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者|做一个人的“cinema”——马丁·斯科塞斯(下)
+ 贰十二世纪·影者 +
Martin
Scorsese
做一个人的“cinema”
《爱尔兰人》中那句“他们在刺骨冰冷中渐渐变老”,多少有点像马丁的自我解嘲,老喽,不合时宜了,越来越弄不懂这个世界的规则了。今年早些时候,马丁还在杂志发表长文,从追忆费里尼一路讲到对当下电影的隐忧,在制片厂与流媒体的角力中,电影不再是“电影”(cinema),只剩“内容”(content)。他当然有理由也有资格担忧,因为他曾经是从电影的商业运算法则里“抢回”创作者话语权的人。
再伟大的人,终究是跑不赢时间的。能和这样的导演生活在同一时代,我们何其有幸。
奥斯卡风云
90年代往后,马丁的最大目标就是拥有一尊属于自己的奥斯卡奖。
曾几何时,马丁对这种“虚名”只会一笑了之,但是接二连三的擦肩而过让他逐渐上头:49届奥斯卡上《出租车司机》败给了《洛奇》;53届《凡夫俗子》爆冷击败《愤怒的公牛》,61届的《基督的最后诱惑》碰上了《雨人》,63届的《与狼共舞》战胜《好家伙》。
诚然,奥斯卡的考量是多方面的,没得奖也代表不了什么。可毕竟好友科波拉和斯皮尔伯格都拿了好几座了,自己两手空空总不太露脸。恰好,在他的冲奥路上,有一位“难兄难弟”陪伴着他,他叫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泰坦尼克号》让全世界认识了“杰克”,但新世纪后的莱昂纳多并没有继续投身商业大片,而是主动结识作者型导演,希望能用演技而非皮囊被观众铭记。很快,莱昂纳多成了马丁新的御用演员。他们合作的头两部电影分别是《纽约黑帮》和《飞行家》。老实说,这两部片子都是颁奖季讨喜的历史、传记片,叙事上虽仍保留马丁的惯用套路,但二者的“怪异”融合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闪光点,一老一少接连两次冲奥都铩羽而归。
老给别人做嫁衣让马丁有些“麻了”,他索性放开手脚,集结了莱昂纳多、杰克·尼科尔森、马特·达蒙、维拉·法米加、马克·沃尔伯格等一众大腕,豪赌般打造了《无间道风云》。
📽《无间道风云》剧照
众所周知,《无间道风云》改编自香港电影《无间道》。《无间道》是一部很“东方”的电影,它在戏剧冲突和人物内心的展现上十分含蓄,影像上别具一格的“摩天大厦”美学也拍得极具“逼格”。而很多中国观众看过《无间道风云》却大失所望,因为很多人认为马丁把所有冲突和情感都给直白地摆出来,拍得“毫无意境“。
据说马丁一直没有看过原版港片,他所感兴趣的只是两个卧底在身份认同中不断欺骗、不断挣扎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影片花了前一个小时去着重刻画人物性格和故事背景,这在原版里仅仅是一笔带过。而《无间道风云》和之前的《赌城风云》、之后的《华尔街之狼》一样都沿袭了《好家伙》的风格,只不过把舞台从纽约的“小意大利区”挪到了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波士顿的爱尔兰社区或华尔街的证券交易所。
当然,随着故事的发展,马丁的现实主义风格反而受制于高度复杂的戏剧冲突,《无间道风云》不得不为了满足类型元素而弱化了艺术性和社会性。再者毕竟有原版托底,主线十分明确,《好家伙》里的那种随心所欲再难复现,这也是被许多影迷所诟病的原因。
为什么一部连马丁生涯前十都未必能入选的影片能拿到奥斯卡呢?还是那句话,奥斯卡的考量是多方面的,2007年的五部提名影片分别是:《女王》、《阳光小美女》、《硫磺岛家书》、《无间道风云》、《通天塔》。
近40年内,没入围最佳剪辑而获得最佳影片的电影只有一部,而《女王》、《阳光小美女》、《硫磺岛的来信》都没获得最佳剪辑的提名,也意味着这三部已经被”默认“淘汰了,剩下的就是《无间道风云》和《通天塔》了。
首先,要知道《通天塔》的导演伊纳里图,是个土生土长的墨西哥人。这或许是二者对决的关键因素。纵使奥斯卡如何倾向于国际化,但终究是美国人的游戏,其潜规则是不会真正有什么变化的。所以在这一点上,《无间道风云》天然占据了“主场”优势。
