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人民为中心 | 科技既要“顶天”也要“立地”

紫东君 人民中科研究院 2024-01-09

提高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是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功能。


从线上直播到网购、远程办公,从随处可见的“扫一扫”到层出不穷的“无人”“共享”,从更安全的“北斗”到越来越快的高铁速度、5G速度,科技创新正深度沉浸到亿万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科技迈出“一小步”,生活踏出“一大步”。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的实施,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会更深入。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智能移动充电桩、基层智慧医保平台、智能头盔等“黑科技”产品让我们对智慧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科技为民”是科技创新的前进动力和根本任务。


科技既要“顶天”也要“立地”


“天问”问天、“嫦娥”探月、“祝融”探火、“深海一号”海底探气……一批世界级科学工程陆续建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取证试飞;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超级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新冠疫苗研究生产取得创新性成果……



这十年是我国工程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伟大的力量源于人民,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民,丰硕的成果惠于人民。“接地气”才能让科技真正走进百姓家。


网上购物、网约车出行、外卖平台订餐、线上看房租房……今天,一部手机连上网络,几乎就可以解决一个人的衣食住行;中小学生坐在教室里,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一场来自太空的实验课;无人机从田间一飞而过,施肥撒药变得轻松、高效;



“一块屏幕”缩减贫困地区的教育鸿沟,智能机器人填补养老护工空缺,“智慧厕所”破解公共厕所的使用困境……民生科技领域不断扩大,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中学师生观看“太空授课”


在最近的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刷一下脸就能识别健康状态”的“心魔镜”(人工智能健康检测终端),“名片般大小”的电脑“树莓派”,让渐冻症用户通过眼球转动和凝视即可操作电脑完成输入的“眼动输入法”……


外卖员专用智能头


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黑科技”,分属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但有一些很明显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直接提升了人们生活的便利程度。同时,普适性更强。这一方面表现在,它们的价格越来越大众化,像“名片般大小的电脑”只需几百元,这意味着大部分有需要的家庭都不难获得。换言之,新科技产品不再是一种炫耀性消费,而是变得越来越“接地气”。另一方面,它们更加照顾到了少数群体的使用需求。像适合渐冻症等群体的“眼动输入法”,就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实际也正是当前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那就是与大众的生活贴得更近,不断推进日常生活的革命。



比如说,大量智能穿戴设备的诞生,再比如,面向家庭的人工智能的发展,都意味着人与科技、科技与生活正在越来越连为一体。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思维方式,都在不断被重新定义。人类可能从来没有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创新更好造福人类”,在今天变得如此具体又系统。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2015年在其著作《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就指出,人类正在迎来的新工业革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之上展开,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彼此相处的方式。可以说,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意味着将有更多的科技产品上天入地,更将进一步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世界中展开它的力量。



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普惠民生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


科技创新无止境,技术创新改变生活。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的需求和呼声当成创新动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科技创新成为美好生活的助推器。


➤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普惠民生,需要进一步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例如,基础研究还有进步空间。只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及其他安全,人民的美好生活才有可靠支撑。


➤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普惠民生,需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中重要作用的关键环节。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普惠民生,需要让科技精准对接民生需求


科技成果要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发力,为需所用,用到实处。面对需求,是利用前沿科技还是采用成熟可靠的现有技术去满足,要根据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扎实有效地解决问题。



科学技术是发展的方式,服务于民才是发展的目标。因此,科技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技为民,科技兴国。我们期待着更多“黑科技”产品进入生活,同时,也要积极拥抱智慧生活,相信在科技光环的照耀下,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惠民的最新成果。


编辑:岳青植
监制:李红梅


文章参考:

1.《高大上与接地气融合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展示科技魅力》中国新闻网2.《从顶尖科技到人间烟火:高交会上的“黑科技”这样走进生活》南方都市报3.《“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人民网4.《科技创新彰显综合国力,“大国重器”挺起民族脊梁》中国工业报5.《好技术自带人间烟火味》光明日报6.《看先进科技如何改变人类生活》央广网
往期回顾

 

 

构建以“数据+知识”驱动的第三代人工智能

  

构建数字经济“朋友圈” 破解企业数字化困局


以“小”建大 | 中小实体企业数实深度融合需多方协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