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悼死难同胞的日子,更要正确看待俄乌战争

沧浪大侠 沧浪闲话 2023-02-21

2022年12月13日,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今天早上,“人民日报”发布了一则微博:
1937年的今天,侵华日军攻陷南京。30多万中国军民惨遭杀戮,无数家庭为之破碎。85年过去了,我们不能忘,不敢忘!今天以国家之名祭奠遇难同胞,不为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和平与正义长存。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万,千百万家庭支离破碎,整个中华大地成为巨大的焦土废墟,出现了无数幕人间惨剧。战损折算成现在的价值,直接经济损失3.5万亿美元,间接损失17.5万亿美元。
真正的损失应该还远高于此,并且每一个生命都是无价的!
这场苦难深重的战争给亿万中国人留下巨大的集体心理创伤,对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及价值判断产生了难以估量的破坏性影响,虽近一个世纪仍未弥合。
我们牢记、回顾这段历史——正如“人民日报”在微博中所说——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和平与正义。
我们痛恨战争,不只痛恨这一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而是痛恨所有的战争。
我们祭奠遇难者,不只祭奠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还应追悼这场战争中所有的遇难同胞,追悼所有战争中所有无辜的遇难者。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实际上也是一部人类战争史。可悲的是,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不仅没能制止战争,反而让战争的伤害能力、破坏性变得更强,一、二两次世界大战更是达到了顶峰。
令人欣慰的是,二战之后,人们开始认真反思战争的根源,并试图建立起有效维护和平的秩序。虽然还远没有到彻底切除战争这块毒瘤的地步,但必须承认,新秩序建成以后这近半个世纪,是人类战争史上战争次数最少的时期。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战争的发生是由人类的经济模式决定的。
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生存和经济高度依赖土地、河流等自然资源,战争的目的就是争抢土地和水源。
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发展依赖石油、金属等能源及矿产资源,战争的目的实际上聚焦于对能源的争夺。
大这两个阶段,总有一些国家认为自己的武力强过对手,认为可以通过战争手段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于是他们发动了战争。在这种历史时期,只要国与国之间存在大小强弱之分,便一定会有战争爆发。说白了,这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时代。
但当人类文明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之后,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是科技的原创性,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知识和科技发展经济、提升生活质量。这就是今天科技原创性水平高的国家之间几乎不会因为争夺资源而发生战争的原因。
由于能源仍然在经济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围绕能源及其供应链的战争仍然从未停止过。
但是,由于科技原创性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且维护和平的规则更加成熟,人类正逐步建立弱小不会挨打的新秩序。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大小强弱虽然极不平衡,但无数小国虽然与强国相毗邻,却一样可以其乐融融地发展经济、享受生活,而不必有战争的恐惧。
日前,有一则极其重要的新消息——位于美国加州的劳伦斯-利物穆国家实验室宣布,他们在核聚变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项技术一旦走出实验室进入生产阶段,人类将获得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
这项新技术注定将改写人类的历史,多年来凭借石油、天然气能源而在世界上趾高气昂的中东海湾国家、委内瑞拉、俄罗斯等能源大国的地位将一落千丈,地缘政治结构及各国战略布局将发生彻底的变化,许多诱发战争的因素也将消失得干干净净。
战争是人类的公敌。如果强者可以恣意对弱者发动战争,这个世界将永无宁日。
因为国与国之间永远不可能拥有完全一样的力量,打到最后,世界上只会留下一个国家。当只有一个国家时,其内部不同的利益体之间又要继续争战,最终就是人类文明的灭亡。
看到这句话,我相信所有的朋友都和我一样,想起了正在进行的、21世纪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俄乌战争。
虽然主动发起战争的俄罗斯给出了无数高大上的理由,什么自身安全、去纳粹化等等,但人们都很清楚,说到底无非两个原因:一是浸透在文化血液里的帝国梦,二是能源。
对第一点,很多人都了解,但从未想过第二种可能。
——俄罗斯是一个能源出口大国,他怎么会为了能源而入侵乌克兰呢?
但事实恰恰就是如此。
我在过往的文章里写过,乌克兰的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周边海域于2010年发现巨大的石油、天然气储备,并于2014年与西方石油公司达成了50年的开采协议。
这对俄罗斯的威胁有多大呢?众所周知,欧洲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使得俄方有机会将其能源命脉当作实现政治目标的资本。乌克兰的立场转向欧洲之后,必然成为欧洲新的能源库。不仅如此,乌克兰的油气储备能力也很强,当地的能源储备一旦被开采输往欧洲,俄罗斯就再也不能在能源问题上对欧洲卡脖子。

