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就是南宁!

钱琪瑶 搜狐城市 2021-11-05


南宁
中国唯一近海的西部城市
江如带,山如砺
绿树成荫,城在林中
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绿城”
山水沉香
滋养出灿烂多彩的文化
48个民族,各有风姿
从民族,走向世界
新南宁水、陆、空四通八达
直走粤、港、澳
直达缅、泰、越
从边陲小镇,到国际枢纽

是一场千年南宁的华丽蜕变

从民歌湖眺望东盟商务区
 01 
一条玉带穿城过

半城绿树半城楼

南宁地处广西南部
西接云贵,东连粤湘
南临北部湾,与海南隔海相望
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
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
是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
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近海首府
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

也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

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地带 / 底图来自Arcgis

数亿年前
华南还是一片汪洋
随着沧海桑田、汪洋成陆
地层被抬升露出海面
南岭隆起
又经过多次造山运动
本来东西走向的构造线
受到华夏式北东向构造线的干扰
地形变得支离破碎

被分成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等五岭

五岭以南,即岭南地区

山岭拦截住自印度洋北上的暖湿气流
让岭南湿热多雨
年降水量达到1000-2000mm
受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的影响
岭南山谷交错,地貌复杂
山地合围中
形成拗陷盆地
盆地中石灰岩广泛分布
这些碳酸盐岩由
远古海洋生物的钙质骨骼沉积而成
在密集暴雨冲刷下
水中的二氧化碳与碳酸盐
发生化学反应
碳酸盐被溶解、冲刷
日积月累
地表被雕琢成鬼斧神工的奇观

发育出中国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南宁马山县

岩石被水流溶蚀出凹槽
愈溶愈深
形成尖削高大的山峰
这些基座相连的群峰

被称为峰丛

大化县七百弄(河池境内),全世界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喀斯特峰丛

当峰丛继续被溶蚀
基座被切开
山与山之间变得相对独立
则成了峰林

疏密有致、挺拔秀立

桂林漓江两岸 

奇峰耸立的三里洋渡景区
曾出现在《徐霞客游记》中
“山千百为群,或离或合
山虽小而变态甚”
丛林似列的山峰之间
峡谷幽深
峰顶浮首于茫茫云海

云雾缭绕

南宁上林县大龙湖景区
流水的溶蚀还开启了
地下世界的大门
充沛的降水
通过缝隙、孔洞进入地下
制造出巨大的洞窟
宛如地下宫殿

清凉消暑,步移皆景

南宁武鸣县伊岭岩溶洞

溶解了碳酸盐的水流
从洞顶滴落
碳酸盐析出并再次沉淀为固体
形成千奇百怪的钟乳石
石笋、石柱、石幔千姿百态

如凤凰起舞,蟒蛇盘亘

钟乳石

雨水在地下雕琢宫殿
在地上则汇聚成河流
发源于云贵高原的右江
发源于越南的左江
以及良凤江、心圩江
在青山围起的洼地中相遇
汇合为一条邕江向东流去
合江处的河谷盆地
山岭环抱、江水滋润

南宁便在这里初生

南宁母亲河,邕江

丰沛的水系
塑造出南宁城区最大内湖,南湖
面积93万平方米

湖水澄碧,风光旖旎

镶嵌在高楼大厦之中的南湖公园 

背山面海的南宁
北回归线穿域而过
属典型亚热带气候
雨热充沛,四时常青
山峦之上,林海茫茫

雨后晴翠,满目生机

南宁北部大明山,雨后晚霞

市区内亦是处处绿荫如盖,繁花似锦
朱槿、洋紫荆、三角梅
大皇椰、鱼尾葵、小叶榕等
南国特色的花木散发蓬勃生机
“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

是名副其实的绿城

红花绿树中的写字楼

在崎岖多山的广西
邕江流过的河谷是稀有的平原
水源、平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
让邕江两岸的南宁
早早就吸引人类聚居

人的到来让南宁的故事更加精彩纷呈

回家路上赏花的市民

 02 

邕州城北两江来

五管金汤亦壮哉

当黄河、长江流域繁衍出文明时
岭南也毫不逊色
最早占据南宁的部落是越族先民
越族分枝繁多,故称“百越”
其中西瓯和骆越两个支系

今天的壮族便是他们的后裔

上林县稻田,越人是最早栽培水稻的人类族群之一

广西进入中央王朝的视野
最早可溯至秦
公元前214年
始皇北上筑长城,南下平百越
略取岭南诸地
其中柳江、黔江、浔江一带
“江原多桂,不生杂木”
故此以“桂林”为郡名
今天的南宁、桂林、柳州、河池

