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梦推荐】跨性别群体与TA们的名字
文|小猪
名字・身份・寄托
对跨性别群体来说,出生时被指派的名字和自身的性别认同时常会出现不相符的情况。
考虑到不少中文姓名带有明显的男性或女性色彩,很多跨性别者会为自己取新的名字。
图片来自网络(下同)
结合船思Transtory专栏下百余篇故事里约30多段涉及姓名意义的自述/再述,笔者想要大致思考一下,华语跨性别群体的成员是如何为自己寻找新名字的。
考虑到国内修改证件的困难和性少数社群交际上的开放文化等因素,这些故事里提到的名字有的更接近身份证上的姓名,也有的显得「不正式」,但它们对受访者显然都有很深的意义。
对此去进行总结,也可以展现出取名问题上跨性别社群内存在的复杂和多样。
首先,许多名字会在文字层面上表达丰富的意义。
较为常见的两类是用名字里面的汉字寄托对自己未来的期待,或用它们象征过去的经历和进行自我接纳。
这些名字可以是幽默的,也可以充满希望,但也有的令人心酸。
很多伙伴也会从外界获取启发,借用电影、文学、神话、同人等作品中各种形象的名字。
这些形象常是TA们在身份探索早期遇到的,从此成为了维系自我的一种「视野」。
不止一次,有的受访者会以近乎拟人的方式描述自己对某个名字的感情,使得名字成为了受追寻的对象,是真实的自我却又是他者,仿佛仍然在实现自己路途上的TA们还暂时不能百分百将名字称为「我的」。
有些启发也来自现实生活,例如有位受访者就指向了跨性别群体内一位具有一定可见度的榜样。
名字出现的契机则可以说各种各样。
受访者们提到了社交媒体账号、游戏或聊天室里的虚拟身份、笔名、亲友口中的外号、上课或留学用的外文名,甚至意外中被叫错的名字,等等。
这些新名字不一定会必然过渡成为「正名」,但哪怕局限在特定圈子里,它们仍对身份认同有重要意义。
有一位伙伴讲述到,当年以新名字注册聊天账号是一种做出人生转变的象征。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在中文语境下大家日常中其实可以有很多名字,改变姓名也存在不同层面。
另外,新名字也不一定是「新」的。
有人回顾过去,认为某特定名字的曾经具有的吸引力,应该是她身份意识尚模糊时的初期表现,而现在,那个名字算是她现在名字的英文版。
有人说,一贯使用的网名现在有了新的、更清晰的意义。
也有人将名字里汉字作为一个可以自由定义的符号,逐渐改变了对它的态度,并认为名字的灵活性代表了「千千万万的我」。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名字的选定除了定义个体,也可以起到「连接」的作用。
这里因为Transtory专栏文章里面的信息较少,笔者引用一些关于北美跨性别社群的研究来展开几个可能性。
名字首先可以将一个人和其文化、家庭连接起来。
举例来说,在Advocate杂志的文章里有一位华裔跨性别女生写道,希望自己取的新名字能够保持一种「传承」。
新名字也可以和被指派的姓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取相近的名字可以是翻转和延续,但也可以是出于保护性的考量。
Transtory专栏中,就有位受访人提到了一部关于跨性别的福尔摩斯同人作品。
故事里,主人公通过同样的简写,使得自己可以在两种不同性别身份的名字之间相对自由地游动。
这样的情况在英语世界里确实存在。
在一篇关于美加跨性别社群取名习俗的研究中,作者便指出,工作甚至遗产继承等问题会驱使一些人通过简写、中间名等方式,在文件程序方面为自己减少麻烦。
当然,没有这些考虑的人也可能会选择对别人来说比较「便于转变」的名字。这时候,使用和原本指派名字近似的音节会帮上忙。
在这些例子里,新名字又把跨性别者和社会环境联系了起来。
名字・文化・体制
从上面的概括可以看出,跨性别社群对取名字这件事常会有特别的体验。要想充分了解这种体验的丰富性,我们需要倾听社群中大家的实际体验。
不过,整理取名方面文化现象的过程中,笔者产生了一个疑问。
虽然Transtory专栏特定的体裁限制会对内容产生影响,但笔者还是不免对姓名起不到很强的叙事性作用这件事感到好奇。
大多数故事会在文章最初或最后提及姓名,并很少讨论和姓名相关的人际互动,或受访人去尝试新名字的过程。
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也许这是因为大家关注的更多是证件上的性别标记,以及日常交流中带有性别色彩的称谓。
这是否反映在汉语语境下,改换名字(非法律意义上的)会相对容易一些?
