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看好,外资批量加码!新格局下,中资险企还需“支棱”起来!
近日,爱和谊日生同和财险(中国)发布增资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9月30日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审议增加注册资本金方案的提案》,该公司拟增加注资3.75亿元,并由其唯一股东爱和谊日生同和保险公司全额出资。若增资成功,爱和谊日生同和财险(中国)的注册资本将由6.25亿元增加至10亿元。
提及爱和谊日生同和财险(中国)这家外资险企,行业对其或相对陌生。公开资料显示,爱和谊保险早自2007年就已进入中国保险市场,至今已有15年的历史。2009年4月,爱和谊保险天津分公司经原保监会批准,正式改建为爱和谊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成为天津市唯一的外资财产险法人机构。2011年3月,因股东合并,公司又更名为爱和谊日生同和财险(中国)。
成立至今,爱和谊日生同和财险(中国)仅在中国境内开设了两家分支机构,分别为浙江分公司(省级分公司、杭州)和总公司营业部(天津),不过尽管该公司的市场份额不大,但却较早走上了盈利之路。
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爱和谊日生同和财险(中国)就一直保持盈利态势。2016-2021年,其净利润分别为0.42亿元、0.3亿元、0.38亿元、0.49亿元、0.25亿元、0.15亿元。2022年上半年,其保险业务收入为6.67亿元,净利润为0.34亿元。
正是这样小步慢跑但保持微盈的发展模式,让爱和谊日生同和财险(中国)在中国保险市场上稳步扎根,并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几年来中国保险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加深,或也让爱和谊看到了更多机会。单从增资方面看就已透露出一些信号。
追溯爱和谊日生同和财险(中国)的发展历程,过去虽也进行过增资,但从金额上看,此次增资乃力度最大的一次,注册资本金拟从6.25亿元变为10亿元,即新增3.75亿元,增幅为60%。而且,这次增资较上一次时隔了近7年。
从增资原因上看,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爱和谊日生同和财险(中国)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8.51%,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64.29%,远高于监管水平。
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爱和谊日生同和财险(中国)在偿付能力相对充足的情况下补充资本金,或也是为了谋求业务层面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该公司也在上述增资公告中称,拟增加注册资本金是基于对公司业务持续经营发展需求以及资金需求的综合考虑。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爱和谊日生同和财险(中国)背后的实际控制人,MS&AD保险集团除布局中国财险市场外,其还曾在2020年拿下交银人寿(原交银康联人寿)37.5%的股权。由此不难看出,MS&AD保险集团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布局正日益加深。
其实不止MS&AD保险集团,近两年来,很多外资机构都在加大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布局力度。
例如,日前,上海映雪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将持有的京东安联财险3.33%股权在阿里拍卖网拍卖,10月14日,这笔股权最终被安联保险集团以5750万元的价格拍下。而这也意味着安联保险集团对京东安联财险的持股比例将提升至53.33%。
对于拍下这一股权的初衷,安联保险集团曾表示,“作为京东安联的外资股东,此次股权投入体现了安联集团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承诺。中国是安联集团全球重要战略市场,也是安联集团亚洲增长战略的核心”。
正是基于对中国保险市场的高度重视,安联近年来动作不断。从2018年获批筹建安联(中国)保险控股,到2021年成功设立我国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安联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再到拿下中德安联人寿全部股权,安联对中国保险市场加码的速度肉眼可见。
除此之外,近期,行业还传出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拟向中国农业银行洽购旗下控股子公司农银人寿部分股权一事。作为一家国际金融巨头,多年来美国保德信一直积极加码中国金融市场,如2012年与复星集团在中国合资成立复星保德信人寿,旗下的保德信投资管理公司与光大集团下属的光大证券公司共同建立了光大保德信资产管理公司等。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0日,刚刚由合资转为外资独资的汇丰人寿,其最新一次增资也正式落地。据悉,此次增资是汇丰人寿成立以来的最大一笔增资,体现出了汇丰保险对汇丰人寿发展的大力支持。
据了解,在2020年汇丰保险决定受让汇丰人寿50%股权之时,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王冬胜就曾这样表示,“中国市场不仅是我们强大的亚洲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凭借环球网络服务客户的重要一环。我们希望通过此交易加大投入并进一步深耕内地市场”。
当然,此轮加码中国保险市场的外资阵营中,还不可不提安达保险对华泰保险股权的步步增持、安顾对泰山保险的入股、友邦保险战略投资中邮保险,以及西班牙曼福再保险、德国汉诺威再保险对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布局等,这些动作均向市场释放出一个信号,即外资对中国保险市场抱有更多、更大的期待。
对于外资机构加快、加大布局中国保险市场的原因,一方面源于部分外资、合资险企先期稳健经营的积累,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监管强化金融对外开放,优化外资机构营商环境的助推。
据智研咨询根据公开资料统计,中国加入WTO后,2002-2005年期间,我国保险业迎来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小高潮,这期间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增长比较明显,但随后几年有所回落。
2012年以后,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外资险企保费增速再度回升。另据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到2021年,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从3.5%增长到7.8%;在北京、上海等地区,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已达到20%。
再看资产方面,在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也指出,截至2021年,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本十年间增长了1.3倍,资产增长了6倍。
此外,据银保监会披露,2021年外资再保险公司市场份额达35%,在华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双增长。其中,分保费收入667亿元,市场份额达35%,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实现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23%,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累计增加注册资本达46.2亿元,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
这些变化的背后,离不开监管政策的改变。此前,在“中国保险这十年”系列策划中,『A智慧保』也曾进行总结:
2022年9月14日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未来或有越来越多的优质外资机构布局国内保险市场,尤其是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市场环境下,中国保险业坚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市场监管体制逐渐成熟、法治逐步完善的背景下,也会给外资机构加码中国保险市场带来更多信心和动力。
不过,在外资加码提速的大趋势下,对于中资险企、特别是非头部的中资保险机构来说,恐怕又加深了一层潜在的危机感,毕竟对于该阵营的中资险企来说,一方面要应对行业转型的挑战,一方面还要面临外资险企加速抢占市场的冲击。
由此看来,未来中小型中资险企若想不掉队、活下来,还需尽快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找准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产品创新与服务质量。
长按关注,精彩呈现
长按关注,随时沟通
Azhihuibao@163.com
一周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