均属桂林郡辖地

此时的桂林郡比今天的桂林市范围大很多

在交通落后的年代
广西深处大山之中,闭塞独立
中央王朝为维护统治
选取最毗邻湖湘的兴安县(今桂林市)
开凿灵渠,沟通湘江、漓江二水
拓展荆襄和两广的交通
桂林成为汉文化进入广西的前哨
“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

广西地区政治中心

桂林兴安古镇灵渠 / 锋芒摄影

汉高祖元年(前206)
赵佗据岭南建立南越国
元鼎六年(前111)
汉武帝遣兵平定南越国
在岭南设9郡
改桂林郡为郁林郡
随着形势和经济的发展
南宁开始崛起,挑战桂林的地位
因溯邕江上可至云贵,下可通广州
更便于掌控西南和出海口
东晋时(318)
晋元帝司马睿从郁林郡中分立晋兴郡
郡治设在晋兴县城,即今南宁
这是南宁建制伊始

也是其第一次成为郡级治所

青秀山凤凰岭

贞观六年(632)
唐太宗改晋兴为邕州
南宁简称“邕”延续至今
唐懿宗咸通三年(862)
分岭南道为东、西两道
岭南东道,治所广州
岭南西道,治所邕州

兼领桂、容、安南三地

琅东新区五象广场

南宁的经济功能也逐渐发挥
越人自古善用舟
以船为车,以楫为马
穿梭于江河之间
邕州古城扼水路要冲,控三江汇流
邕江两岸驾乘舟楫,商旅辐辏
水网成为商品的流通渠道
进而形成市场
639年,“渝州人侯弘仁自牂牁开道
经西赵,出邕州,以通交、桂”
这条联系西南的“邕州道”
是宋代主要商路之一
从大理国经昆明、贵州兴义

到邕州府后,与海上丝路相连

邕江渡口码头星罗棋布,帆桨如织
商路通,则圩市成
唐代《岭表录异》有记
“夷人通商于邕州石溪口
至今谓之僚市”
(僚市,当地少数民族经营的集市)
宋代发展成官市
据《宋会要辑稿》载
“邕州城以竹木修盖官市

廊店街市繁华”

万象城

南宋,赖以市马的西北五路失守
“自五路既陷,马极难得”
朝廷改从西南大理国买马
绍兴三年(1133)
以邕州为中心,设立博易场
1141年,专设“买马司”
云、贵一带的“蛮马”
经邕州道入广西
再北上转运中原
“蛮马之来,他货亦至
蛮之所赍麝香、胡羊、披毡及诸药物
吾商贾所赍锦缯、文书及诸奇巧之物
于是译者平价交市”
中原的锦帛、手工艺品
换购蛮夷的马匹、香料
桂滇之间,商贾往来,互通有无

此时的邕州,俨然百货所聚

三街两巷

但随着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东移
南宁,乃至广西被边缘化了
商贸发展缓慢下来
更多被视为把控边关的军事要冲
统御只是为了守土
元朝泰定元年(1324)
为庆边疆之绥服
寓南疆安宁之意
改邕州路为南宁路

南宁得名,肇始于此

青山塔
1363年,广西建省
此后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广西省会均设在桂林府
南宁则担负军事卫所的职责
其军事区位之重要
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已详陈
“外控蛮荒南服,有事此为襟喉重地
……邕州不守,西路遂为鱼肉
……盖地居冲要,势所必争也”
洪武年间(1385)
为抵御麓川土司(今缅甸)的象阵
明廷在南宁设驯象卫,以训练象军

鼎盛时有官员90名、旗军5600名

邕州古城图

清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海禁之下,广州是唯一的海关口岸
南宁-梧州-广州的西江航线
成为土洋杂货的交流主干
乾隆五十四年(1789)
朝廷准许南宁府与安南进行贸易
在府治宣化县设安南通事牙行
(牙行,介绍生意、赚取佣金的中间商)
南宁既是西江上游商品集散中心