在基于北美跨性别社群的那份研究里,作者也有提及,改变代词比改变名字更难以让别人接受。
考虑到汉语中有些字词相对模糊性别,加上很多人日常使用外文名和外号,用新名字会不会相对不引人注意而因此没有被讨论?
但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会不会在于跨性别社群在国内并不宽裕的生存空间?
毕竟,当学校、学术界、职场都不能保障性少数群体受到足够尊重时,关于跨性别者的社会融入问题也难以展开。
从Transtory专栏看,如果没有相对友善的环境,在工作场合不得不转换身份的情形似乎还是相当常见。
2018年发布的报告《中国关于性别的法律认定》里提到,哪怕身份证上的性别标记和姓名完成变更后,因为学校权限的问题,很多人无法直接找学校更改学历(位)证书上的性别标记,以至于很多人在求职过程中因为不同证件间的差异被拒绝或被迫出柜,更是遭到受歧视的危险。
此外,因为更改身份证对完整手术的要求,也会有人难以支付相关费用,或感到身体自主权被侵犯。
这些都使得许多人迟疑或无法更改自己的证件,继续受被指派的性别和姓名困扰。
这样看来,虽然没有很多受访者讨论自己名字被接受的过程,但这里仍然存在很大问题。
有一篇针对美国跨性别者的科学研究提到,能使用自己选择的名字对跨性别者精神健康有正面影响。
这也不难想象。作为人际交往的「界面」之一,一个人的名字很容易成为攻击口:TA可能被出柜,不被认可,而Transtory专栏里,还有人遭到写了自己名字的书页被家长撕掉这样的情况。
相信社群中有很多伙伴会希望,有一天能够自然地生活,不需要处处担心。
名字・尊重・存在
语言是我们构建身份的方式,而名字在这个构建过程中扮演了特定的角色。
同时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并不能够独立完成对身份的构建,一个名字的故事也不一定局限于它在某个跨性别者眼里象征了什么,或者展现了什么跨性别群体在当下体制中遭遇的阻扰。
虽然Transtory专栏下的文章在这方面较少直接讨论,但笔者仍想理论性地思考一下名字如何可以「以言行事」,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在上文提到的美加跨性别群体取名习俗研究中,作者特别地对采访对象挑选名字的过程产生了兴趣。
也许因为英文名的含义更难以具体形容,研究中的受访者更强调一些类似于「这个名字对劲!」或「这就是我!」的主观感受。
有一名跨性别女性举例说,自己虽然之前没有考虑过,但在偶然听到「Holly」后,便立刻决定选它作为新名字。
研究者注意到,在寻找这样一个感觉合适的名字时,TA们常会询问家人朋友的意见,也会尝试几个不同的名字,看看别人的反应是否让自己开心。
这并不是说TA们没有自己为自己做选择——作者的意图更多是指出名字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研究者还提到,有些美加跨性别者会选择具有强烈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名字,来帮助别人去「判定」自己的性别,免得因为对方的困惑而陷入麻烦。
换句话说,名字不仅有个人意义,也帮助我们投射出和自己认知相符的自我形象。这一点国内外应该都可以产生共鸣。
Transtory专栏里有一位受访人提到,自己的名字是前男友起的,有美好、女性化的含义,她愿意听到这样有人叫她。
这也反映了自己名字出现在别人口中的重要性。
笔者的理解是,我们想要作为自己存在于世间,也想要别人接受这个形象,认可我们是具有自我定义能力的人类,是平等地和别人塑造共享世界的社会一员。
这意味着我们有权被正确地看到,包括能够使用自己选择的姓名和称谓。
故意用错误的名字,便是拒绝认可对方想要的自我。
也许这样去强调一个主体的自我决定能力(以及其认知应得的尊重),是过度用抽象的说法去形容性别内外不统一的痛苦。
不过,不论这种痛苦是否被体验为一种「不自由」,在取名问题上跨性别群体确实为这种「被认识」的欲求提供了一个好例子,因为新名字(例如在中文语境下)常会多少象征了一个人自主决定出的「我」,而它直接面对的挑战,即是TA所处环境中的人和制度是否给予它认可。
在不同的场合,我们顶着各样的名字「面对」世界。
