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脑袋的游戏
资产在进行减值测试的时候,需要比较可收回金额和账面金额。
而在计算可收回金额时,需要比较资产拿来卖的金额和拿来用的金额。
计算拿来卖的金额核心是一个公式:公允价值-处置费用,很简单。
简单的地方就难做文章。
计算拿来用的金额核心是一句话:资产未来产生现金流的现值。
单看字面意思,大概也能猜出来为了得到这个现值,需要估计资产在未来期间因使用能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和折现率。
估计多的地方就容易做文章。
那这个“未来期间”究竟是多久呢?
一般来说,预测未来现金流的期间长度不超过5年。
为什么有这个限制呢?
因为越遥远的预测越不准确。
就像越遥远的承诺越不靠谱一样,一个人现在没钱,但吹嘘说二十年后可以年入千万,你是不信呢还是不信呢还是不信呢。
其实个人感觉别说5年的预测了,能准确预测未来3年的情况都可以封神了。
所以,要预计资产未来产生现金流的现值,就需要估计未来5年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5年后资产的处置价格,然后按照一个估计的折现率将这5年的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我们来数一数,这中间涉及多少个假设。
5个现金流入,5个现金流出,1个处置价格,1个折现率。
12个假设。
这12个假设背后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参数估计。
因为在估计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时候,不可能直接拍脑袋拍个数字出来,背后得有个计算公式,不然多不严谨。
比如货车,未来的现金流入=拉货的次数*每次运货的运费;
比如游轮,未来的现金流入=座位数*上座率*客单价*航行次数;
也就是说,为了估计未来现金流的现值,需要估计大几十个参数。
那这些参数是怎么估计出来的呢?
拍脑袋的。
比如我说游轮上座率可以达到80%,凭什么是80%,而不是70%或者90%?
比如我说货车客单价未来可以每年上涨10%,凭什么是10%,而不是8%或者12%?
比如我说合适的折现率是5%,凭什么是5%,而不是7%或者3%?
说来都有点搞笑,为了让12个假设显得不那么拍脑袋,居然要拍脑袋估计更多的参数。
而这么多参数,但凡有那么几个估计不准的,结果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就这么说吧,现金流折现法就如同哈勃望远镜,只要你再推进一英寸,就能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星系。
你想看到什么星系,我就能通过调各种参数让你看到你想要的。
既然这么不准,为什么还要用呢?
嗯,因为目前也没有更好的方法。
虽然现值估计的可信度和可靠性都不咋地,但也好过什么都不做。
我是分割线
欢迎各位老铁给我来个素质三连:点赞+在看+分享!
虽然我的标题挺不正经,但我分享的都是正经的干货,欢迎关注!
PS:我早已通过CPA考试,现在重新拾起就是想把之前为了考试死记硬背的点重新梳理一遍,用会计原则和逻辑框架去简化理解,因为在我看来,会计这门语言自身是有很强的逻辑性的,死记硬背的后果是就算一时通过了考试,考完后也会忘记得一干二净,更何况死记硬背情况下,大部分人还无法通过考试。
探寻本质的过程是痛苦并快乐的,我的理想是能帮助一小撮人更好地通过考试,而且能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工作上,同时赚一点小钱满足我的生活所求,这就是我这么一个俗人的最大心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