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克勒|美食之都里的平行宇宙
对于这个栏目的命名,同事们提过“都会吉普赛”、“一线漂流瓶”、“城市漫游者”等等,都被我否了。这些词组虽然比十几年前“北漂”这个词少了辛酸多了潇洒,但仍然太“做客”了,没有体现出这些新移民在做客、打拼、奋斗的同时,也铸就了这个城市的现在。比如,你昨天到达上海,今天的上海就包含了你带来的改变。直到何编辑给出这个“新克勒”,让我觉得有趣。“克勒”本身来自英语、却加了个“老”字成了上海话的词汇,现在我们换个“新”字试试它变化的味道。
去年读了一本《上海史》(白吉尔著),赞叹这个城市独特的发展历程。我们的这个栏目之所以选择以上海开篇,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在短时间内(1850年代到1920年代大约70年)迅速由不同批次移民构建而成的国际大都市:第一批广东人、第二批福建人、第三批浙江人、第四批江苏人、第五批安徽人,还始终伴随着外国人。而且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对于“外国人”,只有上海能分得清英国、法国、美国等等…
所以看每一个新移民对都市的贡献,以及去看他们对这个“新家”的观察、思考和融入,以上海开始,就特别有意思。当然,我们也会关注到北京、广州、深圳,它们各自都有独特的新移民的鲜明特点。中国的大趋势是进一步的城镇化和城市带形成,在个人层面,最鲜明的体现就是形形色色的都市新移民。例如今天的上海,实际常驻人口的约40%是第一代新移民。
著名经济学家金刻羽曾经在商业周刊中文版CITYLAB的开幕论坛上做演讲,她指出国内居民迁徙和更换居住地的流动性,比西方国家还差很多。而一旦这个指标被激发,将释放很大的经济潜能。这正是CITYLAB关注都市新移民的动力。
李剑 2022年4月1日
于上海浦西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