开展自主立项研发,在取得阶段性技术研发成果后,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规划打包对外出售,并获得相应的后续研发费用。由于该模式可以缩短药品整个上市前的周期,提高药品研发的效率,推动研发药品尽快上市销售实现收益,客户愿意支付更高的溢价。因此,自主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业务的毛利率常年在80%左右,与其他公司的创新药差不多。上半年,百诚医药技术成果转化业务增长强劲,实现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52.43%,占总营收的55.23%。在利润不断下滑的情况下,CXO公司只能选择调整收缩。作为CXO行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之一,研发投入也被迫放缓。29家公司研发费用合计26.7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7.1亿元略微下滑。但是仍有超过半数的17家公司研发费用出现增长,平均增长36.68%。
作为曾经的明星CXO公司,和元生物从事基因治疗CRO/CDMO服务,对技术水平的要求更高。上半年,即使面临亏损加剧,和元生物在研发投入上也毫不手软,研发支出2908.33万元,同比增长11.54%,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25.72%。
在CDMO业务领域,上半年,和元生物协助客户新增获得IND批件7项,累计获得IND批件39项,涉及溶瘤病毒产品、AAV基因治疗产品、慢病毒产品、细胞治疗产品、质粒及mRNA产品等多个领域,累计承接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项目数量超过370项,新增CDMO业务订单超过2.1亿元。虽然仍未实现盈利,但在基因治疗领域的服务经验在国内CXO中排名前列。29家公司研发及毛利率情况(2024年半年报)
在全球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世界上很难再找到一个生物产业链如中国一样全面的国家,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很难离开中国CXO,随着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回暖,国内CXO行业也将触底回升。1. 各大公司半年报。来源: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