另外,那时候好莱坞的编剧水准开始集体滑坡,好的原创剧本极其稀缺,因此改编和翻拍成了救市的一剂良药。然而就在2006年,诸如《黑色大丽花》、《海神号》、《达芬奇密码》这样的改编大制作不是票房惨败就是口碑扑街,而《无间道风云》上映后,从专业人士到普通观众无不叫好,IMDB甚至打出了8.6的高分,2.89亿的全球票房足以证明《无间道风云》对于美国电影界的现实意义。
纯美国血统、出色的改编剧本、凌厉的剪辑风格、演员的出色表演、各界的好评、提名影片中最高的票房以及学院对老马的补偿,是《无间道风云》最终脱颖而出的筹码。
获得奥斯卡的马丁没忘记仍未获奖的莱昂纳多,稍作歇息后便继续合作推出了《禁闭岛》和《华尔街之狼》。
前者可能是马丁职业生涯最为“正常”的一部电影,从剧情到节奏都很商业化;后者则成就了莱昂纳本人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一。乔丹·贝尔福特的滑头、市侩,对人性的洞察力与吸引力,在马丁的风格化叙事和莱昂纳多的“癫狂”演绎中被塑造地活灵活现,以至于很多人都觉得这个人物是莱昂纳多的“本色演出”。另外,他延续了1986年《金钱本色》中对当时社会金钱至上的鞭挞与讽刺,那些狂妄自大、穷奢极欲的投机分子正是新时代的纽约黑帮。
📽《华尔街之狼》剧照
岁月没有削减他对电影的热情,这位77岁的老人又开启了导演生涯中的第26部电影,也是最难产的一部作品:《爱尔兰人》。
📽从2010年立项到2019年上映耗时九年,《爱尔兰人》不仅阵容豪华,成本也极其高昂(1.6亿)
《爱尔兰人》是真正对标《好家伙》的作品。
依旧是黑帮电影,依旧是马丁,依旧是乔·佩西和德尼罗,但30年前的喧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几位耄耋老人的沧桑。《爱尔兰人》是马丁对自我的解构与反思,他不再把黑帮生活描述得快意恩仇,而是从一个退伍老兵的视角审视它,当所有人都逝去时,孑然一身的弗兰克才看清了黑帮生涯没有带给他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虽然《爱尔兰人》获得了九项提名,但由于其“与时俱进”地拥抱了流媒体,这对一个来自传统制片时代的导演来说,甚至被抹上一些不怀好意的标签,遂全程陪跑。
📽空手而归的第二天老马在Ins上给自己颁了个奖,棕榈泉电影节Sonny Bono Visionary奖+狗狗Yeti
在众星欢腾的奥斯卡颁奖现场,看着春风得意的奉俊昊向自己致敬,看着脱胎于《出租车司机》的《小丑》大放异彩,老头子坐在位子上,困得睁不开眼。
上帝的子民
洋洋千字似乎已将马丁的生涯涵盖,但关于他,还有一个关键词没有被提及——宗教。
马丁拍过两部宗教题材的电影:《基督最后的诱惑》和《沉默》。
80年代,马丁开始筹拍《基督最后的诱惑》,却遭至美国保守派的大规模抗议。
所谓“基督最后的诱惑”,便是耶稣放弃为人类赎罪的使命,成为一名普通人享受天伦之乐的选择。
这个故事对马丁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年少时,他放弃了成为牧师而去学电影,这是否放弃了自己服务上帝的使命,一生沉溺在好莱坞的声色犬马中?自己堕落了吗?自己背弃了上帝吗?自己死后会下地狱吗?这种焦虑久久萦绕在他的脑海里。而《基督最后的诱惑》恰恰道出了他的心声:他并不是邪恶的人,他仅仅是想做一个有爱好的普通人而已,但上帝会因此责罚他吗?马丁不确定,于是在本作中耶稣受到短暂的诱惑后,很快又重回到十字架上。
📽《基督最后的诱惑》剧照
如此大胆的情节导致很多人没有看过原著小说或不了解电影的人就默认这是一部渎神的片片子,派拉蒙影业迫于压力几欲放弃这个项目。但马丁绝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努力多年的作品胎死腹中,他使出浑身解数,软磨硬泡的总算让环球影业同意了投资。
1988年8月12日影片在美国上映,各方的非议诋毁自然少不了,客观来说,马丁的宗教片不如其它电影那般出彩,也没有为他带来多少荣誉,但通过思考宗教的合理性让他巩固了自己的信仰与人生的追求。