又是西南贸易主干道的中转站

广州的商品经济辐射,很早开始带动南宁

商品吞吐量和城市经济吸引力大增
吸纳全国各地的商业移民
他们在南宁建立起
粤东会馆、新会书院、江西会馆
豫章会馆、福建会馆、玉林五属会馆
邕江两岸码头
“帆樯凑集,水划驭艇
往来如织,行旅交错”

终年一派繁忙景象

粤东会馆

清末,中国遭遇两千年未有之大变
船坚炮利的洋人从海上强势袭来
1858年6月
法国入侵越南,对广西虎视眈眈
意欲掠夺广西矿山和路权
同时,边境匪患四起
西南国防形势陡然紧张
当时的省会桂林
偏居广西东北一隅
派兵前线需一月之久
而南宁离中越边境更近
五六日路程便可抵达
为调动军队节省时间
强敌寇边,西南危急

南宁的军事价值不言而喻

广西边关形势略图 / 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光绪十一年(1885)
清军在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军
取得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
为数不多的巨大胜利
中法战争期间
广西巡抚均驻节南宁
两广总督岑春煊向朝廷奏请
迁省会至南宁
可惜京师并未允准
1898年,法国政府提议
合修北海-南宁铁路
亦被清政府否决

镇南关隘口

 03 
邕城古道码头深

商埠丝绸印记沉

19世纪末,北海、龙州、梧州
先后被迫开埠通商
1899年,广西巡抚黄槐森上奏
“以均利益,而保事权”
申请自行开办南宁商埠
在西方势力的阻挠下
直到1907年1月1日
南宁才正式开关
《南宁开埠章程》中声明
南宁为自开商埠

外国不得设立租界

设于南门(今中山路)外商埠河岸的办事处,1907

伴随着开埠
南宁也正式开启近代化进程
成立海关税务司
经济的开放性让南宁
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但实际上,火柴、煤油等洋货涌入
极大冲击西南各省的本土市场
开埠以来,南宁长期处于贸易逆差
而且广西最早的采矿、冶炼等工业
发轫于当时的省会桂林

南宁的工业发展相对缓慢

邕江边的船只,民初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
帝国气数耗尽
南方各省纷纷独立
桂林与南宁再次展开首府之争
起初“旧桂系”大权在握
军阀首领陆荣廷出身南宁武鸣
为强化统治而迁治所至南宁
但很快李宗仁、白崇禧“新桂系”上台
此时日本又试图从海上进攻广西
李、白二人以南宁近海不利防御为由

力主将首府迁回桂林

解放前南宁警备司令部,左二为白崇禧

1937年,湘桂铁路连通衡阳至桂林
柳州至南宁段的工程
却因日军入侵而停工
直至新中国建立后
广西省会正式设在南宁
1954年,湘桂铁路也全线贯通
成为贯穿广西全境并与越南接轨的干线
1957年,撤销广西省建制
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为首府

畅游阁、永和桥

但由于工业和城建基础薄弱
直到1962年
南宁街道才全部装上路灯
1964年,邕江上才建起
第一座公路大桥
70年代,中越关系不断恶化
边境摩擦冲突频繁
处于战争前线的南宁

没有任何国家投资的大工业项目

今天的南宁大桥

改革开放之初
北海市被定为沿海14个开放城市之一
成为全自治区发展龙头
吸纳广西大部分财力

首府南宁反而显得黯淡了

夜半雷雨

1992年,南宁获批实行
沿海开放城市政策
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固定资产投资连续4年增超40%
但此时上马的项目多是
糖厂、淀粉厂、造纸厂等资源型企业
且工业废水治理技术不成熟

城市污染问题日益加重

竹溪立交桥

进入21世纪,南宁迎来腾飞机遇
作为近海自治区的首府
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
南宁临近北部湾诸港口
是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咽喉
距中越边境友谊关170千米

与东盟贸易十分便捷

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

2002年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协议
建立自贸区
这是中国与他国建成的第一个自贸区
2004年,第一届东盟博览会圆满落幕
会议举办地永久落户南宁

意味着南宁成为区域性国际城市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南宁继续发扬自古以来的枢纽优势
除了邕江航运枢纽
陆上交通全面奋起直追
中兴、永和、桃源等

