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友邦人寿2022年报出炉:疾风知劲草,“新五年”赢得发展先机

A智慧保 2024-03-03
疾风知劲草。疫情反复带来的接连冲击,寿险转型关键期的深度阵痛,在行业陷入普遍性迷茫的2022年,友邦人寿堪称逆势成长——全年总保费增长12%,税后营运利润增长8%,尤其在下半年市场仍普遍受疫情影响时,业绩率先回升,折射出寿险业务含金量的关键指标“新业务价值增速”强势反弹。
路遥知马力。友邦人寿2022年成绩单是当年寿险市场为数不多的亮眼表现,更是友邦在中国内地实行第三个“五年计划(2018-2022年)”收官之年的亮丽结业考,但这绝非检验其过去五年成效的唯一标尺。对“新业务价值”的观察周期若拉长至五六年,在中国内地几家主要寿险公司中,友邦人寿收获了唯一的“正增长”,韧性十足。长期主义视角下看长期。友邦人寿2022年业绩所展现的承压能力以及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成功收尾,既来自于先于市场改革的先知先决思维,也得益于其内部高效统一的执行力,更来自于对行业发展趋势乃至经济发展大势的把握。从业绩表现回顾上一阶段的整体发展,不难看出“坚持长期主义、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以及“顺势而为、应势而变、逆势而上”的内驱力已经深深镌刻在友邦的基因里,成为过去五年甚至未来数个“五年计划”中不断加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护城河”。

在国内保险业高速发展的那些年里,虽然尚未实现“分改子”改制、仅在内地五个区域开展业务,但友邦新业务价值仍以每年稳定的两位数增速稳定成长,成为内地同业竞相对标的首选。

三年疫情叠加整个寿险业步入转型深水期,让“面对面”展业模式遇阻、国内人口红利减退、寿险业人力发展明显放缓、粗放发展的寿险经营模式难以为继等主客观挑战成为横亘在行业面前更加迫在眉睫的课题,一些在盛世繁荣时期被掩盖的行业性问题逐一浮出水面,并开始反映到业绩数据上,没有任何一家头部公司能独善其身。而反观友邦人寿,在2022年下半年市场仍普遍受疫情影响时,率先展现出了强劲的业务回暖势头——新业务价值实现连续逆势成长,截至2022年11月底的新业务价值实现优异的双位数增长;2022年下半年,友邦人寿税后运营利润同比增长12%,年化新保费增长3%。

或许有人说,半年光景的表现并不足以具备说服力。但倘若我们把目光拉长,回溯友邦推出的三个“五年计划”,不难看出,在过去十几年里,其几乎提前踩准了行业发展与变革过程中所经历的每一个重要节点,让自身在核心业绩、发展态势、经营策略、营销队伍等各个维度实现了整体稳健成长。

尤其是在2018年确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围绕“一个中心,两个投入,三个业务策略”坚定执行,使得友邦人寿在五年后的今天实现了总体业务价值跻身第一梯队、整体业务能力焕然一新、高品质稳健的长期主义业内闻名、区域拓张获得历史性突破等飞跃式成长,这也充分彰显出友邦人寿审时度势、深刻洞悉、及时反思的紧迫感和执行力。尤其是在大环境不佳、行业整体遭遇困境的当下,友邦上一个“五年计划”的成果和2022年抵御挑战恢复增长的业绩表现,再次证明了:只有真正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力的发展模式,才能解决当下保险业的困难,进而破局。

诚如友邦人寿首席执行官张晓宇所言:“尽管面临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多重挑战,我们仍然展现出了积极坚韧的承压能力、逆势而上的增长动力以及持续成长的发展潜力。”

