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先锋 | 「自嘲的诗人」——亚历杭德罗·桑布拉

巴别塔 Babel巴别塔官方 2022-05-08



亚历杭德罗·桑布拉

Alejandro Zambra


亚历杭德罗·桑布拉(Alejandro Zambra),诗人、小说家,1975年出生于智利圣地亚哥。2007年在哥伦比亚波哥大城举行的国际书展上被选为拉丁美洲39位39岁以下最优秀的作家之一。2010年,被英国著名文学杂志《格兰塔》(Granta)西班牙文版评为35岁以下的22位最佳西班牙语青年小说家。桑布拉就读于智利大学,曾获国家总统奖学金并取得西班牙语文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得奖学金资助赴西班牙马德里求学,在那里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桑布拉的创作中女性角色通常在小说中占有重要位置,与女性的交流、接触,男女关系以及夫妻关系是他作品中的常见话题。从西班牙回到智利后桑布拉继续求学,在智利天主教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智利迭戈·波塔利斯私立大学教授文学。他在写作之余,还在智利国内报刊杂志撰写文学评论文章。他的文风犀利,对智利畅销书作家发出批评的声音,认为一些作品刻意吸引、取悦读者。他对波拉尼奥十分欣赏,说最初读到波拉尼奥的作品时感到非常惊讶,被他的小说深深吸引,认为其小说有着独特的叙述节奏——诗歌的韵律,带有波拉尼奥式的独特声音。



《无用的海滩》(Bahía inútil)

《移动》(Mudanza)


桑布拉的文学实践最初是从诗歌开始的,那时他自认为是诗人,和一同写诗的文学青年享受诗歌的乐趣。他这样评论那时的生活:“进入文学圈像是在过嬉皮士的生活,是一件美妙的事,圈子里人人吸着大麻。但随后我却发现并不是这样,事实上,很多人并不喜欢这个职业。”1998年他发表第一部诗集《无用的海滩》(Bahía inútil),并于2003年出版了第二部诗歌作品《移动》(Mudanza)。他的诗集在评论界反响平平,随后开始撰写有关诗歌创作批评的散文。他的这些批评辛辣又带有讽刺意味,因为他所批评的诗人的那一套,正是自己曾实践的。他的批评带有自嘲的姿态,采访中他曾表示幸亏没有再继续走诗歌创作的道路。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会发现在桑布拉的小说中夹杂着诗歌片段,同时小说的语言与结构也带有诗歌的痕迹。




《盆栽》(Bonsái) 的多版封面


桑布拉的首部小说《盆栽》(Bonsái)由“群体”、“坦塔利亚”、“借物”、“富余的”和“两张图”五个章节组成,故事围绕男女主人公胡里奥与埃米莉亚展开。两位主角在聚会中相识,他们过着大部分智利青年所过的生活,但是他们又因为共同的阅读爱好而与众不同。他们曾因阅读构筑共同话语,却又因为阅读的分歧而分道扬镳。分手后的埃米莉亚去了西班牙,沉迷于毒品,最后自杀身亡;胡里奥则在拮据的生活中继续撰写小说。《盆栽》这部小说故事简单,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但是叙述中掺杂了回忆、梦、其他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等内容。同时,小说男主人公的作家身份与他编造的加斯穆里的小说手稿交织在一起,让读者辨不清真实与虚构的界限。独特的叙事手法是桑布拉第一部小说的创作基调,在此后的小说创作中他将这种手法运用得愈加娴熟。


《树的隐秘生活》

(La vida privada de los árboles)


桑布拉2007年出版的《树的隐秘生活》(La vida privada de los árboles)由“温室”和“冬日”两章组成,故事围绕男主人公胡利安与女主人公维罗妮卡以及女方和前夫所生的女儿丹妮拉展开。胡利安为了哄小女孩入睡,给她讲述他自己编的与小说同名的故事“树的隐秘生活”,与此同时,他焦急地等待去上绘画课的维罗妮卡归来。胡利安不断臆测维罗妮卡未归的原因,时而自言自语,时而陷入自己的假设。值得一提的是,与《盆栽》相似,胡利安同样是位作家,他构思的小说情节与桑布拉笔下的小说合二为一,构成了故事中的故事,小说中的小说。《树的隐秘生活》的叙述形式秉承了第一部《盆栽》的多层叙述风格,在内容上除了有对智利年轻人生活现状的描写,同时还加入了此前没有过多涉及的政治事件,比如独裁时期的家庭生活等内容,将智利青年的现状与特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引出了作家对于政治与社会的思考。