20余座桥梁,搭起江上通道

南宁大桥

2016年,南宁地铁1号线开通
广西成为首个通地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铁路上,北通南达,东进西连
四方高铁汇聚
北接全国干线,南至防城港、北海
东达广州,西至越南
从“路网末梢”跃升为“区域枢纽”

定位为“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

高铁驶出

航空上,吴圩国际机场通航104城
覆盖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胡志明等
25个东盟城市
2小时通达广西大部分城市
3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

2小时直飞东南亚

吴圩国际机场

此外,南宁国际空港预计明年投入使用
集民航、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于一体
将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立体换乘
泛珠三角、泛北部湾、大湄公河次区域
在南宁交汇点上
连接起四大经济圈

堪称枢纽中的枢纽

西部陆海新通道出海关口

产业方面,南宁六大支柱产业为
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械装备

铝深加工、食品和清洁能源

富士康超高清4k电视工厂

经济的发展
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2002年,南宁打出“中国绿城”名片
2007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天朗气清,微风和畅
现代繁华的都市
掩映于花丛绿树之间
集靓丽城建和自然风光于一身
是南宁会展业的基础
面向东盟、中亚的
博览会、投资峰会、合作论坛
打响“南宁会展”的知名度
2020年,南宁GDP达到4726.3亿
排在全国第48位

广西体育中心

 04 

桂林片石一枝秀

领袖八桂诸才贤

南宁共有48个民族和谐共处
浓郁的民族风情热烈明艳
其中壮族是世代定居于此的土著
族名最早在汉文史书中
译写为“徸”、“僮”,音zhuàng
1965年10月12日
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
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
由国务院正式批准
改“僮”为“壮”

取健康之意,也不会引起误读

民族商品交易会已长期落户南宁

如今壮族的歌舞、服饰、节庆
在广西大地茁壮发展,绵延传承
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数不胜数
打磨秋、赛龙舟、板鞋舞、抢糍粑

最盛大的节日当属三月三

南宁马山县三月三嘉年华
相传壮族姑娘刘三姐歌喉嘹亮
可她因讽刺财主恶行遭到报复
上山砍柴时被推下山崖身亡
民众为了怀念歌仙刘三姐
在她坠崖的三月初三举行歌圩
由此逐渐形成歌圩节
(歌圩,指在野外唱歌)
三月三本来也是壮族祭祖的日子
各户人家备好供品,行祭拜之礼

以抬花炮巡游、舞龙舞狮的方式祈福

抢花炮,在2020年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礼毕便开展歌舞活动
后来演变为对歌、抛绣球
壮家男女在山坡、草坪、晒场
互唱山歌对答
以歌会友,以歌传情
随编随唱,机动灵活

使三月三成为赛歌、选偶的喜庆节日

壮族婚礼

经典歌曲《大地飞歌》
专门为“广西民歌节”创作
作词者郑南正是在南宁山间采风时

想出“踏平了山路唱山歌”的歌词

山间公路

汉族移民的融入
则带给南宁另一重文化气韵
秦汉时汉人到岭南戍边
西晋永嘉之乱后
中原世家大族有一部分入岭南避难
但当时的广西
湿热瘴疠,荒蛮落后,令人畏惧
直到唐宋时期
广西还是罪人流放、官员贬谪之所
颜延之被贬始安(今桂林)
柳宗元被贬柳州
黄庭坚被贬宜州(今河池宜州区)

秦观被贬横州(今南宁横县)

俯拍会展中心朱槿花厅
这些文人不仅留下名篇佳作
更勤政务实
为抵抗洪水,兴修水利,蓄水成湖
这便是南宁南湖的前身
他们还大力兴文促道
开馆讲学,教化百姓
普及农耕、植桑、医疗等知识

使中原文化在广西广泛传播

广西人民会堂前的民族团结鼎

北宋,南宁迎来最大规模的汉移民
皇佑四年(1052)壮族枭雄侬智高起义
攻陷邕州
宋仁宗派大将狄青率十万大军南下平叛
侬智高兵败后,放弃邕州,逃入大理
此战之后,宋王朝迁入大量汉人
不少文人墨客醉情于这里的山水

评出“邕州八景”

南宁园博园

明清时,随着玉米传入
产粮大增,人丁兴旺
崇文重教的风气也更为普及
《广西通志》记载
“土厚民庶,殷阜之象,于边陬为最
……农耕士读,无异中州”
城内陆续开办九所书院
1528年王阳明驻兵邕州时

