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十大后四部委联合发文!其中提出​三个“迫切需要”!信息量极大!

东中西部发展智库 东中西部发展智库 2023-10-23


导读:近期,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省民族宗教委从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云南宗教工作智库、省民族宗教委系统重点调研和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四个维度构建民族宗教研究体系主要构架,基本形成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体系。   

更多重磅内容,请看全文批注版。





主题


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

从标题中见主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共同印发《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四部委



中央统战部:全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The United Front Work Depart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简称"中共中央统战部",是中共中央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是中共中央在统一战线工作方面的参谋机构、组织协调机构、具体执行机构、督促检查机构,承担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安排人事、增进共识、加强团结等职责。其主要工作领域包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一战线工作、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一战线工作、港澳台统一战线工作、海外统一战线工作和侨务工作、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等。

中央宣传部:全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通称"中共中央宣传部",简称"中央宣传部"、"中宣部",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管宣传思想、社情舆论和新闻媒体工作的职能部门。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新闻出版管理职责划入中央宣传部。中央宣传部对外加挂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牌子。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电影管理职责划入中央宣传部。中央宣传部对外加挂国家电影局牌子。

教育部: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主要职责包括拟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并监督实施。负责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标准,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等工作。

国家民委: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National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国家民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归口中央统战部领导。国家民委承担着执行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研究民族理论,展开民族工作和民族教育,监督实施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监督办理少数民族权益保障事宜,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三个“迫切需要”



《意见》指出,
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



是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聚焦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迫切需要


是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守正创新,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的迫切需要


是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提升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的迫切需要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快建立和不断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努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不断走向深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各族人民心灵深处,助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个研究方向和重点



《意见》明确,要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从理论主题、体系框架、内在逻辑、概念范畴等方面作出系统性学理性阐发,深刻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原创性论断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深化民族、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概念内涵外延的研究,与时俱进加强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国情以及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等基本关系范畴的研究阐释。加强中华民族史研究,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掌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程,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历史,深化对党的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准确把握和规律性认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围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深入开展研究。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意见》强调,

要建立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理论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夯实和完善学科基础。鼓励多学科共同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优化民族学学科设置,构建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创新学术研究组织方式,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基础性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更好发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各部门委托课题的牵引作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定榜揭榜”、“挂帅攻关”、定向委托等选题定题、申报评审机制完善学术研究成果的评价考核机制,以质量、绩效为核心,尊重科研活动规律,重视研究成果的原创性贡献、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对优秀的理论实践创新成果,在评奖推介、智库建设评价、专业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加强融通中外的话语能力建设,推动加强学界与民族工作职能部门、各类媒体、社会大众和国际社会的对话交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际传播特点的中国民族理论政策话语体系


新型智库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意见》提出,

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

新型智库和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总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建设经验,推动基地建设提质增效,加强对基地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分类指导,支持各地区立足实际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基地)等相关智库健全民族工作重要政策、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将征询专家学者意见纳入决策流程。稳步壮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队伍,支持创新团队建设,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相关专项人才计划等国家级人才工程中给予倾斜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单位招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意见》要求,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各地统战、宣传、教育、民族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要在政策保障、经费投入、人才培养、成果发表等方面对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支持。鼓励各地区各部门出台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创新举措

本文来自“东中西部发展智库”整理编辑,请勿擅自转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的建设与思考




作者王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副会长。
来源

《西北民族研究》2022年第3期


摘要文章根据近年来在民族地区开展的相关调查,简要总结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这些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建设,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实践基地




近年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四部委推动下,全国陆续设立了几十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或实践基地(以下一些地方简称为“研究基地“或“基地“),这对促进全国民族领域转变理论导向、学术方向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之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自身的变化更加显著,民族领域理论研究的导向更加清晰。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基地的覆盖面还不够广,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全覆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各个基地的发展很不平衡,一些基地表面工作做了不少,但实质性工作进展不大;一些基地虽然挂了牌子,但是管理体制机制乃至工作内容缺乏创新,很难发挥引领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基地建设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调研情况




