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州,核酸经济第一城

李好 CITY来不 2022-06-27

晚上八点的上海街头,王涵带着女儿路过静安公园,看到门前有快速核酸检测点。她们扫码、排队,五分钟后完成了检测。不出意外,明天早晨六点左右,她就会收到核酸检测结果。“要是过了‘保质期’哪里都去不了,”她说,保质期是上海人的戏谑,指72小时内有效核酸,“幸好现在检测还算方便。



常态化的核酸检测正在成为各大城市的“抗疫”标配。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要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
在核酸经济背后,是检测实力的强大。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中国每天核酸检测的能力已经达到单管每日5700万管。巨量核酸检测需求让独立第三方检验中心(Inde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y,简称ICL)迎来了快速增长,这些机构不仅协助和分担医院检验,还直接面向市民开展检测服务。


那么,哪个城市从核酸经济里受益最多,检测经济的第一城?答案不是北京、上海等传统医药重镇,也不是新晋生物医药之都苏州,(该城市集聚了超过4300家以上的生物医药公司,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而是更南部的广州。
在医药行业有这么一句话:“疫苗看北京,检测看广东。”
其实,这句话概括了国内新冠疫苗和检测领域的城市格局。当北京凭借科兴等公司占据新冠疫苗绝对市场时,广深引领下的广东新冠检测A股上市企业达到10家,占总数三分之一,拥有金域医学、达安基因两大龙头的广州也成为无可争议的“检测冠军之城”。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中国内地核酸检测上市公司排行榜上,广州在以核酸检测为代表的医学检测产业上位居全国第一,占据全国份额四成以上。除了有万孚生物、和信健康、华银医检等一批领先的检测企业,更拥有两大行业龙头金域和达安。其中,金域不仅是中国第一,也是全球第一的检测机构。据该公司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11月,金域医学完成了2.2亿份核酸检测,属全球第一;2021年,金域医学实现营业收入119.43亿元,同比增长44.88%,归母净利润22.20亿元,同比增长47.03%。由于基本面向好,多家机构予以新冠检测行业公司“买入”或“增持”评级,西南证券分析师杜向阳指出,金域以临床和疾病为导向,重点支持神经变性疾病、移植、免疫缺陷病等检验技术能力建设,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给出“买入”评级。
值得一提的是,金域和达安都是我国校办企业的优秀代表。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金域此前曾是广州医学院的校办企业,1992年到200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在此担任院长。1988年,随着市场经济冒头,广州医学院筹建校办企业,金域也由此起步,并随着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的起步迅速发展,发明专利授权及申请数量超过700个
达安基因则依托于中山大学,其成立于1988年,于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时,是当时唯一一个上市的医科高校企业。广州形成了医学检测机构集群,如该城市的微远基因是首个检测出SARS-CoV-2(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医学检验机构。该公司创始人李永军是香港科技大学生物信息学硕士,拥有12年病原微生物领域研发、运营、战略管理经验。曾任华大基因病原事业部高级总监;多名高管有中山大学的求学经历。据微远基因创始人兼CEO李永军介绍,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累积超过3万例病原宏基因组学大样本数据,已初步完成感染精准医学领域的关键性产业链布局。
早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广东在ICL领域的发展就领先于全国其他省份。根据《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和健康界、独立医学实验室资讯,中国各省地区公立三级医院与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分布情况中,广东一骑绝尘,以近350家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中国第三方检测行业起步较晚,国内约 95%的检验业务由医院检验科完成,第三方检验的渗透率不足 5% ,且市场集中率把握在迪安诊断、金域检验、艾迪康、达安基因四家龙头企业手中。突然爆发的疫情,位于广州的金域、达安等公司抓住了扩张机会。除了两大巨头,另一“广州代表”万孚生物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成为国内首批正式获准上市的三种新冠病毒抗体现场快速检测试剂产品之一。该试剂盒刷新了检测技术对人员、场所以及时间限制,15分钟即可出结果,远超国家对现有检测产品“30分钟出结果”的考核指标要求。广州在ICL领域厚积薄发,抓住了检测行业发展的机会窗口,由此成为“核酸经济第一城”。
