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数字乡村是我国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数字乡村建设具备坚实基础
顶层设计基本成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等规划性指导性文件都把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根据《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部署要求,2022年,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又陆续出台《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等,进一步对智慧农业、数字乡村作出具体工作安排。此外,全国各地也相继出台配套政策文件。
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体系看,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和数字乡村发展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消费互联网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一大亮点。经过二十余年的持续发展,农村电商已经形成工业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直播电商、社区电商等新型电商不断涌现,农村电商以及农产品电商一直保持较快增速。据统计,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0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6265亿元,同比增长9.0%。
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的深入实施,支撑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得以明显改善。实践表明,农村电商已成为发展农村数字经济的突破口和领头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效应对疫情、助力农产品稳产保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智慧农业快速起步
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示范、数字农业建设等项目深入实施,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北斗导航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加速融合,精准播种、变量施肥、智慧灌溉、精准饲喂、环境控制、植保无人机等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
目前已有超过60万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配置了基于北斗定位的作业监测和智能控制终端。2021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12.1万架、年作业面积达10.7亿亩次。数字技术赋能、智能农机武装的智慧农场在安徽芜湖、浙江湖州、北大荒建三江、广东佛山等地落地见效。
图源人民网
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初见成效
从数据资源看,农业监测统计制度逐步健全,政务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任务基本完成,数据共享平台开通运行,数据采集、共享、交换机制日益完善,农业农村数据资源池初步形成。从数据平台看,国家农业农村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农业农村“一张图”建设有序推进。
从数据应用看,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生猪全产业链数据,中国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18大类农产品产量、消费、贸易、价格等短中长期的智能预测,大豆、苹果等8个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试点有效推进,公共数据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设计育种、精准作业、农田建设管理、农业防灾减灾、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开始显现。
乡村治理和服务数字化加快普及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宽带”,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58.8%。浙江等地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数字化方式,推动智治与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全国各地大力推行党务、村务、财务在线公开。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监测,目前全国“三务”在线公开率超过70%。
据调查,中国电信集团 “村村享”平台、腾讯公司“为村”平台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乡村治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明显加快。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基本实现全国行政村全覆盖,为农民提供公益、便民、电商、培训等“一站式”服务。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共建成运营益农信息社46.7万个,累计提供各类服务9.8亿人次。
农民数字素养和技能不断提升,连续7年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累计培训人次超过1.4亿。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注册用户数量超过1200万,日均服务超400万人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业科技知识在线服务社区。
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推动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近日印发《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其中提到2025年初步建成数字乡村标准体系。
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框架
一是基础与通用标准,具体包括术语、参考架构、评价模型等方面标准。
二是数字基础设施标准,具体包括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等方面标准。
三是农业农村数据标准,具体包括涉农数据资源、数据治理、数据服务等方面标准。
四是农业信息化标准,具体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化、经营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等方面标准。
五是乡村数字化标准,具体包括乡村产业数字化、文化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环境监测数字化等方面标准。
六是建设与管理标准,具体包括数字乡村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标准。
七是安全与保障标准,具体包括数字乡村安全管理、技术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标准。
数字乡村标准体系的重点任务
一是农业物联网标准建设方面,重点开展物联网感知和控制标准、物联网应用标准的研制。
二是农业农村大数据标准建设方面,重点开展农业自然资源数据标准、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农村集体资产数据标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数据标准、农村宅基地数据标准、农业经营主体数据标准、农业耕地土壤数据标准的研制。
三是农业信息化标准建设方面,重点开展智慧种植标准、智慧畜牧标准、智慧渔业标准的研制。
四是农村电商标准建设方面,重点开展农产品电商仓储物流数字化标准、农产品电商交易标准、农产品电商数字化质量认证标准、农产品冷链标准的研制。
加强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对于推动解决当前数字乡村领域基础设施、农机装备、信息系统、数据资源难于互联互通等问题,全面支撑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责编:孙浪
监制:李红梅
文章参考:
1.《加快数字乡村建设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网信杂志
2.《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经济日报
3.《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网信中国
4.《加快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 四部门部署四项重点任务》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