2021年,笔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民族工作的主线在各地(主要是民族地区)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部分研究基地的建设情况,先后在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四川、广西、云南和北京等多地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除十余次在内蒙古开展相关培训时进行临时调研外,还在4月到10月之间分别参加或组织了几次比较大的调研活动。4月中旬至5月上旬,笔者带领三个调研小组分别到宁夏、甘肃、云南三地的十余家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问题“专题调研,召开五次座谈会,深入访谈专家学者二十余人次,了解大家对于当前民族工作的意见,主要是调查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调研需要,也约请相关专家学者提交了一批专题材料。7月初,笔者先后在四川、广西和宁夏参加了三次专题研讨会,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访谈了相关专家学者特别是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的同志,并和他们作了学术交流。7月下旬,我应邀参加了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加强‘五观‘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主监督性调研活动,在内蒙古和青海进行了为期八天的实地调研,走访了各级各类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同时参观考察了城乡社区、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和一些宗教场所,与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与近四十位访谈对象进行了面对面的单独交流。9月下旬,笔者与其他几位评估组专家一道,对宁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第三方评估。当时,先后在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的多个基层社区、企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基地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展览馆“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收集了大量的资料。10月上中旬,笔者先后在北京和内蒙古参加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进一步了解了各地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增进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实际工作情况和成效的了解,深化了对研究基地建设成效与问题的认识。二
主要成绩




各地高度重视研究基地的建设,认识水平明显提高。调研时所到之处,各级党委、政府对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加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工作部署高度重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访谈中,从领导干部到基层群众,对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认识水平与前几年相比明显提高。宣传工作轰轰烈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氛围逐步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宣传部门对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得很紧,民族地区尤其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宣传,社会舆论氛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无论是道路上的标语、各种形式的宣传栏,还是学校文化内容、基层社区党支部显示屏、居民小区墙报,各类宣传内容大多都更新及时,用最新的内容展现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用最新颖的方式把社会宣传工作做好。特别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工作,基本实现了社会面的全覆盖。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加强,相关成果不断增多。所调研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都向我们介绍了基地的组织体系、专家学者(其中不少是兼职人员和外聘人员)、学科梯队、科研项目及大批科研成果目录或书籍。一些学校介绍了基地建设的大量工作及举措,比如给场地、拨资金、立项目、搞讲座、算课时、评优秀科研成果和教学名师等等,多种形式的教育科研工作已经起步。这些年民族研究领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主题的宣传文章、学术论文和出版物不断增多,说明在党的十九大之后,特别是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讲话之后,民族领域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推进教学科研工作改革的成效逐步显现。积极调整民族宗教领域的政策法规,民族工作转型稳步推进。根据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大政方针,特别是中央在涉疆,涉藏,涉及民族双语教学、教材等方面的改革精神,各地党委政府在调查研究、梳理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中考高考加分、公务员考试加分、惠民帮扶等方面的政策调整。尽管在民族宗教领域认识分歧和历史惯性依然存在,但随着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不论是民族地区的建筑风格、道路标语标识、符号展示,还是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教育政策、科研管理举措等等,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绝大多数干部群众对此是理解和支持的,相关部门的工作也是稳步推进的。上面对近年来各地民族工作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的工作及成效进行了简要的概括。比较明显的变化体现在宣传、建筑风格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加分政策调整等方面;社会风气、工作导向、干部思想、专家学者和教师队伍的认识等这些表面上不太容易看得见变化的方面也存在深刻的变化。只不过这种变化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中表现的不是一般齐,进展不平衡,步子有快有慢,变化程度各异。正因为如此,今后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因为在上述各个工作领域依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制约着工作的开展和实际效果。下面主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三
突出问题




