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国形象新视角:可信、可爱、可敬
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合作共赢、更好地承担国际责任的必然要求。
01
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大国形象的新视角
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体现了中国大国形象建构目标的新视角。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点展示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这四种形象。这四种形象分别对应中国形象的文化层面、社会层面、外交层面和制度层面,体现了中国形象的丰富维度。
如果说这四种形象重点强调了国家形象传播的内容定位,那么,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则从受众感知的角度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效果作出预期和要求,即通过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四个维度的国家形象传播令更多国际受众感知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可信的中国形象,意味着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能力、实力、诚意能被世界认可。
互相信任是开展国际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前提。随着近年来全球民粹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的蔓延,全球普遍面临信任赤字问题。在这一语境下,可信的中国形象可以包含中国是可信的国家与中国是可信的合作伙伴这两个维度。
一方面,中国期待国际受众信任中国这一文明大国、东方大国对优秀灿烂文化、价值观的传承,信任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宗旨、执政能力,信任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适应中国国情。
另一方面,中国也期待国际受众相信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诚意、承担国际责任的能力和决心。建设可信的中国形象,可以着眼于公信力的三个基本维度,即展示专业能力、培养信任关系、表达友好善意。
可信的中国形象不仅体现在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公信力,也体现在中国人是可以信任、值得合作的伙伴,中国企业能提供值得信赖的产品和服务等具体层面。
可爱的中国形象,意味着中国在国际受众眼里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可爱、值得喜爱甚至热爱的国家。可爱的中国形象可以是理性的,国际受众可以在信任中国的基础上,逐渐理解中国制度优势、民族精神与大国担当,逐渐理解悠久深厚的中华文明。
可爱的中国形象对大多数国际受众而言更可能是感性的,从中国美食、中国功夫、中国戏曲、中国熊猫,到中国袁隆平、中国姚明、中国李子柒,中国有诸多文化符号深受世界民众的喜爱。国际受众通过身边的中国人、中国产品、所能接触到的中国信息,用感性或理性的方式认知可爱的中国形象。可爱的中国形象应当唤起国际受众美好、愉悦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记忆。
可敬的中国形象,意味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制度模式、责任担当、国内发展、国际贡献得到国际受众深层次的认同与敬重。
可敬的中国形象,意味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制度模式、责任担当、国内发展、国际贡献得到国际受众深层次的认同与敬重。
中国不主张对外输出制度,但期待世界民众理解中国制度的逻辑和宗旨。建设可敬的中国形象,既包括“民族中国”的可敬,让国际民众敬重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致力于引领中国人民发展的毅力与决心。
也包括“全球中国”的可敬,让国际民众敬重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意义。可敬的中国形象也可以通过可敬的中国人形象来传递,中国的领导人、劳动模范、科学大家等先锋榜样以及更多的爱岗敬业的普通中国人都是中国精神的真实写照。
可信、可爱、可敬分别强调中国形象的不同层次,但同时也互相关联、层层递升。
其中,可信的中国形象是基础,是世界民众与中国合作、认同中国的前提;可爱的中国形象是进阶,意味着世界民众对中国的认知从对合作伙伴的信任提升到对朋友的喜爱、热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升维,不仅需要国际民众把中国看成可以信任、喜爱的他者,更期待其从内心敬重中国。
来自不同国家、文化、阶级的受众对华认知基础不同,中国国际传播面向不同人群的传播策略也应有所差异,可以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路径,让国际民众逐步信任中国、喜爱、敬重中国。
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提出对做好国家形象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启发意义,具体包括:可信、可爱、可敬从新的视角、以简洁易懂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中国形象顶层设计;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可以来自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方方面面,任何单一主体都不可能完成中国形象建构任务,但任何单一主体都可能或大或小影响中国形象,国家形象建构需要全民参与。
因此,完善全民国际传播体系需要被提上日程;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显示国际传播目标效果的层级性,面对复杂多样的国际受众,按照优先顺序逻辑逐步提升重点领域的国际传播效能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02
完善全民国际传播体系:建构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多元主体
完善全民国际传播体系的重点是系统性、战略性提升全民国际传播能力。在关乎顶层设计的政策层面,大致可以有以下着力点:
1、国家形象的顶层设计,即将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作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目标,引导全民国际传播行为朝同一方向努力;
2、国际传播学校教育政策:制定国家形象与公民国际传播素养教育与能力培养相关政策,推动幼儿、中小学校教育“从娃娃抓起”培育国民对国情、国际的认知能力,养成“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的国民心态、提升国际表达能力,增强高等教育中的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提升所有涉外专业学生的国际传播意识、国际沟通能力,提供对所有专业学生的国际传播、公共外交通识教育;
3、国际传播在岗培训政策:优化党校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的国际传播培训政策;优化国际传播专业媒体、涉外企业事业机构的相关培训政策;制定个人“网红”培训政策;制定鼓励主流媒体、重要网站开发国际传播大众普及教育产品的相关政策。
4、国际传播研究政策:全民国际传播体系建设、能力提升需要更多专业教师、教材,需要更多更系统、深入的国际传播研究,更多区域国别研究,更多面向不同文化、人群国际传播策略的研究,因此,国家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吸引更多研究人才进入国际传播研究领域。
完善全民国际传播体系需要着力打造国际传播三大子系统:
首先,着力建设各级专业媒体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共建的国际传播体系,进一步强化各级各地媒体和记者在国家形象建设中的作用。
培育提升各级各地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可以从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层次着手。
在学校教育层面,首先需要建设面向实践、逐步进阶的国际新闻传播专业体系,培养具有新闻、外语、国际意识等复合知识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满足媒体需要;同时也要加强普通新闻专业学生的国际传播意识,在课程中设计国际传播、公共外交等课程。
在职业培训层面,既要推进国际传播媒体人员锐意创新,也要加强普通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从业人员国际传播意识与能力的训练,推动地方融媒体中心尤其是边境省区媒体开展国际传播实践。所有媒体人员在报道时都要有国际意识,规避表述上的疏漏,避免影响外国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感知。
其次,优化由各涉外行业部门构建的国际传播体系,更充分发挥涉外行业部门人员在国家形象建设中的优势。
培育提升涉外行业人员的国际传播意识,可以通过氛围营造与行业培训实现。除了塑造全民国际传播的氛围之外,还要专门加强各级各地各类涉外行业部门的国际传播能力培训,让相关行业从业者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中国形象的具体体现,并努力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表达能力。
再次,逐步增强其他非涉外各行业部门的广大民众所构建的国际传播体系,强化全体国民在国家形象建设中的责任。
培育和提升全体国民的公共外交素养和国际传播能力,可以从教育和社会氛围两方面着手。需要在学校教育、职业培训等环节加强对民众国际意识的培养,让民众在热爱本国和本民族的基础上,培养全球意识、正确看待世界,强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同时要在媒体报道、文化产品中融入国际传播相关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国际传播的全民参与和全民创新。
03
增强优先领域国际传播效能:建构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路径选择策略
多元主体共建中国形象回应了传播环境对传播者的要求,增强优先领域国际传播效能则力求回应传播环境对传播路径的要求。
国际传播是通过信息传播、与传播对象互动等方式影响传播对象,因此,国际传播效果评估的重要考量是触达率、互动率等可以感知、可以测量的指标。
从这个意义上,国际传播路径选择的优先顺序可以是:优先巩固已经触达的目标区域、领域、人群,其次选择尚未触达但相对更容易触达的目标区域、领域、人群,最后选择尚未触达但相对更难触达的目标区域、领域、人群,形成巩固已有传播成效并致力开发新空间、循序渐进的国际传播格局。
在当前语境下,人文交流、对外援助与发展合作、国际教育合作这三种公共外交活动具有突出的国际传播功能,但目前国际传播学界和业界对其认识程度仍有待加深。本文以这三类活动为例,试论通过多元途径建设中国形象的要求与具体方式。
人文交流能让国际民众通过接触具体可感的人和事物,形成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人文交流涉及主体众多,国家领导人、政府、教育机构、媒体、智库、文体界人士等都应该成为人文交流的主体。
同时人文交流也涵盖多个领域,教育、文化艺术、旅游业、文化遗产、媒体和智库等领域都应该促进跨国交流与合作。这为实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传播提供了差异化的传播主体与传播路径。
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文交流的国家形象建设作用,需要从提升人文交流活动品质、创造民间人文交流契机出发。要提升主动举办的人文交流活动的品质。
从中国国家层面举办的冬奥会、中俄交流年,到地方层面的友好城市等人文交流渠道,各级各地政府组织可以提升此类活动的专业度,让外国民众感知可信中国;可以提高活动的有趣度,让外国民众感知可爱中国;可以让此类活动更有文化厚度、精神深度,传递可敬的中国形象。
中国长期以来开展经济、医疗等领域的对外援助,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发展合作,也向世界介绍、传播中国脱贫攻坚的中国经验。对外援助、发展合作一向被视为经济活动或外交活动,但其实这类活动也具有重要的国际传播意义。
提升对外援助与发展合作的国际传播效果,首先要从行为本身出发,秉持行为本身就是传播的理念:要不断提升此类活动的品质,改进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并予以推广;要践行互利共生理念,让当地民众感到中国项目和援助的利己性,从而更加信任、喜爱、敬重中国。
其次,也要为中国的对外援助与发展合作提供良好的传播环境,从在地传播、国内传播与全球传播三个维度着眼,实现当地民众对中国的信赖、中国国内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和全球民众对中国的认可,让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被全球民众感知并认同。
近年来,中外教育合作不断发展,典型案例包括孔子学院开展的国际中文教育和国内学校举办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教育。教育作为一种国际传播活动,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在传播受众上,国际教育合作的面向对象一般是对中国有兴趣、有亲缘、有好感的青年群体,有较好的对华认知基础,可以成为中国国际传播的影响力节点。
在传播形式上,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播形式。教育的国际传播性质不仅体现在专业课程和学业教育上,也体现在受教育者与师生的交流、参与校园活动、参与城市、社区活动等“隐形课堂”中。
但疫情以来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让国际教育合作产生诸多变数。由于疫情防控政策,国家间的互派留学生几近停滞,许多在中国高校学习的留学生无法前来中国学习,只能通过线上课堂、社交媒体保持与中国的联系。
由于疫情以来的国际关系变化,针对中国的负面信息于国际舆论场流通,留学生通过数字媒介了解、认知中国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多重信息的影响。
此外,教育合作中的传播主体(即授课教师、校方管理人员)由于国际传播意识有待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的特殊情况与学习需求重视不够。跨国网络不稳定性、设备问题、跨国时差、互动不足等问题可能会恶化外国留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影响外国学生对中国的形象认知。
因此必须迫切解决当前国际教育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国际教育合作作为国际传播行为的独特优势。这包括优化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提升国际受众的学习体验,让外国学生信任中国教育;同时也提高教育的趣味和深度,传递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外国学生了解中国经验与中国担当。
最后,国际传播进入全民国际传播、全景传播时代,对于中国国家形象建设既是机遇,也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建设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需要加强全民全景国际传播的顶层设计,同时激发民众国际传播的信心与动力,并最终使中国的国家形象建设服务于中国的发展和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
END
文章来源:《中国记者》2021年第7期,内容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