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三角人口争霸:杭州强者恒强增17万居首 合肥异军突起反杀宁波

蓝桥 搜狐城市 2023-05-02

2022年,在全国人口减少85万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地区仍保有强大的人口吸引力,常住人口增量超过60万。


从各大城市的数据来看,一些城市的表现极为亮眼——杭州人口增长17.2万,再次位居长三角之首;合肥人口增长16.9万,总人口反超宁波,升至长三角第五位;宁波、南京、苏州人口增量超过6万,笑傲全国;滁州、芜湖人口增量超过5万,不容小觑。


强大的人口吸引力背后,长三角内部的人口流动也出现了一些新趋势——除了中心地带的杭州、苏州等传统流量大城外,合肥、滁州、芜湖等外围潜力城市也受到了更多青睐,人口增量异军突起,可与苏杭一较高下。


最强王者:杭州


截至目前,长三角41市中已有38市公布了2022年常住人口数量。从人口总量来看,长三角地区共有2000万人口城市1个(上海),千万人口城市2个(苏州、杭州),900万人口城市5个(温州、合肥、宁波、南京、徐州)。



这些城市是长三角“千万人口军团及后备役”,也是人口流入的主要目的地。从2022年人口增量来看,目前长三角地区增量最高的五座城市分别是杭州(17.2万)、合肥(16.9万)、宁波(7.4万)、南京(6.77万)和苏州(6.28万),都是千万人口城市及后备军。


杭州一向是长三角的人口“收割机”。七普数据显示,2010-2020年,杭州常住人口增加323.56万,居长三角第一位。2021年、2022年分别增加23.9万、17.2万,继续居长三角之首。


杭州能够在激烈的抢人大战中脱颖而出,离不开数字产业的强大吸引力。2022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5076亿元,占GDP比重27.1%,是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全市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34.7万人,其中流入IT、互联网、游戏行业的人才最多,占比达28%。


强大的数字产业,使得杭州的人口吸引力不仅局限在本省以及河南、安徽、江西等周边省份,甚至开始“虹吸”上海和北京。日前,在杭州参加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的现场,杭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致辞时提到:“杭州新引进的跨城流动人才中,有超过20%来自北京和上海,是最多的两座城市”。一时间,#杭州吸引超两成北京上海流动人才#迅速窜上热搜。


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杭州的人口增量已不再像往年一样遥遥领先,它遇到了一匹强大的黑马,那就是合肥。


最大黑马:合肥


2022年,合肥常住人口增长16.9万,仅比杭州少了0.3万,居长三角第二位;总人口达到963.4万人,反超宁波,升至长三角第五位。


合肥的人口增长以迁移为主,2022年迁移增长人口13.5万人,自然增长人口仅有3.4万人。迁移增长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或来自安徽回流人口。2022年,除合肥、芜湖等少数城市外,安徽大部分城市人口均为负增长。合肥人口增量(16.9万)比全省(14万)还多,人口首位度由15.48%提高至15.72%,种种数据表明,合肥对安徽的人口吸引力在提升。



合肥的人口吸引力,主要来自于它的经济实力与产业发展。上一个十年,合肥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2020年合肥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后,2021年、2022年又连续跨上两个千亿台阶,增速居万亿城市前列。


在产业布局上,合肥总能找对风口——引进京东方,成为国内面板产能最大的集聚区;引进长鑫存储,投资半导体产业;吸引蔚来,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成为合肥吸引人口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合肥在疫情期间展现出的人文关怀,也是吸引人口驻足的重要因素。疫情期间,合肥主动敞开大门,喊出“不管中高风险还是疫区人员,欢迎随时光明正大来”,让无数游子感到暖心。疫情之下没有封城,没有停工停课,也没有交通停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种种因素叠加,合肥势不可挡,成为长三角地区人口增长的一匹黑马。


最稳选手:宁波、南京、苏州


杭州、合肥之后,长三角地区人口增量最高的城市是宁波、南京和苏州,分别增长7.4万、6.77万和苏州6.28万。这些城市2021年人口增量便居长三角前五,2022年仍然保有较强的人口吸引力。


