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对话 ——观看神话教学研讨论会华山论剑的四种状态

后知联盟 后知联盟 2024-01-10

「▲关注后知▲ 一起朝向教育的诗与思」

作者 | 万浪标   编辑 | 玖朵




后知教育  

2021

7.5

神话

  成人之美



这几天,研讨会的华山论剑环节是每天研讨会最为精彩、有趣的环节,几位专家唇枪舌剑,风格迥异,干老师超凡脱俗,魏老师不慢条斯理,何老师铿锵有力。

作为观众,如果不能建立一种正确的倾听框架来观看这场华山论剑,那么,看到的只是外在的精彩而无益于学习,甚至会感到困惑,因为他们每个人的观点都不一致,甚至互相冲突。如果我们能建立对话的框架,那么,我们在看论剑时不但不会感到困惑,反而会因此受益良多。



#01

华山论剑


什么是对话,对话要和聊天、辩论、商讨区分开来。

聊天,是没有目的的闲谈,东拉西扯,海阔天空,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果我们带着这种心态来倾听这场对话,那么你要么是感觉有趣,要么你会就会感到无聊。而讨论的内容,则如清烟般消散。

辩论,辩论的目的是要证明我对你错,让我的观点在讨论中取胜或占上风,最终实现我赢你输的结果。虽然常言说真理越辩越明,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坚信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呢?就像喜欢喝酒的老魏和严老师争论喝酒有益身心还是伤害身心一样,谁才是对的呢?


如果带着这种心态来看论剑环节,那些与我们过去的生命经历、经验相吻合的观点就容易得到认可,而超出我们认知边界,或者与我们需求、经验不同甚至矛盾的观点就会受到抵斥。

最后,倾听的结果只不过是用专家的观点证明了我们自己是对的,即使可能知识有所增加,也只是在我们原有的维度增加了一点而矣,就你的粮仓里多了三五斗米,而那些富含维生素的西红柿,因为我们没有吃过,甚至觉得有毒,就被我们遗弃了。

还有一种是商讨,商讨的目的是不管谁对谁错,大家都互相做点妥协,做点让步,我接受你一点意见,你接受我一点观点,最终达成一致的结果,让大家都满意。如果是带着这样的态度来倾听,看上去是最好的结果,因为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但这种“一致”恰恰让我们远了真知。



#02

对话与倾听


那么要怎样倾听这场华山论剑才能收获“真知”,受益更多呢?(这里所说的“真知”,并不是指真理,也不是正确的道理,而是接近知识的本体的真实状态)

除了上述三种类型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不同性质的对话。对话不在乎谁输谁赢,它也不关心谈话是否一定要要达到一个结果;它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公正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谈话者之间互相尊重彼此的人格、观点和观念,能够形成充分的友谊感和信任感。

认真地倾听每个人的意见和想法,每个人也都能彻底地表达出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看法,然后让不同的观点彼此激荡、碰撞、交融,从而让真知脱颖而出。


如何才能抵达这种对话境界呢?

要达到这种对话境界,首先是要搁置判断。当我们接受到一个观点和观念的时候,我们下意识地会进行判断,这是对的,这是错的,这是好的,这是坏的……

这种判断并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过去生命经验进入潜意识后本能对外在观点的自然反应。用丹尼尔卡尼曼的观点来说,就是这时做出的判断是第一系统作出的反应。

如果我们不能对这个下意识做出的判断保持警觉,带着这个判断来倾听,那么,对话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听到的都只是我们想听到的内容。


所以,真正的倾听首先是要搁置判断,要完全搁置判断是做不到的,因为这是人的本能反应。

我们要做的是,当自己对某个观点下意识作出判断出现的时候,先悬置自己的判断,在心里对自己说:别急,别急着支持或反驳,我且站在表达者的角度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他想表达的是什么?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依据怎样的经历和经验,他的生命经历了一些什么?为什么他们得出这样的观点?

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最难的是当我们听到超出自己认知边界或者不一样的观点时,会不由主地产生厌倦、激动、焦灼、无聊、枯燥等情绪,这种情绪会让我们本能地对表达者的观点做出认同或反驳。

因此,要做到真正的倾听,首先要耐受自己听到不一样意见时候产生的情绪和情感,做个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同时保持好奇和无知(Not knowing)的状态。


#03

收获与思考


在这种场合下,没有人会当面说谎,他之所以这样说,一定有他的道理。站在他的角度支持他,进入他的世界去思考这个问题。这样,我们就有可能拓展自己的认知地图,涵容更多的观点、态度、意见。

注意,是涵容,而不是认同。我们要像大海包容万物一样,先包容所有涌进来的观点,无论他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让它们在自己心里碰撞、激荡、交融,从而孕育出新知。而不是像一盆水,甚至是一杯水,一点污渍都会把自己弄和混浊不清。

如果我们用最后一种态度来倾听、对话,我们就会发现,每一场论剑都是不同精彩观点的碰撞。



干老师像是一位哲学家,他给我们指引出一新的方向,这个方向不一定是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朝着这个方面,我们可以走出自己的原有认知边界,拓展自己的认知地图,遇到自己的生命庆典。


魏老师像是一位科学家,他从认知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文章学等方面,告诉我们语文应该教什么?用什么来教会更好。


何老师是一位实干家,他用幽默而生动的方式告诉我们,如何做更有效,如何做更扎实。

他们的交锋不是为了分出对和错,他们交锋让我们看到了语文的高度、深度和实用性,整合这些观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孕育出新的、更加丰富的语文教学思想。

(参考戴维·伯姆《论对话》)


—end—

编辑:玖朵

钉钉直播 可以回放

欢迎扫码咨询


相关链接

【小语工作坊·第二期】语文要素与单元设计线上直播公告

南明教育|“新文史·新哲学”暑期共读会 开始招募

【小语工作坊·第二期】语文要素与单元设计——以神话课程为例

寓言,深度教研的第一场风暴

“成人之美”培训菜单新鲜出炉

校长们注意了,课程设计、教学资源、教师发展,终于被我们打包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