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包宏:“拜登经济学”为何陷入沉寂 | 经济观察

包宏 大湾区评论 2024-02-20

编者按 ·  2024.01.05


于2023年6月首次被拜登本人“认领”,并在8月被确立为2024年竞选标签的“拜登经济学(Bidenomics)”近期似乎陷入了沉寂。其中缘由或许可以从近期的民调中得以“窥见”。


本文认为,“拜登经济学”是美式国家资本主义重新崛起的表现,但在当下高通胀、高利率和高负债的宏观环境下,其似乎很难达到“罗斯福新政”的高度。值得探究的是,当前美国对于新自由主义的矫正对于其他经济体的宏观政策路径有何参考?




美国民众对“拜登经济学”并不买账


《金融时报》在2023年11月公布的一项民调数据显示:近70%的选民认为拜登的经济政策要么损害了美国经济,要么没有影响,其中33%的人认为拜登总统的政策“对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害”。此外,只有14%的美国选民认为他们现在的经济状况比拜登上任时更好,这一数据远远落后于类似的民调在特朗普时期高于30%的水平。


在美国三季度经济超预期增长、就业数据强劲的背景下,是什么造成了美国民众如此脱节的体验感?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是由James Sheridan及其兄弟于1888年创办的世界著名的国际性金融媒体。该报为读者提供全球性的经济商业信息、经济分析和评论,图为金融时报实拍(图源:BBC)



通胀是最重要的因素


即使美国今年的经济表现比大多数其他经济体要好,普通美国人对自己的生活水平却并不这么认为。对他们来说,“拜登经济学”就是使食品和其他日常必需品大幅上涨的代名词,因为新冠疫情后通货膨胀仍然处于历史高位。美联社和芝加哥大学NORC在2023年10月的一项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他们的家庭开支在过去一年中有所增加。近期许多其他主要民意调查也显示,特朗普在经济方面的支持率大幅领先于拜登。


在这种趋势下,令拜登和民主党愈发担忧的是,选民在未来仍会对美国经济持悲观态度,并将责任完全归咎于拜登。


当前,许多民主党议员以及一些民主党智库都在通过公开表态,劝说拜登团队认真思考是否要改变对拜登经济政策的阐述方式。例如,民主党进步团体进步变革运动委员会(PCCC)联合创始人格林(Adam Green)称,民主党的竞选信息应该是“承认民众正承受痛苦”,而不是“假装已经取得了进展”。而根据美国媒体AXIOS的消息,由于民意调查显示该口号无效,民主党国会竞选委员会和众议院多数派政治行动委员会这两个主要筹款机构也在社交媒体和新闻稿上避免使用“拜登经济学”这一口号。


美国总统拜登于2023年6月28日在芝加哥发表经济讲话,宣传自己的“拜登经济学”(图源:美联社)


“拜登经济学”的实质?

美式国家资本主义的重新崛起



如果将“拜登经济学”进一步拆解,并结合历史视角来看,那么不难发现拜登政府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寻常”的政策道路,这也是导致民众体验不佳的原因。



不寻常的逆势扩张


拜登上任以来,先后推出了总规模近4万亿美元的《美国救援法案》、《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芯片和科学法案》以及《通胀削减法案》,重点扩大了社会福利、基础设施以及科技产业等领域的支出。


通常情况下,美国政府的财政扩张基本都出现在失业率高企等经济下行时期,但在当下劳动市场火热、经济增长强劲时选择加大财政投入则十分罕见,这无疑会增强通胀的黏性并恶化政府财政状况。


图为2023年11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总额约1万亿美元的跨党派基础设施投资法案(图源:新华社)



对罗斯福新政的“刻舟求剑”


拜登及其团队常将“拜登经济学”与罗斯福新政一起比较。


其一方面将里根时代兴起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视为当前美国一系列经济与社会问题的产生根源,尤其认为“由市场自由分配资本”的理念是失败的,结果只是给私人投资者带来最高回报,却忽视了收入分配、气候变化、产业链转移和地缘政治脆弱性等重要问题。