宁波的优势在于经济实力强大,制造业产业集群发达,外贸进出口增长强劲,以及区位优势明显。此外,去年宁波还发布了《宁波市区户口迁移实施细则》,大幅降低落户门槛,如取消原先缴纳社保的要求,实行“70年产权房即可落户”,并扩大了人才家属落户范围等等。


2022年,宁波常住人口总量达到961.8万人,与温州之间的差距从10万进一步缩小到6万。以近两年的人口增速来看,预计在未来一两年内,宁波的常住人口就将超过温州,成为浙江第二大人口城市。



苏州可以说是“高配”版宁波,经济实力居普通地级市之首,制造业、外贸都居全国前列。近年苏州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领跑全国,成为吸引人才的“利器”。2022年,苏州全市人才总量达到363万人,较2021年底增加21万,成绩也是相当亮眼。


南京的人口增量是在近两年爆发的,这与其经济发展与政策利好息息相关。2010-2020年,南京常住人口增长131万,在长三角只排在第七。2020年以来,南京经济总量晋级全国前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劲,加上强省会战略与南京都市圈等战略叠加,如今南京的人口增量已升至长三角前五。


南京盯上的,主要是长三角内部城市。2022年,南京发布《南京市积分落户实施办法》,提出长三角三省一市社保缴纳年限与南京互认。虽然官方未公布此举为南京带来了多少人口,但全年6.77万人口的增量,已经笑傲全国了。


长三角人口第一大市上海,2021年人口增量仅有1.07万,排在15名开外。2022年常住人口数据暂未公布,但想必人口不会猛增。去年上半年,上海放宽世界名校留学人员落户限制,紧接着又放宽了上海本地、双一流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的落户限制,可谓火力全开。


2022年11月底数据显示,新政出台以来,上海累计引进世界前100名知名院校留学人才近7000人,当年通过直接落户政策引进留学人员超过3万人。对于上海来说,“人口红利”虽然不再,但“人才红利”已经形成,经济发展动力依旧强劲。


最亮新星:滁州、芜湖



2022年,还有两座小城人口增量超过5万,居长三角前十,那就是安徽的滁州(6万)和芜湖(5.9万)。它们的总人口只有三四百万,6万的人口增幅,甚至已经超过了杭州。


2022年之前,滁州和芜湖的人口增长其实并不明显。七普数据显示,滁州、芜湖人口增量分别为4.92万和9.94万,排在长三角后半段。2021年,滁州、芜湖的人口增量也仅有0.15万和2.62万,并不突出。


2022年的人口增长,可以说是滁州、芜湖经济发展厚积薄发的结果。作为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的“双圈籍”城市,滁州和芜湖在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和人口溢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都在近年迎来了经济飞速发展期。


2022年,滁州经济总量连续第9年居安徽第三,经济总量、投资、消费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可谓风头正劲。全年新签亿元项目478个,光伏、半导体、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等八大产业链项目占比70%,承接沪苏浙转移或合作项目占比50%,有力带动了人口回流。


芜湖是安徽副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常年位居全省第二位,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势头良好,科研创新氛围十分浓厚。2022年,芜湖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48%,居全省前列;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9.5件,连续11年居全省第一。


2021年8月,芜湖推出“紫云英人才计划”,成效斐然——2022年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06个,引进就业大学生6.6万人、较2020年翻了两番。对于一个近年才声名鹊起的小城来说,这样的成绩颇为不易。


滁州、芜湖的人口增长,也体现了近年长三角内部人口流动的一个新趋势,那就是人口不仅青睐杭州、苏州这样的经济强市,也在逐渐流入都市圈内部有潜力的小城市。2021年的嘉兴是如此(点击阅读),2022年的滁州、芜湖亦是如此。未来城市间的人才争夺战,想必会更加激烈。


参考资料:

[1] 各省、市统计局

[2] 长三角下一个千万人口之城,会是谁?新民晚报

[3] 冲击“千万人口城市”,长三角“退一进四”.城市进化论

[4] 为何这些城市的人口增长能够“逆流而上”.上观

[5] 常住人口正增长 长三角吸引力不减.解放日报

[6] 人口逆势增长,“最牛风投城市”这次又做对了什么?新京智库

[7] 对话滁州市长:安徽“东大门”如何成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优等生”?澎湃新闻

—END—往期精彩回顾 

搜狐城市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