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双一流”,温州高调“补短板”
近日,温州提出,到2027年,力争2所高校入选省“双一流196工程”院校,实现国家“双一流”高校、职业本科院校零的突破,稳固省内三大高等教育中心之一的地位,多项指标冲击全省前二。
经济强市的教育“隐痛”
尽管坐拥浙江大学这一“重量级”C9成员,浙江仍然算不上高等教育大省,并且高等教育资源在浙江分布极不均衡。
目前,浙江全省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的仅浙江大学、宁波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3所,被“双子星”杭州和宁波瓜分。从学科角度来看,不均衡的特性更为突出——23个入选的“双一流”学科中,21个落在浙江大学,剩下两个宁波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各占1个,温州作为浙江“第三城”依然挂零。
温州作为一个普通地级市,拥有6所本科院校和5所专科院校,放在全国来看并不算少,但与GDP接近的其他城市相比,劣势明显。
2022年,温州实现GDP8029.8亿元,排在全国第30位。GDP与其相差在500亿以内的有排在前面的徐州、大连和身后的厦门、沈阳和昆明。这5座城市,不但高校数量均超过温州,还都至少有一所高校入选“双一流”名单。
差距不小,温州给自己定的目标也不低。在《温州市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中,温州提出,要培育5个左右冲击国家“双一流”的重点学科,支持20个左右省一流学科建设工作。
温州似乎越来越撑不起“浙江第三极”的名号了。
对此,温州不是不着急的。近年来,温州打出了组合拳,出台了一大批政策文件,激活民营经济;借科技之力帮助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新型产业;加强与台州、丽水、宁德等周边地市的合作对接,提升区域影响力。
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育质量,也是温州发展组合拳中的一项。2021年9月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温州市委市政府就曾表态,要“举全市之力打造教育高地,打响‘学在温州’品牌”,财政向教育重磅投入,构建全面跃升的院校矩阵。
事实上,近几年,广东,江苏、山东、河南、福建等经济大省都在加大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对手已先一步起跑,浙江想要弯道超车,只能另辟蹊径。重在特色、从重点学科开始突破的“新型高校”是浙江的主要发力点。而温州走的正是在现有高教资源基础上“提质培优”路线。
温州给出的路线图很明确,每家高校都领到了属于自己的任务:有一定学科实力基础的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负责争创省“双一流196工程”院校;温州肯恩大学负责依靠“外援”,打造国际化、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温州理工学院、温州商学院创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加快整校或专业“升本”;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冲击下一轮“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抢人才促产业,一石二鸟
对一座城而言,高校带来的首先是“人”,尤其是年轻人。
按照温州的规划,到2025年,常住人口力争达到1000万人。32万人的缺口看似不大,但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任务颇艰。
加大人才引进政策力度固然是一方面,但增加在校大学生数显然是更便捷的方式。过去5年,温州高校在校生规模增加57.3%,达到14.67万,增幅是不小,可相对于温州近千万的常住人口来说,比例依然过低。
更何况,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提供人才。不仅满足城市的用人需求,也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有着优质大学的城市,也更容易吸引到优秀人才落户和投资。
《方案》中,温州不忘把“高校毕业生留温率达到43%以上”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写入,也能看出对人的渴求。
这方面,合肥与中科大的双向赋能常被当作典型案例。合肥人工智能产业的异军突起,离不开中科大的科创实力。
温州的高校科研实力尚不能与中科大相提并论,但当地民营经济灵活、接地气的优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区域有什么支柱产业,学院就设立什么专业”,是温州多家院校的办学思路。为适应产业转型,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瑞安学院不断瞄准支柱产业调整专业结构,仅2022年一年,就新增10个专业,调整14个与产业关联度低的专业。
“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这是谈及高校与城市关系时,被引用最多的一句话。不断提升的高等教育质量和持续增加的在校大学生数,是温州经济奋起直追的基石。未来5年,高校与温州,将谱写出新一段相生相长、共兴共荣的故事。
参考资料
[1] 教育部网站
[2] 温州计划五年内实现国家“双一流”高校零的突破. 温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