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学报》2021年第1期-金属锂负极专刊
当代物理化学、能源化学、材料化学的相关进步为金属锂负极的基础研究和实用化带来了新契机。基于当代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金属锂负极的表界面上的物理化学和能源化学现象有了许多新认识。通过新材料体系的引入,可以有望构筑高安全、高比能、长寿命的金属锂电池。
本专刊旨在展示金属锂负极研究的新进展、新动态和新成果。此专刊分成两期在2021年第1期和第2期印刷出版。
客座编辑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 100084
研究兴趣:能源材料,尤其是金属锂负极、锂硫电池和电催化研究
郭玉国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
研究兴趣:能源电化学与电池材料
COVERSTORY
CONTENTS
前 言 | PREFACE
蓬勃发展的金属锂负极
张强,郭玉国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 (1): 2011061.
doi: 10.3866/PKU.WHXB202011061
通 讯 | COMMUNICATION
水溶液法原位构建ZnO 亲锂层稳定锂-石榴石电解质界面
蔡明俐,姚柳,靳俊,温兆银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 (1): 2009006.
doi: 10.3866/PKU.WHXB202009006摘要:固态电池以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LLZO) 由于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性和对锂金属的稳定性,在固态电池中具有应用前景,但陶瓷与锂金属较差的界面接触会导致高的界面阻抗和可能形成的枝晶穿透。我们利用LLZO 表层独特的H+/Li+ 交换反应,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金属盐类水溶液诱发策略,在电解质表面原位构建ZnO 亲锂层,界面处LiZn 合金化实现紧密连续的接触。引入改性层后,界面阻抗可显著降低至约10Ω·cm2,对称电池能够在0.1mA·cm-2 的电流密度下实现长达1000 h的长循环稳定性。匹配正极LiFePO4(LFP)或LiNi0.5Co0.2Mn0.3O2 (NCM523) 的准固态电池在室温下能够稳定循环100 次以上。
综 述 | REVIEW
锂金属负极的挑战与改善策略研究进展
刘凡凡,张志文,叶淑芬,姚雨,余彦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 (1), 2006021
doi: 10.3866/PKU.WHXB20200602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金属锂电池界面的应用
孙宇恒,高铭达,李慧,徐丽,薛晴,王欣然,白莹,吴川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 (1), 2007048
doi: 10.3866/PKU.WHXB202007048金属锂电池的热失控与安全性研究进展
张世超,沈泽宇,陆盈盈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 (1), 2008065.
doi: 10.3866/PKU.WHXB202008065摘要:锂离子电池在便携式储能器件及电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频繁发生的电池起火爆炸事故,使热失控和热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目前已有多篇综述报道了缓解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措施。相比于已经接近理论比能极限的锂离子电池,金属锂负极具有更高的比容量、更低的电势和高反应活性,但是不可控的锂枝晶生长,使得金属锂电池的热失控问题更为复杂和严重。针对金属锂电池的热失控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热失控的诱因及基本过程和阶段,其次从材料层面综述了提高电池热安全性的多种策略,包括使用阻燃性电解质、离子液体电解质、高浓电解质和局域高浓电解质等不易燃液态电解质体系,开发高热稳定性隔膜、热响应隔膜、阻燃性隔膜和具有枝晶检测预警与枝晶消除功能的新型智能隔膜,以及研究热响应聚合物电解质,最后对金属锂电池热失控在未来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金属锂负极的成核机制与载体修饰
邱晓光,刘威,刘九鼎,李俊志,张凯,程方益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 (1), 2009012.
doi: 10.3866/PKU.WHXB202009012
摘要:金属锂具有电位低、比容量高等突出优点,是极具吸引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负极材料,然而存在枝晶、死锂、副反应严重、库伦效率低、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金属锂负极的成核是电化学沉积过程中的重要步骤,锂在集流体或导电载体上的均匀成核和稳定生长对于抑制枝晶死锂、提高充放电效率和循环性能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从成核机制与载体效应的角度概述了锂金属负极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锂成核驱动力、异相成核模型、空间电荷模型等内容,分析了锂核尺寸及分布与过电位和电流密度的关系,并通过三维载体分散电流密度、异相晶核/电场诱导成核、晶格匹配等方面的研究实例讨论了载体修饰对锂负极的性能提升。
多空间尺度下的金属锂负极表征技术
潘弘毅,李泉,禹习谦,李泓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 (1), 2008091.
doi: 10.3866/PKU.WHXB202008091
郑国瑞,向宇轩,杨勇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 (1), 2008094.
