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渐冷,是时候揭开曹雪涛学术争议事件的起因、背后的隐忧和对策了
曹雪涛学术争议事件的起始时间并不是媒体报道的11月13日,而是11月12日。
曹雪涛学术争议事件的真正起因:源于论文抽查,发酵到论文筛查。
引发毕克博士对曹雪涛课题组论文进行大规模筛查的罪魁祸首是一篇她认为应该被撤稿、而不应该仅仅发表一个勘误的临床肿瘤研究论文。
在Bik博士的mBio论文中,中国的问题图片文章数占总的问题图片文章数的49.52%左右。换句话说,两篇图片造假论文中就有一篇来自中国。
知名医学评论员Derek Lowe近日在科学旗下杂志《科学转化医学》以“中国的一个研究丑闻”为题,对曹雪涛学术争议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文末Derek说:“事实上,中国有很多非常优秀、非常有才华、诚信的科学家。”
建立从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到大学机构甚至大课题组的常态化和制度化的论文抽查及筛查机制,将是发现可疑学术不端(尤其是论文抄袭和图像造假)的最有力、最科学的手段。
曹雪涛学术争议事件不会是一个终点,Bik博士等独立的学术不端打假人、PubPeer上的全球学者、甚至杂志编辑等还在往回看和往前看,也许更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学者的论文。
这些丑闻事件的确损害了国家和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声誉,也让诚实、优秀的中国科技工作者受到了伤害。
曹雪涛学术争议事件的起始时间
曹雪涛学术争议事件从11月13日上午11时28分毕克(Bik)博士在社交媒体上发出的一条消息开始就引爆了国内外学术圈和媒体圈,在媒体的曝光下甚至延伸到普通老百姓。毕克博士说她正在研究一篇论文的图像,而作者是一个大牌教授、中国院士和中国顶级大学的校长;从而迅速被识别出该校长为曹雪涛院士。
然而,实际上毕克博士在11月12日就已经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个消息并给出了这篇文章的具体链接,并为此还专门写了一个博文;毕克博士甚至于当日(11月12日)在PubPeer上实名对这篇论文进行了举证质疑。按照PubPeer的举证程序,在发布质疑时会同步发送email给论文的通讯作者。
曹雪涛学术争议事件的真正起因
2016年,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华盛顿大学、荷兰莱登大学等知名学者在美国微生物学会旗下期刊、影响因子6.96分的mBio杂志上发表了关于生物医学研究论文中图像不当重复使用的研究报告,毕克博士正是其中的第一作者和主要完成人。作者对40个杂志的26121篇论文进行了图像甄别,发现了782论文图像存在问题,而恰好曹雪涛院士的上述这篇论文就被抽到了(事件的“罪魁祸首”论文见下图)。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正是曹雪涛,且其单位挂了浙江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该论文不仅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0121002),还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973)(项目编号:2001CB51000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编号:2002BA711A01)等国家经费资助。
毕克博士立即将这批问题论文通报给了相应的杂志。就在上个月(2019年10月),毕克博士心血来潮:近5年过去了,是时候开始对这批“问题论文”进行回头看看了(参见其博文)。
令毕克博士惊讶和气愤的是曹雪涛院士被抽检到的这篇论文只是简单的发表了一个勘误(对文中的4个图进行了更正),且作者表示这些错误不影响论文的结论:
毕克博士认为曹雪涛的这篇文章存在5个图有问题(总共也就5个图),并且她认为这些图的问题是有意为之,并非无意造成的,所以她觉得这篇论文是必须被撤稿的,但遗憾的是杂志只发了一个作者提供的勘误。从她博文的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到毕克博士非常沮丧,甚至愤怒。(小编按:是否撤稿这是毕克博士的个人意愿,并不能代替COPE指南)。
随后毕克博士就开始了对曹雪涛院士的300多篇论文进行了逐一排查,质疑了超过60篇论文的图像。当然,论文既然选择发表,且使用了国家经费,那合理的学术质疑和请教应该是一种被允许的科学行为。而且,毕克博士自始至终都没有使用极端的语言,更多次强调她只是提出科学的质疑、表达个人的意愿,并未指控这些就是学术不端。
需要注意的是:在Bik博士的mBio论文中,中国的问题图片文章数占总的问题图片文章数的49.52%左右。换句话说,两篇图片造假论文中就有一篇来自中国。我们实际上在2018年就进行了相应报道(请见文末链接),但未引起中国科研工作者、大学院校和国家科技管理机构的重视。
两年后,也就是2018年,国外另外一个研究组在自然旗下影响因子5.959分的Cell Death & Disease杂志发表了一篇全球学术不端研究报告:再次论证了来自中国的论文图片造假最多,并且与中国在其他学术不端类型比如抄袭中的表现一致。换句话说,来自中国的论文抄袭和图片造假最多。(请参见我们2019年博文《哪个国家论文图片造假第一?自然旗下杂志再次给出了答案》)。
这两项独立的研究报告和近年来的大量撤稿事件等均说明曹雪涛学术争议事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术质疑,论文抄袭和图片造假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了。
曹雪涛学术争议事件的背后隐忧
该事件的确损害了国家和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声誉,也让诚实、优秀的中国科技工作者受到了伤害。知名医学评论员Derek Lowe近日在科学旗下杂志《科学转化医学》以“中国的一个研究丑闻”为题,对曹雪涛学术争议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在该文文末,Derek Lowe说:“我再次重申一下这种事情:这真是可耻。因为事实上,中国有很多非常优秀、非常有才华、诚信的科学家。”(小编按:请读者结合前后两句话理解Derek Lowe隐藏的意思)。
Derek Lowe举例说:多年来,在我的研究领域,我和其中的许多中国科学家一起工作过;您不仅可以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找到这些优秀、诚实的中国科学家,而且可以在许多其他领域找到这类中国科学家。
曹雪涛学术争议事件的对策
从前文的脉络梳理中,我们可以发现曹雪涛学术争议事件的起因就是一次正常的对于论文图像的抽查,然后延伸为对特定目标的筛查,甚至会继续延伸筛查该目标课题组其他作者的其他论文。
在当前国际上打击学术不端的新形势下(比如采用图像系统、查重系统、出版后同行评议平台等),继续以发文件喊口号和出事后处理的形式来防范学术不端和维护科研诚信显然是乏力和不科学的。所以,建立从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到大学机构甚至大课题组的常态化和制度化的论文抽查及筛查机制,将是发现可疑学术不端(尤其是论文抄袭和图像造假)的最有力、最科学的手段;同时,主动的抽查和筛查也将震慑潜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和建立良好的科研诚信环境。
总之,曹雪涛学术争议事件不会是一个终点,Bik博士等独立的学术不端打假人、PubPeer上的全球学者、甚至杂志编辑等还在往回看和往前看,也许更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学者的论文(比如11月18日曹雪涛课题组刚刚在Nature Immunology再次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多张图像就立即被同行质疑了)。
所以,与其安静的被动等待,不如主动早点抽查或筛查,发现问题后尽快发表勘误或主动撤稿。被动等待只会让囤积的学术不端越来越多,一旦踢爆,就会成为损害通讯作者、单位和国家声誉的丑闻,也让大部分诚实、优秀的中国科技工作者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