古语有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寿险圈内普遍弥漫着业绩维稳压力和突围求变动力之际,细究友邦人寿在过去一个周期内蹄疾步稳、逆势而上的发展之路,可以从几个核心角度窥见其爆发力与耐久力兼备的独特气质及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在最能反映寿险公司业务含金量的关键指标“新业务价值”方面,在持续高基数的基础之上,在行业多数头部公司遭遇重创之当口,友邦人寿保持了可观的正增长。来自投行的一组关键数据显示,与2016年相比,国内头部上市险企2021年的新业务价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仅友邦出现两位数正增长。即使在近年来最为困难的2022年上半年,友邦人寿新业务价值受影响的程度也是在头部险企中属于较小的。

其次,从综合渠道升级、产品和服务创新、科技赋能来看,友邦人寿整体能力提升焕然一新。在营销员渠道改革即实现营销员的优增优育方面,友邦人寿已经走在前列且成效显著:随着人口红利逐渐退去, 近年来个险渠道进入转型期已成为行业共识,传统保险营销员的“人海战术”已不再适应当下市场,加之2022年行业整体承压,保险营销员数量进一步大幅下降。反观始终坚持精英化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友邦人寿卓越营销员团队,在2022年仍旧是友邦最具差异化、也最富竞争力的业务发展抓手:人均营销员新业务价值是行业的四倍,新进营销员产能在2022年下半年实现双位数的逆势增长,营销员数量更是难能可贵地在当年实现了6%的增长,活跃营销员人均收入同比增长6%。从2020年到2022年间,友邦人寿国际寿险百万圆桌协会(MDRT)的注册人数增长近60%,达到4255人,在MDRT最新官方榜单中更以单一市场子公司身份位列MDRT注册会员人数全球第一,这是其渠道建设和销售能力卓越的力证。

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友邦人寿正围绕健康、养老、财富管理和传承四大客户价值主张锐意创新,致力于通过“客户驱动的业务革新”满足客户更为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帮助自身实现跨越周期式的成长。2022年第四季度,友邦人寿进行了具有革新意义的业务创新与尝试——率先推出了市场上针对“次标体”客群的终身重疾险“如意悠享”,在解决“次标体”客群痛点的同时,也为其自身重新打开了通往重疾险“新蓝海”的大门。这款产品直接推动友邦人寿重疾险产品在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 

近年来,友邦人寿着力持续打造的“健康生态圈”与“康养生态圈”建设也卓有成效。友邦人寿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友邦人寿已签约医疗机构1233家,涉及公立医疗机构171家;签约康养机构200家,覆盖全国32个城市;享有健康管理服务的友邦客户数近274万,是2020年数据的近5倍。通过不断完善和丰富的配套服务及资源网络拓展,协同持续创新多元的产品矩阵,友邦人寿致力于为不同人生阶段、不同需求的客户带来全方位个性化的保障。

友邦人寿的产品迭代与服务升级之路,折射出客户深层次需求的演变。随着客户年龄结构的不断优化,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保险消费习惯的逐渐成熟,单一的保险产品、单一的线下或线上渠道已经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尤其是疫情加速了这一转变进程,客户对于产品、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需求越发强烈。随着老客户二次开发的重要性提升,以及新客户对服务敏感性的逐步提升,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及意义在增加,在此过程中,伴随的是一站式服务质量而非规模的紧迫性提升。

数字化改革新举措,则为友邦人寿的渠道、产品、服务插上了“翅膀”。其推出的一体化数字客户互动平台“友邦友享”在客户服务和业务赋能方面持续发挥更大作用。与此同时,还带动了服务水平与服务价值在客户中的认可度,2022年,友邦人寿的客户净推荐值(NPS)和客户易互动度(CES)指标连续六年排名市场第一。

凡此种种,皆是友邦人寿坚持“长期主义”经营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与行业、客户以及社会之约定和承诺的兑现。

与此同时,广袤开放的内地市场,以及中国政府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举措,也正为友邦人寿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崭新机遇。区域拓展蹄疾步稳,在湖北分公司、武汉中心支公司、天津分公司和石家庄中心支公司分别获批开业、开设、改建升级之后,友邦人寿河南分公司的筹建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进军人口数近一亿的河南市场,指日可待。