“新瓶装旧酒“和形式重于本质的问题比较突出。各个基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工作的认识是清楚的,但是人员与体制的改革尚不到位。目前各基地能够用于综合性、系统性与整体性研究的资金投入及主攻方向的工作力度明显不足。由于资金、人员、编制方面的制约,多家基地无法按照基地建设要求专门组织科研力量进行协同攻关,只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各单位的日常科研工作“捆绑“进行。基地建设工作大多只是体现在文件、牌匾和科研论文基金署名中。目前,把原有工作等同于基地工作,把单位建设规划等同于基地规划,把单位人员发表的成果等同于基地成果的现象普遍存在。研究人员“各作各的研究、各署各的名“,只要是题目能挂靠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成果都列为基地的成果,有些成果挂靠得十分勉强。很多研究人员认为基地建设就是要出更多以基地项目署名的成果,导致基地专项研究徒有其表,以个人研究名义“架空“了基地建设的规划性、系统性、整体性,重大科研成果还比较薄弱。基地建设与其他工作的合理互嵌和互促共进机制尚未形成。一些单位把基地工作视为民族学学科的事、某个学院的事、某几个核心研究人员的事,这导致基地无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整合,开展协同攻关的研究工作。一些基地建设单位把基地工作简单地视为研究工作,而不注意把科研与教育引导工作结合起来,导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工作与教育引导工作相脱节。一些单位或研究基地受疫情及相互竞争等因素的影响,相互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还不够密切。研究基地建设与地方民族工作的实际需要衔接不够甚至明显脱节。中央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单一民族工作部门的事情变为全党全社会各部门各环节的事情,特别是要把教育宣传工作嵌入党史学习教育中,纳入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中,落实到现代文明教育中,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跟上时代步伐,向现代化迈进。然而,虽然地方实践部门的需求十分迫切,但是理论界对实践的回应相对迟钝,跟不上实践工作的节奏,无法发挥支撑作用。四
思考与建议




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数量和覆盖范围。虽然2020年四部委批准的15家基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发挥了一定的引领作用,但是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相比,这15家基地在全国数千家高校和大批科研院所中所占比例很低。国家民委设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也主要选择一批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院校作为建设试点,覆盖面比较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全覆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也影响了尚未设立基地的院校及研究机构做好此项工作的积极性。按照全面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研究基地的数量和覆盖范围。至少在全国省级行政区和副省级城市都要实现基地全覆盖,在教育部直属院校中实现相应课程全覆盖,引领全国教育系统和思想宣传文化系统把宣传教育工作做实做细。进一步支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围绕建设目标凝聚科研力量,尽早产出一批高质量的专项科研成果。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理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践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等问题的研究与诠释。强化科研资政,重点围绕推动基础学科研究与新型智库建设融合发展展开探索,对民族政策法规调整等重大问题设立专项课题并开展调查研究,为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加快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程一体化联动机制。抓好教材编写、主题活动、实践体验这三个主要支点,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程一体化联动机制,开辟高校宣传教育中立德树人新境界:抓好教材编写,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概论“等思政课程有机融合;抓好主题活动,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等重要历史节点,组织各类党团活动及各类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抓好实践体验,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多维度活用、善用、精用“大思政课“。打造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基地。做好专项督察工作,引导并督促研究基地积极发挥引领和资政作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基地建设工作,应当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以理论研究成果、实践服务成果和人才培养成果三方面为导向,构建科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激发基地建设的内生动力。以基地建设为抓手,将建设成效纳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考评工作。



-- END --

审读新华社通稿

依据媒体、李锦解读整理


编辑丨万无香

审校丨丁宁

监制丨于今

 -- END --


       智库产品        


《国家智库》NATIONAL THINK TANK、《中国智库》CHINA THINK TANK是国内第一部以智库为名的政策研究系列读物,自2009年创办、2010年发行以来,始终突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核心理念,公开出版发行。

智库之道,在于顶天立地

实干 谏言 不辱使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