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据 | 博物馆,你想它了吗


今天(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就让我们赶紧一起来看看——

走进博物馆 也让博物馆“走出去”

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2016-2020),全国备案博物馆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其中5214家为免费开放,增幅23.4%;博物馆年度参观人数由7亿人次增长至12亿人次;未成年人观众数量由每年2.2亿人次增长至2.9亿人次。

“十三五”期间博物馆数量及参观人次
2020年,全国博物馆举办2.9万多个展览,策划22.5万余场教育活动,在疫情常态化情况下,采取限流措施,仍接待观众5.4亿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观众1.3亿人次。
在国际层面,我国近年来通过举办进出境精品展览、开展人员交流培训活动、参与国际博物馆治理等,有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联合多家单位近日发布《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在综合“海外传播力”“受众吸引力”“文化服务力”等多项指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发现,虽然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故宫、上博、国博仍以明显优势受到海外观众的热切关注;同时,我国各地的多类型博物馆立足自身特色,通过云端活动、协同创新、跨界合作等多举措形成海外影响力优势。

2021全国博物馆海外综合影响力TOP10


博物馆作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解读中华文明的重要渠道,在国际传播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价值。2021年5月九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

●   实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计划,重点培育10-15家引领行业发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馆


●   实施中华文明展示工程,打造一批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文物外展品牌


●   实施世界文明展示工程,通过互换展览等方式,共享人类文明发展成果


●   实施“博物馆+”战略,促进博物馆与教育、科技、旅游、商业、传媒、设计等跨界融合



当前我国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格局;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逛完博物馆之后……

“文创”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简称,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这一产业的造物,即文创产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定义为具有传达意见、符合于生活方式的消费物品。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引领、民众文化自信感增强、消费升级提升文化需求、博物馆积极转型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博物馆文创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文创产品已成为与博物馆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观众在参观博物馆之后必不可少的“余兴节目”。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种类超过12.4万种,实际收入超过11亿元。”
博物馆自营文创产品主要行业分布

大家在逛博物馆的同时,都喜欢买什么文创产品呢?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2019年进行的一项覆盖国内55个城市、6千余样本的调研显示,面对博物馆种类繁多的文创产品,最让人有购买意愿且实际花了钱购买的,是可以吃进肚里的文创产品;同时,“设计和趣味”以及“历史感”是消费者选购文创产品时最看重的两大因素。

消费者对各类文创产品

购买比例与潜在购买意愿得分

那么,都是哪些人在买博物馆文创产品?

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与天猫联合发布的《2019博物馆文创市场数据报告》指出,购买力水平较高的都市年轻女性为文创产品的消费主力;从年龄层来看,购买博物馆文创产品者半数以上为90后和00后;从城市分布来看,文创产品的消费群体大部分来自二线及以上的城市。

博物馆文创产品购买人群


番外:博物馆夏日有“糕”招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众多博物馆纷纷开发出了一款兼具“设计和趣味”和“历史感”、而且可以“吃”的文创产品,堪称炎炎夏日里的文创“内卷”之王!来看看有没有你没吃过的,请你线上“吃冰”——
↑ 来自国家博物馆的绝版产品 
云纹犀尊雪糕和说唱俑雪糕
源自出土于两汉时期的文物
穿越2000年“走”进你的胃里
 
↑ 现存商代青铜方尊的最大件  
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的
臻于极致的四羊方尊
抹茶味带来历史的新滋味
 
↑ 故宫黄瓦上的“五脊六兽 ” 
化身文创雪糕“爆款”
多重口味多种颜色
就像夏天的缤纷色彩
 
↑ 首都博物馆的伯矩鬲雪糕 
让3000年的炊煮器焕发新姿
文物本身堪称精美绝伦
雪糕花纹同样精巧细致
 
↑ 陕西历史博物馆灵兽系列 
文物平均年龄超过1500岁
4个款式4种口味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
 
↑ 山西博物院的鸟尊雪糕 
原型作为“镇馆之宝”
以文创产品形态走近观众
让我们把文化内涵“吃进去”
 
甘肃博物馆铜奔马雪糕 
家喻户晓的“马踏飞燕”
不仅是旅游的象征
在此更成为美食的代表
 

三星堆博物馆出品的 
青铜面具雪糕
从“出土味”到“青铜味”
巧克力与抹茶把还原度

除了千姿百态的文创雪糕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新奇产品正在走上博物馆文创商店的货架。当前,各类极富创意的文创产品正在成为我国各地博物馆乃至中国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全新的生命力,助力向世界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主要参考来源:国新办,国家文物局,中新网,《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2019博物馆文创市场数据报告》,《文化文物文创产品消费需求的九大特征——基于全国文博文创消费者的实证调研》。博物馆文创雪糕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肖潇
制图 | 刘力
责编 | 何晶
审定 | 尹杰

精彩回顾




奋斗or躺平?数据读懂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洋网红”说 | @山下智博 的“幽默的正能量”


银河系中心黑洞的首张照片面世


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
(国际传播发展中心)Chi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以推进对外书刊出版发行和国际传播创新发展为宗旨,成立于1988年,2021年在中央确立的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中,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重新调整组建。
觉得内容还不错?欢迎分享,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