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CPA最好的方法是自上而下
学CPA有两种方法:
1.自上而下
2.自下而上
所谓自上而下是先搞懂大框架和整体逻辑,再去填充细节的分录和一些特殊的例外情况;
所谓自下而上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分录记住,原理和逻辑到最后再理解。
这两种方法我都用过,第一年考试时我用的是方法二,备考半年考2门,也就混了个飘过的水平;第二年考试时我用的是方法一,非全职备考3个月,4门基本都是70+过。
其核心就在于,用方法二,脑子里塞满了各种分录、各种公式,但因为不理解原理,所以极容易混淆,也不容易记住,而使用方法一,大框架和原则逻辑理解清楚后,即使细节的东西一时忘记了,也能很快根据框架和原则逻辑推出来。
二者,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所以大家看我写的文章,主要是以原理为主,而不是把分录罗列出来让大家记住,分录记住了又如何,无法灵活应用,学到的就是死知识,一变就什么都不会了,就算侥幸通过了CPA考试,到工作中也是一脸茫然。
我们今天来看看或有事项。
我还记得当年我学习的时候,就是把概念、确认的原则等等抄下来,然后拼命记忆,期间各种记混、出错我就不说了,都是泪。
其实或有事项本质就是一句话:
或有事项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但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事项,它包括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当或有资产基本确定能收到且金额能可靠计量时,可以确认为资产;
当或有负债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且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时,可以确认为预计负债。
或有事项定义中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有两层含义:
1.是否发生不确定;
2.如果发生,金额是多少不确定。
而不管是资产还是负债,能确认在报表中的都无法接受“是否发生”和“发生金额”这两个要素具有高不确定性。
注意,这里说的是不能接受高不确定性,不是不能接受不确定性。
各位老铁学过数学都明白,只要发生概率不是100%,那都是不确定事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发生概率小于100%的事情都没有意义,都不值得确认。
因为不确定本身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就像中国的中产阶级也是有很多层次的,并不能一概而论。
高不确定性指的是要么发生概率极低,要么发生金额很难合理估计,这种情况如果都能确认进报表,那会计也不必叫会计了,直接叫编辑得了。
低不确定性指的是发生概率大,且金额能合理估计,这种就可以确认进报表。
毕竟,我们的会计报表本身也是充满了各种估计的,将靠谱的估计列入表内,不太靠谱的估计披露出来就可以了。
举个极端例子,我们会计报表还是根据持续经营假设编制的,而这个持续经营假设也是个不确定事件,说不好公司在年内就遭遇什么天灾人祸倒闭了,那我们就要因为这种不确定性而把会计报表都按照清算基础来编制吗?
扯远了。
我们看或有资产的确认条件:
1.基本确定能收到:指的是发生概率超过95%
2.金额能可靠计量:指的是能收到多少经济利益能合理估计出来
我们再看或有负债的确认条件:
1.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指的是发生概率超过50%
2.金额能可靠计量:指的是流出多少经济利益能合理估计出来
各位老铁可以看到,不管是能被确认为资产的或有资产还是能够被确认为负债的或有负债,发生概率都比较高,起码都大于50%了。
而确认这些有较高概率发生的事件,能更好地反映经营的实际情况。
有老铁可能问了,凭啥负债发生概率大于50%就能确认,而资产得发生概率高于95%才能确认?
这就是会计处理的不对称性了,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谈谈那些年的不对称处理,本质上还是谨慎性原则,宁可低估资产,不能低估负债。
我是分割线
欢迎各位老铁给我来个素质三连:点赞+在看+分享!
虽然我的标题挺不正经,但我分享的都是正经的干货,欢迎关注!
探寻本质的过程是痛苦并快乐的,我的理想是能帮助一小撮人更好地通过考试,而且能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