📽《沉默》剧照
二十八年后,他把自己思考的结果用另一部电影《沉默》表达了出来。
在片中,神父看着日本政府迫害一个个虔诚的基督徒却又无可奈何,他痛苦地质疑着上帝,当他的信徒在受苦的时候,上帝为何不现身?为何要保持沉默?最终神父放弃了自己的信仰以保全村民的性命,因为他悟道了:真正的基督徒不是守基督教义的人,而是行基督之善的人,而上帝至始至终都与他们一起受苦,这也是马丁给自己的写照:
我虽未走基督之道,但我行了基督之事,我用一生探索电影艺术的真、善、美,从未屈服于世俗,也未曾被金钱腐化。
做一个人的“cinema”
讽刺的是,这样一位艺术家更为年轻观众熟知的不是他的电影,竟然是其对漫威宇宙的言论。
这位电影老人言辞恳切的批评“漫威电影不是cinema (区别于含义更为宽泛的movie,更倾向于电影艺术等更专业化的电影理念)”,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的他掀起了一场撕逼大战。
马丁的不满其实不难理解。在他的视角里,世界上有两种电影:第一种是像漫威这样的娱乐产品;第二种是“cinema”。一部理想“cinema”应该是通过导演、编剧等人组成的智囊团,给出一个模糊的市场方向,再具体实施难度,创造出一个资本、艺术的结合体,换言之,赚钱艺术两不误。同样,作为尊重,观众们应该在电影院里认真地、带有仪式感地观赏。
马丁个人的成功正是源于“cinema”对娱乐产品的胜利。在那个日渐腐朽的旧好莱坞里,他与同期的“电影小子”一起把新的思想、新的形式融进主流文化中,从而塑造了今日的美国电影文化,而当他年迈时,却隐隐看到历史重又浮现:“据我所知,定义这些电影类型元素的是漫威影业。这里没有真相、没有悬疑、也没有真正的情感的危险,没什么是真正处于危险中的。这些电影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求而制作的,它们被设计成有限主题的变体。这就是现代系列电影的本质:市场调查、观众测试、审查、修改、翻新和再加工,直到它们可以被消费”。
于是,漫威创造出了《复联4》这个元素怪物:眼花缭乱的超级英雄,目不暇接的特效,一塌糊涂的剧情,喧宾夺主的菜单。强大的工业技术消解了电影的“作者性”,所有成本集中在特效制作和宣发,这几乎就不是“电影”,反而像一档大型综艺,内容不重要,重要的仅仅是使粉丝感兴趣的“符号”和“噱头”,并且,这些作品赚得盆满破满,羡煞旁人。
📽科波拉说:“我不知道谁能从这些千篇一律的电影里获得任何东西。当马丁说它不是电影的时候,他是太客气了。他还没说漫威电影是令人厌恶的呢,这话是我说的。”
在马丁看来,“电影是关于真相的——美学、情感和精神上的真相。”,“他们缺乏了一个电影必须拥有的要素:单独一位艺术家使之成为一体的视野。”这是一个旧时代的“残党”面对势不可挡的信息浪潮的警惕。
在我看来,表面上马丁批判的是漫威,其实他更担忧的是视听娱乐和作者表达完全割裂的“趋势”。单独的个例不具有毁灭性,可一旦形成大趋势,那么个体的残存只是慢性死亡。漫威只不过正好切中了马丁的痛点,他干脆也就拿漫威开刀。
在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中,马丁这样写道:“记住,是你而不是那些工具拍出了这些电影。”用道家的说法,所谓“物物不物于物”(不要利用一个东西,反倒被东西利用)。
漫威风波之后,马丁又淡出人们的视线许久了,前些日子刚刚过完79岁生日的他,再过一年,就步入耄耋了。
我想,甘愿这么大年纪投身舆论中心论诉说自己的看法,他的初衷,是想尽绵薄之力唤醒大众对艺术的追求,使电影不至于消失吧。
至于电影的未来、艺术的本质,权且交予时间吧。
参考:
[1].马丁·斯科塞斯——恪守本心的“老家伙”,爱尔兰人,美剧粉, 2019-11-07
[2].只做个人的“cinema” | 马丁·斯科塞斯,影像后宫,豆瓣, 2020-10-09
[3].马丁 斯科塞斯——我们时代的查尔斯 狄更斯,123yichanghao,豆瓣,2020-11-12
+ 贰十二世纪·影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