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提示:文末有彩蛋
“玩耍是大自然对生命的训练,任何侵犯这项权利的社会都是在对它的公民造成身心伤害。”
David Lloyd George (quoted in Hewes 2007)
随着城市不断的致密化和城镇化,“孩子们在哪里玩儿?”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且日益紧迫的问题。本期专题偶木景观将独家发布澳大利亚学者/建筑师Natalia Krysiak的研究报告《孩子们在哪里玩儿?——设计对儿童友好的紧凑型城市》*中文版,结合这位澳大利亚学者的研究,让我们在儿童节期间,一起对城市发起灵魂的拷问:我们的城市真的好玩吗?以及要想让城市更好玩,我们该怎么办?
*原文标题《WHERE DO THE CHILDREN PLAY? DESIGNNING CHILD-FRIENDLY COMPACT CITIES》,感谢Natalia授权和支持偶木景观进行中文版的翻译和发布,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让城市的未来更加美好。
图片:Robert Pastryk
虽然新冠病毒疫情仍未解除,但2020年的儿童节还是会像往年一样为大小朋友们带来欢乐和喜悦。这个很早就被商业化的节日事实上也有着被人忽视的忧伤背景,最初的儿童节是为了悼念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儿童,继而延伸为提倡保障全世界儿童的权益,包括公平的生存权、保健权以及受教育权。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提出“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同样旨在形成一个更加公平、亲和的城市空间,保障儿童的权益,满足他们的需求,让孩子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安全、方便地玩耍与学习。反观我们自己的都市,它们已在社会、经济、文化上实现惊人的成就,不断创造着新的价值并吸引人们到此追逐梦想。然而随着城市密度的提高,原有的开放空间因开发的挤压而变得弥足珍贵,在这样的城市中,留给孩子在户外自由、安全玩耍的场地也在急剧地减少。生活方式和交通方式的改变同样让儿童越来越不自由,也越来越难融入到城市中原本属于他们的空间。简单来说,城市正在变得不那么好玩了。前阵子在网络上被热议的一张图片,因疫情而只能通过电脑学习的女孩不得不挤在自家的熟食铺子下面。因为缺少足够安全、便捷以及自由的城市空间,这个多少有些魔幻的真实场景,正在很多城市的很多角落发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近几十年来,在许多城市中,家庭和邻里环境的重大变化对儿童的玩耍和同伴互动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城市的街道和公共场所变得对儿童很不友好,虽然孩子们在家里的自由度有所增加,但他们在户外的自由度却大大减少。孩子们的日常领地——儿童可独自漫游的场地——正在急剧的减少。” Karsten & Van Viliet, 2006“孩子们在哪里玩儿”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往往被设计师、规划师以及城市的管理者甚至市民自己所忽略或简化,就如成人们往往会对小孩子的基本需求视而不见。我们能看到越来越丰富的手机游戏、儿童节目以及高颜值的主题游乐场,它们的确为儿童的生活增加了乐趣,这些过度设计和定制的产品在商业和设计上也许是成功的,但在儿童友好城市的语境下,它们只不过是更好看的“鸟笼”而已。它们或是把儿童禁锢在屏幕游戏和虚拟的感受中,或是仅对少部分儿童开放且无法提供日常的玩耍。家长的监管和自然的缺席也让让孩子得不到真正的自由,去发展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综合能力。
人们普遍认为今天的孩子生活更加方便,能享用的资源也更加丰富,他们比上一代人更加聪明也更加幸福。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当下的社会、政策和空间环境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新的障碍,如今的儿童更容易焦虑、敏感,肥胖和近视的患病率也急剧上升,另一方面,家长对他们在城市中安全和独立性的担忧也比以往更加强烈。