核酸产业链分为上游的抗原、抗体、高分子耗材厂商、中游的试剂生产商、下游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等。核酸产业让民营企业得以受益来自于政策松绑。2020年4月18日,国务院发文明确独立医学实验室在新冠病毒检测中的参与方式,并首次提出“委托给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实验室”。因为常态化核酸检测对各地的检测基础设施以及各种资源不足问题提出了较大的考验,而第三方检测机构则可弥补公共检测资源不足的问题。根据深圳卫健委披露的信息,采样方面,疫情早期通过区属公立医院人员调派采样人员,容易导致医护人手不足,影响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后期各区采取区属公立医院及社会办医院派人、购买第三方采样服务等方式,组建采样队伍参与核酸采样工作,很好地缓解了医务人员采样压力。
当疫情让众多行业受到重创,核酸检测机构是少有的受益于疫情的领域,然而该领域也出现了众多乱象
5月29日下午,平安北京发布情况通报,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北京警方已对该实验室立案侦查,将其法定代表人张某某等人查获;
5月14日,北京市房山区的朴石医学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被房山区卫健委吊销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除了北京,今年以来已有上海、合肥、福州和郑州等5地的多家核酸检测机构被立案侦查、通报或处罚。而导致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被立案调查的原因有漏检、违规混检、伪造核酸证明等。关于这些案件的详细信息,少有权威的公开信息。有多位专家表示,检测机构在承接大规模核酸检测任务时,事先并未预估好自身的核酸检测产能,最后为了抢时间,忽视对质量的控制,而疲于应付任务,导致出现一系列乱象。元码基因创始人、CEO田埂表示,目前,在北京已有实验室因为盲样检测不合格被停止执业,其中不乏有业界口碑不错、检测经验丰富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北京、上海等城市则通过组织飞行检查、质量抽查等形式,把握核酸检测质量。
早在2021年,不少核酸检测的乱象已经爆出。1月,河北省邢台市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称,负责隆尧县第二轮核酸检测的济南华曦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涉嫌谎报检测结果。该公司一位负责人在样本尚未检测完成的情况下,向县卫健局谎报送检样本全部为阴性。
除了检测乱象,持续走低的核酸检测价格也意味着企业利润空间会面临一定的天花板。截至2021年底,核酸检测费用已从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期间的200/人份下降至不高于40元/人份。4月以来,国内有多个省份再次下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国务院及国家医保局于4月发布《关于降低新冠病毒检测价格和费用的通知》,要求核酸检测单人单检价格不高于每人份28元,多人混检价格不高于每人份8元。上述调价政策均强调社会检测机构应“体现保本微利、质价相符,不得借疫生不义之财,倡导参照当地公立医疗机构新冠核酸检测价格”。
根据“健康界”表示,目前的集采价格水平已接近试剂企业成本线。此外,从事核酸检测的企业,这两年的应收账款金额大幅走高。4家头部涉核酸检测服务的上市公司,2021年累计应收账款达170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90%以上的应收账款账龄在1年以内。今年一季度末,这一数字增至223亿元。但这并未阻拦更多公司进入这一行业。天眼查数据显示,国内已经有超过3400家检测、试剂企业,仅医学检测机构至5月底今年以来已新增145家。2021年新增医学检验相关机构437家,年度增速高达25.1%,为历年最高。
核酸检测并不只限于新冠病毒检测。
核酸检测主要是检测样本中的病原体核酸序列,它还被广泛用于肿瘤基因检测、遗传病检测、产前筛查等多个领域。广州也于近日发布国内城市首个针对医学检验细分行业领域的产业政策——《广州市关于加快推动医学检验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根据这一规划,广州力争打造千亿级医学检验产业集群,培育3-5家百亿级创新型龙头企业及一批细分领域冠军企业,全面提高体外诊断产品的创新研发水平与医学检验服务水平,建设医学检验产业高地。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猴痘疫情暴发预警后,万孚生物迅速响应,投入猴痘病毒检测产品研发。5月25日,万孚生物猴痘病毒检测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我们将积极支持各国对猴痘病毒防控的需求,持续为全球防疫贡献力量,不让生命等候!”该公司这样表示。
尽管北京、上海等城市生物医药实力仍然雄厚,但广州仍然有机会在医学检验领域里建立自己的声望,成为生物医药行业的又一座关键城市。
撰文:李好
编辑:何文霞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版式∶ 张烁

欢迎转发,如欲转载、合作等,请联系∶
hewenxia@modernmedia.com.cn

更多City的内容请点击:


日本公厕将被拍成电影


疗愈疫情PTSD?我们要学会忘记一头北极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