doi: 10.3866/PKU.WHXB202008094论 文 | REVIEW
原位聚合表面修饰的金属锂负极
刘亚,郑磊,谷巍,沈炎宾,陈立桅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 (1), 2004058
doi: 10.3866/PKU.WHXB202004058一种有助于稳定锂金属循环的富氟化位点框架结构
王木钦,彭哲,林欢,李振东,刘健,任重民,何海勇,王德宇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 (1), 2007016
doi: 10.3866/PKU.WHXB202007016柱状金属锂沉积物:电解液添加剂的影响
杨世杰,徐向群,程新兵,王鑫萌,陈金秀,肖也,袁洪,刘鹤,陈爱兵,朱万诚,黄佳琦,张强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 (1), 2007058
doi: 10.3866/PKU.WHXB202007058摘要: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已成为推动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产品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指标。使用石墨负极的锂离子电池正接近其理论能量密度的天花板,但仍难以满足高端储能设备的需求。金属锂负极因其极高的理论比容量和极低的电极电位,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锂沉积过程中枝晶的生长会导致电池安全性差等问题。电解液对金属锂的沉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种独特的电解槽体系来进行柱状锂的沉积,研究了不同电解液体系(1 mol·L-1 LiPF6-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EC/DEC,体积比为1 : 1)、1 mol·L-1 LiPF6-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体积分数5%)-EC/DEC (体积比为1 : 1))对金属锂沉积的影响。对两种电解液中金属锂沉积物长径比的研究表明,电解液的组分可以显著地影响金属锂的沉积形貌,在加入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添加剂之后,柱状锂的直径从0.3–0.6 μm 增加到0.7–1.3 μm,长径比从12.5下降到5.6。长径比的降低有助于减小金属锂和电解液的反应面积,提高金属锂负极的利用率和循环寿命。通过考察循环后锂片的表面化学性质,发现FEC的分解增加了锂表面固态电解质界面层中氟化锂(LiF)组分的比例,提高了界面层中锂离子的扩散速率,减少了锂的成核位点,从而给予锂核更大的生长空间,降低了沉积出的柱状锂的长径比。
亲锂的三维二硫化锡@碳纤维布用于稳定的锂金属负极
王骞,吴恺,王航超,刘文,周恒辉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 (1), 2007092
doi: 10.3866/PKU.WHXB202007092
摘要:金属锂由于其高的比容量,低的电极电势和轻质等特点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金属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最佳选择。然而,充放电循环中不均匀的锂沉积会导致严重的体积变化和大量的锂枝晶形成,从而影响了电池的库伦效率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亲锂的三维二硫化锡@碳纤维布复合基底材料,并作为集流体将其应用于金属锂电池上。一者,高比表面积的三维碳纤维骨架可以适应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并且有效地降低局部电流密度,从而确保锂的均匀沉积。二者,表面修饰的SnS2 层在锂沉积过程中可以形成Li-Sn合金界面层,诱导锂的沉积并降低过电势。最终,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所制备的复合集流体与金属锂搭配组成的半电池可以在5 mA·cm-2 的高电流密度下以> 98% 的库伦效率稳定循环100周以上。此外,在承载10 mA·cm-2 的金属锂后,复合的锂负极无论是在对称电池还是与磷酸铁锂组装成的实际电池中,均可以在高的电流密度下实现稳定的循环。我们相信这一复合的集流体构建策略对于设计安全稳定的锂金属电池或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锂金属负极的可逆性与沉积形貌的关联
黄凡洋,揭育林,李新鹏,陈亚威,曹瑞国,章根强,焦淑红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 (1), 2008081
doi: 10.3866/PKU.WHXB202008081摘要: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的商业化将会推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车的飞速发展。锂金属电池因具有较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锂金属负极较低的库仑效率(CE) 和枝晶生长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锂金属电池的发展。库仑效率是衡量电池体系可逆性的关键参数之一,锂金属负极的库仑效率在不同电解液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以四种常见的电解液为例,包括1 mol·L-1 六氟磷酸锂-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电解液,1 mol·L-1 六氟磷酸锂-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 5% (w) 氟代碳酸乙烯酯电解液,1 mol·L-1 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乙二醇二甲醚/1, 3二氧戊环+ 2% (w)硝酸锂电解液,以及4 mol·L-1 双氟磺酰亚胺锂-乙二醇二甲醚电解液,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不同电解液体系中锂金属的生长行为,探讨了锂金属沉积形貌与其库仑效率之间的联系,为发展高效的锂金属负极提供了参考依据。
多孔泡沫铜和硫脲协同作用构筑无枝晶锂负极
秦金利,任龙涛,曹欣,赵亚军,许海军,刘文,孙晓明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 (1), 2009020
doi: 10.3866/PKU.WHXB202009020
http://www.whxb.pku.edu.cn/CN/1000-6818/hom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