《回家的路》(Formas de volver a casa)


桑布拉的第三部小说《回家的路》(Formas de volver a casa)于2011年发表,获得当年的阿尔塔索尔年度最佳小说奖、国会图书奖最佳小说奖以及2013年荷兰颁发的克劳斯亲王奖。《回家的路》由“配角”、“父辈的故事”、“晚辈的故事”以及“我们都好”四部分组成。小说以桑布拉童年生活的迈普小镇为故事发生地,全篇以第一人称叙述。1985年,智利圣地亚哥发生了八级地震,在避难的人群中男孩结识了女孩珂罗蒂雅。故事在男孩“我”的视角下展开,讲述了一段童年的冒险经历。随着珂罗蒂雅一家搬离迈普小镇,男孩与珂罗蒂雅的故事告一段落。随后小说家“我”透露了男孩与珂罗蒂雅的故事正是“我”在构思的情节。随着剧情的发展,珂罗蒂雅再次出现在故事中,多年之后她从美国回智利为病逝的父亲奔丧,此时的家已经面目全非。小说中“回家”的主题即源自珂罗蒂雅艰难的归家历程。《回家的路》这部小说是桑布拉对于智利独裁统治最直接描述的一部作品,从小说的题目能看到其中的隐喻。作家在《回家的路》结尾处谈及智利又一次被大地震袭击,男主人公独自走在街上,看到陌生人们惊恐的样子,孑然一身的他感到非常孤独。那时桑布拉刚好离婚独居两年,整部小说带着这段失败婚姻的回响。


《我的文档》(Mis documentos)


桑布拉2014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我的文档》(Mis documentos) 由三部分共计十一篇短篇构成,荣获当年颁发的圣地亚哥城市文学奖的最佳短篇小说奖。这些短篇故事有些记录了作家的童年、家庭生活,有些则记录了作家的文学创作心得,另外还包括几篇文学虚构作品。桑布拉在智利国立中学的求学经历在《我的文档》中有着重描写。当时学校有军政府派驻的主任,校规格外严苛,很多学生被迫退学。桑布拉这位从小镇到圣地亚哥中心求学的孩子,看到的并不是本该多元化的学校,而是教育对底层人的歧视。独裁统治时期对于学校的控制,让很多孩子远离了书籍,但是,桑布拉却在中学时期阅读了大量经典文学作品。中学时代也让桑布拉前所未有的感受到独裁统治的威力。年少时对于时局的懵懂,对父母政治态度的观察以及成年后的反思是桑布拉作品的重要内容。他小说的中心人物便是与他同龄的这一代人。

《多项选择》(Facsímil)


桑布拉2014年出版的《多项选择》(Facsímil)是一部实验性质的小说。“Facsímil”一词源自智利“学术能力测试”,相当于现今的“大学入学测试”。这部作品以1994年前使用的“词汇能力测试”的结构为基础,共分为5个部分,作家设计了题干及可选答案。这部小说是作家在文学创作形式上的新尝试。曾经在中学短暂代课,桑布拉最擅长也最受欢迎的正是大学预科班的课程。他自己就是“大学入学测试”的高分专家,深谙其中的诀窍,可以让学生的成绩迅速提高。桑布拉将这项测试的模式引入到文学创作中。


参考书目 ▼


郑雯,《极简风格下的文学思考与政治书写——亚历杭德罗·桑布拉小说研究》,2019。

桑布拉,《盆栽》,袁仲实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

————《回家的路》,童亚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

————《我的文档》,童亚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年。

COREAGA, Roberto, «Alejandro Zambra: Tenía la necesidad de recuperar el paisaje de la infancia y los 80», La Tercera, 23 de abril de 2011.

ZAMBRA, Alejandro, Bonsái & La vida privada de los árboles. Barcelona: Editorial Anagrama, 2016.

————Facsímil. Madrid: Sexto Piso, 2015.

————Formas de volver a casa. Barcelona: Editorial Anagrama, 2011.

————Mudanza. Valencia: Contrabando, 2014.

————Ways of Going Home. Trans. Megan McDowell.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4.



E N 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