另一方面则“以罗斯福为学习榜样”,强调加强政府对市场干预的力度,通过利用监管、税收、财政支出、产业战略等手段实现经济增长、科技与产业竞争力提升以及美国内部贫富差距缩小等多重目标。


这是2022年5月17日,学生在纽约大通银行总部外集会,抗议石油投资并呼吁关注气候变化(图源:澎湃影像/IC photo)


然而从一战结束至今,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总体上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范式转变且均是因为经济运行出现了严重问题。


第一次是在上世纪30年代,1929年出现了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使美国政坛对于是否继续执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反思与争论愈发激烈,并以提倡国家干预主义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而告一段落。罗斯福上台后便以“救济、复兴、改革”为口号开始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其背后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理念。后来由于美国从1969年起出现了长达十余年的滞胀,引发了美国经济学界和政策界对凯恩斯主义的广泛批评。随着供给侧经济学的支持者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强调减少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开始全面替代国家资本主义。


观察此次“拜登经济学”的提出背景,则更多是基于美国对自身竞争力和经济安全的担忧,尤其是应对来自中国的外部压力,而非解决国内经济危机。


所以说,尽管拜登政府希望能取得与罗斯福新政一样的成就,但其面临的诸多条件与上世纪已完全不同。而在当前棘手的高通胀、高利率和高债务环境下,拜登经济学实施的效果充满不确定性。



高利率下的美国经济

金融风险正在集聚


通常,高利率主要通过信贷、股市、债市等渠道进一步传导至实体经济。但是在美国服务业占80%、私人消费占70%的经济结构下,高利率的影响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不过,目前处在21世纪高位水平的联邦基准利率,正在对美国金融系统产生冲击,不排除诱发“黑天鹅事件”。



(一)美国政府的债务问题


在当前拜登政府持续扩大政府支出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债务的上升速度远远快于政府收入的提升,美国财政部于1月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公共债务总额历史上首次达到34万亿美元。与此同时,当前的利率水平还在使政府的利息支出和赤字不断扩大。若仍没有有效解决方案,“政府停摆”等危机将不断上演,成为引发市场恐慌和加大不确定性的因素。



(二)美国商业地产的债务问题


据日本经济新闻统计,美国面向商业地产的贷款余额从2010到2023年膨胀了2倍,其商业地产规模已接近20万亿美元,达到名义GDP的9成。随着利率升高和需求降低,当前美国办公楼的空置率已接近20%,为2011年以来最高。商业地产贷款“借新还旧”已变得越来越困难,而2023年和2024年将分别有逾5000亿美元贷款迎来偿还期。此外,还有约1万亿美元的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也将面临压力。


图为由于美国2022年8月份通胀高于预期,2022年9月13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大幅下跌(图源:新华社)



(三)美国商业银行的巨额投资亏损


由于债券价格和商业地产的大幅下跌,美国银行资产端已经积累约6500亿美元的未实现损益。若不是美联储在硅谷银行事件后提供了无限的流动性保护,该部分潜在亏损将直接造成更为严重挤兑事件。但从根本而言,硅谷银行危机出现的原因并未有显著改善。历史经验显示,美国经济金融风险具有高度的外溢性,我们也要做好相关的防范准备。


如果说“拜登经济学”塑造着美式国家资本主义,那么这种国家趋于深度干预经济的方法与美国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出现了较大的偏离。尽管自里根开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导致了美国社会的分化,但美国依然是资本主导,社会还没有准备好接受过多的国家干预,且不说“拜登经济学并没有给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能够体验得到的好处。看来,任何国家在寻找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平等方面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不存在一条绝对正确且“一劳永逸”的道路。


本文作者


包 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事务研究院研究员。

*原创声明:本文版权归微信订阅号“大湾区评论”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部分或全部内容,侵权必究。公众号授权事宜请直接于文章下方留言,其他授权事宜请联系IIA-paper@cuhk.edu.cn。


GBA Review 新传媒

校对 | 覃筱靖

编辑 | 王祺丰

审核 | 冯箫凝 袁浩延


往期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包宏:“拜登经济学”为何陷入沉寂 | 经济观察

包宏 大湾区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