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部省域副中心“大变局”:襄阳超洛阳、赣州超芜湖

西窗 搜狐城市 2023-05-02

全国两会期间,河南洛阳市长接受媒体采访时披露,洛阳去年GDP为5675亿元——这个数字相较年初洛阳两会时发布的5800亿元少了约125亿元,相较湖北襄阳GDP少了约152亿元。至此,中部地级市“老大”易主,获得官宣。

与洛阳一样“失落”的还有安徽芜湖,江城经济总量被江西赣州以21亿元微弱优势反超。洛阳和芜湖可谓“惺惺相惜”:2022年洛阳GDP增速、芜湖GDP增量均垫底中部地级市十强城市,两地排位下落也就顺理成章了。

值得关注的是,襄阳洛阳赣州芜湖均为中部省份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洛阳和芜湖近年遭遇了什么,它们的排名会否继续下滑?安徽日前发文明确支持芜湖成为省域副中心,那么,在省级层面政策红利下,哪些副中心城市拥有更广阔前景?

中部地级市十强城市,八个是“省域副中心”

直到今年全国两会之前,襄阳和洛阳的经济总量孰高孰低都还是有一丝悬念的。一月份,两地透露了经济总量预计数据,襄阳是“突破5800亿元”,洛阳是“5800亿元左右”;二月份,襄阳官宣GDP为5827.8亿元。

看到襄阳的经济总量,有网友认为洛阳“大概率输了”,不过因为洛阳具体数据尚未公布,结论没办法“实锤”——直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长在接受河南政府网采访时透露,去年洛阳GDP为5675.2亿元——原以为洛阳即便落后于也不会差太多,没想到差距超过100亿元。

中部地级市十强城市,除了襄阳和洛阳易位之外,赣州和芜湖排位也互换了。相较而言,后两者的差距就要小得多,赣州只领先芜湖21亿元左右。十强其他六个城市宜昌、岳阳、南阳、常德、衡阳、九江的排位则没有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中部地级市十强城市中,除了常德和九江之外,其余八个城市均为省域副中心。襄阳和宜昌在2003年即成为副中心理论“首践者”;此后,洛阳、赣州、芜湖、岳阳、衡阳分别获得省域副中心“名分”;南阳则是在2021年才获得上级支持,建设省域副中心。

这十个城市去年GDP实际增速最快的是宜昌,达到5.5%,最慢的是洛阳,只有3%;GDP增量最多的是襄阳,2022年比2021年增加了518.4亿元,增量最少的是芜湖,只有199.5亿元。洛阳和芜湖分别在增速、增量上垫底——这两个城市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

襄阳厚积薄发超洛阳,赣州凭稀土险胜芜湖

新世纪以来洛阳一直都是中部地级市“翘楚”,去年排位滑落是“量变引起质变“。2009年、2019年洛阳GDP分别突破2000亿、5000亿元大关,每个千亿节点都领先襄阳。不过,近年洛阳增速趋缓,襄阳趁势反超。2020年至2022年,洛阳经济增速分别为3%、4.8%、3%,而襄阳2020-2021年年均增长4.1%,2022年增速5.4%。

拿2022年来看,洛阳经济“三驾马车”动力疲软、襄阳全方位狂飙突进。前11个月洛阳固定资产投资、社消总额、进出口总值增速分别为1.4%、0.5%、2.9%;而襄阳全年增速分别为19.1%、3.4%、31.2%。

洛阳经济输在“支柱产业没有做大,风口产业布局不足”——国内某锂电企业“起步于洛阳却发展壮大于常州”,常州新能源产业集群产值5000亿元,是洛阳十大产业集群总和的两倍不止——这想必是洛阳不愿触碰的痛。与襄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相比,洛阳制造业升级缓慢、原地踏步。2021年洛阳工业增加值不到1900亿元,较2019年增长不足10亿元。

如果说襄阳超越洛阳是因为襄阳“厚积薄发“叠加了洛阳”增长乏力”这两个因素,那赣州超越芜湖则是另外一个故事——赣州属于短期利好集中爆发,芜湖则是稳稳徐行。2021年,赣州首次进入中部地级市前十就跃升至第七位,去年赣州超越芜湖排位第六。

赣州经济腾飞有两个“注脚”:一是近两年稀土行情暴涨;二是2021年赣深高铁通车。赣州年产中重稀土占全球七成,2025年赣州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目标产值超2000亿元。随着赣深高铁通车,赣州逐渐成为承接珠三角制造业转移的节点城市。如果说,赣州有色金属产业是吃老本和行业红利,赣深高铁则给赣州未来产业“造血”。

芜湖虽被赣州反超,但近些年的经济实际增速并不慢。安徽日前明确支持芜湖成为省域副中心,并提出2027年芜湖GDP力争达到8000亿元。新能源汽车和大数据信息产业是芜湖经济底气所在——从后劲来说,芜湖要比赣州更足——如果赣州不能抓住红利窗口期,夯实产业基础,那么产业红利爆发让排位上升有多快,那产业调整期就会让经济跌落就有多狠。

洛阳面临被“双杀”局面,南阳或急降两位

襄阳、赣州的“突击”触动了洛阳、芜湖的“神经”,今年开年以来,洛阳、芜湖发出动员令。洛阳市长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铆足干劲拼经济”,芜湖市长在接受采访时称,未来五年将冲击全国50强。相比上述四地“捉对厮杀”,宜昌岳阳南阳衡阳则是“暗流涌动”,各怀心事。

2021年,襄阳、宜昌GDP双双突破5000亿大关,在中部城市中呈加速崛起之势。湖北提出发展宜荆荆都市圈,目前宜昌与洛阳只有170多亿元的差距,接下来两三年不是没有可能超过洛阳——如果两个省域副中心对洛阳完成“双杀”,那湖北就成为了中部崛起支点。

洛阳局面困窘,南阳也不容乐观。二十年前,南阳发展水平总体高于襄阳,当时南阳GDP达到620 多亿元,而襄阳只有450多亿元;2003年,南阳更是高过襄阳200多亿元。如今,南阳GDP则少了襄阳1272亿元,而且南阳只领先身后的赣州、芜湖数十亿元。

获得省域副中心政策加持后,南阳喊出“工业立市、兴工强市”口号,但坦白来讲,作为重要的生态区、省际毗邻区、相对欠发达区,南阳发展工业制约条件更多,历史欠账也更多。南阳极有可能明年就会被赣州、芜湖超越。

常德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全国两会期间,湖南广西代表委员共同关注“打通长江珠江水运”的湘桂运河建设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湖南省域副中心岳阳和衡阳。湖南此前曾提出建设郴州、怀化两个副增长极,由于两市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难担大任,湖南提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岳阳、衡阳就此入列。岳阳是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前沿阵地”,衡阳拥有制造业基础和区位优势,两地如果能跟长株潭保持良好互动,那么至少能保持当前排位。

总体而言,对于省域副中心城市来说,“拥有核心优势产业,才能拥有一切”。在省级层面扶持下,豫鄂湘皖赣五省八市迎来较大机遇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当然,中部区域的山西也有三个省域副中心(大同长治临汾),受制于区位及历史条件所限,这三个城市尚需十二分的长期努力,才有可能进入排行榜。

—END—
往期精彩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