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付丽娟:养儿为什么不防老?

曾奇峰心理主笔团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3-12-20


编者案:本文主要基于6月16日付老师直播内容整理,为方便用户阅读,将部分保留直播内容,主要观点由付老师提供,文字整理及撰稿人为Nemo。


我们中国人有个观念,叫做“养儿防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达到“防老”预期的父母比例并不高,更多父母体验到是“啃老”。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之所以产生“养儿啃老”这个现象,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因为文章篇幅有限,只从三个层面去展开。


养育的初心,决定了孩子是否独立


作为父母,要思考清楚的是——为什么要生养一个孩子?


身边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回答是:我想生个孩子,因为不想死后连给我抱遗像的人都没有。


这个表达的背后,传达了一层意思:我养你,是为了未来你要照顾我。甚至我死亡了、不存在了,你也需要作为我的孩子为我继续尽孝。


如果我们养育的初心是把孩子留在身边,那我们衰老之后的一部分自我功能就会在潜意识的“操控”下弱化,而孩子就成为了去增强这部分功能的“工具人”。


抱着这样的初心,孩子就很难完成与父母的分化,很容易出现父母与孩子“融合过度”的情况。


在“融合过度”的这种模式下,孩子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独立,而作为父母,感受到照料的同时,就必须承担因为“融合过度”的副作用,也就是被“啃老”。


反过来,如果你的初心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把他送到他的世界里,你所有的事情都是协助他、帮助他能够去到他想去的那个世界,而并不是你希望他去的那个世界,那不管你怎么做,你的孩子都能独立,都能跟你分化得很好。


我们总是强调,孩子要跟父母分化,这个看起来说的是孩子要独立,但其实很大程度上考验的是父母独立的决心与勇气。


在太多的咨询关系中,我们可以很深刻地感觉到,父母抱怨孩子“啃老”也好,“不孝”也好,一方面当然有孩子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是因为父母潜意识层面并没有想要跟孩子分化,因此始终不能很好地完成与孩子的分离。


如果父母能够觉察到这一层,很好地与孩子完成分离的话,孩子就会被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被养育,在这种养育观念下长大地孩子,成年后啃老的可能性就不大。


为什么呢?


因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小的时候因为个体机能的不健全,必然需要父母的陪伴。但是到了青春期以后,孩子已经拥有了足够的个体机能,这个时候,父母的陪伴与照料并不是一个刚需。


正常的情况下,孩子会觉得外面的世界比家里更好玩,会想要去外面的世界,想跟更多的人认识。那么,永远待在家里不出去就是一种衰退。


对于孩子来讲,他们身上原本的动力就是想去更广阔的世界看一看、走一走,对好奇的事物想去尝试。具有向外的活力和人格的发展的欲望,需要不断与外界的客体打交道。只要父母不做这个拖后腿的人,孩子可以往前走得很好。


“养儿啃老”,是一种合谋


理解了养育者初心对于孩子人格的影响,我们再来看孩子为什么啃老,就很好理解了。


用“危言耸听”一些的说法,“啃老”是一种父母与子女之间潜意识层面的“合谋”,必然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种关系才会持续下去。


意识层面的现象我们都很容易感知到,在这里不去赘述,我们只去还原潜意识层面的风景。


父母的潜意识层面,如果子女能够通过工作满足自己物质、精神上的需求,父母的支持就变得不再必要了。所以,当孩子的“羽翼”越是丰满,也就是当他们越能够通过工作解决自己的精神和物质需求时,就代表着孩子不再需要父母了,父母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而在子女层面,潜意识会将自己通过工作挣钱,实现经济与人格层面独立看作是一种对父母的背叛甚至是“弑杀”父母的行为,这势必会激起我们为人子女巨大的内疚感。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意识层面与我们潜意识层面思考的底层逻辑完全是不一样的。


在意识层面,我们会觉得自己通过工作赚了很多钱,只不过是不需要父母来给我们钱而已,经济层面的独立,只不过就意味着关系稍微松了一点点。


但是,潜意识对经济独立的解读完全不一样,潜意识的语言是,当我们不需要父母的物质支持时,这就意味着我们把他们抛弃甚至“杀死”了。


一旦父母与子女在潜意识层面有了这样“合谋”,名为“啃老”的契约关系就成立了。


让孩子进入更多身份,是独立的关键


随着成长的发展,孩子的身份会越来越多,而不再只是孩子。


他需要需要首先承担起哥哥的身份,再大一点,他可能还要承担起部门负责人的身份,或者养家糊口的丈夫的身份。


在孩子接受越来越多身份的时候,父母跟孩子的关系是一定要变化的。孩子进入到新的身份里面,父母在很多方面就需要退出来,协助孩子更好往前走,让他们更好地进入到新的身份中。


只要孩子能够顺利进入到新身份,是不会来“啃老”的。但如果他想去的那些身份他没有能力去,父母也没有在前面做一些足够协助他去独立发展的事情,孩子就会来向父母索要,把父母当成某一个自我功能的替代品,这就开启了“啃老”模式。


这和上面说到的“养儿防老”是一样的。父母的初心要养一个最后能替代衰弱的自己去实践某种自我功能的工具。这样的孩子养到可以独立的时候,还是会附着在父母身上,继续向父母索求东西。这样的孩子没有办法去发展他的自我功能,而是把父母当成自我的一个部分或者某个工具去替代他去实现某件事情或者得到某样东西。


这个不是要解决什么,而是要反思看看在过去一路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能不能退出舞台的核心。


从孩子进入青春期到上了大学,父母就可以逐步开始功成身退了。父母不要在舞台的中心,不要觉得你始终是孩子的全部,不要觉得孩子所有事情你都能帮他。作为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能够站在他的舞台上,而你从他的舞台上下来。


后记

在文章的最后,想分享一下鲁迅的观点: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在前面两件事上,作为父母很多人都能很好地做到,但在“完全的解放”这件事上,可能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 ☆   阅 读 推    ☆  —————

   孩子“躺平”,不是天灾是人祸

  过敏,是内心渴望安全的信号

  付丽娟 | 该不该让父母帮忙付“首付”?

  已读不回,是一种冷暴力吗?



—————  ☆    程 推    ☆  —————

● UM心理2023下半年 课程重磅上线 ●
《深入成人的心智——婴儿观察(心理咨询师训练)体验课》
!!!9月正式开课 !!!
需要报名的学员抓紧时间下方 扫码 
添加课程助理咨询报名详情

↓  ↓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