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性别梦推荐】“我就是不爱具体的人”

无性吸引之声 性别梦GenderDream 2023-08-28

文|文灿


(本文根据受访人季悬的经历而写作)


在接触到“纸性恋”一词后,季悬明白了无性吸引是怎么一回事。


当她开始回顾自己的两段恋爱经历时,她才发现自己那时的表现与半性吸引(半性恋)贴合。


对于亲密关系,季悬会有防备心。


她需要用比较长的时间来确定自己已经非常了解对方,也需要培养足够的感情,才能接受更进一步的关系,才会向对方敞开更多的自己。


“在感情很好的基础上,至少对之前交往的对象,我都没有出现很难感受到性吸引的情况。”


当半性吸引对感情不造成阻碍时,一段亲密关系也依旧会面临别的问题。


注:我们正推动将“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相应地,“半性恋”正名为“半性吸引”),以促进大家认识到Asexual是关于从不或很少感受到性吸引的议题,并避免性吸引与浪漫吸引的混淆。大家可在本公众号底部菜单找到关于推动“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的倡议理由书。


Photo by Michael Fenton on Unsplash


不安


高三时,季悬和熟知多年的竹马A在一起了。


暑假过去后,A到外地上学,俩人就此异地。和所有热恋期的情侣一样,俩人甜蜜黏糊,恨不得手机就绑在身上,充电宝24小时备着。


发信息、叫外卖、打视频,即便素面朝天,蓬头垢面,也还觉得对方好看得不得了。


大二的某一天,A出现在季悬的实习公司,这令季悬感到惊喜。晚上回季悬学校,在操场散步时,A突然对季悬说异地好辛苦,想分手。


听到这个词的季悬一瞬间愣住了,没有悲伤难过,大脑只剩下一片空白。


“后面真真正正对他跟我提分手这件事情有意识以后,我有种哽着的感觉,也很生气,而且莫名其妙的胜负欲占据上风。


“我觉得就算我不想跟他分手,我也不能表现出来,就假装很淡定地答应了。”


后来,在一次朋友聚会上,A习惯性地照顾季悬,这让她感到生气。


“我当时不明白我自己难受的点是什么,也找不到表达自己需求的立场。


“因为我觉得他就是那样的性格,他本来就没有错。而且他做的这些事情,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一种可以夸奖的闪光点了,我让他不要这么做的话会显得很无理取闹。”


后来的女友Z解开了季悬拧巴的状态。她告诉季悬“自己的需求才是第一位”——如果觉得不舒服,那就可以拒绝,哪怕是善意的帮助。


“我以前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我觉得面对无可指摘的好,自己就算不舒服,也很难去拒绝。


“我不敢正视自己的需求,也不敢坚定地表达出来。”


现在回想起来,季悬发现自己把A想象成完美伴侣,而在某种程度上,她也以完美伴侣的身份要求着自己。


异地恋其实让她有些患得患失。她无法确认A的真实生活状态,A也难以体会到她不安的情绪,而她希望他能主动一点来告诉她自己在做什么。


然而,当时的季悬装出若无其事、大度包容的样子,告诉对方“我不怀疑你,我不会乱吃醋,更不会限制你的正常社交”。


面对一些细节问题,她会为其寻找理由将它合理化——她不想在他面前表现得斤斤计较。


季悬曾有想要和他沟通的想法,但这种想法产生后,她会先把它压下去,反反复复。


季悬纠结着措辞,因为一些令她感觉到不舒服的点都太过细小,她无法开口诉说自己的需求。


在这反复纠结的过程中,沟通的想法最终被磨灭掉了,而季悬也给他找好了理由,完全体谅了他的辛苦。


“因为当时他确实是蛮辛苦的。我很怕在种环境下,我揪着这些细节去跟他闹,去要求他,会不会有点过分,会不会让他觉得有压力。”


但季悬并不喜欢这种纠结的状态。她已经不喜欢跟他在一起时的自己了。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作别


季悬的第二段恋爱很理想,也很健康。


季悬和Z是高中同级校友,升入大学以后在活动中再次重逢。


Z总是能带给季悬醍醐灌顶的感觉。季悬喜欢和Z待在一起,也喜欢跟她在一起时自己的理智状态。


Z和季悬表白那会儿,她们正在山顶上。当得知Z从高中开始就暗恋自己时,季悬一下子记起了过往许多与之相关联的细节。她有些心疼Z。


但季悬并不想稀里糊涂地就答应Z,因为她不确定自己到底是异性恋还是双性恋。


季悬想起她期待能够见到Z时的心情,而这样的心情与以前期待和A见面的心情是相似的。她有些困惑了。


山顶的风凉飕飕的,在沉默思考中,季悬打了个喷嚏。Z突然笑了,气氛在松动。车灯从侧面打在Z的脸上,季悬望着Z的笑颜,大脑空白。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季悬做了许多关于女同性恋的功课。


“如果我真的男女都喜欢的话,那我是不是双性恋者?”