鉴于儿童与成人肥胖和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病率, 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决策者和设计师将体育活动视为解决其中一些健康问题的关键因素。而对于儿童来说,鼓励玩耍和独立的行动不仅能带来身体上的益处,还能带来更广泛的良性成长发育。了解儿童能够使用和适应其所在社区的方式,是创建真正儿童友好城市的基础。作为起点,理解孩子们在整个城市中如何能感受到被接纳,并消除“仅限儿童的空间”的观念是很重要的。而那些看上去很美的游乐园或新奇的游乐设施,往往就属于这一类空间。他们把儿童限定在特定的区域,为他们提供预设好的游戏和体验,家长的监管也让孩子们无法独立完成社交、合作甚至是打一场架和让自己满身泥土。而对于孩子来说,这才是真正的交流和学习。“在城市里,孩子们越来越多被驱逐到‘儿童空间’中(操场、溜冰场、学校操场),在城市中的某些地方,孩子们越来越不受欢迎……他们在街头、公共空间以及自然空间中(传统上是儿童的主要社交和活动场所)的存在,已成为令人不安的根源 。事实上,在城市的很多区域,儿童的存在感反而因为缺失而格外引人注意” (Freeman and Tranter, 2011)考虑到大部分孩子的时间主要在家庭和学校中度过,住宅和学校即成为编织一个玩耍和学习的网络的关键锚点。Natalia Krysiak在报告中提出了四项关键的空间干预要素,即(1)在公共场所的玩耍;(2)确保儿童独立性的安全通行线路;(3)在高密度住宅区玩耍以及(4)渗透到公共区域的学校网络。学校和住宅群间的社区则成为确保公共领域内干预措施得到良好支持和发展的支柱。图:以汽车为中心的儿童目的地(by Natalia Krysiak)图:可步行的儿童生活网络(by Natalia Krysiak)对于如何能实现更好玩的城市,Natalia Krysiak在报告中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设计策略【以下内容摘自《孩子们在哪里玩儿?——设计对儿童友好的紧凑型城市》】:创造一座更“好玩”的城市,最基本的准则是要摒弃孩子只能在学校操场、运动场或游乐场中玩的概念,“玩儿”应该无处不在,并渗透到整个城市的每个角落,缝隙和空白中。玩耍的机会应广泛存在于整个街区,并最终形成一个大型的、网络化的玩耍景观,成为城市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
除了一个综合性的玩耍网络之外,设计师和政府还必须考虑儿童独立进入这些空间的方式。这对于使儿童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感觉自己是社会中有价值的成员并被纳入街区生活至关重要。政府、设计师和规划者应该 (a)在本地行政区内确保学校和其他目的地与尽可能接近儿童 (b)了解儿童的常用通行路线和 (c)投资这些路线内的交通管控和支持性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在公共区域内玩耍的机会。虽然居住在高密度住房里有许多好处,包括接近工作地点和增加公共交通,但最大的挑战是缺乏空间。基于此,大厅、走廊和公共庭院等共享公共区域在提供额外的娱乐空间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育机构的照料下度过的。这些机构常常被认为是独立于公共领域的,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社会上。如果没有严格的界限,学校就可以开始渗透到社区,在城市中为所有居民提供学习的机会。让学习融入公共领域,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社会上,都会为社会和孩子们带来很多益处。
“儿童可以独立活动的地方也会是年长者感到安全的地方。一个孩子们可以自由玩耍的地方(不止于操场)也将是一个让不同年龄人群共同享受的地方”Samuel Williams, 奥雅纳综合城市规划团队我们已亲身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国的城市因发展而实现的辉煌成就。然而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城市发展的动力仍然要回归到最本质的因素:人,而一座城市对待儿童的态度也决定了它对于人的吸引力。正视儿童在我们社会中的地位、并为他们创造更好玩的城市,才是我们给未来最大的保障,也是我们能赠与孩子们最好的礼物,毕竟他们才是未来的推动力和决策者。最后再次感谢Natalia Krysiak以及丘吉尔基金会(Churchill Foundation)的授权和支持。
偶木景观长期致力于儿童友好空间的研究和设计实践,目前已在多个城镇更新、商业中心及教育空间项目中进行了创新及探索,旨在以儿童的需求为核心,为城市空间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吸引力,以实现区域的良性发展。
《孩子们在哪玩儿——设计对儿童友好的紧凑型城市》中文版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