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中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导读 · 2021.12.17
2021年12月9日,第十三届深圳学术年会主题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城市社科院第三十一次院长联席会议在深圳举行,大会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人文学院代行院长、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中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的主旨演讲,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一个主题,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的成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前提的。本文内容整理自该演讲。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个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包围城市。因为马克思主义产生在西欧,有它的时代背景、地理背景,所以当时欧洲的革命主要以城市为中心。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以广州等城市为核心进行革命,但是失败了。直到毛泽东同志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才开始成功走出第一步。第二,武装斗争。马克思肯定巴黎公社的实践,但是是鉴于当时欧洲的情况,他也提倡议会政治。中国共产党人很早就意识到必须搞武装斗争,否则很难在现有政治框架下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第三,人民战争,统一战线。由此,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成功道路。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再一次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变了中国的贫穷面貌,使中国富起来了。邓小平同志认为,市场就是一种推动经济发展的工具,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可以使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发明,因为之前所理解的计划经济是不要市场的。国家和市场要一起发挥作用,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可以将其总结为三个可持续: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可持续的社会稳定,可持续的制度支撑和引导。今天我们尽管成功实现了这三个可持续,但是如何往前走,如何通往2035年,如何通往2050年呢?我们仍然需要花大力气,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且需要更彻底、更全面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图源:视觉中国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一条主线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以史为鉴,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但是在社会层面,我们还存在很多认识问题,思想还不够解放。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区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整套社会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作为实现其所提倡的价值的方法,也就是目标和工具之间要分清楚。马克思主义是一套普遍基本原理,但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方法受制于当时的欧洲历史条件。我们必须注意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方法之间的区别。
我们要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体系,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但是必须找到符合中国现实条件的方法。中国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从实践经验层面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些实践经验和贡献没有体现在理论和认知上。现在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系统总结中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至少在三个重大领域中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非常重大。
第一,中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贡献。
中国成功地发展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宪法》规定的。但是社会上不见得有这样的认知,一些人动不动就妖魔化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的发展。这是思想上没有纠正过来的结果,也是教条主义式的马克思主义、本本主义式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强调私有制产生的问题,这是基于欧洲当时的历史情况。近代欧洲,从法国卢梭开始就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才能实现社会公平。但在欧洲还出现了“另一个极端”,即强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纯粹的私有制并没有解决问题,这体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今天面临的各种问题上。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验看,纯粹的公有制也是没法解决问题的。
对此,中国有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从一开始就不走极端。中国很早出现的井田制,就已经开始考虑把公有制和私有制结合在一起。中国现在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产权制度的最大的贡献,更是对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第二,中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贡献。
马克思根据当时欧洲的经验认为,国家就是资本的代表和代理人,所以马克思把国家界定为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国家。这个论断在当时的西方是正确的,因为当时的议会、国会都是由资本家和商人构成。中国不一样,国家政府代表着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马克思认为,从长远来讲,消灭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才可以实现社会公平。但是从现实经验来看,在经济领域,只有通过强化国家力量才能实现社会公平。马克思说国家是资本的代表,所以国家越强,社会越不公平。中国刚好相反,国家越强,社会越公平,因为国家政府有能力调节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过去40年发展的经验来看,国家能力和社会公平之间的正向关联证据是非常充分的。
第三,中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贡献。
在革命时代,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正确的,因为革命往往意味着一个阶级反对另外一个阶级,但是,在和平时代,没有一个政党会搞阶级斗争。在和平时代,任何政党的目标都在于阶级调和,化解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实际上也做到了。这么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经济利益走向多元化,社会利益也走向多元化。借助我们的制度优势,人大系统、政协系统等,中国共产党在体制内能够协调不同的社会经济利益,而西方却陷入了阶级斗争。
图源:网络
展望未来,共同富裕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也是马克思主义要实现的目标,是一个世界性的议题。深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要把深圳的故事讲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故事讲好。
(本文内容原载于《深圳特区报》)
编辑:GBA Review 新传媒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