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季悬看到了很多关于女同爱上“直女”,而最后被“直女”伤害的帖子。她害怕自己也变成故事里面的那种“直女”。


季悬去咨询了学校的心理老师,之后老师告诉她:“不需要过多地纠结性取向,只要你喜欢那个人,那就去喜欢好了。”


于是,季悬开始纯粹地去考虑自己喜不喜欢她,想不想跟她在一起。


当思考跟她有关的事情以及跟她在一起的感受时,季悬觉得自己确实可以接受。她期待能跟Z有更长久的关系,有更亲密的发展。


季悬坦诚地告诉Z自己这半个月以来的思考。


Z并不觉得季悬想要尝试的行为是不道德、不负责任的,也不觉得这会伤害到她;相反,Z认为季悬在很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取向。


季悬和Z在一起后,Z从未刻意地、一板一眼地和季悬讨论取向问题。她只是不着痕迹地观察季悬对亲密接触的接受程度,从而把握自己行为的尺度。


她们依旧像从前一样去看艺术展览,也会就此讨论相关的话题。Z自然地引导着季悬。


“她拓宽了我的认知,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剖析。”


Photo by Joe Ciciarelli on Unsplash


但隐藏于这段美好关系下的“炸弹”,在人生的分岔路口被引爆了。


她们对于未来的步调没有办法做到一致,当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时,季悬意识到她们无法像从前那样,只是待在在象牙塔里面聊文学谈艺术。


她们不再那么无忧无虑了,对于和彼此有关的未来规划,她们都选择了回避。


大三时,Z拿到了公派留学的名额,未来会有很大希望在国外发展。


在纠结了几个月后,Z告诉了季悬这件事情。


季悬觉得人是独立的个体,个人的发展高于情侣关系,在重大事情的选择上面应该先照顾好自己,这比盲目为对方牺牲要好得多。


季悬鼓励她出国,因为出国对Z来说才会是更好的选择。


后来,季悬意识到公派留学的选拔肯定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Z其实很早就在计划自己未来的发展。


“Z属于目标导向型,她会很清晰地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自己的计划和目标。


“她总是能够保持冷静,条理分明地去分析每一件事情的真正关键点是什么,怎样能够解决问题。这是她的处事风格。”


季悬则放弃考研,在大四准备实习和毕业论文。


“毕业后工作怎么办?如果要出柜,我要如何跟家人沟通?若是隐瞒着,那我会面临家里面的催婚催生。


“面对诸如此类的各种各样现实问题,我有点逃避,没有去想这些问题,就只想当下跟她在一起开心就好。


“我没有在想我跟她的未来,她也没有去跟我讨论未来。”


当分岔路的节点到来的时候,她们就这样走上了两条不同的路。


季悬不愿因为现实因素导致俩人变得生疏,甚至覆盖掉以前在一起时的美好记忆。在Z出国后不久,季悬提出了分手。


季悬和Z以前经常去的Live House(现场音乐场所)附近。本图拍摄于季悬向Z提分手前,当时季悬自己去看了她们本来想一起去看的那场演出(出来后拍下了这张照片),那时Z已经在国外了。图片由季悬提供


与自己对话


如今,季悬偶尔会产生认识一下有趣之人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在现实面前往往显得疲惫。


单休、跨行业、工作强度大,进入职场自嘲为“社畜”的她主动地回避着所有不必要的社交。


在周末,她喜欢宅在家里看书,打扫卫生,陪猫咪玩,偶尔会出去看看电影。她更享受与自己独处。


“我还喜欢一个人去废弃工厂探险。那儿很空旷,没有人,都是植物,甚至有小动物。


“你看它已经又脏又破的了,但太阳一照下来,你就可以看见绿叶带来的生命力。”


在季悬看来,成年人的社交有些功利。这种功利不一定指利益、资源,而更多指向人们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关系,交什么样的朋友。


于是在认识初期的时候,人们就会快速判断自己要不要跟这个人维持联系,尽管那时所能接触和了解到的面是很有限的。


“我现在觉得花费大量时间,去从认识的人里面筛选出那么几个想要深交并且维持一段关系的人,所要消耗的时间、金钱、精力以及情绪成本都太高了。


“我就顺其自然地把我以前读书时独处的倾向提升了级别,直接从源头开始回避,即便有人约,我也都会找各种理由推掉。”


尽管季悬依旧会被虚拟的、想象中的浪漫桥段打动,但她并不期待这样的桥段发生在自己身上,也无法想象与现实中具体的人产生近距离的连接。


从前的她会选择妥协,会合理化具体的人与想象中的人之间的不一致,以达到内心的平衡;但现在,季悬能更理智、更清醒地看待自己的“想象”和自己对“想象”的心态。


“我就是不爱具体的人,我所有的浪漫想象本来确实就可以不需要任何一个具体的投射对象。


“那前面说了,我对具体的某个对象产生性吸引、性唤起需要有深度感情联结,而我不喜欢具体的人,那性吸引自然无从谈起。


“而且我单了好几年,真的觉得这个状态很好、很自在。”


季悬的猫。图片由季悬提供


END


欢迎扫码联系社群专员加入社群



无性吸引之声

关于无性吸引(无性恋),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