在社交媒体上我们有ID,在体制机构中有法定的姓名,在常规社会外的互助社群中又可以有自选的名字,有些人在各国还有相应的外文名。
也许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拥有名字的重要性。
当一个人因为(被迫或自愿)使用在传统意义上和外貌不符的指派姓名而被人询问,或被体制内改不了的证件「暴露」出所谓的真实姓名时,TA面对的往往是很深的一种质疑。
笔者想要去理解这种质疑触动了什么,但思路和空间有限,觉得仅能在最后举两个例子。
一是上文研究中对Caitlyn Jenner出柜的形容。
这位美国名人开始以跨性别女性身份面对公众的时候登上了《名利场》杂志的封面——封面上大大地写着「叫我Caitlyn」,这是她名字的首次公布。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Jenner这样包装自己的特权,但这一幕可以说是新身份诞生的典型象征。
二是Transtory专栏文章里常出现的一种叙事模式。
像上文提到的,关于名字意义的思考经常出现在人物故事的最开始或尾声。读者可以感到受访人的独特,并能将TA们的自述(或作者的再述)与姓名联系起来。
举例来说,有一篇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全篇主要采取第三人称刻画了很多主人公的创伤经历;但在最后,文章却以宣布自己姓名为转机变为第一人称,令人突然强烈地意识到主人公的主体性。
姓名成了一个全新的「脸面」,使得人们可以认识其背后的个体。
名字也给个体本身提供了一个核心去定义其经历和体验 ,哪怕这些经历是苦涩痛苦的。
剥夺或质疑一位跨性别者的名字,在这种意义上实际上是抹除了名字背后定义身份的感受和经历,将其看作不合理。
这样看来,上面两个例子里「我是谁」这类语句承担的叙事功用,正是宣布对这一核心的所有权。
在人与人的互动中,或许名字也具有类似的效果。
它邀请别人不从TA们的视角去匆忙评判,而是暂时进入到我们的视角去尝试理解。
参考文献
AYANÉ, SEN. "Naming Myself as a Trans Chinese Femme." Advocate, March 31, 2019.
Russell, Stephen, et al. "Chosen Name Use Is Linked to Reduced Depressive Symptoms, Suicidal Ideation, and Suicidal Behavior Among Transgender Youth." The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ociety for Adolescent Medicine, vol. 63, iss. 4, 2018.
Sinclair-Palm, J. "'It's Non-Existent': Haunting in Trans Youth Narratives about Naming."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2017 (37).
船思. Transtory专栏1-114.
UNDP and China Women's University. Legal Gender Recognition in China: A Legal and
Policy Review. 2018.
VanderSchans, Arielle. "The Role of Name Choi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gender Identities." Western Papers in Linguistics, vol. 1, Iss. 2, 2015.
1
END
1
推荐阅读
关于顺性别⾄上主义(cissexism),我们可以怎样理解?
关于Gender Nonconforming,我们可以怎样去认识?
欢迎扫码联系田倞加入
跨性别议题交流群
船
思
关于跨性别,你想了解的都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