创办的敷文书院最享盛名

南宁人民公园内的心学堂

除私塾,还设有社学、义学
专为穷人子弟开办
引来众多附近州县的读书人
至今,南宁依然是广西的文化教育中心
自治区内唯一的211高校,广西大学

便坐落于此

广西大学南校门

 05 

傍人自欢吾自歌

静处安身最长策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人们总是好客爽朗、朴实善良
南宁人自然也不例外
也受气候的影响与浸润
南宁人不温不火、不急不躁
这里没有冬天
人们的性格里自然也少了些凛冽、凌厉
他们说话慢慢悠悠,尾音拖得很长
好似打太极
推来推去的过程中

一切争执都能化解

柚子商贩悠闲读报

摩托车和电瓶车是
南宁最常见的出行方式
八桂大地整体多山
山路崎岖狭窄

最需要灵活、越野性强的代步工具

上林县塘红乡,南宁网红主播“三炮”骑着他的125摩托车

南宁常住人口870万
电动车保有量超过300万
基本每个家庭都至少有一辆
早晚高峰,电瓶车多如过江之鲫
洪水般的车流,看似复杂混乱
实际上车手们遵循着某种秩序
既不会冒冒失失翻了车
也不会慢慢吞吞误了事
他们张弛有度
把握着方向、速度和风采

相互避让,安全抵达

也许只有置身南宁,才能真切感受到如此大规模的电动车流

千年来民族的融合共荣
又让南宁人包容、接纳万事万物
有让步也有坚持
就像他们的味蕾
酸甜咸辣,缺一不可
八宝饭、柠檬鸭、老友粉、八仙粉

融合西南多地特色

柠檬鸭

日照充足,雨水丰沛的南宁
是水果生长的天堂
这里结出的
柑橘、荔枝、龙眼
香蕉、芒果、火龙果

果肉饱满,汁水充盈,入口甘甜

武鸣区武帽农场的果农采摘沃柑

南宁隆安县火龙果基地

然而盛产甜蜜的南宁
人们却嗜酸如命
原因有三
广西夏季闷热
人体内酶活性下降
食欲不振、胃口不佳
酸食能够助消化、解油腻、增强食欲
同时,广西石灰岩遍布
地下水中含较多钙离子
长期饮用“高钙水”,易得结石

而吃酸有利于降低结石风险

酸辣椒、酸笋、酸豆角,常驻南宁菜市

再来,过去广西资源相对匮乏
腌渍可以延长食物保质期
《本草纲目》中提到
酸食可散瘀、止血、解毒、杀虫
现代医学也证明
适度吃酸食有利于养肝

这大概也是广西人的长寿秘诀

端午节前,年近80的奶奶熟练地包粽子

南宁有句俗话
“英雄难过美人关,好女难过酸嘢摊”
在南宁,一切皆可制成酸嘢
木瓜、芒果、菠萝
马蹄、萝卜、椰菜等时令果蔬
配以酸醋、辣椒、白糖等腌制而成
吃起来酸甜香辣,味味俱到

脆爽可口,生津开胃

酸嘢摊 / 悦游

南宁烧烤也十分独特
烤制过程中要涂抹蜂蜜
再撒上孜然,加入紫苏假篓
甜、咸、辣、鲜的碰撞

就是最正宗的南宁风味

中山路夜市

最具代表的是烤秋刀鱼
中山路、水街等美食街上
从来不缺这味烧烤的身影
肉质鲜甜又少刺
配上小青柠汁,味蕾瞬间惊艳
烤虾、烤脆肠亦是南宁烧烤主角

壳脆味美,最适合下酒

烤秋刀鱼
最当得起南宁名片的美食
还要数那碗老友粉
与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
同为广西“三大米粉”
酸笋、豆豉、酸辣椒
猪肝、牛肉、粉肠
酸辣咸微甜
一切味道缠绕在河粉之间
没那么刺激
但足够浓厚
像极了平和务实的南宁人

也像极了有滋有味的南宁生活

老友粉

-end-

策 划 | 王海涛、赖颢宁撰 稿 | 钱琪瑶地图编辑 | 钱琪瑶排 版 | 钱琪瑶配图来源 | VCG、图虫 往期精彩回顾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