越是了解中国、越是深度融入中国经济发展,越对中国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其他投资方面,2022年底,友邦人寿完成了成立以来最大的资产收购,位于上海北外滩的“友邦金融中心”预计总投资不超过87亿元,该项目充分彰显了友邦人寿扎根故里、投资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实际上,过去30多年,除了持续带来创新产品和服务外,友邦坚持在长期、系统的研究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投资策略,通过持续加强投资能力建设和优化资产布局,实现了良好的投资业绩,也切实发挥了保险企业穿越经济周期“稳定器”的独特价值。

“2023年,是中国经济万象复苏的一年,是行业发展曙光可期的一年,也是友邦人寿承上启下的一年。”张晓宇透露,面对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要求,友邦人寿即将推出“新五年计划”,新计划将围绕客户驱动、渠道创新、区域拓展以及包括科技、人才、组织、投资在内的全要素升级,全力把握中国市场保险业的长期发展机遇。在“新五年计划”中,友邦人寿将全力把握行业长期发展机遇,致力于打造寿险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模式。

而迈入2023年后友邦人寿的业务表现也印证了这份信心。据了解,在2023年前两个月,友邦人寿新业务价值进一步取得正增长,为今年全年的业务发展以及其即将推出的“新五年计划”实施赢得先机。

有人称今年的关键词是“拼经济”。这一点,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可以窥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关键词备受关注。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无论是扩大消费,还是推进高水平开放,相信中国经济将比外界预期更快企稳回升。

开局关乎全局。在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简述了今年的八项工作重点。其中,将扩大内需放在重点工作之首,包括“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等。而专家普遍认为,2023年疫情防控优化将推动社会活动有序恢复,叠加经济复苏预期增强带动居民收入预期改善,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的风险保障意识起到教育作用的背景下,居民的相关保险保障需求也将陆续释放。 

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外资”单独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强调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这对于提振2023年的市场预期和全球企业的信心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传递出中国坚定不移对外开放,并且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鲜明态度。这令那些深耕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坚定了持续加码投资中国的信心。具体到金融领域,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再按快进键,开放包容的金融政策为外资金融机构提供了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纷至沓来或持续加大投资中国的力度,释放出深耕于此的坚定意愿。

业内专家指出,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路径,逐步推进的制度型开放,对外资管理的逐步优化,一流营商环境的持续打造等,都将为外资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为外资在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而对于像友邦这样回归、扎根中国内地市场逾30年的外资险企而言,正在迎来开放中国所提供的新一轮绝佳历史机遇——区域拓展所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健康中国”建设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巨大保障需求、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绿色低碳产业前景、行业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险企投资及发展空间……而在这过程中,基础扎实、内功深厚,坚定“长期主义”,并善于审时度势的特点,或将帮助友邦人寿提前把握住加固核心竞争力、持续领跑行业的机会。

诚如张晓宇所总结的那样:“保险业是中国经济的缩影,信心和信任是行业发展的基石,我们对行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和广阔空间毫不怀疑。我们坚信,保险业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健康中国’和养老第三支柱建设,以及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等领域大有可为。无论对于中国保险业还是友邦人寿而言,我们都将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友邦将持续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坚持投资中国、深耕中国。”


一周回顾
#

财险“老三家”2022年大比拼:有齐增,有普降,有分化,待优化!

#

中国式现代化启程,坚信长期主义的中国太保如何“坚持与坚守”

#

紧扣“风险减量”新课题,财险公司如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玖亓周评 | 保险降利率?由监管调研所想: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

人保招人多点开花:校内外、海内外!12大科研课题待博士后认领!

#

负债端承压,资产端拓荒:保险资管扮演新角色,ABS空间有多大?

#

人保2022战报:净利双位数增长,财险拉大车!谁是关键推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友邦人寿2022年报出炉:疾风知劲草,“新五年”赢得发展先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