所以,必须让乌克兰永远和俄罗斯站在一起!
正是2014年,俄罗斯制造了克里米亚和顿巴斯事件,将克里米亚纳入国土并实际控制了顿巴斯,随后俄方很快在克里米亚海域建立起油气开采平台。
然而,2014年事件不仅没能让乌克兰屈服,反而激发了乌克兰人的民族主义精神,8年来顿巴斯的战火从未真正停歇。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乌克兰问题,俄罗斯才于今年发起了所谓的“特别军事行动”,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介绍了俄方的四大“剧本”:“特别军事行动”的目的就是拿下乌克兰全境。
欧洲人之所以在战前和战初没有积极援乌,那是因为他们认为俄罗斯只不过“想在乌克兰这个苹果上再咬一口”,直到他们发现了俄的真正目的后才如梦初醒,这才一步一步增大援乌力度。
有人一直认为只要能源价格高欧洲人就会出卖乌克兰,那是太小瞧欧洲人的智商了——俄罗斯的进攻越激烈,乌克兰的抵抗越坚决,他们的援助也就越大。
并不是欧洲人有多高尚,他们其实是为自己而付出。
但无论怎么说,这场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Q侵L略W乌克兰的战争,正如同当年日本侵略中国一样。
作为承受了侵略战争巨大痛苦的中国人,理应毫不犹豫地站在被侵略者一边。

但诡异的是,有无数自媒体大V为侵略者洗地解脱,照本宣科地扯什么俄的安全问题。
他们可能不知道,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给出的理由也是日本的安全问题,说中国向欧美靠拢威胁着日本的安全。
如果剔除语言翻译中的差异,他们发动侵略战争是给出的理由完全一模一样,连说话的语气和态度都如出一辙。
更诡异的是,在自媒体上纪念抗战、反对侵略态度最热烈的,同样也是这帮大V。
他们的逻辑是:当别人侵略我时,就谴责侵略、呼吁和平;当侵略发生在别人身上时,就谴责抵抗者,怪他们的抵抗让战争迟迟结束不了。
我想问这些大V们:
当你们说出这种话时,有没有想过在抗战中遇难的3500多万同胞?
如果当时没有想到,那你们今天这个日子发表国家公祭日感想时,有没有感觉到那3500多万亡灵对你们的谴责?
当今世界——用莫迪的话说——不是战争的时代,对任何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去发动战争者,所有人都应同仇敌忾,去孤立它、拒绝它,让它成为地球弃儿。
正是这些蠢蠢欲动于发动战争者的存在,全世界供养着数百万军队,人类生产总值每年至少有2%用在军备上,大大降低了人类的幸福指数。如果这些钱用于教育、医疗、保健和各项社会福利,人类的幸福指数会大幅上升。
从这个角度看,战争发动者实在是所有人共同的敌人。
——正文完——
觉得好,关注本号吧
本号文章荐读:
舆论真的不能“影响”案件办理吗?
全程复盘叶婷事件后,很多疑问仍然无解
杞县叶婷事件:有太多问题需要追问
为什么要对廖勇入室打人案紧盯不放?
土豆进1.2元卖2元罚款30万,莲花清瘟涨价2倍多该罚多少?
宪法日,我的一点感想
廖勇被报刑事案,拭目浏阳咋应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